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狮文化传承与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的融合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华龙狮文化传承与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的融合研究

2022-10-30 10: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中华龙狮文化,将其与德育工作融合起来,抓准其文化传承本质,主动探究文化传承路径,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其文化自信和德育素养。

一、中华龙狮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龙”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图腾,“狮”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中华龙狮文化是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堪称凝聚力量、促进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龙狮运动极具民族特色,群众参与广泛,文化底蕴深厚,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中华龙狮文化的实质就是以龙狮运动为载体,不断挖掘龙狮文化的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创新担当的精神内核,感悟生逢其时、使命在肩的自豪与担当,将龙狮精神内化到每个炎黄子孙的日常行为中,不断加强龙狮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二、五年制高职弘扬龙狮文化的时代意义

五年制高职生年龄一般在17~20岁之间,正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当下,伴随全球文化的交流融合,一些高职生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可以通过深挖龙狮文化内涵、开展龙狮运动来提升文化自信。

事实上,龙狮运动的起源、发展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图腾、风土人情、健身娱乐等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在五年制高职开展龙狮运动,不仅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推进龙狮运动的传承和推广,还能有效提高龙狮运动项目自身的价值。

从龙狮运动的开展形式来看,主要可以將其与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传统民俗活动相结合。龙狮运动的开展,能带动社会各界进行广泛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五年制高职由于生源充足,学生充满活力、课余时间充沛、学习压力适中,正是开展龙狮运动最佳的人才基地,能为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开展龙狮运动能有效地推动五年制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自199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各地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中华龙狮运动因其历史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命力顽强而极具文化传承价值,其突出的教育性、民族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等特点,与五年制高职生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再加上五年制高职独特的长学制优势,也为龙狮运动的传习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时间保障。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了五年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和领航发展计划尤为重要的途径,是培育五年制高职生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同样也是五年制高职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三、传承中华龙狮文化与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的融合

(一)创立学生社团,开展龙狮运动传习活动

学生社团通常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因相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的学生团体组织,它突破了班级、年级、专业甚至地域的限制,选定彼此认可的某个主题,发挥成员在某方面的特长,集体开展一系列有文化、有内涵、有意义,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协调管理能力,并能够收获传统课堂中不易得到的成功与自信,进而能将学校德育课和专业课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术技能。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脱胎于原来的中职学校,高职阶段学生的“三观”还具有很大可塑性,学生离开了同龄人的班级组织,来到一个多元的集体,接受更为成熟的榜样引领,有助于其沉淀自我,形成理性、稳定、正确的“三观”。

教育家杜威曾指出,道德教育的方式应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他认为,学生应从生活中学习,在行动和反思的循环往复中积累人生经验。而要打破学生的疑虑,满足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强烈愿望,学生社团恰好能满足他们这一诉求。并且,学生因为相同的志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其中有大量人际互动,彼此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定位,同辈之间交往、互助、信任,更能体现民主的特征,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能形成以点带面的巨大效果。

综上,社团所具备的德育优势与中华龙狮运动倡导的核心理念相一致。因此,在五年制高职创立龙狮运动社团,开展龙狮运动传习活动是传承中华传统龙狮文化、发挥学生社团德育功能的绝佳途径。

(二)营造文化氛围,创新社团活动模式

五年制高职学生对龙狮文化的了解有限,社团成立之后的首要工作是快速在校园内营造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一是利用宣传栏、广播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龙狮传统文化宣传,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当前中华龙狮文化在本地区的传承推广现状,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二是联络本地区龙狮文化传承的官方组织,如文化站、文化传承基地,组织社员进行参观研学活动;三是组织寻访本地区龙狮运动项目“非遗”传承人、寻求技艺传授合作意向等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校方提供制度、场地、经费、师资的重要保障。

同时,在五年制高职开展龙狮文化传承活动,站位要高,工作要实,格局要大,切口要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探究,因此学校在第一阶段可以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关于中华龙狮运动的文化读本,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事件、代表人物、传承脉络等。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融入龙狮文化中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独立包容、和谐共生的精神内涵,开展校内外文化交流研学活动。第二阶段可尝试将传统文化社团活动课程化,如龙狮道具的制作课程,即通过龙狮运动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的传授,整理或恢复龙狮道具的古法制作技艺,在亲手制作龙狮道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龙狮运动的兴趣,促进其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感受龙狮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由于舞龙、舞狮、划龙舟等龙狮运动技术的传习训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学校教练团队可总结符合五年制高职生体能和心智的最佳训练计划和模式,这样就能为今后有意开展龙狮运动的其他单位提供借鉴,也同样有利于今后龙狮运动更加高效地传承和推广。第三阶段,受益于五年制高职的长学制,学校可将经过一至两年训练的社员,择优组队参加各级各类龙狮运动竞赛。在传统体育的竞技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借助青年学生青春靓丽的精神风貌和拼搏进取精神意志的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龙狮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华传统龙狮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来。

(三)立足公益创新,拓宽文化传承路径

在龙狮运动外显形式和内隐文化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可在学校建立中华龙狮文化传承体验基地,与省市级龙狮运动项目“非遗”传承人共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文化滋养和实践体验;同时,还可以扩大基地的社会效用,服务本地区中小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参观研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果时机成熟,还可接洽本地区文化局(站)等机构联手打造“红色筑梦”公益类创业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宽路径。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生具备传承中华传统龙狮文化比较鲜明的优势和需求,中华传统龙狮文化也亟须传承和推广。中华龙狮运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艺术欣赏和创作水平、磨炼学生意志品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提高其身体素质和精神追求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说,在五年制高职开展中华龙狮文化传承活动,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是五年制高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德育创新的重要方式。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自筹项目“中华龙狮传统文化在职业学校的传承实践研究——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XHYBLX2019062);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基于活动课程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XHZDZZ2019020)阶段性成果】

(责编   李光远)


推荐访问:高职 传承 德育工作 融合 五年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