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方案】志丹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仅供参考)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文章内容

【地震方案】志丹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仅供参考)

2023-05-21 12:20:12 来源:网友投稿

志丹县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方案】志丹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地震方案】志丹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仅供参考)



志丹县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全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今年,列入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隐患点共46处,其中滑坡31处、崩塌15处,威胁2041295人及建筑物和公路安全。

二、2016年降水趋势预测

我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11474mm。今年,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全年总降水量不会减少,汛期与往年同期或稍有提前,而且异常极端天气持续增多,主要多雨时段为789月份,应提早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预测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发育特征,结合降水时节特点,预测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为: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村庄区域

1.金丁镇:金汤村-金丁村-芦子沟村区段。

2.旦八镇:旦八村石洼庄区段。

3.义正镇:小寨村-义正村-阳洼河村区段、榆树洼村-上崖窑村区段。

4.顺宁镇:桃沟村-顺宁村区段、幸福沟村-阳庄村区段、纸坊便民服务中心驻地区段。

5.双河镇:李家湾村-桃庄湾村-白杨树湾村区段、寺台村区段。

6.永宁镇:柳沟村-崾子川村区段。

7.杏河镇:李渠村-庙和渠村区段。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城镇区域

1.保安街道办:柳家沟、菜花沟、麻黄沟、麦地渠区域。

2.社区服务中心:城隍庙沟、前桥沟、西阳沟、西马岔沟、瓦窑湾、棒槌沟区域。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公路交通线

1.省道303线:顺宁镇宋庄村王崖窑至桃沟村吴起分界段(约4公里)及贾沟岔石砭段。

2、县乡公路:志吴路火烧咀段;元王路井沟岔至大租咀段;川旦路小崖窑象咀段;旦八镇白叶沟段;金丁镇芋则湾段。

四、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一)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群测群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各镇办要以建设高标准群测群防“十有县”为目标,切实把县、镇、村、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好、完善好,真正把群测群防责任落实到镇办、夯实到村组、包扛到监测人。要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基层社区、村组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努力做到遇险能撤离,有灾能施救,切实把群测群防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县国土局和气象局要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县镇两级LED电子显示屏的预警作用,全力做好异常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重点要加强农村和偏远区域紧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机短信、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二)强化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建设

1.加强应急管理。各镇办和交通部门要健全应急领导机构,建立应急抢险队伍,落实主管领导和专职人员,真正把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全面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各镇办要充分发挥基层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镇办和村组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镇办、村组、社区都要成立自救互救队伍,强化抢险救援工作,一旦出现险情,要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尽可能避免灾害、减少损失。

(三)强化常态化检查机制建设

各镇办和交通部门要加快地质灾害隐患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建设步伐,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发现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要及早安排专人盯守巡查、监控,确保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四)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

各镇办及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根据隐患点类型、规模及危害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辖区隐患点,力争将隐患点数量降低30%。对工程治理难度大或治理成本高的隐患点,要充分利用移民搬迁政策,优先考虑动员受险户进城入镇到社区避险;对涉及学校、公路或村庄的隐患点,可采取削坡减载方式处置;对威胁弱势群体和特困户的隐患点,要采取合理措施,想方设法治理。

五、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把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全力做好监测防治。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国土部门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气象、水务等部门单位要及时提供地质灾害气象、汛情预报,为地质灾害防治预警抢险提供依据。对因监测防治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要视情节轻重,按照“对号入座”的办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健全制度,确保防灾工作落到实处。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方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三项制度要求,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特别是主要领导在关键异常天气时段,要亲自组织人员对本辖区隐患点进行排查。要加强汛期值班,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17时前必须向县地质环境监测站报告监测情况,严禁迟报、瞒报、漏报险情灾情。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传真:0911-6623509),坚决做到信息传递快捷准确。

(三)加强监测预防、预报、预警,切实做好隐患点治理工作。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通过汛前排查,进一步落实好隐患点的监测、防治责任。实行隐患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各隐患点的状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要根据隐患点变化,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搬迁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落实防治责任,设置隐患警示标志。本《方案》印发后,我县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落实情况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各镇办及有关部门单位要于5月底前在辖区内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上设置明显的警示牌,提高受威胁群众的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灾害发生。

(五)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在春季排查中,县国土局签发了防灾工作明白卡。汛前,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尽快将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到受威胁群众手中,做到每户1份,使险区群众熟悉撤离路线、安置地点、预警信号,一旦遇到险情灾情,迅速有序撤离。同时,各镇办要在国土部门的指导下,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推荐访问:志丹县 方案 地震 【地震方案】志丹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