雄县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等七部委及京津冀地区省市政府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环大气〔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方案】雄县-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雄县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等七部委及京津冀地区省市政府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环大气〔2017〕110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字〔2017〕31号),深入推进省、市、县“1+18”文件落实落地,切实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2017年10月-2018年3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改善空气质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县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今年1-8月份PM2.5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气为25天,与去年去年同期相比重污染天气减少5天,同比下降16.67%。但面对秋冬季大气扩散条件转差的不利局面,为避免采暖季重污染天气再次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我们必须在落实现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精准和有效的强化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降低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努力提高秋冬季取暖期PM2.5下降比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勇于担当、强化攻坚,扎实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抓好各项治理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全面完成国家和省、市、县下达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和任务。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全县秋冬季取暖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6年-2017年同期下降22%以上,重污染天数比2016年-2017年同期下降20%以上。
(二)基本思路
针对秋冬季污染特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弱项,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秋季治本,加快推进综合治理工程进度,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和治理标准,完成“气代煤、地热代煤”改造、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涉VOCs企业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综合整治等目标任务;二是强化冬季治标,对建材、铸造、化工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大宗原材料及产品实施错峰运输,全面加强扬尘控制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影响;三是强化联防联控,协同联动,切实做好县、乡(镇)协同治理,部门协同监管,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努力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四是强化督察问责,严格按照“落实治霾措施不力问题”专项清理要求,加大监察督查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强化责任推动,全面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
三、确保实现重点任务秋季“清零”
(一)全力推进散煤污染控制
1.全面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大力推进禁煤区、县城建成区气代煤、地热代煤工程建设,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挂账督办。10月底前,所有工程要完成整体验收等后期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相关乡镇,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安监局、县质监局、县消防大队)
2.县城集中供热改造。9月30日前,按照集中供热实施方案要求,供热率达到80%以上,11月15日前全部完成,确保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县民政局、雄州镇)
3.加大劣质煤和散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依法取缔劣质散煤销售网点,严禁不达标煤炭流入。“禁煤区”内,全部取消煤炭销售网点。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采取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驻村,村村建立巡逻员制度,严防死守,坚决杜绝劣质散煤进村入户。(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开发区)
4.加强煤质监督管理。对保留的煤炭经营场所的煤炭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管。严禁销售烟煤,对每批次原料及成品进行检测,并建立生产领域煤炭质量抽检管理台账。对不合格煤炭进行查扣,确保全县使用合格煤炭。(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质监局、县环保局)
5.严查运煤车辆。成立联合执法队,依托交通运输治超站,依法对入县煤炭实施质量检查,卡口管控。(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质监局、县交通局、县养路工区)
6.加强清洁煤供应。科学制定推广方案,完善洁净型煤配送体系和配送网络;“禁煤区”外的地区全面完成洁净燃料(绿色焦炭、洁净型煤、兰炭等)替代散煤,严禁焚烧烟煤,逐村逐户定方案、抓落实。(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各乡镇,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质监局、县环保局)
(二)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治理
7.全面排查燃煤锅炉。完善燃煤锅炉台账管理制度,2017年9月3日前,各乡(镇)在现有燃煤锅炉基数的基础上,对燃煤锅炉、茶水炉、经营性小煤炉,特别是农村服务业散烧锅炉等继续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排查工作要更细、更实、更严,进一步完善台账,实施清单化管理,按照谁排查、谁签字,谁审核、谁负责,压实责任,确保无死角、无盲区。从2017年9月3日起,凡存在瞒报漏报燃煤锅炉,完不成淘汰任务或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市场服务中心、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
8.确保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任务。要结合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提高淘汰标准,扩大实施范围,更大力度淘汰燃煤锅炉(含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对完成改造的锅炉进行严格复检。(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市场服务中心、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
9.严格燃煤锅炉淘汰标准要求。淘汰燃煤锅炉主要包括取缔关闭、集中供热替代、煤改气、煤改电,改用地热、风能、太阳能、配备布袋除尘器的生物质能,不包括改燃洁净型煤、水煤浆、无烟煤、兰炭、绿焦、原油等,淘汰燃煤锅炉必须做到断水、断电、锅炉移位,拆除烟囱或物理割断烟道,不具备复产条件。要严格控制拆除锅炉去向,严禁在县内区域销售,对于拆解的锅炉,要建立台账,留存资料,做到可核查、可追溯。(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市场服务中心、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
(三)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
10.加快处置“散乱污”企业。2017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整治任务。对“散乱污”企业要区别情况分类处置,列入关停淘汰的,要做到“两断三清”,挂账销号。严禁供水、供电,严防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列入整治改造的,本着“先停后治”的原则,必须立即停产整治,未经环保部门验收,一律不得生产。(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供电公司、县市场监管局、县水利局、县国土局)
(四)全面开展重点行业综合治理
