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卡西尔作为薪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符号形式的哲学”闻名于世。世人皆知其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主要渊源于康德哲学一脉,却因此而忽略了其符号形式哲学体系架构中蕴涵的对德国古典哲学另一大师黑格尔之思想的内在继承。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在黑格尔哲学的精神框架内呈现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对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A8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058-02
出于对恩斯特·卡西尔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关系的认识,人们在研究卡西尔哲学时总是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其理论在康德哲学方面的渊源。当然,无论从卡西尔的学习历程,还是其生平的学术研究活动来看,这种直观的联系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承认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有着主要来自于康德哲学方面的渊源,并不等于只承认康德是他唯一重要的思想渊源。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卡西尔在其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汲取着哲学史上的丰富养料,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因此在其思想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必然不可能只囿于康德哲学的范围之内,无论康德哲学这个思想源泉是多么丰沛。
如果说,在学术活动的早期,卡西尔还只是从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出发,去着重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那么,到了晚期,随着《符号形式哲学》、《人论》、《语言与神话》等著作的问世,他的思考方向已经发生了转变。他试图用符号形式的哲学思路,去概述唯心主义(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的演化,在根本上把唯心主义的德国哲学甚而整个哲学看作符号形式的创造,看作人的文化活动。这一思想是卡西尔这个时期学术研究的基调。到了这个时期,如果人们在研究卡西尔思想时,还依然只是把眼光单纯投放于康德哲学这个唯一的来源,恐怕就难以真正理解其思想的来龙去脉。因此,在认识和理解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时,人们应该更为广阔地敞开哲学史的视野,不只是单纯地从康德出发,还可以从德国古典哲学,甚至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脉络上去把握其“符号形式”哲学的实质和意义。
通过对卡西尔的三卷本《符号形式哲学》及其他相关著作的阅读和理解,本文认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除了主要有着康德方面的思想来源,还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密切联系。本文试图尽可能地揭示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对黑格尔思想的汲取与发展,尤其是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相关思想的借鉴。
一、《符号形式哲学》对黑格尔的相关论述
卡西尔的巨著《符号形式哲学》的第三卷被命名为《知识现象学》。在该卷的序言中,卡西尔解释道,“在谈论一种知识的现象学时,我不是在它的现代意义上使用‘现象学’这个词,而是使用了它的由黑格尔设定并且系统地界定的基本含义”。卡西尔指出,对黑格尔来说,自从他主张哲学知识必须包含文化形式的全体,并且这种全体只是在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变中才能够被看到后,现象学就变成了所有哲学知识的基础。
在这一卷中,卡西尔的目的是想通过建构一种知识的现象学把前两卷的研究成果整合到一起。他提到,“哲学反思并不是让结果反对中间和开端,而是把所有这三个阶段都作为统一的整体运动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个基本原则上,符号形式的哲学是与黑格尔的表述相一致的,尽管它在基础和发展上肯定有着不同”。这一论述很明白地表达了符号形式哲学与黑格尔的关系:借鉴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卡西尔想要通过知识现象学把符号形式理论的不同方面结合到一起。
除了第三卷中的明显论述,在第一、二卷当中,卡西尔也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提到他的思想与黑格尔的联系。 在包含于《符号形式哲学》第一卷《语言》中的作者导言里,卡西尔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自笛卡尔以来哲学唯心主义史上许多重要的尝试中最晚近的一次试图明确阐述人类精神的具体机制的尝试。他认为,黑格尔的体系,就像黑格尔之前的其他体系一样,在使逻辑成为人类精神所有形式的原型上“存在着困难。而他所创立的符号形式哲学体系则被认为是一次试图克服黑格尔体系中固有的逻辑趋向的尝试。 符号形式哲学与黑格尔思想的关系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在《符号形式哲学》的第二卷《神话思维》当中。在《神话思维》的序言里,卡西尔明确表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他的神话理论的基础。卡西尔概要阐述了神话研究的现状,进而从文化形式体系的角度论述神话的独立性及其必要意义。卡西尔认为,只有在神话被认为具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并且在整个精神现象学中占有必要的位置时,一个神话的充分概念才是可能的。卡西尔进一步指出,“神话与这种现象学的总的使命有一种内在而必然的联系,这个说法间接源出于黑格尔本人对概念的阐述和规定”。作为论据,卡西尔引用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的几段描述科学与感性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述,并且他认为,这些论述“完全而贴切地适用于知识与神话意识的关系”。因为在卡西尔看来,黑格尔对科学与感性意识的区分是类似于他自己对知识与神话意识的区分的,只不过,卡西尔认为神话意识是比黑格尔的感性意识阶段更为早期和基本的精神阶段。
