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溯源报告10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文章内容

疫情溯源报告10篇

2022-11-03 16:10:05 来源:网友投稿

疫情溯源报告10篇疫情溯源报告  丹东疫情政策及心得  看了省长领导有关丹东疫情防控的讲话,心里亮堂多了,觉得希望就在前面。疫情以来,报纸停了,每天上几次《丹东发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溯源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溯源报告10篇

篇一:疫情溯源报告

  丹东疫情政策及心得

  看了省长领导有关丹东疫情防控的讲话,心里亮堂多了,觉得希望就在前面。疫情以来,报纸停了,每天上几次《丹东发布》,以获得官方最新消息。省领导讲话不长,重要的有三点。一、疫情防控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暖心,把政策讲清楚,把服务做到位,组织党员带领群众加强自我管理、自我防范,共同建设无疫社区、无疫小区。老翁理解这应该是今后疫情防控的方向,疫情防控不能只是政府唱“独角戏”,封住了门,封不住人,要让群众知情、知策、守好自家的门,看住小区的人。二、做细流调溯源,切断传播链条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丹东人最关心的问题,这次讲话中没有出现“快筛,筛干净”的字眼,而是重点提到溯源,找到病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快动态清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怎么守土?是不是应该小到小区物业、社区(村)居委会,大到乡镇街道、县区都应该守好自己的阵地,每个地方都把自己的阵地守好,把“沦陷”的阵地夺回来,那不就胜利了吗。二是既然有责,那就应该担责,就像军人,总丢失阵地,还不吸取教训,是不是该军法从事。本人学疏才浅,不一定能真正理解领导讲话内涵,无非抛砖引玉,只

  是希望作为各级指挥员,是不是把省领导的讲话精神领会透,尽快付诸实施,早日打赢防控阻击战。

  

  

篇二:疫情溯源报告

  2022年乡镇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

  提纲:

  以坚强的领导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水平推进

  以果敢的行动之力,确保“动态清零

  (一)紧急奔赴战场。

  (二)精准识别风险。

  高速度响应

  (三)科学设置卡点。

  (四)实施网格管理。

  (五)有序组织消杀。

  以精准的识别之力,确保“动态清零四、以浓厚的宣传之力,确保“动态清零五、以严格的监管之力,确保“动态清零六、以高效的管控之力,打赢“动态清零

  高精度筛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围剿攻坚战

  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XX镇严格落实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安排,以超常规

  硬举措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现将疫情突发以来的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坚强的领导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水平推进

  XXX疫情突发之后,我镇第一时间启动战时机制,镇疫情防控指

  挥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疫工作,及时传达省、市、区有关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层层传导防疫压力,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

  研究制定了《XX镇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突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XX镇新冠肺炎疫情封控隔离区域工作应急预案》,设立了10个工作组,

  把防控工作细化到岗、落实到人、明确到点,通过“条”“块”协同,确保防疫工作高效推进、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指挥部坚持一日一调度,加压推进辖区内疫情防控落严落实落细,指挥部成员切实发挥包联作用,党政领导主动领责、带头担当,全部下沉一线、深入前线,到片区、防控点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镇上下思想认识到位、责任压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为平稳、有序、高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动态清零”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果敢的行动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速度响应(一)紧急奔赴战场。镇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请战”,由

  镇政府机关干部、卫生院医务人员、派出所民警、执法队干部、村干

  部等组成一支65人的抗疫支援队,分2批紧急奔赴重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XX镇支援城区突发疫情防控分指挥部和临时党支

  部,镇长XX同志任指挥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支援队在区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调度下,认真落实各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全面做好综合协调、核酸检测、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社会管控、综合保障等工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二)精准识别风险。一是全面摸排返镇人员。党政领导带队,全镇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组社区开展“敲门行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上门入户摸排返镇人员及密接、次密接人员情况,精准识别中高风险人员,对返镇人员严格落实“一户一档”,以最扎实的作风、最有力的举措、最严格的要求,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截止

  3月XX日,全镇摸排出返镇人员456户980人,全部围拉警戒线,

  张贴提示贴纸,禁止外出、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实行“封户隔离、健康监测、服务上门”,坚决将疫情风险阻断在源头。二是全面开展流调筛查。抽调专门人员组建流调筛查组,按照市、区推送的疫情风

  险线索,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询问疫情风险人员9000多人次,排查中高风险地区返镇58人,集中隔离管控密接与次密接人员535

  人,确保应查尽查、应管尽管、应隔尽隔。三是提前识别风险。摸排

  在省外中高风险地区的1368人,提前沟通联系,告知其非必要不返

  镇,同时在各村实施返镇人员举报机制,发动群众建立联防联控体系,把风险扼杀在源头。

  (三)科学设置卡点。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我镇全力配合市公

  安局在马头庄、渠北大桥、下堤水库设立3处卡点,实施区域交通管

  制,不出不进。按照市区防疫要求,围绕“盯住人”“管住格”“抓

  住线”“控住面”的总体思路,我镇在马庄村口、红高大道和三叉路

  设置3个交通管制卡点;同时,全镇各大片区各个行政村、自然村根

  据防控要求,在入村要道设置防疫卡点,严格落实“一停二看三通过”

  “三步法”,坚持24小时严防死守,坚决阻断疫情输入风险。

  (四)实施网格管理。按照“界定清晰、规模适度、无缝衔接、

  方便管理、相对稳定”的原则,将全镇疫情防控范区域分为86个网

  格,根据防疫实际,优化调整了网格挂点领导、蹲点干部、村级负责

  人和86名网格员,进一步规范运行流程、强化管控措施,形成了“网

  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防疫格局。同时,由辖

  区镇、村(社区)党员干部146人、教师33人、站所34人,同卫生

  院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战疫队伍,全部下沉网格,构建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五)有序组织消杀。把防疫消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同

  防疫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第一时间组建了X人的疫情防控

  消杀工作队伍,组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全镇消杀作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消杀程序和消杀步骤。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把消杀要求落实到沿线、落实到网格、落实到个人,将消杀重点划分为

  三叉路、红高大道2条重点沿线、各个村(社区)出入口及人员较多

  区域、防疫卡点和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卫生院、学校、

  敬老院、汽车站等7个重点部位,坚持每日3次消杀作业,每日消杀公共场所面积2万多平方米,消耗84药剂26升,确保消杀全覆盖、

  无死角。同时,备齐备足了84消毒液400多升,医用酒精300多升,防护服2000多套,小型消毒喷洒设备200多个,中大型消毒喷洒设备20套,做好扎死寨、打硬仗的准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以精准的识别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精度筛查

  根据区突发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XX镇第一时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镇党员干部上门入户为群众注册XX码。3月XX日

  接到全员核酸指令后,火速集结辖区党员干部、医生护士、教师民警

  等人员组成100余人的核酸检测队伍,全力调度保障医疗物资供应,携手XX县支援城区突发疫情防控医疗队,建立核酸采样队25支,设立核酸采集点25个,用一晚上时间完成第一轮1万余人的核酸检测

  工作。次日,携手市支援医疗队,用一上午的时间顺利完成第二轮全

  员核酸检测工作。同XX县支援队伍一起,完成全镇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对593名返镇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由卫生院医

  务人员、志愿者和镇干部组成核酸检测“突击队”,居家人员实行“三天两检”,把核酸检测服务送上门,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四、以浓厚的宣传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效率推进

  全镇15个村(社区),启用小喇叭95个,在主干道张贴海报150余处,悬挂横幅200余条,设立电子屏3个,走字屏9个,推送公众号信息60余条,发动宣传人员200多人,深入村组上门入户,

  宣传防疫信息,发放防疫宣传单,摸排返镇人员情况,督促做好防疫

  措施,持续提高群众防疫意识,营造入村有防疫声音、处处见防疫标

  语、网上看防疫信息、人人齐心抗疫的浓厚氛围。五、以严格的监管之力,确保“动态清零”高质量落实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运

  用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等多种督导检查手段,进一步夯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零死角、无漏洞。党委书记带头到防疫卡点、居家隔离户、街区沿线等防控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督导检查;班子成员到责任片区、责任领域指导改进防疫工作,确保防疫工作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六、以高效的管控之力,打赢“动态清零”围剿攻坚战

  (一)尽快形成“围剿攻坚”之势。我镇将以XX村、XX社区、XX卡点为重点,持续加强重点人群管理、风险区域管制、社会面管

  控,风险人群隔离。将全镇区域按照防疫重要性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分类制定流调溯源、核酸检测、排查管控等措施,集中力量,

