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56-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后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院前急救途中,救护车的转弯或不可避免的急刹车,担架床上的患者由于惯性易侧翻下担架床,或身体整体向前移动撞伤头部;危重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护理,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因此,为确保患者安全,保证院前急救途中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常常需要对患者实施保护性身体约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院自2012年后对院前急救患者均使用肩部约束带及腰部约束带,固定在担架床的两侧,防止患者身体向上或左右移动。有意识障碍及躁动不安的患者加用肢体约束带。
1.2约束的解释告知:清醒患者向其本人及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在院前急救途中,救护车的转弯或不可避免的急刹车,担架床上的患者由于惯性易侧翻下担架床,或身体整体向前移动撞伤头部,加用肩部约束带及腰部约束带相当于我们乘坐车辆所系的安全带一样,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病人途中的安全。昏迷和躁动病人则向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保证病人安全及防止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并签署约束知情同意书。
1.3约束带使用方法:肩部约束带使用时,病人两侧肩部套上袖筒,腋窝部加衬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把两条较宽的长带尾端系于床两侧,以限制急刹车时患者身体整体向前移动撞伤头部。腰部约束带即用一条较宽布带在齐病人腰部系于担架床的两侧,以限制患者由于惯性侧翻下担架床。有意识障碍及躁动不安的患者加用肢体约束带使用方法同常规[2]。
1.4解除约束的指征:患者送到医院推下救护车前,解除肩部约束带,送到病房后,解除腰部约束带。
2结果
自2012年后对院前急救患者均使用肩部约束带及腰部约束带后,无患者在车内撞伤及侧翻,未发生非计划拔除输液输氧管等事例。
3讨论
约束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取得理解。在转运过程中,注意搬运病人的体位,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3],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途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注意语言艺术。同时给予病人和家属良好的心理安慰,以稳定其情绪,约束动作应轻柔,并加用衬垫。约束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约束带松紧是否适宜。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由于对使用肩部约束带及腰部约束带,固定在担架床的两侧,是防止患者身体向上或左右移动引起意外伤,所以在使用时,约束带可以较宽松地使用,以一手掌能放入为宜。加上院前急救使用时间短,所有患者均不会发生约束带使用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在院前急救的争分夺秒的过程中,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具有潜在危险性。使用约束带后,患者无意外伤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为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必要保证。院前急救中,由于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心情焦急等原因,易引起各种纠纷,是医疗护理纠纷的敏感地[4]。对院前急救中的各种护理安全隐患提前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防范,是保证院前急救医疗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齐颖,张萍,徐艳,周春燕.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J]. 西部医学,2011, 3(23):572
[2]殷磊.护理学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
[3]孙士锦. 严重创伤患者的医院间转运[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8):580-582
[4]杨艳霞,孙黎娟,李玉芹. 院前急救护理的危机管理[J].职业与健康,2008,24(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