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精选推荐】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文章内容

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精选推荐】

2022-07-20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精选推荐】

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

 

目录

1.胡服骑射 7

2.退避三舍 7

3.一鸣惊人 7

4.挥戈反日 8

5.卧薪尝胆 8

6.纸上谈兵 9

7.枭将东徙 9

8.三令五申 9

9.卫青惜马 10

10.一狐之腋 10

11.陈云拒鱼翅 11

12.陶母退鱼 11

13.良驹也须缰绳牵 12

14.马上就去 12

15.农夫很忙 13

16.瘦羊博士 13

17.兵败长平 14

18.田忌赛马 14

19.房谋杜断 14

20.贪泉之水 15

21.靠山不靠谱 15

22.心存敬畏方致远 16

23.廉风更使节味纯 16

24.平时自缚手脚  战时必乱阵脚 17

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17

26.定力好比定海神针 17

27.廉洁也是一种幸福 18

28.学会取舍 18

29.公孙仪不受鱼 19

30.羊续悬鱼 19

31.近水楼台不得月 19

32.曾子有疾 20

33.洗屋雪耻 21

34.石邑深涧 21

35.郑清臣被贬 22

36.匹布粉条换死刑 22

37.止贿莫轻涓流 22

38.自恃有“伞” 23

39.廉石压舱 23

40.难舍提壶卖浆声 24

41.倾听的魅力 24

42.父子抬驴 25

43.誉人之美不能过 25

4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26

45.事事不可都如意 26

46.一分之差,天壤之别 27

47.庸人治驼 27

48.冬瓜雕猪砦 27

49.一马失社稷 28

50.吃菜不许过三匙 28

51.善于做分解 28

52.积财不如留德 29

53.公李母量禀教子 29

54.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 30

55.一个环节不能少 30

56.牛画非牛 30

57.苏琼悬瓜 31

58.你的屁股是金子吗 31

59.风起青萍之末 32

60.吹落黄花满地金 32

61.从实战中汲取经验 33

62.路易十六的土豆推广 33

63.理论多些大白话 34

64.献媚者现丑 34

65.驳之再驳 然后施行 34

66.王旦不识“身边人” 35

67.靠山 35

68.愚蠢的“红旗法案” 36

69.卓茂为官 36

70.公孙仪正确计算“腐败的成本” 37

71.看齐的力量 37

72.刘少奇勤于学习被称为“刘九书柜” 38

73.董必武中了秀才不请酒 39

74.毛泽东禁徇私:亲戚排队3天没买到票 39

75.周总理的十条家训 41

76.毛主席7个月不吃肉 识破炒青菜里偷放的鸡汤 43

77.朱德21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44

78.周恩来:对数字不许说“大概” 46

79.聂荣臻力排万难 带领科技大军造出导弹原子弹 48

80.陈赓创办军事学院 曾堵厕所逼着周恩来做批示 49

81.周恩来一个个给清洁员、厨师拜年 52

82.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 53

83.要像“苦瓜”一样做人 55

84.开国上将陈再道“被改姓”不改回 55

85.何耀榜司令为战斗拒绝高位截肢保守治疗 56

86.王新亭将军的家规 57

87.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 58

88.刘华清力劝弟弟在家种田 58

89.叶挺将军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 59

90.刘伯承:不做“红墙里的贵族 60

91.王必成将军下部队的“罢宴风波” 61

92.刘华清上将为何两次“走后门”? 61

93.宛希先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 62

94.官兵要有盐同咸 63

95.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 64

96.多干别人不愿干的事 65

97.杨业功拒纸 66

98.灭掉公家的蜡烛 66

99.为官清廉不患贼 67

100.独一无二做自己 67

101.两手只要两匹绢 67

102.多一些风云气 68

103.多做“无当时誉”之事 68

104.多些“一员官” 69

105.颜杲卿怒斥安禄山 69

106.倔强之中的妩媚 70

107.康熙敬酒 70

108.不看来头不耍滑头 71

109.为官清廉不患贼 71

110.不忘初心“宁作我” 72

111.“巧言令色”留心眼 72

112.为官当“知恶能去” 73

113.唯不安者可以安 73

114.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74

115.“关键少数”关键在定力 74

116.“卫青爱马” 75

117.画人要画手 75

118.拒绝廉价 75

119.晏子逐高缭 76

120.绰号之中见端倪 76

121.献媚者现丑 77

122.应避“瓜田李下”之嫌 77

123.学范蠡“好行其德” 78

124.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78

125.浮躁,成事之敌 78

126.患莫大于“有所恃” 79

127.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79

128.“千轴不如一书” 80

129.善用兵者蓄其怒 80

130.身正何惧喝“贪泉” 81

131.勿让迷信迷失灵魂 81

132.警惕“糖弹”陷阱 82

133.坐上位子就得挑好担子 82

134.“解带围城” 83

135.正考父自儆犹可效 83

136.范仲淹罢庸吏 84

137.为官莫使“两头探” 84

138.最是“崖岸”心难越 85

139.“刘基解字” 85

140.枫不经霜叶不红 86

