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7篇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今天,大家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乡镇村志及《》编纂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
2021年地方志编纂工作汇报今天,大家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乡镇村志及《》编纂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极大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ZF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两全”目标完成、乡镇村志先行试点的《*镇志》《*村志》编纂进展和《*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启动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超常规工作,“两全”目标如期实现。
在*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县全面贯彻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和《*省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高质量完成“两全目标”任务。
*年*月,历时十年,十易其稿的《*县志(*---*)》,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月*日,在县ZF五楼会议室召开《*县志(*—*)》出版发行仪式。*年*月,启动《*年鉴(*)》编纂工作,县委办印发《关于报送*年鉴(*)入鉴资料的通知》,设置篇目,分解任务,成立由*名人员组成的资料收集组,于*月底收齐入鉴资料,收集拍摄各类照片*多张。
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一条龙式”工作流程,于*月上旬完成*万字的《*年鉴(*)》初稿第一稿,目前,即将完成《*年鉴(*)》初稿第二稿,送兰州印刷厂排版。年鉴做到封面一年
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省志办年鉴处推广了《*年鉴(*)》篇目,资料收集、编辑、质量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全方位发力,乡镇村志试点扎实推进。*年*月*日,县ZF办公室向各乡镇、各单位印发《关于开展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镇党W、ZF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由党W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党W副书记为副组长,分管副镇长和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编委会,从镇ZF干部、村干部和优秀大学生中抽调热爱方志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担任编辑,确保编纂工作有序开展。*年*月*日,在*镇、*村分别召开《*镇志》《*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会议,县志办主任*从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史料挖掘、志稿把关等方面作了指导讲话,镇村全体干部参加会议。*月*日,县志办为《*镇志》《*村志》编辑部提供《*县志》《*县志(*——*)》和*部《*年鉴》,以及《陇城镇志》等模板和相关资料。县志办确定一名一级主任科员、一名编辑人员,指导督促《*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要求每半月一督促,确保一月一进展。在每周一的单位例会上,听取分管负责人督促指导《*镇志》《*村志》编纂进展情况汇报。三、及时启动编纂《*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根据文件要求,县志办于*月*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启动会议,组织学习州志办《关于做好编纂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志办发《关于做好编纂工作的通知》
精神。*月*日,县志办主要负责人带领业务骨干到县扶贫办协调相关工作,县扶贫办及时提供了《涞源县扶贫志》和《*县扶贫开发资料(*—*年)》部分资料。
同时,在县委、县ZF主要领导重视支持下,县志办研究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方案。*月*日,县委办、ZF办向各乡镇、各单位印发《关于成立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县委办发〔*〕*号)和《编纂方案》。(县委办发〔*〕*号)。目前,县志办正在研究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准备收集资料。
四、持续性督导,*镇村志编纂初见成效。*月*日,县志办主任*深入*镇、*村,督促指导《*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进展。从新旧图片收集、景*建置、红色文化、花儿会场、工业企业、特色产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方面对所缺内容进行了指导,并从志书体例、框架结构、基本构成、涉及内容等方面对编纂规范进行了讲解,要求镇村编纂人员按照县志办审读修改的篇目结构,进一步搜集补充资料、不断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如期评审终审,年底出版发行。截止目前,县志办先后*次进行了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审读调整《*镇志》篇目,提出意见建议*条。为营造编纂氛围,镇党W、ZF采取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交流、向社会征集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搜集*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资料,并每月召开一次编委会工作例会,汇报编写进度、安排下阶段工作计划,集中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编纂人员*个月的努力,共查阅档案*余盒,复印资料*余份。
