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2022年)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2022年)

2022-07-25 14: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2022年)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开辟社会主义伟业的重要方法。正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方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共中央深化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战略部署。回望与考察100年来我们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总结经验教训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科学厘清和正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已走过100年风雨历程,其间开展过多次具有标志性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历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以史鉴今、以史资政与以史育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与延安时期的创造性实践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6年)、《党的机会主义史》(1927年)等著作被誉为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1]1929年,瞿秋白在莫斯科创立“中国党史研究室”、开设中共党史课并有意识地搜集史料,被学者视为中国共产党书写党史的起点。[2]瞿秋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1929年)、李立三的《党史报告》(1930年)、张闻天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1937年)等都是早期党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党在延安时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逐步和整风运动结合起来,开启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篇章,成为党的建设的重大历史成果和以史鉴今的重要经验,是党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经历了从1938年9月—1942年2月的准备、1942年2月—1943年10月的深化、1943年10月—945年4月的总结等三个阶段。[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政治报告中指出:“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4]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这样一个党,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呢?解决这个问题是同我们党的历史,是同我们党的十八年斗争史,不能分离的。”[5]1940年1月,中共中央给党员干部明确列出“三级理论学习课纲”,其中初级课程包括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中级课程包括联共党史、马列主义,高级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近代世界革命史。[6]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专门发表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7]讲话对党史学习的研究对象和阶段划分、目的和方法等问题作出了系统阐述,提出当时党史包括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的划分法,提出党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为“古今中外法”。1941—1943年,毛泽东主编《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三部历史文献集,成为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学习资料。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党的第一个历史性决议,标志着我们党肃清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思想和路线,将全党思想统一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思想路线上来,为党的七大召开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也标志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告一段落和整风运动的结束。延安时期,逐步形成以中共中央党校为代表的党校系统和以陕北公学、华北大学为代表的根据地革命大学两大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何干之、胡华、胡绳等最早一批中共党史学科人才也成长起来。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执政后首次集中开展、不断拓展与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结合

这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从1950年下半年至年底一段时间在全党集中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
1951年下半年开始有步骤地展开了三年多时间的整党工作,在整党过程中的1952年1月—1952年10月我们党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9]整风整党运动使党在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党风政风建设和净化经济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办法的通知》,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七一”纪念论文的指示》,明确在学习“纪念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两文,借助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正式发起了一次群众性的党史学习活动。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活动类似,这次党史学习活动也是按照“统一学习—自主学习—考试测验”的步骤展开,通过领导干部作报告讲党史、举办党史展览会、举行小组学习会与广播会等方式开展。当时各地各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已于6月中下旬开始,要早于7月中央发出的指示,这是因为学习党史、庆祝党的诞生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自觉诉求。[10]这次集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当时整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执政后对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经验的继承和创新。1949—1959年是高校党史教育的初创期,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员干部群体逐步拓展到高校课堂,初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逐步形成由“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6月改为“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三门课程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实际上以讲述中共党史为主。1957年,受全国反右扩大化的影响,党史教育一度中从1938年9月—1942年2月的准备、1942年2月—1943年10月的深化、1943年10月—1945年4月的总结等三个阶段。[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政治报告中指出:“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4]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这样一个党,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呢?解决这个问题是同我们党的历史,是同我们党的十八年斗争史,不能分离的。”[5]1940年1月,中共中央给党员干部明确列出“三级理论学习课纲”,其中初级课程包括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中级课程包括联共党史、马列主义,高级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近代世界革命史。[6]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专门发表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7]讲话对党史学习的研究对象和阶段划分、目的和方法等问题作出了系统阐述,提出当时党史包括大革命时期、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的划分法,提出党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为“古今中外法”。1941—1943年,毛泽东主编《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三部历史文献集,成为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学习资料。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党的第一个历史性决议,标志着我们党肃清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思想和路线,将全党思想统一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思想路线上来,为党的七大召开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也标志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告一段落和整风运动的结束。延安时期,逐步形成以中共中央党校为代表的党校系统和以陕北公学、华北大学为代表的根据地革命大学两大党史学习教育系统,何干之、胡华、胡绳等最早一批中共党史学科人才也成长起来。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执政后首次集中开展、不断拓展与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结合