    “生木造屋”要不得 86粗枝大叶害死人 87人心之变 87眼中有敌才能战场无敌 88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88装糊涂不是“难得糊涂” 89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89“附加值”里有学问 90人才放错了位置就是庸才 90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9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91陋心不破则陋规难除 91省此一物不为少 91“智而不明”非明智 92不该负的是哪个“义” 92最是“远离”智慧长 93“胡子将军”孙毅 93“一把手”部队 94没有机动就没有主动 94驭寸心如六马者可免过 94左右失和多失利 95得寸进尺效应 95赵匡胤奖励顶撞者 96朱温悉擒应声者 96南风效应 97用人非私于理 97宋太宗自认不如唐太宗 98多想想他人之忙 98筑牢“不想”的思想堤坝 98向死而谏社稷心 99战俘为何少7千人 9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00满腹皆书亦能害事 100岂能美恶皆言好 101行廉与心廉 101“曲突徙薪”与“焦头烂额” 102钓之务不在芳饰 102拒重金叹失鱼 103背着“黑锅”前行 103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 104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105涵养静气重在自律 105得人之道在于识人 106邀功之风不可纵 106会说或是祸心的“伪装服” 107“奖激”正则气节盛 107常治“无病之病” 108每日“打算一遭” 109得罪点人比群众骂我们要好 109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110把手间,消融几许异同 110练兵备战要画好“工笔画” 110不可“讳而近愚” 111挂帅出征先得自身过硬 112假的终归是假的 112做减法更能让灵魂成长 113“看见”不是“观察” 113没工夫抱怨 114装糊涂不是“难得糊涂” 114万事从来贵有恒 115百斤黄金购药方 116秀才买柴 116莫以私憾坏公事 116会说话者不啰嗦 1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117讲话一定要接地气 118莫作观者袖手看 118新工具时代,新打开方式 119不同提问带来不同效益 119邀功之风不可纵 120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 121敢吃亏者有真智慧 121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122注重留好“后手牌” 122敢报忧才能真解忧 123得寸进尺 123

 

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

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6.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要大胆勇敢地去实践。

7.枭将东徙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
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8.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保证。

9.卫青惜马

卫青初入宫时,被安排到建章营当马夫。汉武帝有一次打猎时,一箭就射中了马的咽喉,随行的羽林军纷纷夸赞汉武帝箭法精准。唯独身为马夫的卫青喊道:“陛下不能杀马啊,陛下你射杀的是建章营的军马啊!”说着,立刻跪下来为马疗伤,并不停地哭诉。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卫青解释说,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后来逐渐发现卫青能力出众,便对卫青委以重任。卫青果然不负众望,后来带领汉军大破匈奴,为稳固汉朝北部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虑问题高度决定着出路。

10.一狐之腋

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要珍惜敢说真话的人,鼓励部署说真话。

11.陈云拒鱼翅

一次在浙江杭州,地方上的同志想给已退休的陈云增加点营养,他们清楚陈云不会同意,于是决定来个先斩后奏。中午,在原来一荤一素之外加了一小碗“鱼翅”。吃饭时,陈云发现多了一个小碗,就问:“那是什么?”工作人员回答是“鱼翅”,老人家摆摆手,平和而坚定地说:“不需要,我吃的营养足够了。”秘书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做他的工作,但都失败了。饭后,陈云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太贵了,吃不起呀!”稍后他又说:“今天吃了,哪怕是一点点,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
这次浪费了,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就这样,陈云给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哲学课。(桑林峰)

12.陶母退鱼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一则陶母退鱼责子的故事读后很受启发:“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柑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耐增吾忧也。’”意思是说,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让陶侃深受教育。陶母退鱼责子,体现了一种非常正直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表明自己“不吃鱼”,言传身教,并写信提醒督促,颇有“咬耳扯袖”的意味,也印证了“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彭乙峰)