11.深化VOCs治理任务。2017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治任务,达到省地方标准要求。未完成治理改造的,依法实施停产整治。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安装在线监控或超标报警装置。大力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有机溶剂、胶黏剂、油墨等原辅材料,配套改进生产工艺。含VOCs物料(产品)应密闭储存、输送,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排放。生产采用密闭生产工艺,或在有集气系统的密闭空间内进行,工艺排气和辅助工序排气集中收集处理,对连接件密封点,全面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
(五)严格管控移动源污染排放
12.加强高污染车辆禁限行管控。落实常态化、全天候驻守监管,彻底杜绝大型黄牌货车、农用车等高污染车辆在县城建成区内行驶。严格管理渣土车运行时限和运行路线。执行我县城区机动车常态化尾号限行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牵头单位:县公安局)
13.规范报废车拆解。9月15日前完成定点拆解单位拆解工艺、污染防治设施全面整治提升,规范废蓄电池、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逾期未完成整改,未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拆解单位一律停止营业,对治理无望的依法实施关停取缔。(牵头单位:县商务局,配合单位:县环保局)
14.强化工程机械污染防治。加快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全县区域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等)。如必须使用需在机械排气管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加快淘汰高排放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施工工地为重点,每周进行巡查和不定期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实施顶格处罚,并对业主单位依法实施按日计罚。(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各乡镇、开发区)
(六)强化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15.严格控制秋季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属地禁烧主体责任,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度,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要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做到人员、责任、措施、奖惩到位,全面禁止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2017年9月起,在秋收阶段开展秸秆(包括林下物、垃圾等)禁烧专项巡查,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发现秸秆焚烧的,一律严肃问责,加大生物天然气等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牵头单位:县委农工委、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行政执法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开发区)
16.加强农村垃圾整治。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乡、村两级对农村房前屋后、庭院内外、道路沟渠、村口村边的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每个村的垃圾点明确专人负责,特别是要将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作为保洁重点,加强同服务方的沟通协作,彻底解决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随处堆放、随地焚烧问题。(牵头单位:县委农工委、县住建局、县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开发区)
17.全面加强扬尘控制管理。2017年9月底前,各类工地全部做到“六个百分之百”,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或视频监控,并与政府部门联网,逾期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治。各类长距离的市政、公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全面实行分段施工。渣土运输车要安装密闭装置,按照规定时段和路线行驶,对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驶的,一经查处按顶格处罚并取消渣土运输资格。平均降尘量必须控制在8吨/月·平方公里以内。(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养路工区、县行政执法局)
(七)建设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
18.加快监测网络建设。实时对外发布信息,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19.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一经发现数据弄虚作假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四、严格落实冬季应急管控措施
(一)巩固综合治理成果
20.严格防止散煤复烧。完成气代煤、地热代煤工程实施的区域,相关乡镇政府应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一律不得销售、燃用散煤。(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涉及乡镇)对禁煤区外的地区,积极推广使用生物质、型煤、兰炭等洁净燃料进行替代,加大洁净燃料生产供应力度,并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涉及乡镇)积极开展农业大棚、畜禽舍等用煤替代工作。(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县城建成区和禁煤区要继续开展“四清”行动,即清煤炉、清柴炉、清燃煤、清劈柴等,继续保持散煤“归零”状态。
21.全力做好气源供应保障。积极主动开拓气源,最大限度增加采暖季供气。严格落实天然气储备制度,督导燃气企业加快建设储气设施或购买储气能力,建立应急协调机制,制定完善应急保供方案,根据气源紧张程度和突发天气状况实现分级预警;对需要县应急采购的气源,要在省市县统一调度下做好气源调配工作。(牵头单位:县发改局)
22.坚决杜绝污染反弹。要聚焦环境质量改善,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巡查力度,重点排查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自动监控数据失真情况、环保设施完善及运行情况、工业企业排放超标情况,要集中精干力量,组织工作专班,必要时专人驻厂,加强监管。特别针对已经取缔关停的“散乱污”企业和企业集群、燃煤锅炉,要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死灰复燃,非法生产;对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工程、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要强化监督,确保取得实效。(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开发区)
(二)严格车辆、油品管控
2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县城建成区完成拦截黄牌货车闯禁行龙门架设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黄牌车闯禁行问题;加强驾校污染管控,解决黄标车、场地扬尘等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和易堵路段的交通管理和疏导。(牵头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
24.加强车用油品监督管理。9月15日前取缔手续不健全的非法加油站,合法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有效利用率达到100%。加大成品油油品质量监管,8月31日前制定油品质量监管机制,实现加油站、储油库油品质量定期检验全覆盖,月度抽检不低于30%,对于油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顶格处罚。(牵头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县环保局)
25.加快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据实调查,摸清底数,造册登记,科学制定方案计划,分批、分段有序推进确保12月底前完成县域内加油站防渗改造任务。(牵头单位:县商务局,配合单位:县环保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安监局)
(三)强化扬尘污染防控措施
26.严格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加强道路洒水抑尘和机械化清扫,主干道每天扫2-3次;强化小街小巷的人工保洁,增加巡回湿法保洁频次,减少地面垃圾停留时间。(牵头单位:县行政执法局)