  把病毒住,一边阻断疫情输入,一边逐个击破,坚决打好打赢这场防疫围剿攻坚战。

  (二)持续巩固“动态清零”成果。将利用4天左右时间,作为

  “巩固清零阶段”,持续做好社会面管控工作,深入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分类开展后续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从严控制群体性活动,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清零成果,为全面恢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打下坚实基础。巩固清零阶段,倡导群众继续居家防疫,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确需外出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三)坚决阻断“新冠病毒”输入。我镇将继续加强来镇返镇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落地检”,确保所有入镇人员安全有序流动。有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市民,以及与各地公布的阳性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的人员,需及时主动报备,主动接受核酸检测。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冷链食品、入境物品、邮件、快件等防控要求,扎实做好跨境运输全接驳工作,全流程筑牢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

  

  

篇三:疫情溯源报告

  流调溯源自查报告

  流调溯源工作机制顺畅、流程规范、执行有力,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快速、精准、全面锁定风险人群。通过一个平台可完成流调各类个案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分析全过程。系统支持现场、电话等多种方式实时采集,可进行即时语音识别,流调人员可通过客户端完成即时语音信息转化回传和信息交互,这样智能化的系统切实提高了疾控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系统实现了疫情应急处置的横向联动和纵向协同,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联防联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智慧流调溯源系统的上线切实解决了一线疾控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痛点。相信该系统的上线使用,能够为疫情精准防控贡献科技力量。

  

篇四:疫情溯源报告

  422封锁疫情发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42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4231扑杀疫点内的所有山羊和绵羊并对所有病死羊被扑杀羊及羊鲜乳羊肉等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可参照口蹄疫扑杀技术规范和口蹄疫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附件2: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

  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小反刍兽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小反刍兽疫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小反刍兽疫的诊断报告、疫情监测、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等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小反刍兽疫防治活动。2诊断依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疑似诊断,确诊需做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2.1流行病学特点2.1.1山羊和绵羊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为严重。山羊不同品种的易感性有差异。2.1.2牛多呈亚临床感染,并能产生抗体。猪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无症状,不排毒。2.1.3鹿、野山羊、长角大羚羊、东方盘羊、瞪羚羊、驼可感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

  为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6天,也可达到10天,《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21天。2.2临床症状山羊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2.2.1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达40—42℃高峰。发热持续3天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2.2.2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变成大量的粘脓性卡他样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鼻内膜发生坏死。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出现眼结膜炎。2.2.3发热症状出现后,病羊口腔内膜轻度充血,继而出现糜烂。初期多在下齿龈周围出现小面积坏死,严重病例迅速扩展到齿垫、硬腭、颊和颊乳头以及舌,坏死组织脱落形成不规则的浅糜烂斑。部分病羊口腔病变温和,并可在48小时内愈合,这类病羊可很快康复。2.2.4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造成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2.2.5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2.2.6特急性病例发热后突然死亡,无其他症状,在剖检时可见支气管肺炎和回盲肠瓣充血。2.3病理变化2.3.1口腔和鼻腔粘膜糜烂坏死;2.3.2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2.3.3有时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

  2.3.4有时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病变。2.3.5组织学上可见肺部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以及细胞内嗜酸性包含体。2.4实验室检测检测活动必须在生物安全3级以上实验室进行。2.4.1病原学检测2.4.1.1病料可采用病羊口鼻棉拭子、淋巴结或血沉棕黄层;2.4.1.2可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也可直接对病料进行检测;2.4.1.3病毒检测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核酸序列测定,亦可采用抗体夹心ELISA。2.4.2血清学检测2.4.2.1采用小反刍兽疫单抗竞争ELISA检测法。2.4.2.2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2.5结果判定2.5.1疑似小反刍兽疫山羊或绵羊出现急性发热、腹泻、口炎等症状,羊群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传播迅速,且出现肺尖肺炎病理变化时,可判定为疑似小反刍兽疫。2.5.2确诊小反刍兽疫符合结果判定2.5.1,且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小反刍兽疫。3疫情报告3.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以发热、口炎、腹泻为特征,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山羊或绵羊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3.2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诊断,认定为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

  将疫情逐级报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3.3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3.4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3.5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最终确诊结果,确认小反刍兽疫疫情。3.6疫情确认后,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疫情日报告制度,直至解除封锁。3.7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时间、地点,易感动物、发病动物、死亡动物和扑杀、销毁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病死动物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等内容。3.8已经确认的疫情,当地兽医行政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填写《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并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调查分析室。4疫情处置4.1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4.1.1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饲料及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4.1.2疫情溯源。对疫情发生前30天内,所有引入疫点的易感动物、相关产品来源及运输工具进行追溯性调查,分析疫情来源。必要时,对原产地羊群或接触羊群(风险羊群)进行隔离观察,对羊乳和乳制品进行消毒处理。

  4.1.3疫情跟踪。对疫情发生前21天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前,从疫点输出的易感动物、相关产品、运输车辆及密切接触人员的去向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疫情扩散风险。必要时,对风险羊群进行隔离观察,对羊乳和乳制品进行消毒处理。4.2确诊疫情的应急处置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封锁、防止扩散。4.2.1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4.2.1.1疫点。相对独立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死畜所在的场(户)为疫点;散养畜以病死畜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病死畜所在牧场及其活动场地为疫点;家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疫情的,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在市场发生疫情的,以病死畜所在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的,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4.2.1.2疫区。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范围的区域划定为疫区。4.2.1.3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划定为受威胁区。划定疫区、受威胁区时,应根据当地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人工屏障(道路、围栏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存在情况,以及疫情溯源及跟踪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范围。4.2.2封锁疫情发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锁令。4.2.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4.2.3.1扑杀疫点内的所有山羊和绵羊,并对所有病死羊、被扑杀羊及羊鲜乳、羊肉等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可参照《口蹄疫扑杀技术规范》和《口蹄疫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执行;4.2.3.2对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污染饲料和垫料、污水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可参照《口蹄疫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执行;4.2.3.3羊毛、羊皮按(附件1)规定方式进行处理,经检疫合格,封锁解除后方可运出;4.2.3.4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见附件1);4.2.3.5出入人员、车辆和相关设施要按规定进行消毒(见附件1);4.2.3.6禁止羊、牛等反刍动物出入。4.2.4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4.2.4.1在疫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4.2.4.2禁止羊、牛等反刍动物出入;4.2.4.3关闭羊、牛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停止活羊、牛展销活动;4.2.4.4羊毛、羊皮、羊乳等产品按(附件1)规定方式进行处理,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运出;4.2.4.5对易感动物进行疫情监测,对羊舍、用具及场地消毒;4.2.4.6必要时,对羊进行免疫。4.2.5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4.2.5.1加强检疫监管,禁止活羊调入、调出,反刍动物产品调运必须进行严格检疫;4.2.5.2加强对羊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的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4.2.5.3必要时,对羊群进行免疫,建立免疫隔离带。

  4.2.6野生动物控制加强疫区、受威胁区及周边地区野生易感动物分布状况调查和发病情况监测,并采取措施,避免野生羊、鹿等与人工饲养的羊群接触。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与林业部门应定期进行通报有关信息。4.2.7解除封锁。疫点内最后一只羊死亡或扑杀,并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后至少21天,疫区、受威胁区经监测没有新发病例时,经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机构审验合格,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4.2.8处理记录各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记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4.2.9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4.2.9.1加强检疫监管,禁止从疫区调入活羊及其产品;4.2.9.2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养殖户防控意识;4.2.9.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发生风险,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防止疫情发生。5预防措施5.1饲养管理5.1.1易感动物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加强种羊调运检疫管理。5.1.2羊群应避免与野羊群接触。5.1.3各饲养场、屠宰厂(场)、交易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见附件1)。5.2监测报告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发现以发热、口炎、腹泻为特征,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山羊和绵羊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3免疫必要时,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免疫措施:5.3.1与有疫情国家相邻的边境县,定期对羊群进行强制免疫,建立免疫带;5.3.2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及受威胁地区,定期对风险羊群进行免疫接种。5.4检疫5.4.1产地检疫羊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5.4.2屠宰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羊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检疫合格并加盖(封)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厂(场),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5.4.3运输检疫国内跨省调运山羊、绵羊时,应当先到调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种羊调运时还需在到达后隔离饲养10天以上,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5边境防控

  与疫情国相邻的边境区域,应当加强对羊只的管理,防止疫情传入:5.5.1禁止过境放牧、过境寄养,以及活羊及其产品的互市交易;5.5.2必要时,经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免疫隔离带;5.5.3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疫情监视和监测,及时分析疫情动态。

  

  