13.良驹也须缰绳牵

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骑师历尽艰辛驯出了一匹良驹,它特别能领会主人的意图。骑师认为自己驯出来的好马,没有必要再加缰绳,于是便将马的缰绳给解开了。开始,这匹马还能听主人的使唤,按照主人的意图奔跑,但终因其长期失去缰绳的束缚,野性大作,忘乎所以,肆无忌惮地狂奔起来。骑师也束手无策,被摔下马背;
那匹马也由于无所拘束,跌落山崖而死。这则故事启示世人:良驹也须缰绳牵,才能安全不出事。(卢雷)

14.马上就去

电视剧《亮剑》里有个情节,李云龙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分队,挑选会武功的战士。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的确,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完成时期,但如果我们用“马上去做”的思维去对待,就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赖文湧,张航)

15.农夫很忙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要去耕地,当他走到田地时,却发现柴油机没有油;
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突然想到家里的猪还没有喂,于是转身回家去;
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种着的马铃薯,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就又走到马铃薯地里去;
途中经过柴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个农夫最终油也没加、猪也没喂、地也没耕……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反观当前,有的单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每天看似很忙,各项工作非常多,但年底总结时却和这个农夫一样,成绩很少,工作能力也没有多大提高。(单正海)

16.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甄宇任青州从事,因清廉有为,被征拜为太学博士。每年岁终,皇帝都下诏赐给每位太学博士一头活羊。因羊有大小肥瘦,怎么才能分得公平呢?有人建议杀羊分肉,有人建议抓阄分羊。甄宇觉得这都不妥,他不声不响地顺手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众博士于是不再争执。后人用诗称赞甄宇:“多少长安苦吟客,瘦羊博士最风流。”“瘦羊博士”发扬风格,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徐思虎)

17.兵败长平

公元前260年,赵国用赵括代替名将廉颇出任赵军主将,与秦国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国惨败,40万大军被坑杀,从此国力转衰、一蹶不振,最终被秦国吞并。赵括也因只会“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赵军兵败长平,赵括指挥不当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刘学农)

18.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三场比赛,场场失败。后采取孙膑建议,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连胜两场。比赛之所以取胜,是因为孙膑根据双方的不同情况,制订了有利于己的策略。作为指挥员,应该具有这种因敌而变、机动灵活的“诡道”思维。(曾从华)

19.房谋杜断

唐太宗有两个宰相分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但往往不能作出决断,而杜如晦一作分析,就能立刻选出来一个最好的办法来。因此,遇到什么问题,唐太宗总会把他们两个人请来一起想办法,为自己省去了很多时间,然后自己消闲的去喝茶,二人如同唐太宗的左右手,辅佐他成就了“贞观之治”。放眼历史,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靠正确用人和合理分工而走向壮大的?(张晓昆)

 

20.贪泉之水

《清廉文鉴》里有一则典故,传闻饮过贪泉之水的人便会贪婪成性,所以到当地做官的官员都会绕过贪泉进城。但吴隐之不但到过贪泉,还饮贪泉之水,但他在任期内确实做到了坚持操守,廉洁自律,成为一代良吏。由此看来,为政者的贪或廉不在乎饮什么样的水,而在于内心中如何权衡公与私,在实践中如何践行公与私。只要怀有不谋私利之心,就是面对再多“贪泉之水”也能洁身自好、不改初心,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曹立峰)

21.靠山不靠谱

唐玄宗时期,太常卿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到时会连累你的,你千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张洎听了劝告,与安断绝了往来。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后来,张洎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他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一个萝卜拔出来,往往带出很多泥,一棵大树倒下来,总会压倒杂草一片,很多事例表明,那些处处找靠山、投靠山的人,不仅不能走向正途,还会因靠山倒台走上不归路。

22.心存敬畏方致远

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谁人最快乐,应者中,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还有说富甲天下。大臣万纲答道,畏法度者乐。太祖大悦,赞万纲“见解甚独”。万纲的回答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会像那些做了违法乱纪的事的人那样担惊受怕,自然就吃得香、睡得稳,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反之,那些贪赃枉法者,平日里极尽挥霍享乐,非但不快乐,反而连夜里都会做噩梦。

23.廉风更使节味纯

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曾在浔阳做“渔梁吏”。一次,他的部下送其一坛糟鱼,陶侃捎给母亲。陶母收后不喜反忧,叫人带回,并附信责之:“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节日当敛财日,搞“前门当官,后门开店”那一套。

24.平时自缚手脚  战时必乱阵脚

三国赤壁之战,曹操与周瑜陈兵对峙。号称拥有80万大军的曹操鉴于北方士卒不习惯坐船,下令将舰船首尾连接固定起来,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然而,就在曹军自鸣得意之时,一把大火让连接舰船的锁链瞬间成为索命的“绞绳”。