截止目前,《*镇志》已完成*多字的初稿,内容涵盖概述、大事记、区域环境、党政组织、综合管理、农林牧业、工业交通、财政商贸、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社会、民俗等*编*章*节。*月*日,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和退休干部参加的初审会,按照初审意见正在修改完善。《*村志》已完成偏篇目设计和资料收集,加紧组织编写。
五、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电脑改稿人员,电子资料收录较为困难,致使排版改稿、编辑成书难度大。
二是编辑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致使指导、编纂工作难度大。
六、今后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求编辑人员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精心编纂,提高效率,坚决按照省、州、县安排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尽快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与扶贫办协调,抓紧搜集资料,加快编纂进度,确保完成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督促镇村编纂人员进一步搜集补充资料、不断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如期评审终审,力争《*镇志》年底出版发行,《*村志》*年初出版发行,将两部志书打造成全县乡镇村志编纂的样板。
篇二: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村志编修工作调研报告
村志编修工作调研报告
村志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编写村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编写村志的重要意义1、村志是历史传承的最佳载体。我们国家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村。写好村志就能把农村的发展历史、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全面真实地记录下来,使村寨的历史得以传承,使村民不再是匆匆过客,来去无痕。村志作为具体的传承文献,既能让老一辈村民产生实实在在的根源感、存在感和归属感,产生创造历史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又能使新一代农民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使之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尊重前辈的奉献精神,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继续书写新时代新农村的光辉历史,做出更加突出的工作业绩。2、村志是资政借鉴的最好教材,正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阅读地方志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村志作为一村之全史,可为地方官员快速了解农村的历史与现状提供最好的教材,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
训培技通沟患医参用守懂知到做规律法关相次其则原局讲够能养治悟觉身自高提面义主社国中平近真认髓精想思大九十会领刻深策政针方线路党持坚终始先首务任重强加把向一人本需作工求要时应适了为管和量观的新全起立树念理代现激式形种多取采。究研案个质素行进得心及笔文论育写撰老导引,累积录记、习学勤师教励鼓
和现实参考,使村寨经济实现科学发展。3、村志是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招商引资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外商投资前首先要对该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而村志作为乡村优秀文化的载体,是最好的乡村地情书,可以全面展示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外商通过阅读村志,可以快速了解该地的全貌,进而帮助其依据历史做出投资选择。同时,村志还可以对外交流,扩大宣传效果,可以起到架设友谊桥梁和联系感情的纽带作用,同样可以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村志可以提升村民的感恩意识。村志是村民自己村寨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里面没有论述,也无需说教,有的只是客观的记载。它所展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村志真实地再现历史,群众自然会从中找到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会提升感恩意识,深刻体会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道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5、村志可以激励村民自强不息。建国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具体到每一个村寨,从过去的羊肠小道发展到今天的水泥道路,从徒步跋涉发展到乘坐公共汽车或自驾小轿车出行,从煤油灯到电灯,从听
训培技通沟患医参用守懂知到做规律法关相次其则原局讲够能养治悟觉身自高提面义主社国中平近真认髓精想思大九十会领刻深策政针方线路党持坚终始先首务任重强加把向一人本需作工求要时应适了为管和量观的新全起立树念理代现激式形种多取采。究研案个质素行进得心及笔文论育写撰老导引,累积录记、习学勤师教励鼓
“戏匣子”到看数字电视,从书信联系到手机、网络沟通,从世代文盲到义务教育的普及,从祈祷降雨到水利灌溉,从原始耕作方式到新式农机具的广泛使用……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村民的勤劳、智慧和汗水。村志以简练的文字记述村寨的发展历程,村民家族的历史都能在村志中有所体现,每一位村民都能从中看到振奋自己的事例,这将激发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激励当代村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自强不息的重要手段。6、编写村志是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编写村志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由于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的缺乏,只能靠老一辈村民口述、专人记录整理村寨的发展历史。而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都已70岁上下,那个年代参加革命仍然健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及时组织编写村志,抢救历史资料,等这一代人去世以后,就没有人能说清楚当年的那段历史,再想搜集到较为真实、详细的资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编写村志也是一项带有抢救性质的工作,如果再往后拖,很多珍贵的资料将永远尘封在历史的足迹里无法再现,村寨文化的传承将更加困难。二、全市村志编纂工作现状1995年,汾阳首部村志《宣柴堡村志》出版发行。1997年该志书荣获山西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20xx年后,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兴起了编纂村志(族谱)的热潮,对