篇五:疫情溯源报告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集中精力,全力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阻断疫情传播,防止疫情蔓延,贵州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下发通知,在各地做好每日疫情报告的根底上,建立并实施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报告制度。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一、各地要按照防控工作要求,及时如实报告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防控方案制订布置情况,防输入、防扩散具体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救治情况,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防控队伍和物资保障到位情况,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情况,存在的问题、困难与工作安排等。填写防控措施日报表。

  二、各地对2020年1月8日以后从武汉进入本地的流动人员实施健康筛查,填写健康登记表,了解是否发热,有无咳嗽、胸闷等不适病症,并填报流动人员健康筛查日报表。

  三、各市、自治州、贵安新区要指定专人负责并报送联络人信息,每日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于当日15时前至省卫生健康委。

  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及教育厅防控要求,现就日报告制度提出如下要求:一、报告人群教职工、学生及来校效劳人员。二、报告内容

  1、每日动向,含现居地、外出、接触人群等。2、健康状况,含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无发热、咳嗽等病症。3、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三、报告方式1、各单位每日认真做好记录并按责任分类向主管部门报告,报告采用网络或方式,尽量不到办公场所,防止接触。2、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每日12点前在QQ群“皖西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报群〞报告。四、责任分类1、在职教职工(牵头单位:人事处,配合单位:各部门(中心)、各学院)2、学生(牵头单位:学生处,配合单位:各二级学院)2、离退休教职工(责任单位:离退休处)3、外教(责任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4、来校效劳人员(责任单位:各主管部门)五、工作要求1、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为日报告制度的主要责任人,但凡发现有瞒报、漏报、不报等现象的,一律严肃追责。2、来校效劳人员要登记造册,报防控办备案,每日来校前要监测体温,如超过37.3摄氏度,一律不允许进入校园。3、现居湖北的教职工近期不得返校,需要返校的报防控办备案并居家隔离观察14天,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为包保责任人。

  4、但凡通过租住或购置的住户,按第五条第3款办理,原户主为包保责任人。

  5、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劝导本单位人员非必要尽量不要外出,出门一定要带口罩,特别是不要到人员聚集的场所。

  6、各单位近期如非必要不建议组织会议等室内活动,图书馆、食堂、风雨操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未接学校通知不得开放。

  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国家卫健委立即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武汉,按照属地管理原那么,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1月1日,国家卫健委成立由马晓伟主任为组长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分析疫情开展变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时指导、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国家卫健委第一时间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单位对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平行检测。2020年1月8日,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随即,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研究共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举措。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电视会议,对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印发病例诊疗、防控方案(涵盖监测、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内容),在全国建立了“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要求各地加强检测,全力救治患者,及时发布确诊病例及疫情防控信息。全国爱卫办部署开展以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主题的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近日,

  国家卫健委陆续向全国各省派出工作组,指导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卫生组织、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继续做好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疫情。组织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继续加强病毒溯源和变异监测工作,做好应对疫情变化的技术准备。国家卫健委将加强春节期间值班值守,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开展变化,指导各地落实防控措施。

  

  

篇六:疫情溯源报告

  依据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各校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重要窗口建设标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决守住平安底线充分认识做好学校新冠病毒以及诺如病毒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统筹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其他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施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做到责任明确职责到人坚决守牢防控的校园防线

  商贸流通领域秋冬季新冠防控应急预案

  当前,境外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输入性疫情的风险长期存在。___等地近期连续出现突发性疫情,结合全市今年秋冬季防控工作安排,为做好我市商贸领域防控应急预备工作,提前做好生活必需品供给保障,实施商贸企业常态化防控责任,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疫情突发事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局机关以及分管的大型商场、超市、市场等商贸企业应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和处置。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科学指挥,快速应对、妥善处置,分级负责、紧密协同,以人为本。三、工作措施(一)做好生活物资和必需品供给工作。一是要加强生活物资和必需品市场监测。对分管的市场、商超加强市场供给分析,如觉察市场异常波动,要及时上报。同时,各商超要提前开展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保供能力。二是加强生活物资应急预备工作。局机关要制定生活必需品物资储藏应急预案,如发生物价异常上涨、断供等情况,要第一时间协调采购企业及采购地,做好保供和平抑物价等工作。各保供企业要有针对性的

  与___等果蔬产地签订保供协议,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保障货源。三是做好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保障工作。如发生车辆在运输途中受阻,要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地区和部门,为运输车辆出具通行证、绿色通道证明等手续,确保生活必需品车辆有序、顺畅、平安运输。

  (二)严控经营场所人员承载量和密集度。按照市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各商贸流通经营场所不得举办线下大型促销、展销等聚拢性活动。鼓舞企业将促销活动转移到线上,通过各线上平台开展促销活动。如我市出现疫情突发状况,要依据市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对需要临时关闭的人员密集场所做好传达、实施和监管工作。

  (三)做好突发疑似症状防控措施。局机关和各商贸流通企业要时刻关注全国疫情等级动态变化,掌握最新开展。当所属商场、超市出现疑似症状顾客和员工,应第一时间向辖区医疗部门和商务局汇报,并按照顾急预案流程将相关人员转移到隔离室。我局应第一时间向市防指报告,积极关心企业协调辖区医疗等部门做好相应工作。各商贸企业要积极配合医疗处置部门做好病例转移,并按照___部《商场、超市防控技术指南》要求,营业场所要采取暂停营业、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措施。

  (四)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各商贸流通经营场所要做好扫码、测温、戴口罩、消毒、通风、保持距离等常态化防控举措。如企业遇到不配合扫码、测温或扫码出现红码、人员逃离现场等情况,企业向我局汇报后,我局应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市防控指挥部,关心企业积极协助公安、辖区等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五)做好单位自身防控工作。局机关干部应加强自身防护,应防止途径或赶赴中高风险地区,如在机关发生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局机关要第一时间将相关人员送往机关隔离室,并向辖区医疗部门报告。如家中有外来返乌人员,应及时向局机关上报相关情况,并向辖区办事处和社区报备,应按照风险等级和市防控指挥部规定主动做好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

  2021年秋冬季新冠防控应急预案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正处于加速上升态势,国内多地出现聚拢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省__市已出现确诊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进入各类传染病高发的秋冬季,增加了防控的复杂性和防控难度。为切实做好秋冬季新冠防控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疫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认真贯彻___关于新冠防控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___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加强我乡秋冬季新冠防控的应对预备,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平安,统筹做好我乡秋冬季新冠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工作。二、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冠疫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___院应对新冠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新冠聚

  拢性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的通知》《__省应对新冠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__省2021年秋冬季新冠防控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

  三、指导原则(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防控作为头等重要大事,不惜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为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平安感、幸福感。(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乡防控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协调,指导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实施责任、主管责任、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共同做好秋冬季新冠防控工作。(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宣传普及新冠防治知识,倡导中医“治未病”理念,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开展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实施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反弹、扩散和输出。(四)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总结防控经验教训,进一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地施策。实施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实施差异化防控措施。(五)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持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有序标准开展新冠监测报告、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乡指导和标准全乡开展新冠疫情全过程应急处置工作。五、组织指挥乡应对新冠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部署防控策略和应急处置措施,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和相关文件要求抓好贯彻。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据当前防控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重点、做好精准防控,认真查找、加固防控薄弱环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催促实施各项管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六、监测报告(一)监测预警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各村(居)要发挥基层哨点监测预警作用,实施零售药店“哨点”责任,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认真开展“三史”问询,严格实施发热、干咳、咽痛等新冠临床症状监测。加强对车站、医疗机构、超市、餐馆、娱乐场所、冷链物流仓库等重点场所,以及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黔、重点行业高风险岗位、外出或来黔务工就学等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异常信息报告。特别要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定期监测工作。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内外疫情开展情况,结合防控实际情况,动态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态势,及时公布风险提示。

  (二)疫情报告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严格实施防控值班值守制度,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专人进行信息报告,确保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做到“逢阳必报、逢阳即报”。乡核酸检测机构在觉察新冠病毒核酸初筛为阳后,应在出具检测结果后马上向乡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再按要求和程序上报,实现信息报告处置全闭环管理,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对为阳检测人员的“早觉察”“早报告”,不得瞒报、误报、漏报、迟报。七、响应策略全面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及时制定应对预案,依据疫情强度和严峻程度预测、防控工作需求等综合研判,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以及超出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相关机制,实施“四早”措施。坚持及时觉察、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防控要求,对疫情觉察一起、扑灭一起,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一)及时觉察。实施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的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早觉察”,并按要求“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二)快速处置。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紧密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

  实施“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紧密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实行集中医学观看。对可能污染场所开展全面终末消毒。