在以上所列举的部分卡西尔著述中那些与黑格尔思想相关的论述里,即使不能说是显而易见,我们也还是可以相对容易地发现,在描述符号形式哲学体系的大体结构时,卡西尔更倾向于参考和学习黑格尔。而康德作为必要的思想源泉,更主要的则是被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
二、两种现象学之比较
在《符号形式哲学》的第三卷《知识现象学》中,卡西尔明确地将他哲学中的不同要素彼此联系起来,因此,在建构其符号形式哲学体系的总体结构上,该卷可以说是符号形式哲学的关键著作。在这一卷当中,卡西尔——就像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那样——区分了精神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并且,他还像黑格尔一样,根据心灵与其客体的关系来描述这些阶段。
在卡西尔所区分的三个阶段里,第一个是意识的表达功能,第二个阶段是具象化功能,第三个阶段是概念化功能。这些阶段彼此之间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表达功能(阶段)是符号与对象简单统一的一个阶段,符号与对象之间没有得到真正的区分。具象化功能(阶段)是符号与对象分离的一个阶段,对象被认为完全不同于符号。概念化功能(阶段)是一个这种分离被克服的阶段,对象被看作是符号的一种建构,一种不同层次的符号。根据它们的一般概念,卡西尔的现象学的三个阶段对应于黑格尔现象学的三阶段:意识、自我意识和心灵,并且它们的进程也类似于黑格尔的各个阶段的进程,即每个阶段都是它之前那个阶段的取消和保存。
在前面引述过的《知识现象学》这一卷的序言中,卡西尔宣称他的现象学与黑格尔的现象学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而在“基础”和“发展”上则存在着不同。如果说,上述
卡西尔与黑格尔现象学三阶段划分与对应是基本原则一致的体现,那么,在基础与发展等方面,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基本的不同之处。
首先的一个基本的不同是关于意识的基本阶段的设想。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认为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感性意识阶段,而卡西尔认为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神话意识阶段。这个神话意识阶段即意识的表达功能阶段。于是,在具体的论述中,卡西尔的现象学与黑格尔的现象学各个阶段的对应关系就表现为:卡西尔的意识的具象化功能对应于黑格尔的“意识”和“自我意识”阶段,而意识的概念化功能则对应于黑格尔的“心灵”阶段。
其次,在分析意识的单个现象时,卡西尔与黑格尔所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卡西尔的知识现象学目的是要把已有的知觉心理学和语言行为的研究与他自己在前两卷中对神话和语言的逻辑结构的研究整合起来,以及把这一方面的研究和他的早期著作《实体与功能》中关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概念形成理论联系起来。他通过探询神话、语言和科学等符号形式如何可能,以及为了使文化的这些形式得以存在、意识中的什么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等问题而达到其知识现象学的这些阶段。为了表明神话、语言和科学的结构以及作为基础的意识的活动,卡西尔直接地根据可获得的经验材料对每一种形式进行考察。卡西尔和黑格尔在方法上的不同在于,卡西尔的案例的证据被当作其结构整体的一部分,黑格尔则很少指出他的现象学各阶段的历史和文化的对应物。
第三,哲学知识阶段的地位之不同。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哲学知识本身的实现是精神现象学的终点,达到了“绝对知识”的阶段。在这里,意识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试图把精神的所有形式简化归纳为逻辑的单一形式,而《精神现象学》的终点则是《逻辑学》的起点和主题。而卡西尔则认为,黑格尔对逻辑学的单独范畴的说明不同于对表面精神现象的说明,因此,他的知识现象学不仅尝试把思维范畴与具体表象相结合,而且还试图以其中的一方说明另一方。 卡西尔的知识现象学在哲学知识阶段则并未终结。尽管被当作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的哲学——看起来就像黑格尔的逻辑学支持其现象学那样——支持其他的符号形式,然而,卡西尔在他关于哲学把自身作为对象的方式的观念上似乎不同于黑格尔。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哲学把自己理解为一种纯粹本质的体系。而在《启蒙哲学》一书的序言中,卡西尔却宣称,哲学通过建构一种它自己的精神的现象学,可以把自己理解为一种独特形式的知识;这种现象学一定是哲学的“内在的形成力量”的一种阐释,而不仅仅是其体系和结论的记录。卡西尔说道:“如此阐述哲学学说和哲学体系,可以说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哲学精神的现象学’;这是一种尝试,旨在说明这种精神在与纯客观的问题拼搏时,对自己的性质和命运、基本特征和使命的理解,何以这么清楚,这么深刻”。卡西尔的阐述暗示了哲学就像它使用的现象学方法一样要适用于它自己的发展,以便理解其他符号形式的发展和特征。卡西尔的“哲学精神的现象学”概念可以作为一次尝试来构建,以克服出现在从《精神现象学》的直觉表达到《逻辑学》的推论表达的黑格尔体系表达方法上的变化。哲学知识阶段在卡西尔的知识现象学中不是终点。
结论
在本文上述两个部分中,笔者一方面通过列举卡西尔著作中与黑格尔哲学相关的论述,从而在外在形式上呈现了卡西尔对黑格尔哲学精神的重视;而另一方面,笔者又通过对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第三卷“知识现象学”的相关内容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内容实质的异同所进行的梳理与比较,从内在实质上表现了卡西尔对黑格尔精神框架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本文认为,卡西尔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生发于黑格尔哲学精神的框架之内的。在考察卡西尔的哲学时,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这一重要线索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