3/7
训培技通沟患医参用守懂知到做规律法关相次其则原局讲够能养治悟觉身自高提面义主社国中平近真认髓精想思大九十会领刻深策政针方线路党持坚终始先首务任重强加把向一人本需作工求要时应适了为管和量观的新全起立树念理代现激式形种多取采。究研案个质素行进得心及笔文论育写撰老导引,累积录记、习学勤师教励鼓
于弘扬族谱文化,宣传懿行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史志办着力规范村志(族谱)的编纂工作,挖掘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教化价值,丰富地方志史料的收集整理。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建立了村志(族谱)编纂的预审制度,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保证编纂工作有正确的指导、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二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村或在当地有影响的家族大力开展此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严密审查审核,促进史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至20xx年,全市有《南广城村志》、《东雷家堡村志》、《玉兰村志》、《古镇青堆村志》、《垣头村志》、《中寨村志》、《平陆村志》、《宣柴堡村志》共8部村志编印出版。目前,编纂村志在富裕起来的农村方兴未艾。三、对村志编纂工作的建议1、选主笔配助手。编写村志一定要相信当地群众,充分调动本村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老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来担任主笔。但由于这些人年龄较大,精力有限,又基本不会电脑,所以一定要给他们配好助手,选一个有耐心并会电脑打字的年轻人协助开展工作。具体编写工作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负责召集老年人、老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共同回忆历史事实,提供素材。其实一部村志就是这个村的“家谱”,如果把村志交给外人来主笔,虽然他有较
篇三: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全县修志编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当地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县政府办公厅《关于编纂省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当地志书的通知》精神,全县二轮修志工作于年月正式启动,到当前,已历时4年多时间。在各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大力支持与共同下,全县方案编纂的1部县志、44部部分、企业志,7部乡镇志及2部村志获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现将有关状况通报如下:
一、全县当地志编纂工作的基本状况总体来看,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各部分注重和支持当地志编纂工作,“一纳入、五到位”基本落实,修志人员喜欢岗敬业,静静贡献,修志工作发展优越。(一)领导注重,修志工作部署比较有力.全县二轮修志工作大会召开后,各乡镇、县直部分依照文件相关要求,部署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工作,迅速成立了本单位修志工作编纂委员会,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编委会主任,有的还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专抓此项工作。如县国税局、人事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烟草专卖局、鸣凤镇、洋坪镇、花林寺镇、荷花镇等单位。几个单位一起承编的专志,都成立了统一的编纂委员会,由牵头单位首要负责人任主任,其
他单位负责人任副主任,按期或不按期召开碰头会研讨修志工作。如《县邮电志》、《县农业志》等。
(二)认真贯彻《条例》、《规则》,积极发明优越修志情况。各级各单位基本能依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要求,将当地志工作纳入本部分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中,大局部单位都能保证修志工作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基本前提到位.当前,大局部承编单位至少有2~3人专职从事修志工作,有的还抽调人员、延聘专家,从事志稿的编写和评审。全县大局部承编志书的单位都能保证专项修志工作经费。
(三)编纂方案详细明确,修志工作已见成效。各单位依据承编任务,辨别制订编纂方案,明确详细工作步和谐办法,增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县修志工作获得阶段性效果。《县志》(1979~2005)分纂工作自2008年5月启动后,经由各位编纂的通力合作,在2009年5月初稿基本成形的基本上,再次进行汇集材料,查漏补缺。到当前,完成了130余万字的二次打印稿,进入一审工作.专业志书也获得必然效果,已出书的志书有12部:《县烟草志》、《县人口志》、《县军事志》、《县邮电志》、《县人事志》、《县民政志》、《县保险志》、《县劳动和社会保证志》、《县税务志》、《县政协志》、《县林业志》、《县财务志》.已经过评审拟预备出书的志书有3部:《县农业志》、《县国土资源志》、《鸣凤镇志》。已打印成
册报县志办存档的志书有12部:《县司法行政志》、《县科协志》、《县煤炭志续编》、《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志》、《县供销志》、《县科技志》、《县审讯志》、《县工会志》、《县卫生志》、《县粮食志》、《县审计志》、《卫家岗村志》.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县电力志》、《县文明志》、《县体育志》、《县水利志》、《县公安志》、《县交通志》、《县人洪志》、《县工商志》、《县发展与计算志》、《花林寺镇志》、《旧县镇志》、《洋坪镇志》、《河口乡志》、《荷花镇志》、《茅坪场镇志》。
