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彦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现将我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4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2003年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报告】关于巴彦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计划草案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关于巴彦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与200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现将我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4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3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全县按照 “十五”规划的宏观指标,各战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我县经济工作总体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抓大项目、上大项目、培育财源为重点,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克服了“非典”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亿元,同比增长9.2%,,超过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0亿元、13.5亿元、10.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7%、9.5%、9.4%。
(一)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和争取资金工作成绩斐然,为县域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按照大项目的生成、运作、推进和落实四项机制,全县上下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1.2亿元,特别是争取2870万元建设的通乡公路巴彦镇至兴隆镇段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争取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上,我县有丁基胶塞项目、亚麻湿纺项目和中草药兽药针剂提取扩产改造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进展态势良好。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共引进项目101个,引进资金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尤其是哈工大集团扩产改造5万吨玉米淀粉项目和大连昌隆仓贮加工项目已完成达产;外资注入的年产14400吨胡萝卜浓缩计项目,已领取营业执照;正在运作的项目有兴隆水泥厂扩产改造项目和买断兴隆酒厂启动生产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运作,为县域经济夯实了基础,给持续发展积攒了后劲。
(二)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经济实现新突破
按照“总体稳定,主项收缩,特色提升,局部搞活”的原则,在种植结构上重点安排了高效优质、高质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把玉米、大豆视为工业原料,用工业化思路研究玉米、大豆种植、营销和加工转化,扩大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专用品种种植面积,使粮经饲比重调整到5:2:3;在农业内部结构上重点向畜牧业上调整,从而使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发展到128万头、20万头和119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4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6元,增长5.4%。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完成退耕还林33274亩,为计划的110%。
(三)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经贸繁荣活跃
实现财政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4.3%,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13%,金融部门投放各类贷款26.3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7.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80元,同比增长2.0%。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工商户新增8425户,私营企业增加125户。
(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新建、改建兴隆中学、得权小学等中小学校舍7所、2.1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投资550万元新建了4000平方米县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120急救中心,建立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强化了计生执法,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既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欣慰,又有发现问题和困难的焦虑。首先财政经济十分薄弱,立县的财源项目很少;其次立县的重点企业效益滑坡严重,第三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解决。
二、2004年计划安排及重点工作
按照县人大十三届五次人代会上通过的“十五”规划目标,充分考虑加快发展的需要与实现目标的可能,全年预期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8.5亿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1.7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5.1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7亿元,增长11.4%;
财政收入实现1.48亿元,增长5.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5050元,增长5.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60元,增长4.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预期目标,今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上项目、上大项目”工作,全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落实兴隆镇至万发镇17.3公里和巴彦镇至洼兴镇37.5公里通乡公路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做好利税重点企业的开工建设,主要是哈工大集团投资1.8亿元10万吨精制淀粉生产项目、美国杰依曼克公司投资7144万元加工生产胡萝卜浓缩汁项目、金锣集团新上肉类加工项目、兴隆水泥厂50万吨扩产改造项目、造纸有限公司新上年产2500吨高强瓦楞纸项目、内蒙古宁城房地产开发公司买断兴隆酒厂生产白酒项目,从而培育新的财源,改善县域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在抓好以上大项目工作的同时,借助全省招商引资年的良好机遇,围绕我县资源优势,研究项目,引进项目,重点抓好以玉米、大豆和饲料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招商引资项目。
(二)抓住国家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和改制步伐
全力抓好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重点是已通过专家评审的20亿只丁基胶塞改造项目、年产1095吨的亚麻湿纺纱建设项目、中草药兽药针剂提取扩产改造项目,争取尽快得到国家扶持。进一步加大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度。注意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经营者以自有资金、实物抵押收购企业,以加快企业改制步伐,从而盘活兴隆轧钢厂、巴彦酒厂和县内油脂加工企业的闲置资产。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在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和发展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一是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具体要筹建五大生产基地:即以松花江、富江、红光、德祥等平原区乡镇为主的粮豆、糖麻生产基地;以巴彦港、富江、松花江、西集、洼兴、万发等沿江河区乡镇为主的水稻、水产、畜禽生产基地;以红光、兴隆、丰乐、洼兴等养殖区乡镇为主的生猪生产基地;以天增、山后等浅山区乡镇为主的药材、烤烟、林果生产基地;以镇郊区巴彦镇、巴彦港为主的食用菌、棚室菜生产基地。二是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农副产品资源的精深开发、系列加工、梯次增值和综合利用,着力投资培育和引进新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发展快和牵动力、辐射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生猪、亚麻、浸油、淀粉、酒精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①以A级绿色大豆为牵动的大豆生产加工产业。②以哈工大集团西集淀粉厂为龙头的玉米生产加工产业。③以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兴隆分公司为龙头的生猪产业。④以巴彦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绿色水稻生产加工产业。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建设成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完成巴彦镇内北直路拓宽改造工程;加快发展文体和电视事业。完成高级中学艺体馆和第三高中教学楼建设工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成县医院传染病区和县二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城镇低保政策,深入推进医疗保险改革。努力创造一个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锐意进取、勤奋工作,为实现我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