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的预结算主要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消耗的人工成本、材料设备成本及其他方面投资成本进行的整体核算。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逐步扩张,也给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文章便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预结算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与基础,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形成影响,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现如今,虽然我国建筑工程产业的经历了改革与进一步完善,但是在预结算管理工作方面依旧存在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并且在管理制度中也有众多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形成制约[1]。预结算的核心要点在于合理把控工程造价,只有找准了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一、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报价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于人工与材料的成本,前者占据总工程成本的70%以上,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预结算中往往会出现报价虚高的情况,目的在于提升施工成本去获取更高的预结算金额。此外,由于建材市场的部分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也给部分施工方在报价作假方面提供了机会,通过要求建筑方去调整价格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在结算中还会出现各种假合同、假进货凭证、假发票等材料,甚至通过拖延结算时间等手段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报价。
(二)施工设计不完善
不管是施工还是预结算,一定要基于完善的施工设计图才能够开展,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整体布局有全面把握。然而在现实中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地质勘测工作不够精准,导致设计不完善,也就造成了预结算中任务量出现遗漏或是重复计算的情况。
(三)材料价格波动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所以在施工中材料价格极有可能在不断变化,但是双方的合同签订中对工程造价已有规定,其中便包含材料价格,所以无法结合市场价格的变化去调整,否则一定会有一方的利益受损。因此,部分材料采购人员或者供应商会对材料价格进行虚报,也会导致预结算工作效果难以体现。
二、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外部审计,做好内部管理工作
在预结算工作中,建筑单位应当要求第三方审计部门介入,而第三方审计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公平、公正、公开立场,针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去构建完善的外部审计体系,确保对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2]。同时,审计单位有责任督促建筑方与施工方结算人员严格进行预结算的编制工作,明确双方在预结算编制中的职责,从而确保编制工作能够有序推行,不会出现徇私舞弊、虚报等行为,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制。此外,施工单位身为当事方,也要积极地对内部的审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免预结算过程中发现错漏与水分。对施工全过程要做好实时跟踪,尤其是对工程量出现的变动要进行及时统计,不得出现半点疏忽,保证预结算工作的时效性。
(二)把控材料价格,科学编制工程量清单
在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建筑单位一定要对投入成本进行有效把控,才能够确保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中进场施工材料的价格占据其中绝大比例。所以,结算人员一定要对当前建材市场中的价格波动有全面且实时的掌握,可通过走访各大市场以及在互联网上总结信息,通过前期调研以及货比三家去确定好合作供应商,掌握大批用料的数量与单价。同时,可总结建材价格波动规律,有选择性地在价格较低阶段购入可长时间囤积的材料。此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之前,建设单位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对人工成本、材料设备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服务成本以及相关风险等展开精密计算,然后将所有内容的各处环节进行量化与细化,得出数据准确且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如果條件允许,建筑单位还可诚聘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项目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变更展开分析,以防施工单位对工程量进行虚报。
(三)做好勘测工作,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为了防止出现对工程量重复计算或是遗漏的情况,项目方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地质勘测工作,不仅要保证地质勘测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也要对出具的地质勘测报告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而工程设计与施工息息相关,倘若设计阶段暗藏隐患或是与施工现场情况不相符,便会导致施工受阻,所以为了提高设计水平,要在地质勘测的基础上去不断完善,尽量减少施工变更量。
(四)严格工程管理,做好详细工程记录
建筑单位一定要委派专职人员进到施工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全过程及实际工程量进行实施监督与把控。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基于制度方面去完善,确保管理方能够对施工全过程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避免出现消息传达的误差。同时,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从而导致工程量出现增减,而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3]。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变更没有在工程记录中体现,便一定会造成预结算的不准确。所以,施工方一定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完整且细致的记录,保证所有施工都能在记录中反应,并且相关变更签证要得到建筑单位的认可,否则有可能在结算中出现双方责任推诿的情况。
(五)全面提高预结算人员的综合素养
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存在一定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特点,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保证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才能实现良好的造价控制效果。因此,预结算人员不仅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其中包含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专业性知识,还要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盈亏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走势有所预判,同时需要保证工程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经验的辅助下去不断提高计算准确度,从而保证预结算结果的精准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结算中出现问题,作为建筑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过失,所以所有部门都需要展开良好的沟通合作,为了防止工程造价失去控制而导致预算与结算相差太大,还需要加强内外部的监督管理,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进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崔中慧.建筑工程结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8):23-24.
[2]王琨.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9):82-83.
[3]李剑.建筑安装工程土建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方法[J].居业,2018(0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