二、存在的首要问题(一)修志工作发展不服衡,总体进度滞后。全省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委员会全领大会和县人民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规划的通知》都明确提出,全省第二轮三级当地志书编纂出书工作必需在2010岁尾前完成。当前,全县53部专志中,已完成的志书有27部,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少量单位还处在材料汇集阶段,有的甚至未启动,而编纂出书工作仅剩一年时间,按当前进度,难以按时完成编纂出书任务。(二)依法修志认识不强,局部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少量单位对编纂当地志的效果和意义认识不够,以为修志是中心工作之外的工作,采取推诿迁延的立场;有的因领导或修志人员变化,工作任务至今没有落实到人,直接影响全县修志工作的进度。
(三)修志人员专业本质不高,志稿编纂质量良莠不齐。
各地各单位专业修志人员很少,大局部修志人员是暂时抽调或兼职,有的修志业务不熟,有的不能集中精神工作,致使很多志稿质量比较粗拙,总结、申报式稿件较多,本质性材料空白,不符合三级当地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给总纂带来必然难度。
(四)修志工作经费不足。一是有的单位没有将修志经费纳入年头财务预算,没有明确的修志专用经费,只能在共用经费中拨付;二是修志人员在工作中碰到坚苦时,因为经费不足,工作难于开展,伤害了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待遇偏低,难于延聘到修志人员。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一)进一步加强依法修志认识.继续加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宣传力度,经过普遍宣传当地志工作的主要意义,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注重修志工作,把当地志编纂作为一项常常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切实做到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前提到位.(二)加速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进度。一是各承编单位要采取“倒计时”的办法,将任务层层分化,将每一步任务细化到月、周,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二是修志进度滞后的单位,要采取“以钱养事”的方法,延聘、抽调熟习方
志和本行业状况的人员参加修志,集中力量,抢抓进度。三是各级各单位领导要增强督办检查,并将修志工作纳入年度责任制进行审核,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按时完成编纂任务。
(三)严把志书质量关。要采取分类领导和单个领导相结合的方法,认真搞好培训;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质量第一。一要严格依照省志办“1+5”文件:《关于全省第二轮市(州)、县(市、区)志编纂工作若干详细问题的处置意见》(志办发[]90号)以及中国当地志领导小组《当地志书质量规则》等标准性文件进行志书编纂工作.二要依照志稿编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组织志稿三审,执行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其中二审必需由各部分(行业)和方志方面的专家一起参与,构成具体的评审意见,并逐个签字.三要严把政治关、保护秘密关、编制关、材料关、文字关,坚持成熟一稿评断一稿。初稿完成后,要确立一人统稿,保证志书编制、文风的统一性;总纂完成后,要送现任领导和老领导核阅把关,以免呈现“硬伤"。
篇四: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全县修志编纂工作阶段性总结
一年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紧抓国务院《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021)》和省政府《省地方志事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按照州志办
【2021】7号文件要求,把乡(镇)村志编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细抓实,使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稳步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县政府办公室于8月13日印发《关于开展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启动志书编修工作,确定在镇、村试点编修镇、村志。县志办确定由一名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两名编辑人员具体指导,定期下乡督促检查,随时进行业务指导。督促镇、村于8月28日成立《镇志》《村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部。二、及时启动编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志、村志编纂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编纂委员会,从镇政府干部、村干部和优秀大学毕业生中抽调热爱方志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字基础的5名人员担任编辑,充实了编纂队伍。8月28日,在镇召开由镇党委书记吕强主持的《镇志》《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会议,县志办主任作了指导讲话,县志办副主任王红兵、编辑马有明及全体镇村干部参加。三、狠抓业务指导。9月11日,县志办为《镇志》《村志》编辑部提供了《县志》《县志(1986——205)》《年鉴》8部及《陇城镇志》等模板和相关资料。在每周一的单位例会上,专题安排《镇志》《村志》编修指导工作,要求每半月一督促,确保一月一进度。主任、一级主任科员张亚宁,编辑马有明、马效元先后5次进行了业务指导,并提出意见建议。四、营造舆论氛围。
