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随症状的自我推拿法——总论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糖尿病伴随症状的自我推拿法——总论

2022-10-21 15:1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医推拿起源悠久,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将系统地向读者介绍糖尿病伴随症状的自我推拿法,本期作为开篇对推拿进行概述。

推拿,也称按摩,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之一。唐代《一切经音义》中记载:“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所以推拿在古代也称为“导引”。

什么是推拿

推拿主要以适当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的部位,改善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提高自我抗病能力,进而达到预防疾病或促使病体康复的目的。

推拿可以借助他人或是自我的手法进行按摩。自我按摩需要一定的力度和时间,对于糖友而言不失为一种适合室内的低强度锻炼方式,可谓一举两得。

常见自我推拿的手法介绍

手法是推拿治病的主要手段,通常运用手指、手掌、大小鱼际等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作用在身体表面。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我操作手法:

1.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螺纹面着力,在身体表面需要按摩的部位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①掌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

②指揉法:用手指螺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手指作轻柔缓和的回旋运动。

2.按法:以手指或手掌按压身体表面。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按压方向要垂直皮肤表面,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力量充分渗透到机体组织的深层。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3.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表面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摩动时,肩臂放松,肘关节屈曲,摩动的速度和压力要均匀。

4.擦法:用手指或手掌贴附在身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摩擦生热。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压力适度,需直线往返运行。往返的距离在多数情况下尽力拉长,而且动作要连续不断,如同拉锯。

5.推法:以手指、手掌、拳头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用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单方向直线推进。用拳头和肘部时宜顺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6.点法:用手指末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部着力于需要按摩的部位,持续地进行点压。用拇指或屈曲的食指点按,其他手指相握成实心拳头状,拇指末端尺侧缘要紧压在食指指甲部以固定和助力。

7.捏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需要按摩的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具体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面,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面夹住肢体或肌肤,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再用力挤压,再放松,重复以上挤压、放松动作,并循序渐进。

8.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具体为: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捏住需要按摩部位的肌肤并逐渐收紧、提起、腕关节放松,轻重交替、连续不断地提捏并进行揉动。

9.拍法:用虚掌拍打身体表面。具体为:五指并拢,掌心空虚,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又有节奏地用虚掌拍击需要按摩的部位。

推拿的注意事项

推拿前,选择适当的操作体位,使自己感觉舒服,常见有坐位、站位。

1.避免双手指甲过长而损伤自己的皮肤。

2.推拿时,思想要集中,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3.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

4.妇女孕期、月经期的腰背部、腹部穴位慎用。

5.过饱、过饥、过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推拿。

哪些情况不能进行推拿

骨关节或软组织的肿瘤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妇女孕期前三个月,下腹部、腰骶部穴位,以及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踝部高点的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肩井穴(在肩上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等具有堕胎功能的穴位。

1.严重的心、脑、肺病和皮肤病患者。

2.各类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者。

3.有出血倾向或有血液病者。

4.严重精神病患者。

(编辑/王燕)

专家简介

丁全茂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推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中外医疗》特约编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治疗有独特之处。


推荐访问:推拿 总论 症状 糖尿病 伴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