  (三)精准管控。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相关部门要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拢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四)有效救治。指定核酸检测点,实施“早觉察、早治疗”等措施,加强防控监测。坚持“四集中”,对患者及时送医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要依据要求继续实施医学观看。

  (五)强化储藏。建立完善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物资保供机制,针对不同情形制定医用物资储藏方案和保供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储藏目录、储藏周期,确保医疗物资保障供给有力、有效。

  八、响应措施(一)启动条件觉察本土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马上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乡新冠防控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按预案规定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二)快速处置1、马上启动应急响应

  疫情发生后,马上启动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应急机制转化,成立前线指挥部,人员配备到位,实行扁平化管理。快速统筹调度资源,包括流行病学调查队伍预备、隔离点预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人员转运、服务保障等。强化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马上启动应急监测,加强医疗机构环境监测及药店退热等药品销售监测,做好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健康监测,建立每日例会制度,评估疫情开展态势,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和调整风险管控区域。

  2、迅速划定风险管控区域疫情发生后,尽早排查、确定风险人员,在4小时内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并依据病例活动轨迹划定风险人群;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和管控区域,以村居为单位划分风险等级,对中高风险区域依法依规尽早实施交通管控,有效管控人员流淌,严格限制聚拢性活动,压实“四方责任”,发动基层各方力量,在中高风险区域实行24小时值守,严格实施查证、测温、验码、登记等措施,实行“只进不出”,严防疫情进一步向外扩散。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可将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点、工作点划为管控区域,严格实施“封闭隔离、足不出户”管控措施,全面开展集中消毒工作,保障居民根本生活;加快跨区域协查进度,接到协查任务后,要第一时间组织队伍排查,排查到的风险人员要马上开展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对风险人群中的时空伴随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协查,重点区域的驻留人员须在48小时内完成协查;协查方要在收到通报后24小时内反响协查结果;依据疫情形势,实施辖区社会面管控。

  3、及时开展流调溯源接到疫情报告后,公安、卫生、工信、疾控等部门共同组成流调队伍,快速、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研判病例行动轨迹,配合传统的面对面流调方式,快速精准追踪、判定密接和密接的密接。按照疫情处置黄金24小时时间节点,流调队伍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的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全面信息的调查。对同时段暴露于通风不良、相对密闭的同一空间内的所有人群均纳入密接范围,8小时内将密接和密接的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针对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迅速开展溯源调查,对病例、疑似病例、密接、密接的密接及其工作、生活环境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坚持人、物同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全基因测序比对、核酸筛查、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从人、物品和环境等方面逐一分析论证,综合研判病毒来源、传播途径和传播链条关系。4、开展以核酸检测为核心识别传染源疫情发生当日马上组织研究可操作性的核酸检测方案,确定核酸检测范围,确保重点区域与重点人群、医疗机构就诊者等所有可能的感染者划定在检测范围之内。迅速组织核酸检测力量,以核酸检测大排查为核心,扩大检测范围,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坚决阻断传播链,坚决堵住宅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在确保平安和准确的前提下,统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力量,提高核酸检测速度。按照《___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

  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在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大规模核酸检测要严密做好组织和质量控制,并合理确定核酸检测先后次序和检测频次。

  5、坚决做到集中隔离、应隔尽隔疫情发生时,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各村居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充分评估疫情发生的规模,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严格隔离防疫管理,专班专人负责隔离场所的调用征用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应隔尽隔”,对密接、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群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看措施。做好隔离点服务保障,依据隔离人数足额配置医护人员、公安人员、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实施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6、严格实施“四集中”要求当疫情发生时,乡防控领导小组要马上组织医疗救治组,及时将觉察确实诊病例按要求转至省将军山医院进行标准治疗。坚持“四集中”原则,对患者及时送医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三)精准管控高度关注国内外疫情开展形势,精准实施入黔人员管控措施,实施全乡卫生检疫措施,特别加强对疫情高发和地区来(返)黔人员、进口商品的排查管控;及时得悉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黔人员管控。交通接驳点、公共住宿场所加强对境外、省外来黔人员健康码、行程卡、个人“三史”申报等情况的查验,积极实施相关人员分类有序流淌或隔离管控措施。各村

  (居)委会对辖区境外、省外来黔人员,特别是进口商品从业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黔人员、偷渡入境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做好出入人员、车辆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登记报告等工作。一旦觉察发热患者,要立马上其隔离在临时隔离观看场所,并及时报告乡医疗管控监测救治组,由乡医疗管控救治组安排专用车辆将其送至就近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就诊。

  (四)响应终止末例病例发病后经过一个最长埋伏期,无新增病例,即可终止应急响应,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管理。(五)总结评估疫情响应终止后,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各村居(社区)应对整个应急响应中应急预备、报告处置和防控效果等各个环节开展全面总结评估。(六)督查抽查依据疫情防工作,乡防控领导小组将随时随地组织对各行各业开展防控工作督查、抽查,对防控工作实施不到位的行业,要马上加强整改,严防疫情反弹。(七)培训演练依据防控开展,及时分级分层开展各行各业针对性全员培训。并结合实际开展演练,紧扣实战,科学、标准、优化设置演练流程,合理设置演练环节,及时评估演练效果,随时做好疫情应对预备。九、应急保障

  (一)队伍保障1、疫情处置队伍疫情处置队伍主要包括疫情监测管控救治和社会防控队伍。完善各类疫情处置队伍,加强装备建设,不断提高疫情处置综合能力。2、军队和武警部队应急救援力量加强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要建立健全军地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在应对疫情处置中的作用。3、社会应急力量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等团体的作用,鼓舞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参与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二)物资保障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做好秋冬季疫情应对物资和生产力储藏。依据疫情处置工作需要调用储藏物资,物资储藏种类主要包括救治药品、消杀药械和防护、救治、检测设备及应急设施、生活必需品等,应急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三)检测保障乡医疗管控监测救治组牵头,组织医院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确保满足检测需求。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检测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开展核酸检测。(四)资金保障

  乡防控领导小组及其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按规定将疫情处置应急经费保障到位,保障疫情处置队伍培训、装备补充及维护、疫情应对物资储藏等需要。

  (五)科普宣教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利用好播送、宣传栏、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及时宣传防护知识和风险提示,提升公众个人防护意识,保持“戴口罩、远距离、勤洗手、不集聚”等健康生活习惯,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疫情。十、附则(一)预案管理预案实施后,全乡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参照本预案结合实际,依据和我省政策要求,组织修订秋冬季应对新冠疫情应急方案。(二)预案解释本预案由乡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三)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机关企事业单位秋冬季防控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___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加强秋冬季新冠防控的有关要求,扎实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防控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自治区、市和区有关防控要求,将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抢抓当前疫情形势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实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做好物资和人员预备,有效防范和应对新冠疫情在本单位的发生和传播扩散。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全镇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防控工作。三、主要措施(一)有防控责任制。严格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实施。成立防控专项小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健全完善防控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制定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沟通对接,做好防控、防护物资储藏、留观室设置、宣传教育等工作。要设立公共卫生监督员,负责对本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觉察存在的缺乏和问题,并催促整改实施。(二)有防护指南。按照和自治区《新冠疫情期间重点场所和单位卫生防护指南》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新冠疫情防护指南,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有防护物资设备。做好各类防护用品、消毒物资和防控设备的储藏,并建立出入库登记和管理责任制,做到专人、专库、专项管理,确保发生疫情时防护物资预备充足,满足防控需要。

  (四)有医护力量支持。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主动镇卫生院建立联系,支持指导我镇实施防控措施、开展应急处置等,形成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响机制,做到及时觉察、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五)有留观室和转运安排。要依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置留观室,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转送人员停留。并与定点医院建立转运绿色通道,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确保及时平安转送到位。留观室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责体温检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红外测温仪、水银温度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快速手消毒剂、84消毒剂等物品。

  (六)加强健康推动与教育。要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新冠防控知识宣传,强化职工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拢场所和佩戴口罩等健康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健康素养。

  (七)加强员工健康管理。要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等症状,或14天内有过新冠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14

