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推荐)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文章内容

【国土方案】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推荐)

2023-05-20 14:40:16 来源:网友投稿

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土方案】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国土方案】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文推荐)



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和2014年度全市降水趋势预测,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各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

(三)工作目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全面监控;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直接威胁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应急处置能力和基层防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地质灾害零伤亡。

二、地质灾害形成的区域条件及上年度防灾工作概况

宿迁地处黄淮平原,地形大部分为平原,局部有岗地、河漫滩、坡地等,辖区内水系比较发育,有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湖泊及大运河、古黄河和新沂河等主要河流。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2014年汛期(6-8月份)降水量为500-580毫米,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多,局部偏多,会出现过程性强降水,有局部涝的可能性。其中6月降水100-120毫米,较常年正常;7月降水240-270毫米,较常年略多;8月降水160-190毫米,较常年正常或偏多。2014年雨季始于7月上旬前期,止于7月中旬后期,开始期和结束期均较常年略晚(常年6月底至7月中旬)。雨季总雨量220-250毫米,较常年略多。

根据宿迁市地质地形条件、各类经济活动、气象水文等状况以及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全市发生严重的大规模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机率不大,但不排除因汛期连续降雨,在采矿点及少数丘陵岗地发生土体崩塌的可能,因此,应立足出现特大洪水的可能,做好每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防患于未然,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378月份,全市汛期雨水量比较正常;全市上下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强化群测群防责任,防灾措施得力、工作到位,2013年度全市未因地质灾害发生导致一例人员伤亡。

三、2014年度全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2014年度,我市范围内存在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土体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以及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可能,极端天气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四、2014年度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和防治任务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

1.市湖滨新区新站居委会石英砂废弃宕口区。域内现有多个石英砂废弃宕口,深15-20米,边坡陡直,易发生矿体、土体崩塌,危及宕口四周群众的生产活动及人身安全。今年汛期前查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采砂宕口1个。

2.泗洪县青阳、梅花、归仁和峰山等乡(镇)黄砂废弃宕口区。域内采砂宕口深10-20米,多数边坡陡直,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今年汛期前查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采砂宕口4个,其中青阳、梅花、归仁和峰山乡(镇)范围内各1个。

3.全市境内砖瓦窑厂的砖瓦粘土矿区。由于长期开采,有的已形成深达数米的坑塘。少数采矿者忽视安全生产,没有按规程留取坡角,造成塘口内侧坡度较大,汛期极易发生土体坍塌。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及国土资源部门在汛前和汛期要加强巡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工作,将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缓变性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段

市区以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为中心的老工业区一带,以及洋河新区洋河镇区。因工业生产长期开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有地面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以上区域应重点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定期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地下水管理,以达到科学合理地开采地下水的目的。

(三)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与强降雨密切相关。根据多年的统计分析,我市强降雨天气80%以上发生在7-8月,因此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防范期为7-8月。各地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为最高价值准则,建立完善县(区)、乡(镇)、村(居)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发展改革、教育、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卫生、安全监管、电力监管、旅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结合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结果,编制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防范重点灾害类型、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 确保各项防灾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措施到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月报制度的通知》和《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将本地区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灾情和地质灾害成功预报情况等及时反馈给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与防汛、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掌握雨情、水情;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确保通信联络畅通;要保证应急人员和车辆到位,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要快速反应,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为地方政府抗灾救灾提供技术指导。

(三)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各地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救援体系。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强化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把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地质灾害的监测,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威胁公路、航道、通讯、水利设施的地质灾害危险体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监测,如发现隐患,主管部门要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治理。各县(区)和有关乡(镇)要会同国土资源等部门,对重点地段、重点隐患点逐点落实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乡(镇)、采矿权人,签订责任书,落实防灾责任制。

(四)开展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治理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各地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在本级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有计划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治理工作,彻底消除灾害隐患。对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示牌,告知群众和行人避让;对危险区内的人员要及时组织搬迁、撤离。

(五)严格把关,从源头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各地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也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新建矿山在申请采矿权之前也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评估。

(六)深化宣传培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治管理基本技能的宣传和培训,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等时机,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推荐访问:宿迁市 方案 国土资源 【国土方案】宿迁市国土资源局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