先后在《民族日报》、县人民政府网等刊发乡(镇)村志编纂工作新闻8条,为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启动志书编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镇志》《村志》编辑部采取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交流、向全社会征集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广搜资料,为《镇志》《村志》资料收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扎实推进工作。认真做好史料编纂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干部收集镇在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资料。并每月召开一次编委会工作例会,汇报编写进度及安排下阶段工作计划,集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编纂工作顺利推进。经过近3个月的工作,共查阅档案100余盒,复印资料100余份,完成10个村和镇属单位的资料收集。《镇志》共设8编32章127节,目前,已完成5万多字的初稿,内容涵盖基本镇清、党政组织、综合管理、农林牧业、文化体育、风土风情、民族宗教、乡村旅游等。《村志》已完成篇设置和资料收集,正在组织编写。六、存在的问题全县乡(镇)村志编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保障不到位。试点镇村虽然抽调了编纂人员组建了编辑部,但编辑部没有专门办公场所,缺乏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必要设备。往来于县、镇、村之间查阅资料、进村入户访谈、打印复印资料等及编辑印刷没有经费保障。二是编纂水平比较低。试点镇村志编纂人员都是业务骨干,同时承担着基层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还是书记员,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编辑部编辑人员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都没有史志编纂经验,编纂水平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展。七、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要求试点镇村志编纂人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提高效率,坚决按照县志办安排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参照《县志》、《年鉴》等篇目,通过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向专业人员请教等各种方式,尽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完善《镇志》、《村志》篇目及内容。
三是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力争《镇志》于年底前通过镇志编纂委员会初审,《村志》于2021年3月底完成初稿,通过村志编纂委员会初审。
篇五: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尊重修志规律积极主动接受指导多沟通多联系多接受史志办的指导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自觉地把上级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就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时作者简介李进玉1964男山东省胶州市现供职单位胶州市档案局本科研究方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浅谈村志编纂的意
义
作者:李进玉来源:《卷宗》2017年第10期
摘要: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进程,在今天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步的是现代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对现代文化的成因乃至其内涵追溯、剖析,可以发现它们都根植于乡土文化。编修村志其彰显资政、存史、教化功能不可替代。编修村志客观现实存在着紧迫性,一是城市进程化的迫切要求,二是抢救口碑资料的紧迫性。编纂镇村志存在修志基础差、资料征集难、受经费制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因而应加强宣传、坚持队伍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广泛占有资料,加强指导,以保证村志编纂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编纂村志;意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进程,在今天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步的是现代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诸如有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各类现代文化又分别衍生出层层的枝叶文化。对这些新兴文化的成因乃至其内涵追溯、剖析,可以发现,它们毫无例外的都根植于乡土文化,都是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而后发展创新。研究中国的历史无疑应该把村庄史放到重要的位置。
就宏观而言,村落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微观上说,一个村编写出一部村落文化典籍,其最好的形式为村志,以村志记载村落发展演变的历程。从当前实际来看,村志承载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盛世,意义特殊显而易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足见党和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富裕、文明、和谐”成为拨动人们心弦的热门话题,而承载乡村万事万物的村志呼之欲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大事要事。
1编纂村志的必要性