  天内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员工家属和紧密接触者有前述情况时,要及时向公共卫生监督员报告。每天汇总职工健康状况,觉察异常情况及时向区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八)加强人员出入管理。要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在单位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及时向公共卫生监督员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要设立会客室和会商室,用于接待来访人员和治谈业务工作,会客室和会商室应位于相对独立区域,要与单位办公人员相对隔离,通风良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四、应急处置(一)疑似症状人员处置。职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新冠可疑症状时,应当马上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防止继续接触他人,及时安排其到留观室隔离观看,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及时送至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排查。(二)疑似或确诊病例处置。如觉察新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马上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区疾控机构报告,并积板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紧密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看和消毒等工作。在区疾控机构指导下,依法依规、精准管控,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位,果断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三)终末消毒。当出现新冠病例时,应在区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新冠防控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防控责任,按照本方案要求并结合实际,做好组织实施。(二)加强应对预备。要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严格按照“五有三加强”的防控要求,切实做好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疫情各项预备工作,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培训到位、措施到位,做到有备无患。(三)加强督查指导。积极开展自查行动,镇纪委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秋冬季新冠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的部署、实施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本方案包含的各项工作,并做到督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结果应及时反响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2021冬季及寒假学校防控工作方案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人口大进大出、聚拢活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剧增。依据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和通告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春节和寒假期间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实施防控主体责任各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各校”)要做到校(园)长负总责,相关责任人职责清楚,严格实施“五个一

  律”措施,把好校门入口关。寒假期间,学生非必要不出温、教师非必要不出省。各校要做好师生跟踪随访,及时掌握学生出行动态和健康情况;做好节日期间留校师生治理服务,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

  二、严格加强师生外出审批治理倡导全体师生在__过节,真正做到非必要教师不出省、学生不出温。各校要提前预备,妥善安排,精准有序做好学生错峰错时放假离校和开学返校工作,坚持实施师生健康信息“日报告”制度,确保离温学生底数清、假期行程可追溯、家校协同有反响。假期跨省域外出的师生,返__后须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凭“健康绿码+测温合格”方可进入校园;凡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和境外返__的师生,一律按市防控相关规定硬性管控到位。三、深入开展师生健康防护引导各校原则上不举办非必要的大规模聚拢性活动,不组织或参与集体性新年活动,一律取消内部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汇报演出、联欢、聚餐、年会等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尽量减少教育教学方面的大型聚拢性活动,确须举办的应严控人数和规模,并标准实施防控措施。不举办50人以上的校外人员聚拢性活动。确需举办50人以上、300人以内的室内聚拢性活动,要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由活动主办方制定并实施防控方案报批。

  四、精心谋划春季开学防控工作认真实施《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和省、市教育部门开学检查清单要求,严格实施春季开学环节防控措施。认真制定开学报到、返校方案,保障校园卫生平安工作,健全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学校冬季及寒假防控工作方案

  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冬季及寒假校园新冠常态化防控和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县冬季及寒假校园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依据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各校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重要窗口”建设标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决守住平安底线,充分认识做好学校新冠病毒以及诺如病毒、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统筹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其他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施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做到责任明确,职责到人,坚决守牢防控的校园防线。对因不认真开展防控工作造成疫情扩散严峻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进一步守牢学校大门,加强出入管控。各校要通过“周密智控”手段和科学化、人性化的治理,继续守好学校大门。按“非必要不进入校园”的原则,加强外来人

  员进入校园治理,继续严格实行“测温+亮码+身份核实”的访客登记和健康监测制度。进入中小学、幼儿园的外来人员及校园内的值守人员、清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均需按照规定佩戴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学校体育设施暂停对外开放。

  三、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紧盯重点人群。各校要严防境外输入,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学生和外地学生的治理,对于境外返磐的师生,必须按照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统一做好检测和隔离工作,确保平安后方可返校。对于有国内中高风险旅居史的师生要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对紧密接触者,要严格实施管控和防控措施,确保一人不漏。各校要运用“入学码”等智控手段,全面掌握校园内师生员工周末和假期的流淌轨迹信息,引导在校师生员工尽量保证活动空间相对固定。离校师生员工不到国内外疫情重点区域,原则上不跨省出行,如确需离_的,要注意查询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向学校报备申请,如实报告去向及起止时间,妥善做好个人防护,返磐后严格按照指挥部要求实施相关防控措施,对未经报批擅自违规出行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寒假期间离_师生流淌轨迹信息和健康状况,学校要每日跟踪统计并上报教育局安监科。四、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坚持人物同防。各校要继续按照《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秋冬季新冠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的指导意见,在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扎实做好校园防控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学生上下学、食堂就餐错峰错时治理。

  定期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加强食堂、寝室、教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及时按照有关标准处置发热病人。坚持人物同防,加强进口物资和冷链食品的治理,做到源头可控、全程可溯、有据可查、闭环治理。实施食品平安校长(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学校进口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和统一消毒检测机制。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查验冷链码及海关检验检疫合格证、核酸监测证明及消毒证明,无“三证一码”的,一律不得采购。

  五、进一步实施“两案十制”,坚持多病共防。各校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实施单位主体责任。要妥善做好新冠、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肠胃炎等传染病的预防。严格实施中小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治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学生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沟通联系,了解本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配合做好校园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早觉察、早报告、早处置,必要时经规定程序批准按要求采取停课等措施,快速阻断疫情的传播,及时关注引导舆情,确保校园稳定。六、进一步健全管控机制,合理安排集体活动。健全最小单元格管控机制,合理安排集体活动,学生在校

  期间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平安社交距离。严格标准会议等聚拢性活动,实行大型聚拢性活动备案机

  制。严格控制活动人数,会议等室内聚拢性活动人数原则上应控制在300人以内,活动(含各类考试、会议、会展、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规模100人以上或有省外人员参加的,应在会议或活动开始两周前开展风险评估,提前一周将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县教育局安监科备案,对风险评估提出的防范措施,应及时跟踪实施。

  活动场所须提前配备必要的防疫设备和用品,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所有人员进入会议或活动场所均须核验“健康码”并测量体温,亮码测温正常者方可出入,依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实名登记等措施。要实施错峰就餐、增设物理隔离、分餐等措施,控制就餐时的人员聚拢。活动期间,参加人员保持平安社交距离,严格实施佩戴口罩规定。

  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全员预防。各校要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师生“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要结合秋冬季节新冠疫情和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常见传染病防治和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马上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幸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要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应对和化解“疫后综合症”,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有效实施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拢、“一米线”、用公筷、垃圾分类等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师生防病防护技能。

  八、进一步加强物资储藏,做到物资充裕。要继续设置好(临时)隔离室(点),在校门口等处设立临时处置区。通过师生自带、学校筹措、政府支持等多种形式筹集冬春防控物资。学校要依据师生员工数量及场所设施,配备测温仪(枪)、消毒湿巾纸、免洗手消毒液(或洗手液、胖皂)、84消毒液、酒精、喷雾器、清洁用抹布、拖把,口罩、一次性手术隔离衣、帽子、手套等防疫物资。要对教室、食堂、厕所、卫生室、寝室等人员集聚场所进行定期消杀,并做好记录;要在交通运输部门指导下,做好接送车消毒和营运治理。九、进一步做好每日排摸,及时报告信息。假期和周末期间,各校要严格实施防控要求,始终守牢“两个一律”,执行校园封闭治理。要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要求。出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置并按规定程序在事发半小时内电话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严禁瞒报、漏报和迟报。要及时查收实施钉钉群内的防疫任务,继续坚持常态化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在全面认真排查的根底上上报有

  关信息,加强舆情监测,维护社会稳定。要提高信息报送准确性和效率,每天下午1:00前,通过钉钉群完成“日报告”“零报告”工作。

  

  

篇七:疫情溯源报告

  宁夏一起牛口蹄疫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王玉梅;李杰;沙湧波;王幼明;王晓亮;马龙;尹才;张成莲;李莉娟;张学军;周海宁

  【摘要】OnJanuary17,2018,asuspectedcaseofbovineFoot-and-mouthdisease(FMD)wasreportedbyafarmerinXingqingDistrictofYinchuanCityofNingxia.Inordertorecognizethespecificsituation,confirmthecause,determinetheextentofthepossiblespreadoftheoutbreak,tracethepossiblesources,analyzethepotentialriskfactorsandputforwardthecontrolmeasuresintime,anemergency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wascarriedoutbythecombinationoffieldinvestigationandlaboratorytesting.TheresultsshowedthattheepidemicwasconfirmedastypeOFMD,whichmaybecausedbyillegalslaughteringofcattleandsheepduringFMDinfectionorrecessiveinfection,aswellasthemovementofrelevantpersonnelandvehicles.Accordingtotheriskanalysis,somemeasuresshouldbeadopted,includingfurtherregulatingthesupervisionoverfixed-pointslaughteringofcattleandsheep,strictlyperformingthesupervisionoverliveanimaltransportation,strengtheningtheimmunizationandmonitoringofFMD,aswellasstrengtheningthepublicityandeducationofthepreventionandcontrolknowledge.%2018年1月17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养殖户罗某某报告一起疑似牛口蹄疫疫情.为了解报告病例的具体情况,确诊疫情,确定疫情可能扩散的范围,追溯可能来源,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及时提出控制措施,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起疫情为牛O型口蹄疫疫情,可能源于对患病或潜伏期内牛羊的私屠滥宰以及人员和车辆的流动.风险分析提示,应进一步规范牛羊