这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从1950年下半年至年底一段时间在全党集中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
1951年下半年开始有步骤地展开了三年多时间的整党工作,在整党过程中的1952年1月—1952年10月我们党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9]整风整党运动使党在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党风政风建设和净化经济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办法的通知》,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七一”纪念论文的指示》,明确在学习“纪念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两文,借助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正式发起了一次群众性的党史学习活动。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活动类似,这次党史学习活动也是按照“统一学习—自主学习—考试测验”的步骤展开,通过领导干部作报告讲党史、举办党史展览会、举行小组学习会与广播会等方式开展。当时各地各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已于6月中下旬开始,要早于7月中央发出的指示,这是因为学习党史、庆祝党的诞生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自觉诉求。[10]这次集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当时整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执政后对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经验的继承和创新。1949—1959年是高校党史教育的初创期,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员干部群体逐步拓展到高校课堂,初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逐步形成由“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6月改为“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三门课程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实际上以讲述中共党史为主。1957年,受全国反右扩大化的影响,党史教育一度中高度。XXX在2013年“七一”前夕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20]XXX关于加强党史、新中国史等历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十分丰富,如在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会议上的讲话等。党的十九大对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出战略部署,该主题教育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2020年1月,XXX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21]第一次把“四史”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并作为全党重要学习任务,构建了以党史为首门课程的历史学习内容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等各类学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得到有效加强,形成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浓厚氛围。在建党100周年,中共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结合,继续开创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格局新境界,在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向

通过上述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和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史。中国共产党具有勇于和善于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与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始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先进品质和内在属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出“历史周期率”、保持强大生命力与执政能力、彰显独特政治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与实践证明,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党的自身建设与推进伟大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规律性认识、理性思考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诉求、科学厘清和正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向尤为重要。考察历史、审视现实、对标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在制度化开展、学科化建设、体系化建构、分类化设计等方面尚存缺失,需要进一步加以优化。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进“强运动型”向“强制度型”转型所谓“运动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解决党内某个或某些突出问题为政治目的,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内集中开展具有组织规范性和强约束性政治活动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重在聚焦重点、集中整治与“踩点推进”。而“制度型”则意指通过立法立规、建章立制长效化、常态化解决党内有关问题、加强党的有关建设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重在防治结合、标本兼治与常态运行。本文所用“强运动型”概念,意指单纯开展“运动型”活动或以“运动型”方式开展为主,而淡化或弱化制度机制建设和长效开展的一种政治活动实践模式。“强运动型”政治活动的优势在于有的放矢、直击问题、“猛药去疴”、凸显效率,其不足在于推进长效化、常态化治理的制度遵循和法治化机制较为缺失。“强制度型”则意指以制度化方式开展为主体、根据形势需要因时顺势辅以运动式方式的政治活动实践模式,其更加强调制度的根本性、长远性意义,强调系统、依法、综合与源头治理。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总体上属于集中开展的党内思想政治建设实践,对党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伟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这三次集中学习教育的特点来看,延安时期和1951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带有“强运动型”特征,而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嵌入的党史学习教育,具有从“运动型”向制度化发展的明显态势,带有“半运动型”特征,这也意味着我们党在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方面的新进步、我国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新发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按照XXX强调的“必修课”的理论和功能定位,理应从“强运动型”走向“强制度型”实践格局,切实解决历史上党史学习教育欠稳定性、欠一贯性、欠持续性等问题。从党校系统开展中共党史教学的实际来审视,仍然带有一定的“应景式”、“强运动型”特点,在固化为稳定的课程建构方面存在缺失。在高校等教育阵地,党史教育教学尽管呈现出制度机制化特征,但总体上“稳定性”有所不足,阶段性地存在比重不足、分量不够等“结构性”缺陷甚至一度缺席缺位现象。如何以建党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强制度型”发展,将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和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范畴,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落实。