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康熙年间,有一次,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采到一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的灵芝,并引用《神农氏》中“王者慈仁则芝生”的话。康熙在其奏折上批到:“史册所载详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他还批过:“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取。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面对虚言奉迎,古代统治者也明白,实心行实政才是根本。

26.定力好比定海神针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了一个“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故事: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紫芝所述这种公私分明、不越雷池半步的品行境界,着实令人叹服。

27.廉洁也是一种幸福

《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录事薛某,一日在高烧睡梦中梦见自己化为鲤鱼跃入湖中,遇一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钩上之饵的诱惑,张嘴咬钩,遂成老者钓物。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为贪婪所害。

 

28.学会取舍

北宋有位大将军周侗,痴迷于收藏古董,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欣赏他的藏品。有一次,他在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只古瓶时,差点失手掉在地上,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从此他时常梦见古瓶摔得粉碎。惊醒后他想,自己戎马倥偬半生,不知出生入死多少次,从未胆怯过,怎么唯独这件事让自己变得心神恍惚?他的夫人得知后,劝他与其这般痛苦,不如把那古瓶摔了,免得牵挂。周侗听后如梦方醒。因为过于迷恋、喜好,自己才变得患得患失,越怕失去,就越放不下。于是他咬咬牙,自己把古瓶摔碎了。当晚他如释重负,踏踏实实睡了个安稳觉。这个故事讲的实质是一个取舍问题,它告诉我们,曾经的成功、以前的辉煌以及过多的喜爱,都可能成为日后的负担。

29.公孙仪不受鱼

战国时鲁相公孙仪,喜欢吃鱼,国人争先恐后上贡,但公孙仪一概拒之。其弟子问:“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他答道:“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不受保禄,终身食鱼。”公孙仪“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目的是能够长食鱼。

30.羊续悬鱼

东汉中平三年,羊续任南阳太守。一天,府丞送来南阳特产白河鲤鱼,寒暄几句,扭头就走,不容羊续拒之。府丞走后,羊续将鲤鱼挂在大梁之上,后府丞又来送鱼,看到羊续的做法,便从此断了念头。“大必作于小,多必作于少”。羊续从小节抑大欲,终保大节。

31.近水楼台不得月

1955年评衔时,彭德怀在“哈军工”就读的侄子彭起超,按规定可评上尉。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硬是打电话让陈赓院长给侄子授了个中尉。

彭总这样做,为的是服众,是公平。后来,他给侄子写了一封信解释此事:“起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豆豆烦恼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 好一个“近水楼台不得月”!在如何对待亲友、家属、部属、秘书等问题上,彭德怀的公私观、大局观、公平观,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吴大文)

32.曾子有疾

明代思想家李贽《初潭集》里有个故事,说曾参有疾,应该是病得很重,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抱头,一个抱脚。曾参有所知觉,醒过来后对两个儿子说:“我无颜回那样的才能,没有什么话告诉你们。我想一个人虽无能,但作为君子,应该做那些有益的事情。”他大概不满于儿子的举动,接着有针对性地讲了一番道理。曾参说:飞鸟以山为低,把它的巢穴建在高高的山巅;
鱼鳖以渊为浅,又在潭渊里打了深深的洞穴。然而人们照样可以猎获它们,原因是诱饵在手。君子如果能够不以利害身,则羞辱又怎能加到他的头上呢?“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事情就可以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徐鹏)

33.洗屋雪耻

清人郭琇任吴江县令时,上司余国柱是个巨贪,他也没能抵挡住一些诱惑。后来新任上司汤斌到职后,着手整治官场贪腐之风,对郭琇的行为严加斥责,使其无地自容,悔恨不已。郭琇痛定思痛,和衙役一起挑来清水,把县衙大堂冲刷得干干净净,并贴出告示:从前的郭琇已经死了,现在的知县是另一个郭琇。从此,郭琇不仅自己清廉自守,而且还成了“打虎英雄”,被称为“铁面御史”。(向贤彪)

34.石邑深涧

春秋末期,董阏于为赵国上地郡守。有一次,行进在古邑山中,涧深百仞,壁立如峭。因问跟随在他左右的人:“人曾经有掉入这个深涧的吗?”回答说:“没有。”又问:“婴儿痴聋狂悖之人,有曾掉入此涧的吗?”回答说:“没有。”他又问:“牛马犬猪尝有掉入深涧的吗?”回答还是“没有”。于是,阏于喟然叹息:“我懂得治理这个地方了,这就是严明法纪,使法之无赦,犹入涧必死,这样人就不敢触犯法律了。”《初潭集》里的这一则故事,很能说明一个道理:大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小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有法则治,无法则乱;
法行则安,法废则危。(眭艺)