  定点屠宰监管,严格活畜调运监管,加强口蹄疫的免疫与监测以及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8(035)006【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口蹄疫;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风险分析;宁夏【作者】王玉梅;李杰;沙湧波;王幼明;王晓亮;马龙;尹才;张成莲;李莉娟;张学军;周海宁【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7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3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一种危害哺乳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对偶蹄动物具有严重的潜在经济危害。世界

  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动物疫病,我国认定其为一类动物传染病[1]。典型FMD病例的特征是在蹄部、口腔黏膜部位,以及雌性动物乳房上出现水泡[2]。2018年1月17日,宁夏农牧厅兽医局接到来自银川市兴庆区养殖户罗某某报告,称其饲养的6头牛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以及流涎、口腔水泡、蹄壳松动等症状,怀疑为FMD。为了解病例的具体情况,确诊疫情,确定疫情可能扩散的范围,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工作组,赴现场开展了调查工作。1方法1.1病例定义1.1.1疑似病例自2017年12月21日至本次暴发调查结束,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小塘村出现以下症状之一的牛羊:(1)精神沉郁,呆立流涎或跛行;(2)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3)水泡破溃,结痂,或者蹄壳松动脱落;(4)突然死亡。1.1.2确诊病例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疑似病例。1.2调查方式1.2.1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地牛羊的养殖情况,发病养殖户的地理分布、周边环境、养殖模式、生产和免疫状况,以及疫病发生经过,现场观察发病牛的临床症状,并对小塘村所有养殖户养殖的牛羊进行病例搜索排查(图1)。图1现场调查1.2.2实验室检测对病原样品,采用苏州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核酸提取试剂盒(批号E0117120181)和北京世纪元亨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病毒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批号FMD20170614P)进行荧光RT-PCR病原学检测;

  对血清样品,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批号O型20171011101-7,A型20170906103-4,亚Ⅰ型20171013102-1)分别进行O、A、亚Ⅰ型抗体ELISA检测。1.2.2.1病原学检测现场采集疑似发病牛血样9份、水疱皮3份、O-P液5份进行FMD病原学检测(图2)。图2现场采样1.2.2.2血清学检测对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FMD免疫抗体紧急检测。群体大小为牛1598头、羊3072只。根据简单随机抽样原则,按95%的置信水平,50%的预估流行率,5%的可接受误差,计算抽样检测数量。采集牛血样品386份,涉及75个养殖场(户);采集羊血样品340份,涉及69个养殖场(户)。1.3数据来源与分析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对疫病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描述,探讨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应用Excel与EpiinfoTM7,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疫点概况疫点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小塘村。月牙湖乡是银川市较大的一个生态移民安置区,现辖12个行政村。小塘村毗邻大塘北村、大塘南村和塘南村(图3)。截止到2017年10月,4个村共存栏牛1598头、羊3072只。小塘村是一个回民移民村,现有5个队,养殖牛272头、羊572只。图3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行政村布局首个报告病例的养殖户罗某某属于小塘村3队,2008年开始养羊,2014年开始养牛,目前共养羊9只、牛6头。饲养方式为连续饲养。畜舍简易,卫生状况较差,无相应防疫和生物安全设施(图4)。图4养殖户罗某某的牛羊养殖舍

  2.2发病情况排查发现,共有4个养殖户的肉牛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涎,口吐白沫,口腔、蹄部出现水疱等临床症状(表1)。据调查,首发病例(即指示病例)可能出现在2017年12月28日。调查起始时间从首发病例向前推7d(FMD潜伏期一般为7d)即2017年12月21日;2018年1月17日接到报告后介入调查,1月18日诊断为疑似FMD疫情;随后立即封锁疫区,启动应急预案,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2018年2月1日解除封锁。此次疫情的流行曲线见图5。表1兴庆区小塘村疫情排查养殖户调查情况养殖户罗某某马某某马某罗某小塘村分队3队3队4队4队牛存栏量/头6332是否混养是否否是混养动物羊//羊最初发病时间2018/1/102017/12/282018/1/52018/1/10发病数/头6322治疗用药物青霉素钠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青霉素钠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蹄康(外用)、口蹄溃烂速愈灵(外用)番连溶液(喷雾)青霉素钠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蹄康(外用)、口蹄溃烂速愈灵(外用)番连溶液(喷雾)用药是否有效否是是是否免疫FMD疫苗否是是是免疫时间/2017/9/172017/9/172017/9/17最近1周内调入情况无无无无最近1周内调出情况无无无无饲料来源自制自制自制自制此次发病的4个养殖户位置相对集中,且围绕一清真寺分布,而清真寺斜对面有一个牛羊屠宰点(图6)。4个养殖户中发病的均为黄牛,养殖的羊均无异常;发病牛中除1头是7月龄幼牛外,其它均为成年牛。图5疫情流行曲线图64个养殖户的空间分布2.3疫情追踪与追溯在调查养殖户罗某某与马某某时,获悉附近养殖户杨某某于2017年12月下旬,

  将1头发病牛屠宰卖出,但在调查时未能确认。现场观察其养殖的3头牛也无任何临床症状。马某某因其饲养的病牛为此次调查的指示病例,成为此次疫情追踪溯源的调查重点,但在调查中未发现任何有效信息。养殖户杨某某和马某某周边50m内,有一处牛羊屠宰点。该屠宰点每日至少屠宰1头牛、4~5只羊。屠宰的牛羊主要是月牙湖乡本地饲养的,少数来自其他地区。2017年12月以来,每天均有外地牛羊在此处被屠宰。现场看到,屠宰点在屠宰后并未及时清理消毒(图7);贩运车上沾染了动物粪便,也未经常清洗消毒。图7小塘村三队屠宰点现场此外,调查中还了解到,2018年1月8日有两名牛贩运人在小塘村各养殖户进出,但未能明确两名牛贩运人的具体信息。2.4实验室检测2.4.1病原学检测3份水疱皮与5份O-P液均采自罗某某养殖户。经荧光RT-PCR检测,5份为O型FMD阳性。9份牛血清的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见表2。根据病例临床表现和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判定本次疫情为疑似FMD疫情。2018年1月18日将相关病料送往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1月26日确诊为Mya-98系O型FMD。2.4.2血清学检测对疫区及周边地区进行了O型、A型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2.5可能来源及潜在风险因素分析患病动物和潜伏期内携带病毒动物是FMD的主要传染源。FMD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3]。根据现场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引起该起疫情的来源及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简单风险等级定性划分,认为“私屠滥宰患病或潜伏期内牛羊,屠宰点调运车辆携带病原”导致病原传入的风险高(表4)。表2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ELISA检测结果样品编号口蹄疫抗体检测

  结果O型A型亚Ⅰ型罗某某1号+−−罗某某2号+++罗某某3号−−−罗某某4号−−−罗某某5号+−−罗某某6号+−−马某某1号+−−马某某2号+−−马某某3号+−−表3疫区周围FMD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动物检测数量/份抗体合格数/份抗体合格率/%检测场(户)数/个免疫合格场(户)/个场(户)免疫合格率/%O型牛38635789.9757194.7羊34031191.5696594.2A型牛38634288.6757093.3羊34031793.2696594.22.6疫情处置疫情确诊后,兴庆区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发布了封锁令;根据《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扑杀、消毒、紧急免疫、监测等工作。在疫区小塘村周边共设立了4个哨卡,扑杀与无害化处理牛14头、羊21只。该起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3分析与讨论3.1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经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液相阻断ELISA检测,发现罗某某户的1份牛血清A型、亚Ⅰ型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同批检测的其它样品均为阴性;经病原学检测,无A型、亚Ⅰ型阳性,因而排除混合感染情况。考虑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90%,推断这份A型、亚Ⅰ型抗体阳性可能是假阳性。表4疫情可能来源及定性风险评估?3.2药物治疗对疫情发展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发病的4个养殖户中有3户进行了药物治疗。用药情况大体相同,但治疗效果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是养殖户的心态与目的不同。罗某某的牛未经免疫且主动报告疫情,调查中可能有夸大或虚报的情况,而其他两户均报告进行了常