27.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制定并实施烟花爆竹禁限放严控方案,明确烟花爆竹禁限放要求。(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安监局、县行政执法局、县供销社)制定并实施县城建成区倡导文明祭祀的方案,严禁烧纸冒烟。(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民政局、开发区)
(四)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28.铸造等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制定铸造行业错峰生产方案,除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电炉、天然气炉外,其他采暖季实施停产;电炉、天然气炉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停产。(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环保局)
29.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加大建材行业错峰生产力度,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牵头部门:县环保局、县发改局)
(五)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30.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9月底前,以污染源排放清单为基础,逐个排查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污染源,摸清污染源排放实际情况,列出污染排放企业清单,核算全县基础排放量和应急减排基数。在修订《预案》时,要按照企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所处的区域区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严禁“一刀切”。按照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在采暖季全部停产,一般产能过剩行业在采暖季全部实施轮流生产,其他行业(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采取应急响应措施的指导思想,确定停限产企业清单。(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31.统一预警分级标准。科学判断每一次重污染过程,从严从高启动预警响应。完善预警分级、解除及打断判定等标准,将预警分级标准中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调整为按连续24小时(可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改善到轻度污染及以下级别且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解除预警;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但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应按一次过程从严启动预警。同时,空气质量监测AQI已经达到重度污染及以上级别且预测未来12小时不会有明显改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启动或升级预警级别。(牵头单位:县环保局、县气象局)
32.统一各预警级别减排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要实现全县颗粒物、VOCs在蓝色预警时减排比例达到5%;全县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等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时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和30%以上,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15%和20%以上的量化要求。可根据污染物排放构成,内部调整SO2和NOx的减排比例,但二者减排比例之和不低于上述总体要求。要加强对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驻厂员的环保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监督效果。(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开发区、县民政局)
33.统一区域应急联动。将区域应急联动措施纳入应急预案,积极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运行模式,保障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时县和各乡镇、开发区及时响应、有效应对。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高发时段,根据环保部和环保厅及保定市的提示信息,及时发布响应级别预警,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采取有效应急减排措施。(县应急办、县环保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部门协同责任分解落实任务
全县各级、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政府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意识,服从治霾大局。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总体协调推进,各方案牵头单位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严格落实“三包三保”即在责任落实上实行县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的分包责任制,在目标任务上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二)强化大气污染督查监察和监管执法
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对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督察,重点督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等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加强环保执法,要突出暗查暗访,开展集中式、“点穴式”、突击性执法检查。特别是要结合环保部和河北省在我县的督查工作,开展《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文件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处置存在的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对环保部、河北省各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和交办的案件、信访案件要高度重视、建立台账、立行立改,并对整改问题“回头看”,严禁问题死灰复燃,确保取得实效。
(三)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强化监管”的原则,落实气、地热价格政策和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对未完成本方案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或未完成以气代煤、地热代煤目标任务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乡镇,扣减相关资金,并予以严厉问责。
(四)建立科学治理机制
探索建立县大气污染防治专家资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发挥智库作用,深化与环保部和京津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全县及重点区域解析,加快形成重污染天气过程颗粒物动态溯源的基础能力,切实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五)实施严格考核问责制度
组织部要强化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目标的考核。环保局每月向空气质量同比恶化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乡镇下发预警通知函或调度令。对《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重点任务综合进展滞后的,由县政府进行约谈。对工作不力的单位,由县“一问责八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解剖。坚持“一案双查、上下连责”,对失职失责的严肃追责问责,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监察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责任。
(六)加强舆情引导和宣传教育
制定专项宣传方案,讲好治霾故事。由宣传部牵头,宣传报道政府精准治霾理念、重大决策部署、主要应对措施和工作成效;建立宣传引导协调和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要确保统一口径,避免多渠道发声引发负面舆情;同时把信息公开作为推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打好“蓝天保卫战”。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使全社会理解、支持、宣传、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治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