35.郑清臣被贬

宋代有个官吏名字很好,叫郑清臣。其实他既不清也不正,而是刻薄寡恩,虐使小民。他任槐里县令,民甚衔怨。后来,他调到别的地方任职。离开时,合邑之民,遮道唾骂。郑清臣以部民侮辱官长上奏皇上。真宗皇帝不亏是个明君,不但贬了他的官,而且说了一句非常在理的话:“为政在得民,民心如是,尔政可知。”史书写到这里,也不禁感叹:这就是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的报应。(田之章)

36.匹布粉条换死刑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次,一名副连长违反军纪,拿了一家店铺的一匹布和一捆粉条。邓小平认为,事情虽小,但军纪如山,一支赏罚不严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于是,召开公判大会,判处副连长死刑。由此,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赢得了民心,站稳了脚跟。(黄志强)

37.止贿莫轻涓流

陆赞者,唐德宗时宰相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那个年代,他不四处收金索银已属难得,但他不管何人何物,一概拒收。唐德宗知道后,既为其清廉而高兴,但也怕他过于清慎,影响了上下左右的关系。便提醒他,“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德宗本认为陆赞会感谢他的善意,顶多在谁对其收受贿赂说长道短的时候把他“摆”出来。谁知陆赞不但不买皇帝的账,反而以奏章的形式,反驳了圣上之理。他在奏章中阐述了不能打开贿道的道理:“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是以涓流不绝,谿壑成灾矣。”一番话,说得德宗无言以对,不得不肯定“止贿莫轻涓流”“莫以贿小而为之”。“止贿莫轻涓流”,道理十分浅显,寓意却十分深刻。(晨枫)

38.自恃有“伞”

有一则哲理故事,讲的是永戒、慧忠和随缘三位和尚一起出门。永戒有伞,便无惧雨中行,但风向无测,淋湿半边;
慧忠持杖,故无畏泥泞,谁知一跤仰天,弄得浑身污泥;
唯有随缘两手空空出门,一身干净回来。问及原因,随缘笑说:天有雨,总有无雨处;
路有泥,何必泥中行;
不急躁,不盲动,自然干干净净! 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溺毙者往往是会泳者,折戟者大都是好斗徒,易醉的都是善饮的……个别干部栽跟头、犯错误甚至走上不归路,原因就是自恃手中有把“伞”。(沈建明)

39.廉石压舱

三国东吴人陆绩,注重名节,为政清廉,任满后经海道返乡,没什么行李可运,又怕船轻抵不住风浪的侵袭,只好搬来一块石头压舱。这块石头被后人称为“廉石”。历史上,很多为官者正是“廉石”压舱,才正道直行,清名留史。(唐海辉 韩振华)

40.难舍提壶卖浆声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住宅青砖平房,后靠什刹海,市井之声喧嚣;
前临白米斜街,寻常百姓毗邻。据云,组织上曾多次请将军移居他处,均被将军婉言谢绝。人问其故,将军曰:“难舍提壶卖浆声!” 人民是靠山,也是江山。在张爱萍将军眼中,提壶卖浆声,非嘈杂之声,乃金玉之言,不可不听之、思之、敬之。(郭希峰)

41.倾听的魅力

多年前,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不仅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而且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从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神奇和魅力。(刘海涛)

42.父子抬驴

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笑话:一对父子牵着驴上街,两人都步行,有人说他们脑袋笨;
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顺;
父亲骑,有人说父亲太狠心;
父子同骑,有人说他们不爱驴;
最后,父子只好抬着驴回家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和定力,处处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只能干出“父子抬驴”的傻事。(邓艳平)

43.誉人之美不能过

东晋十六国时的后赵皇帝石勒,问手下他可以与哪个开国皇帝相比,手下立刻奉上一顶高帽子:“自三王以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意思是说,自盘古开天以来,石勒的地位仅次于黄帝。石勒没有接受这顶高帽子,他说自己要是生在汉高祖时代,“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而争先耳”;
要是生在光武帝时代,“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承认自己出不了这“二刘”之间,怎能和轩辕黄帝相提并论呢? 誉人之美不能过,过了则失之于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过头的表扬、虚假的奉承,不但掺着水,而且裹着蜜、藏着毒。(辛士红)

4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楚太子照此办理后,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想觉悟看似无形,却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贾世江)

 


推荐访问:材料 生动 素材 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让材料生动有趣,就靠它了 写材料必备216例故事素材 让材料生动有趣 就靠它了 故事材料作文素材及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