2.强化“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和掌握历史事实,全面把握党史的知识体系和本质规律。知识是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党史的知识性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以及用客观史实科学建构起来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科学体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根本观点,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是知识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精神内核。“知识性”强调历史事实本身和客观规律性原则,要求以唯物史观、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党的性质和中共党史学科本质特点决定的,其实质要求就是强化科学性和党性、学术性和政治性、历史客观性和阶级立场性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从政党的最本质内容上揭示政党的性质,认为政党就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政治上最忠诚、最积极、最坚定的分子,为了取得国家权力和行使这一权力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决定其党性和人民性、党性和科学性都是高度统一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中共党史的学科属性来看,是介于历史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与一般历史科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党性,是知识、价值和话语体系的“一体化”集成。XXX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22]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党校姓党”、“党课姓党”、“党内政治生活姓党”、“党史学习教育姓党”提供科学诠释和深刻注解。坚持党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首要原则和第一要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本着“党史姓党”的政治铁律和强化党性的政治导向,必须学深悟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正确看待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坚决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党史虚无主义,要科学利用好“两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两卷本),以及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章(党纲)、中共中央权威理论文献等文本史料。

3.实现“单一平面型”向“系统多元化”发展这一发展路向蕴含党史学习教育在内容架构、实践(或受众)主体、立足视角与思考维度、实施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由单一线性思维走向全面系统思维、“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的趋势,是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诉求,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从单纯的党史向以党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学习教育拓展。XXX关于党史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论述精神,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2021年2月,XXX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再次强调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一体化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既各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构成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与价值体系。要将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科学建构到百年党史中,深刻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能发展中国、就没有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真谛;
要深刻领悟XXX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六个阶段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蕴,深刻领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人民至上和群众路线的政治信条与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一拓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真切领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逻辑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从而坚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信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从单一化、特定性的党史教育对象向分类化、普及化方向拓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处理好重点论与全面论、党内必修与党外普及的关系,建立健全分类分层、梯度化的常态长效实践体系;
要强化“全周期”理念,认清受众(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学生群体等)知识接受和思想成长的规律,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三是在立足视角与思考维度方面强化以总结宝贵经验为要旨的“正反结合法”。邓小平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23]2016年7月,XXX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24]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25]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宝贵经验和基本遵循科学归纳出来,同时也要反思深刻教训和重要启示,坚决防止在历史错误问题上重蹈覆辙,坚决防止出现旗帜性、方向性、路线性错误,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四是实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单一性、“平面型”向体系性、“立体化”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已从书面学习、辅导报告、党课、组织生活、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知识竞赛等传统学习方式,不断拓展为和现代学习方式的结合与融合。近些年来,建构性学习、研究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网络化学习、微学习、现场体验式学习、浸润式学习等方式不断兴起,随着VR技术、3D和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运用、党史及各类史馆的建设和修缮、红色革命基地的开发挖掘以及党史教育基地的丰富拓展,大力促进了党史教育空间从“平面型”走向“立体化”。

4.推进“学科化”与“大众化”结合基于历史考察、现实审视和未来考量,党史学习教育在“学科化”和“大众化”两个向度均存在相对滞后现象。毋庸置疑的是,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除了在“文革”等特定的历史时期遭受破坏之外,也一度面临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逐利性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挑战,导致在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转型和学科细分过程中客观上有所缺位和弱化。无论是党校系统,还是高校等阵地,在党史的专业化发展、中共党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及党史教育的阶梯式、递进式、一贯制方面的顶层设计,尚存在跟不上、不满足、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6]中共党史学科化建设,要以加强党史研究为前提,按照XXX关于中共党史研究、学科建设、教育宣传以及树立正确历史(党史)观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我们从哪里来的”这个基本问题搞清楚,对“我们在哪里、要往哪里去、如何走向那里”等问题就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从而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要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厘定和调适“历史坐标系”,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学术与政治、知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宏大叙事与具体人物事件、历史全貌与历史阶段、史料与逻辑、“回头看”与“向前走”、中国与世界等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党建学科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彰显中共党史学科地位,加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推进新时代党史专业化学习教育质量和水平,也为党史学习教育分类实施、大众化开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史料资源。要切实解决当下党员干部、“新生代”青少年疏远马克思主义经典和红色经典论著的现象,解决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快餐式”、“碎片化”、“浅表性”阅读负面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百年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要促进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精神和党史语言的大众化转化和时代化建构,促进党的创新理论、革命传统和党史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把历史性和时代性贯通起来,用历史讲好现实与未来,讲好中国与世界,党史教育才能更好地被党员群众接受、才更具亲和力和生命力。譬如,XXX2021年2月给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以史鉴今、以史警勉、以史导向,对于我们党防止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麦卡锡主义”抬头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新时代党群干群关系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历史经验与启示。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普遍性、共性要求和特定性、个性化要求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制订符合学习教育对象特点的实施方案。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