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其专业能力均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计算机的学习,能掌握相应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办公软件的运用。施工与管理模块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组织、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技术等科目的课程设计;结构模块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楼盖课、单层工业厂房、钢结构、建筑制图、施工技术、天正CAD等科目的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模块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浅基础、深基础、挡土墙(或深基坑)、施工技术等科目的课程设计。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建设过程中依据建设环境不同,分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工程应用能力)和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基础应用能力)。
在三个模块中均设置了实践类的课程,各方向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扎实。
①校内实践
对于施工与管理模块的学生,要求掌握如何进行力学实验、材料实验、土工实验;对于结构工程模块和岩土工程模块的学生,要求掌握如何进行力学实验、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试验、结构检测实验。
②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實训基地依托相关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主要负责学生测量实习课程模块、工程地质实习课程模块、认识实习课程模块、课程实习课程模块、生产实习课程模块、毕业实习课程模块等的教学组织和实践。
(3)专业综合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在学生步入真正的工程实践中,能将所学理论与实习知识应用到工程中去,并能妥善解决好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是学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学校设置了素质拓展类的人文知识讲座、经济及政治界人士报告,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基于岗位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注重于学生公关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工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更能体现工程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能够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马惠彪 李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2]李红梅 江志斌等.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