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报告】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文章内容

【财政报告】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2023-05-09 17:50:15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一、2001年财政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报告】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财政报告】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超额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任务。 

按财政快报统计(下同),2001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03.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390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6%。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36324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2%。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1487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9%。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4225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 

根据财政收支快报统计,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全市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前正在与省结算,待决算批复后另行报告。 

2001年围绕完成预算任务,大力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 

(一)多方筹措资金,落实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目标。一是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及时拨付。筹集再就业资金3.3亿元,保证了8.7万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82元提高到200元,扩大了最低生活保障面,全市各级财政筹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03亿元,实际保障人数9.7万人。二是多方筹集调度资金,拨付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10.1亿元,其中,省补贴城建资金2.74亿元,市财政投入4.02亿元,国家国债转贷资金3.34亿元。集中支持了尚志大街至海城街高架桥、道外十四道街跨线桥等路桥建设重点工程,推进了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启动了供水应急工程。三是及时拨付老区饮水资金1300万元,用于打井,解决部分革命老区300个村屯群众饮水难问题。四是争取国家补助1000万元,对道外、太平、香坊和动力区的62所中小学校旱厕实施了改造,解决了这些学校师生就厕难问题。 

(二)积极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是通过财政支出、退库等多种渠道投入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资金5.13亿元,支持了哈飞集团微型汽车“十五”技术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哈九州电气股份公司内反馈调速电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发展。二是支持开发区经济发展,对开发区返还收入8.4亿元,重点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等。三是加大了支持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力度,对哈尔滨蓄电池厂、天鹅出租公司等33户实行改制的国有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和国有权益专项审计。 

(三)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一是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抗旱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全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重点保证了教师工资的发放,对市区14所薄弱中小学实施行业规划改造,改进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支持农村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4.7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校舍8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2.8万平方米。三是全市科技投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投入科技三项费用636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1000万元、科技风险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嵌入式计算机网络介入接口等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177项。四是保障政法机关经费支出,全市公检法司支出比上年增长22.4%。市本级政法机关办公经费按照高于一般行政机关一倍以上标准予以安排,有力保证了“严打”工作顺利开展。 

(四)按照国家和省要求,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从1月1日开始,在市教委、民政局、农业局和林业局四个部门试行了部门预算,基本满足了四个部门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预算内外收入统筹安排,提高了部门事业发展的计划性。二是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扩大了采购范围和规模,实施公务用车、办公设备、维修工程等采购项目377项,采购金额16621万元,节约财政性资金328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6.52%。三是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开展了调查摸底、统计测算工作,对常年产量、耕地面积等情况摸清了底数。四是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参与制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管理办法,拨付资金6800万元,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水平。 

(五)增强区县财政实力,支持区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国家调资政策,保证工资发放,争取省对区县补助资金3.45亿元,市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补助区县资金7203万元,并采取预拨超借等形式,加强资金调度,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县(市)级拖欠的以前年度四项基本工资全部弥补,从今年起兑现新的调资政策。为保证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制定了市对区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市财政拨付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补助比较困难区的财力不足,保证基本支出需求。为支持区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争取省财力补助1.44亿元,市财政通过各种形式补助区县财力6500多万元。认真落实省出台的县级财源建设发展规划,争取省财源建设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了木兰县地毯厂扩建、呼兰县利民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柱项目。 

(六)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整顿财经秩序。一是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的要求,对《会计法》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3万余个单位进行了自查,查出违纪金额7.9亿元,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二是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对市直各部门,区、县(市)基层单位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进行重点检查,对部分单位收入上缴财政专户不及时等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会同物价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全市收费项目进行了重新审核,取消自立收费项目50个;开展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密切配合,对市直674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撤销帐户705个。 

各位代表,2001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的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国有工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影响收入增长。二是县级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困难突出。三是政策性增支因素额度大、刚性强,各级财政资金紧张,供需矛盾突出,支出压力增大。这些问题要予以足够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2年是我市提出“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一年。 

根据200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我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带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也要看到今年财政增收仍面临很大困难。一是国家调整所得税收入划分办法后,近几年拉动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成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所得税收入增量的50%将上划中央;二是国家调整银行逾期贷款利息核算年限和核算办法将影响金融保险营业税。而2001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翘尾部分、2002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教育等重点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等都需要大量增加财政支出,财政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针对以上形势,今年我市预算安排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原则,继续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抓好财源建设;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以扎实的工作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02年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按财政体制计算,200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0967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4937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78876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1%。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583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9%。 

按以收定支的原则,200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是平衡的。 

三、完成2002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围绕落实人大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努力做好“四个确保”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把保吃饭放在首位,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打满打足,不留缺口,认真落实“工资专户”制度和工资统发政策,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统一管理工作,科学调度资金,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允许发生拖欠。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资发放保障措施体系,落实拖欠工资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的规定。二是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征缴力度,养老保险费收缴率要达到90%以上,社会化发放率要达到100%。三是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按照“三三制”原则,保证财政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好下岗职工平稳出中心工作,促进再就业,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四是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把完善和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摆到重要位置,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二)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努力抓好财源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强工业主体财源建设。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要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完善资金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资金政策的支持,重点扶持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开发创新等项目。做好困难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进一步壮大工业主体财源,提高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财源建设。财政支农资金要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畜牧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努力抓好县级财源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有关资金支持的同时,我市用于扶持区、县(市)发展的各项资金要重点用于区县乡财源建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培育和壮大一批立区、立县企业和项目,增加财政收入,逐步改变县级财政困难的状况。三是积极支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新兴财源建设。财政资金要优先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的重点财源建设项目;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鼓励发展旅游业、优势产品出口、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增加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 

(三)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今年要在市直部门扩大部门预算试点,将上报人大的部门预算编制单位由去年的4个扩大到9个,同时增加19个部门试编部门预算,并积极为2003年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加强综合预算管理。取消预算外收入过渡户,实行收入直缴财政,按照国家要求,将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生等执收执罚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加大“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将部门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安排,逐步实现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凡是试行部门预算的部门都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凡是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以公开竞争的方式,按规范的程序实施采购。除货物、工程类项目外,扩大车辆保险和维修等服务类项目采购范围。四是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省的部署,进一步总结呼兰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经验,完善改革方案和措施,为在我市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做好准备。五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真落实省出台的粮食企业新一轮包干方案,将粮食风险基金真正包死,坚持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减轻财政负担。六是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照省的要求,今年1月1日起,在享受省财政转移支付的巴彦县、五常市等7个试点县(市)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积极支持做好改革工作。 

(四)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国有资本运营力度。一是重新构造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工业主管局撤销,打破原来按行业、部门授权经营格局,对原有资本运营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建,并重新授权,明确企业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出资人。二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退出,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要通过产权转让、吸收其它资本入股、经营者持股、职工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做好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和国有权益审计工作。大力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三是规范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加强产权市场建设。制定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产权交易必须公开招标,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 

(五)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一是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财政“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学习和掌握世贸规则,强化法制意识,提高执法素质。根据世贸规则,认真清理涉及财政方面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各类企业竞争创造更为公平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强会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建帐监管工作,坚决打击做假帐行为。三是加大推进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工作力度。强化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堵塞财务漏洞,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积极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涵盖财政资金运动全过程的财政监督体系,坚持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财政收支有重大影响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国债转贷资金和政府主权内外债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加强对国债资金的监管。理清政府内外债务,加强监督检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财政预算任务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狠抓增收节支,为全面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财政 报告 【财政报告】关于哈尔滨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