  规免疫,且为被动调查,有回避相关情况的可能。3.3调查的局限性一是疫情报告滞后,不能明确指示病例,这对疫情的追踪溯源带来了困难;二是调查中获取的诸多信息都是养殖户的回忆性信息,其准确性不能确定;三是部分信息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这为疫情发生原因的假设带来了困难;四是调查中判断屠宰点是一个高风险场所,但由于屠宰点相关样品流动性大,来源复杂,同时调查时已失去了最佳时间点,这为验证假设带来了挑战。4防控建议4.1规范牛羊定点屠宰监管规范屠宰加工点经营许可,将动物防疫条件和无害化处理等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责任义务告知,监督业主保持环境卫生,指导其改善动物防疫和安全生产条件。4.2严格活畜调运监管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流通监管,防止疫情跨地区传播。4.3加强FMD免疫与监测切实做好FMD强制免疫与补免工作,避免漏免。同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防控策略。4.4加强FMD防控的宣传教育对辖区内群众加强FMD防控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指导,提高养殖户疫病防治意识与疫情报告意识,尽早的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5结论调查确认,此次暴发是一起牛Mya-98系O型FMD疫情;疫情波及范围小并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发生与牛羊的私屠滥宰、人员和车辆的流动控制和消毒不严有关。牛O型、A型,羊O型、羊A型FMD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89.9%、

  88.6%、91.5%、93.2%,说明免疫工作确实,因而为阻止疫情扩散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建议进一步规范牛羊定点屠宰监管,严格活畜调运监管,提高免疫与监测力度,加强相关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参考文献:[1]赵柏林,杜建,辛盛鹏.印度口蹄疫疫情的风险分析与评价[J].畜牧与兽医,2017(9):140-143.[2]李克斌.口蹄疫流行近况与防控注意事项[J].兽医导刊,2017(17):14-16.[3]任阳阳.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7(12):44.

  

  

篇八:疫情溯源报告

  疾控支援流调美文篇

  9月10日中秋节夜晚,我中心流调队员秦兴年、沈颖接到通知后主动请缨紧急驰援武都疫情防控工作,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团圆赏月时他们已踏上抗疫征程。23:00到达武都,等其他兄弟县支援同志到齐后,市级领导开会部署此次疫情工作,每名流调队员和公安干警组建成一流调小组,共20个小组,即刻不顾疲惫开展工作,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深夜!在连续一周紧张的流调工作中,他们一天24小时超负荷工作,跟疫情赛跑,跟时间赛跑!实在累了就趴桌子上眯一会,几分钟后又爬起来投入到工作之中,最后眼睛红肿疼的都睁不开,仍然坚持,不叫苦!不叫累!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流调工作,在市、区级领导慰问时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与鼓励!流调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流调是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所收集的信息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每位流调队员要耐心询问每个对象的信息并详细记录,以保证每一条信息都核实无误,确保第一时间全方位掌握疫情动态。“您好!我是陇南市疫情流调溯源组的流调人员”,与此同时,将阳性病例的发病时间、症状、密接人员等信息一点一点的记录好,排查出密接、密接的密接并及时准确地完成流调报告,有效地完成管控隔离工作,这就是流调者一天的工作内容。理清每一条错综复杂的行踪线索,让传播途径一目了然。

  所有流调队员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排查密接、精准研判、及时管控,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争先,以战之必胜的坚定信念、无怨无悔

  的奉献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筑牢了疫情防线,发挥了疾控队伍“尖兵”作用。

  

  

篇九:疫情溯源报告

  0????05?考虑到发病时处于诺如病毒感染腹泻等疾病的流行期?将发病前近一周可疑呕吐腹泻病例接触史作为暴露因素进行排查?结果也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0?p0????272?见表1?2????3????2供水情况该中学生活用水为管道自来水?学生饮用水为桶装水?全校师生统一饮用?水杯自带?在秋游期间?学生饮水主要来自自带水壶和瓶装矿泉水?从发病集中在3个班级部分学生的特征来看?在校内和秋游期间发生水源污染的风险较小?????503????上海预防医学2018年4月第30卷第4期表1相关暴露因素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因素暴露因素病例组n19对照组n772por95ci11月23日食用食堂提供午餐是19770????001????00011月22日中午食用路边摊食物肉串及鸭肠串是184111????080????00115????82????00?124????3511月22日中午食用商店购买食品臭豆腐是260????001????0001????390????26?7????5111月22日中午食用商店购买食品烧卖是341????210????2723????420????70?16????81近一周有可疑病例接触史是5121????200????2721????9350????589?6????372????3????3病毒检测情况11月24日采集其中7例疑似病例标本?送上海市长宁区疾控中心开展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状病毒共5种病毒核酸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7例均为诺如g阳性?其他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2????4控制措施指导该中学对发病学生涉及场所开展消毒?包括班级桌椅地面门窗把手楼梯扶手走廊卫生间等?要求校方加强全日医学观察?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排摸?及时发现有呕吐腹泻发热的学生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嘱其尽快就诊?并跟踪就诊情况?对发病病例加强诊治居家治疗和每日病情跟踪工作?所有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方可返校?要求校方暂停集体性活动?关闭校内图书馆公共教室等室内场所?2????5事件原因判定发病学生的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腹泻症状相对较轻?且时值诺如病毒流行期?调查时怀疑为诺如病毒感染?结合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定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可疑病因为学生秋游时食用了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3讨论既往调查类似聚集性疫情时?通常只对病例进行调查?

  一起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病例对照调查

  【目的】对上海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调查方法,将所有病例作为病例组,将同班级内未发病学生作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采集部分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有19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病例对照调查提示学生秋游时食用的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为可疑暴露因素(P=0.001);7名患者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GⅡ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可疑病因为学生秋游时食用的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

  标签: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病例对照;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causeofanoutbreakcausedbyNoroviruswhichhappenedatamiddleschoolinShanghai.[Methods]Case-controlinvestigationmethodwasused.Patientswithgastroenteritissymptomsweredefinedascasegroup,andthosewithoutsymptomsinthesameclassascontrolgroup.Retrospectives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hadbeenapplied.Biologicalspecimensofcasesweretestedinlaboratory.[Results]Therewereatotalof19studentswithvomitand(or)diarrheasymptoms.Case-controlstudyshowedthattheriskfactormightbeonekindofhomemadefoodsoldfromthestallsatthescenicspot(P=0.001),NorwalkvirusRNA(typeGⅡ)weredetectedfromstoolspecimensof7patients.[Conclusion]TheoutbreakwasprobablycausedbyNorovirus,andthesuspiciousriskfactorwascontaminationofhomemadefoodfromstallsatthescenicspot.

  Keywords:Norovirus;outbreak;case-control;investigation

  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食物、饮用水及接触传播,是秋冬季的常见传染病[1-4]。诺如病毒感染常在人群聚集的学校、托儿所、医院、养老院等处暴发[5]。2017年11月24日上午,上海市某中学向辖区内卫生部门报告了该校多个班级学生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确认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聚集性疫情。本文报道该起疫情的处理经过及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定义

  根据临床特点,病例定义为:(1)疑似病例为11月23日至11月24日,该校师生出现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1次者;(2)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的粪便标本或呕吐物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者。

  1.2流行病学调查

  对该校所有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病例搜索,对所有符合上述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发现疑似病例19名,均集中在预备班的3个班级,选择这些班级中未发病的7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表对学生基本情况和可疑饮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对学校饮食和供水情况进行调查。

  1.3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例粪便和呕吐物标本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开展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学培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可疑因素排查。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该学校为全日制公立高中,共7个年级。共有学生968名、教职员工151名,其中保健老师2名。1月22日,该中学6个预备班班级均到某古镇秋游。

  2.2疫情分析

  2.2.1疫情三间分布11月23日16时至11月24日24时,该校先后出现了19名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的学生,年龄最大为13岁,最小为11岁,平均年龄为12岁。男性10人,女性9人。可疑病例均来自预备班的3个班级,分别为8、6和5例。其中10名发病患者前往医院就诊,诊断为肠胃炎6例、细菌性感染1例、胃炎1例、诊断结果不详2例。無留观、重症和死亡病例。

  首发病例王某某,男,11岁,预备(5)班,11月23日下午16时出现呕吐症状,共呕吐3次,无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自述1月22日秋游当天中午有食用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史,近一周无可疑病例接触史。

  2.2.2病例临床特点患者的症状以吐泻为主。84.21%(16/19)的可疑病例出现呕吐症状,[KG*9]呕吐次数为1~10次/日,中位数为1.5次/日;57.89%(11/19)的可疑病例出现腹泻症状,腹泻次数为1~10次/日,中位数为4次/日;42.11%(8/19)的可疑病例出现腹痛症状;36.84%(7/19)的可疑病例出现发热症状,发热最高为39.0℃。2.3传播因素调查

