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文章内容

【财政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2023-05-09 20:35:09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4年2月18日在金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金华市财政局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财政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完整版】


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2月18日在金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金华市财政局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市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各项决议,按照“稳中求进、赶超发展”的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领域重点支出,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平稳,圆满地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2.5亿元,增长12.8%,完成预算的103.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4.2亿元,增长13.3%;非税收入完成18.3亿元,增长7.8%。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2.2亿元,增长18.5%。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全市各县(市、区)均能达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3.2亿元,增长76.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2.2亿元,增长50.8%。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66.7亿元,增长26.0%。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7.6亿元,增长11.5%。

(四)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314万元,增长16.5%。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314万元,可比增长16.5%。

二、2013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3年,我市财政部门遵循“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全力稳增长、促增收,着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努力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坚持依法治税,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税制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收入质量。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9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8.3%,均比上年有所提高。调整金华市区工业土地转让最低计税价格,抓好重点行业税务稽查,推进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管,健全社会化征管网络。创新财政专户资金保值增值方法,提高存量资金收益率。2013年市本级财政专户资金全年理财收益净增加1.3亿元,社保资金增加净收益1.1亿元。进一步强化市区户外广告出租收益管理,开展市区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工作,实施市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开拓政府资源收益渠道。大幅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全市 “三公”经费下降14.4%,会议经费下降32.9%。

(二)发挥财税职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全市财政地税系统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22.3亿元,其中市区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6.9亿元。调整优化财税帮扶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市财政安排7000万元引导培育服务业优势产业发展。制定市区网络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持续推进“浙(婺)商回归”专项工作。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快引进创业创新领军团队和人才。强化转型倒逼机制。每月对各县(市、区)单位亩产税收等指标进行排序通报,倒逼转型升级。完善差异化财税扶持政策,市本级“亩产税收”低于2万元的工业企业一律不享受财税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退低进高”工作。

(三)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重点支出。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达75.1%。市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市区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水平达到90%和75%。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养老服务。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资金筹集标准与保障待遇调整同步机制。落实国家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免费义务教育、中职学校免学费后的财政保障机制等政策。加快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结构调整,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五城四边三化”行动、道路畅通工程、“三江六岸”景观带提升工程。市财政安排3.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县(市)水环境和防洪建设。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首家设立财政行政审批中心,清理财政地税行政审批业务28项,实行“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深化部门综合预算管理,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财政绩效管理,实现绩效自评工作部门全覆盖,开展节会项目绩效评价,并由市委、市政府下发《市本级精简节会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实施办法》。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管理,全市实现机构建设、平台建设、系统建设100%,提前两年完成工作目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本形成了涵盖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体系。整合融资平台,重组城投公司、交投公司。首次全面试编金华市本级政府投资预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二是财政支持产业和事业发展的范围、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部分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交叉重叠,预算绩效管理仍需加强。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严格预算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财税改革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从收入看,我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营改增”的推进、实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费减负等,对我市收入造成一定影响,财政收入将趋于中低增速态势。从支出看,社会经济发展对财政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持“五水共治”、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交通、资源、环境等突出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民生的刚性支出等,都需要财政资金强劲支撑。总体看,2014年财政减收增支的矛盾仍然突出,增收节支、改革创新、精细管理仍是财政工作的重点。

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发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努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科学组织收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公共财政预算安排

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期为263.1亿元,增长8.5%。全市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28.3亿元,剔除地方政府债券等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3%。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为292.3亿元,增长30.9%;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为297.8亿元,增长22.9%。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为154.8亿元,同比下降7.1%。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128.6亿元,同比增长31.8%。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下降的原因为,2013年市区、永康、东阳等地调整失地农民保障政策,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金额较大,造成2013年基数较高。

(四)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014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为1320万元,增长0.5%,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1320万元,增长0.5%。

四、依法理财,精细管理,确保完成2014年预算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化财税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保障赶超发展可用财力。密切关注财税政策改革动态,深入分析对我市的影响,增强分析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前瞻性,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一是强化征管,扩大增量。统筹好当前和长远两个大局,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既实现赶超发展,又不盲目追求过快的收入增幅。完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大力实施信息管税,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努力防止税收流失。加强地方税收保障机制建设,开展第三方信息比对,不断提高税收管控水平。健全非税收入管理体系,促进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二是科学理财,盘活存量。提升资金执行绩效,激活财政沉淀资金。以抓项目实施进度为切入点,降低间隙资金存量。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率的考核力度,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对部门两年及以上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地方本级财政用于“五水共治”。对常年结余资金较大的部门,压缩预算支出规模。

(二)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一是促进资源市场化配置。支持“破‘僵尸企业’、围墙圈地、低效用地、利益固化格局”专项行动,积极争取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试点(“亩产税收”试点)在全市铺开,全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应。研究“零增地”技改扶持政策,提高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激活存量低效土地利用。二是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开展产业扶持政策专项绩效评价,利用绩效评价成果,取消、合并绩效低下的政策,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调整优化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整合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人才专项资金。三是优化财政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职能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做大做强。

(三)调整优化支出方向,努力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合理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财力主要投入到公共产品上,防止大包大揽、无限扩大财政支出责任。一是强化“五水共治”资金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通过压缩“三公”经费、优化财政支出、筹措非税收入、融资筹集资金、组织社会捐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多渠道整合筹措“五水共治”资金,并建立绩效导向机制,全面实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研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费管理的长效机制,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在2013年初预算基础上压缩30%。三是着力保障民生。统筹做好民生事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工作,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全面提高财政绩效。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预算审核的重点向支出规模和政策拓展。逐步实现人员信息动态管理、项目经费动态控制、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二是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加强资产调配管理,建立资产调配处置机制,整合资源,统一调配,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三是加快投融资改革,强化地方债务监管。强化国有优质资源整合,搭建新型融资平台。加强对PPP融资模式研究,创新筹融资方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完善债务管理考核机制,健全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债务总量。四是强化激励导向,完善区域财税体制。发挥好区域统筹发展资金的作用,加速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调整完善市对区财税体制,推进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五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2014年全市各级政府全部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市本级要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并推进县(市、区)的部门预决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扎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营造服务群众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积极践行以“聚财惠民、依法公正、务实创新、廉洁高效”为内容的金华财税核心价值观。加强廉政风险控制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全员培训,组织安排业务知识考试,不断增强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推荐访问:财政 报告 草案 【财政报告】关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