首先村志的“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不可替代。村志不仅为政府和各级领导者提供用志材料,也为经济开发、吸引外资起到重要作用;村志可以全面盘点一个村庄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总结村庄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能详细地记录当代村庄发展变化情况,其存史功能是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镇村志以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热爱家乡的鲜活教材,可以让人们铭记祖辈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秉承先辈勤劳节俭、尊长敬师、睦邻和亲的崇高美德,弘扬先辈奉献、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其次村志是市(区)志的补充和延伸。传统编纂的方志中以村为单位的方志较为少见。由于市(区)志的篇幅所限,作为一个村庄,其中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在首轮《胶州市志》中一个村庄只是所属乡镇中的一个名字。到了第二轮志书,比重有所增加,增加到二千字左右,但多数村庄只是一行数字。开展村志编纂,可以弥补市(区)志缺憾,实现地情资料的全覆盖。村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贴近、详实、鲜活。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具体形象,无不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基本可囊括一村中的要点,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卷在手,便起到了“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2编纂村志的紧迫性
首先是城市进程化的迫切要求。城市进程化引领社会变革,首当其冲的是广大农村多数村落的整合和消失。有资料记载,当前是我国和平年代消失村庄最快的时期。据《中国统计摘要》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约10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30多个行政村在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城郊村、镇驻地村庄及配套大项目建设的需要的村庄被拆迁,土地被征用。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被三两栋高楼所取代。就如我们胶州市来说,为配合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自2015年始至今,胶东街道办事处二年时间,共三期拆迁辖区27个村庄,且为货币化赔付,村民可自主进城购商品房,这些村庄从此消失。村民搬离世代生息的故土,村落里积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人文信息,烟消云散。不即刻抢救这些历史文化,必然会造成历史的遗憾。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村庄状况及变迁,追溯乡土事物的由来,是挽救乡村文明、保留乡土记忆,为村民建筑精神家园的有效方式。
其次是抢救资料的迫切性。多数村庄档案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年人的记忆和村民的世代口传之中。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人文信息基本散失,抗战时期档案相当匮乏,而那些抗战老人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建国前后的珍贵历史人文信息亦濒临散失。加之随社会的发展,村人外出定居者越来越多,知晓村情故事的长者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将村内这些存在于流传和记忆中的史料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村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
3编纂村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庄修志的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有的镇村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盛世修志的念头在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和较为稳定的村级班子中萌发,但村(居)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差距较大,有的领导认为修志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和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
(二)资料征集难。村志编纂收录断限跨度长,从村庄有文字记载,一直写到2016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乡镇部门人员流动频繁,本身缺乏编纂志书的专业知识,难以达到撰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要求。再就是大多数村庄档案不全或没建立档案,有关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历史事件没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依据,致使志稿资料存有较大的可疑因素,这是镇村修志中最为困惑的难题。
(三)没有强有力的编纂班子。主要表现在志书编纂专业性强,没有合适人选参与其中。盲目抽人,临时搭配,影响甚大。
(四)存在经费制约。有的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经费得不到保障,部分聘任修志人员的待遇不能有效地保证。文字处理设备、办公环境以及出版印刷费用等得不到保障。
4推进村志编纂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志编纂实际,市(区)史志办作为统筹部门,应制定规划,发文修志,做好舆论宣传,高度关注基层修志工作,推动基层修志多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修志意识。当前,各级都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修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和人才,编史修志社会氛围不浓。因而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志,应用地方志,在条件具备时修志。