  2.3.1饮食情况该学校设校内食堂,所有供餐原料及烧制分装均由学校食堂

  自制。教职员工均在食堂就餐,学生午餐由食堂操作人员分装送至各教室食用。快餐盒由食堂统一提供并清洗消毒,汤碗和餐具学生自备。食堂厨房环境整洁,食堂从业人员均能提供有效健康证明。11月23日全体学校学生均在校常规用餐,未反映午餐中存在异常。

  大部分疑似病例反映在秋游过程中食用过园区路边某摊贩自制的鸭肠串及肉串等食物,少部分病例反映食用过景区商店购买的臭豆腐和烧卖两种食物。将发病前食用过园区路边摊自制食品(鸭肠串及肉串)作为暴露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01)。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OR=15.8,95%CI:2.00~124.35,提示食用路边摊食品是可疑暴露因素,见表1。食用景区商店购买的臭豆腐、烧卖等因素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到发病时处于诺如病毒感染腹泻等疾病的流行期,将发病前近一周可疑呕吐腹泻病例接触史作为暴露因素进行排查,结果也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P=0.272)。见表1。

  2.3.2供水情况该中学生活用水为管道自来水。學生饮用水为桶装水,全校师生统一饮用,水杯自带。在秋游期间,学生饮水主要来自自带水壶和瓶装矿泉水。从发病集中在3个班级部分学生的特征来看,在校内和秋游期间发生水源污染的风险较小。

  2.3.3病毒检测情况11月24日采集其中7例疑似病例标本,送上海市长宁区疾控中心开展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状病毒共5种病毒核酸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7例均为诺如GⅡ阳性。其他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2.4控制措施

  指导该中学对发病学生涉及场所开展消毒,包括班级桌椅、地面、门窗把手、楼梯扶手、走廊、卫生间等。要求校方加强全日医学观察,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排摸,及时发现有呕吐、腹泻、发热的学生、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嘱其尽快就诊,并跟踪就诊情况;对发病病例加强诊治、居家治疗和每日病情跟踪工作,所有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方可返校。要求校方暂停集体性活动,关闭校内图书馆、公共教室等室内场所。

  2.5事件原因判定

  发病学生的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腹泻症状相对较轻,且时值诺如病毒流行期,调查时怀疑为诺如病毒感染。结合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定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可疑病因为学生秋游时食用了景区路边摊自制食品。

  3讨论

  既往调查类似聚集性疫情时,通常只对病例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

  方法进行疫情调查,较少使用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由于病例集中在学生中,方便进行集体性回顾性调查。

  从病例对照的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在秋游时食用景区路边摊食品(鸭肠串和肉串)是导致本次疫情的可疑危险因素。从实验室检测的结果来看,病原为诺如病毒,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可疑食物、生产环节等未能进行采样检测,证据链尚不完整。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学校食堂卫生学调查、学生饮水饮食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流行病调查结果,结合诺如病毒及其他病毒和细菌性腹泻的潜伏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判断此次事件是可能暴露于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次暴发疫情。

  该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一方面反映出卫生应急队伍在疫情溯源调查中的能力仍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日常食品卫生宣传的不足。在此类群体性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对诺如病毒感染的防控意识,从而避免类似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ZHIRAKOVSKAIAEV,TIKUNOVAY,BODNEVSA,etal.MolecularepidemiologyofnorovirusesassociatedwithsporadicgastroenteritisinchildreninNovosibirsk,Russia,2003-2012[J].JMedVirol,2015,87(5):740-753.

  [2]PATELMM,WIDDOWSONMA,GLASSRI,etal.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ofroleofnorovirusesinsporadicgastroenteritis[J].EmergInfectDis,2008,14(8):1224-1231.

  [3]TAMCC,RODRIGUESLC,VIVIANIL,etal.LongitudinalstudyofinfectiousintestinaldiseaseintheUK(IID2study):incidenceinthecommunityandpresentingtogeneralpractice[J].Gut,2012,61(1):69-77.

  [4]宋夏,刘弘.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7,29(4):261-266,272.

  [5]应丽红,章国宝,徐浩杰,等.某中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8):539-542.

  

  

篇十:疫情溯源报告

  2022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具体方案

  2022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具体方案1一、处置原则坚持监所防疫标准高于社会面总要求,在严守“三条底

  线”、严把“四关”、确保“四种人干净”的基础上,在本地疫情联防联控机构领导和指导下,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完善机制、全力协助,公开透明、回应关切,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原则,积极协同卫健疾控部门,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救治,推动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坚决防止疫情在监所传播扩散,坚决维护监所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市局成立全市公安监管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局分管副局长黄万军任组长,监管支队长罗诚、政委曾国东任副组长,全市公安监管场所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管支队,负责信息收集、上传下达等日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公安监管场所防控应急处置的协调、指导工作。两县公安机关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三、处置方案(一)本地或相邻地出现新增本土病例。1.监所立即恢复实行ABC三班制勤务模式,每组轮班时间为7至15天。A班人员上岗前进行核酸检测,除A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监区,A班人员与其他班组人员不得交叉接触。2.实行受控收押。对新收押人员进行不少于21天集中过渡隔离后再进行不少于14天的二轮集中过渡隔离。集中过渡隔离期间,不得随意调换监室。集中过渡监所(监区或监室)应明确分区,专人专管,确保闭环。3.监所应当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实施视频讯问会见,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公安监所。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讯(询)问、律师会见等活动。(二)监所环境、监内物品中发现新冠病毒。1.监所应根据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疫情防控要求,

  踪,重点排查是否已流向被监管人员。3.组织监所全体在押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增加肺部

  CT检查,对所在监区环境呈阳性的在押人员、以及阳性物品的接触和间接暴露人员,应协调办案部门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或者停止执行。对变更强制措施或释放出所人员,统一送当地指定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不能变更强制措施的,指定监室对被监管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监所其余被监管人员统一在监室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除就医外原则上停止出入监室活动。

  4.监所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增加肺部CT检查,对接触和间接暴露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他人员经检测,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封闭在所执勤,开展监所日常工作,并配合做好溯源和消毒。严格出入监所审批,防止流向社会。

  5.停止办理收押(拘、戒)、换押、提讯(询)、提解、会见、家属送钱送物等一切对外业务,必要时经审批可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展。

  (三)监所内发现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1.应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启动更高等级勤务,所有在岗人员不得轮换出所,对发现的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就地在办公室、监室内隔离,停止在监区内流动,并由卫健疾控

  

  部门转移至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立即对监所全体工作人员和被监管人员开展核酸,必要时增加肺部CT检查,排查该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在监所内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对生活环境和使用过的物品开展检测,并及时进行消毒和封存。

  2.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是被监管人员的,立即协调办案单位对该人员所在监室的全体人员变更强制措施,送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不能变更强制措施的,指定监室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并将该人员所在的监区设为隔离区,参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开展管理,停止办理提讯(询)、会见、提押等诉讼业务,对取保或释放出所人员,提前与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

  3.密接者或者次密接者是监所工作人员的,排查该人员在监所的活动区域和接触的人员,对其接触过的被监管人员原地隔离医学观察,不得出入监室,停止办理提讯(询)、会见、提押等诉讼业务;对其接触过的监所工作人员,全部按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家庭共同居住人,由属地卫健疾控部门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4.在做好安全防护前提下,固定管教民警、巡诊医生、工勤人员,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接触隔离区,固定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尽量避免接触。充分运用广播、电教、对讲系统等开展针对性的

  

  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减少民警面对面谈话教育和进监室管理。5.停止办理收押(拘、戒)、换押、提讯(询)、提解、会见、

  家属送钱送物等一切对外业务,必要时经审批可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展。

  (四)监所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1.监所工作人员、被监管人员发现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应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所属公安机关及当地卫健疾控部门立即落实专门医疗机构,将确诊及疑似人员送当地定点医院诊断治疗。2.层层封闭监室、监区及监所,监所工作人员全员开展核酸和肺部CT检查,并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停止办理收押(拘、戒)、换押、提讯(询)、提解、会见及代收钱物等一切对外业务。协调办案部门依法变更被监管人员强制措施或者停止执行。对变更强制措施或释放出所人员,统一送当地指定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4.在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卫健疾控部门对全体被监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肺部CT检查,对不能变更强制措施的,指定监室对被监管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除就医外原则上停止出入监室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广播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落实一日生活制度,防止出现恐慌情绪和借机闹

  

推荐访问:疫情溯源报告 溯源 疫情 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