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观察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观察

2022-10-23 18: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 探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诊断入院的9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两组数据,A组有效率为84.44%,B组有效率为93.33%;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硝普钠;多巴胺;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6+1 【文献标识码】 AB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极大的威胁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心力衰竭,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水肿、喘息等,甚至由于心肌的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组织及器官灌注不足的同时发生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1]。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的体征是体循环淤血[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诊断入院的9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在51-67岁之间,平均年龄 59 岁。90例患者中Ⅰ级心力衰竭46例,Ⅱ级29例,Ⅲ级12例,Ⅳ级3例,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将9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治疗方法 A组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限盐、吸氧、抗感染等,并及时补液,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疗程为7天。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将25mg的硝普钠与250mL的5%葡萄糖溶液均匀混合后静脉泵入,刚开始的剂量为每分钟8-16ug,以后每5-10分钟增加5-10ug,剂量因人而异。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等情况及时调整速度,长期使用或使用剂量较大时,应测定血硫氰盐水平,以防发生氰化物中毒[3]。同时将20mg多巴胺注入另一微量泵内,初始计量2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前10min以1-3μg(kg·min)递增,但须控制在20μg(kg·min)以内。疗程为7天内。

1.4 评定标准[4] 依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显效和有效合计为有效,可计算出总有效率。①显效:患者的气促、呼吸困难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口唇发绀、水肿及双肺啰音消失;②有效:患者的气促、呼吸困难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1-2级,口唇发绀、水肿及双肺啰音得到改善;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均未得到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卡方分析,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两组数据,A组有效率为84.44%,B组有效率为93.33%;B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A组。详见表1。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症,另外,心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及外科手术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5]。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其五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

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在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之后,患者治疗前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得到了明显下降,患者血压偏高状态可得到较好缓解。心率方面,治疗前心率过快现象(每分钟95次左右)已经下滑至每分钟72次左右。同时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也明显提升,心脏功能恢复状态良好,心力衰竭程度有效减轻。

硝普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其作用迅速,而且消失也快,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的扩张作用,以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降低全身血管的阻力,降低右心房压和肺动脉压,促使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提高,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等高血压急症,及急性心肌梗塞或瓣膜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可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低剂量时(滴注速度为每分钟2μg/kg),主要激动血管上的D1受体,产生血管舒张效应,特别是对肾脏和冠状动脉血管的舒张效应显著,所以对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较低的患者意义重大。而且硝普钠可以降低血压,多巴胺可以升高血压,所以二者联合使用时,不仅可以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舒张压、改善心肌的收缩力,还可以减少二者对血压的副作用[6]。综上所述,临床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时疗效显著,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水肿、喘息等症状的理想药物,且见效快,消失也快,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艺梅.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低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822.

[2] 郑德力,王志涛,朱振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4):100-101.

[3] 刘云萍.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甘肃科技,2010,26(6):141-142.

[4] 孟海亮.小剂量硝普钠持续静点治疗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6):419-420.

[5] 罗长军,冯红兵.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53-54.

[6] 邵婵军.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25-26.


推荐访问:多巴胺 心衰 可行性 临床 观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