(二)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到位,组建村志编纂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负责行政领导工作并对修志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修志机构对外挂牌办公,成立史志编纂委员会;经费到位,大家公认的“四点”经费筹措办法即村集体自筹一点、镇(街道)扶持一点、区(市)政府奖励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是很好的借鉴,但也不要完全局限于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筹集修志资金。笔者就接触过有企业家表示愿意承担本籍村志编修经费。也可以几个村庄各出部分资金合编一部社区志(管区志、片区志);队伍到位,重点选好主编,遴选学术渊博、有组织能力之人挂帅。返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建立3人以上修志班子;条件到位,必须有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文字处理设备、办公设施等,做好后勤、交通等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广征博采,占有广泛丰富的修志资料。资料是村志的基础,也是其核心,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占有修志资料。
1.广泛搜集成型的文字资料。如村庄历年形成的档案、文献资料、各类志书(部门志、地名志、专业志)、党史资料、各种普查统计资料、新闻报道等。
2.资料从群众中来,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他们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还要大量采集照片等生动直观的材料,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成稿(资料长编)要到群众中去。一部村志初步成稿,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形式尽量让村民参与讨论。这种方式是让群众亲身参与村志编写工作的最佳途径,这样编写的村志才能获得村民认可,才更真实,更具可读性,才是具有传承价值的精品佳作。
(四)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对接。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应加强修志业务指导。可选派有一定修志经验的人员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到各镇(街道)举办村志编写培训班,专题讲解村志的体例、篇目、行文通则、语言规范等内容,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村志编修单位应自觉接受指导,少走弯路。尊重修志规律,积极主动接受指导,多沟通多联系,多接受史志办的指导,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自觉地把上级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就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时效。
作者简介
李进玉(1964-),男,山东省胶州市,现供职单位胶州市档案局,本科,研究方向:地方志。
篇六: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全县修志编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全县当地志编纂工作的基本状况总体来看,
(三)编纂方案详细明确,修志工作已见成效。各单位依据承编任务,辨别制订编纂方案,明确详细工作步和谐办法,增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县修志工作获得阶段性效果。《县志》(1979~XX)分纂工作自XX年5月启动后,经由各位编纂的通力合作,在XX年5月初稿基本成形的基本上,再次进行汇集材料,查漏补缺。到当前,完成了130余万字的二次打印稿,进入一审工作。专业志书也获得必然效果,已出书的志书有12部:《县烟草志》、《县人口志》、《县军事志》、《县邮电志》、《县人事志》、《县民政志》、《县保险志》、《县劳动和社会保证志》、《县税务志》、《县政协志》、《县林业志》、《县财务志》。已经过评审拟预备出书的志书有3部:《县农业志》、《县国土资源志》、《鸣凤镇志》。已打印成册报县志办存档的志书有12部:《县司法行政志》、《县科协志》、《县煤炭志续编》、《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志》、《县供销志》、《县科技志》、《县审讯志》、《县工会志》、《县卫生志》、《县粮食志》、《县审计志》、《卫家岗村志》。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县电力志》、《县文明志》、《县体育志》、《县水利志》、《县公安志》、《县交通志》、《县人洪志》、《县工商志》、《县发展与计算志》、《花林寺镇志》、《旧县镇志》、《洋坪镇志》、《河口乡志》、《荷花镇志》、《茅坪场镇志》。二、存在的首要问题
(一)修志工作发展不服衡,总体进度滞后。全省
(一)进一步加强依法修志认识。继续加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宣传力度,经过普遍宣传当地志工作的主要意义,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注重修志工作,把当地志编纂作为一项常常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切实做到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前提到位。(二)加速
断一稿。初稿完成后,要确立一人统稿,保证志书编制、文风的统一性;总纂完成后,要送现任领导和老领导核阅把关,以免呈现“硬伤”。
篇七: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2020年在XX县志编修工作情况汇报
2020年在XX县志编修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历时十载、苦修细琢的《XX县志(1986-2005)》在县委、县政府
的重视支持下,在省志办、州志办的指导关心下,今天终于问世了,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下面,我就县志编修工作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修志历程与主要工作我县二轮修志工作历经10个春秋,已全面完成《XX县志(1986-2005)》终审稿。一是启动准备阶段。2008年4月,成立了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年6月,召开全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动员大会,与各承编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XX县志(1986-2005)》篇目和志稿撰写任务分解方案、编写要求及说明。二是资料收集阶段。县政府办公室多次下发《关于收集XX县志(1986-2005)所缺资料的紧急通知》,县志办成立四个资料收集组,多次收集整理、补充各类入志资料。同时,向外地XX籍领导、教授及相关单位人事部门寄发人物资料征集函300多份,在《民族日报》、中国XX网、XX电视台刊播《关于补征XX县志(1986-2005)》人物资料的通知》,共收集图片800余幅、单位和人物资料500余份。三是篇目修订阶段。2012年3月,调任县志办主任的我,结合XX实际,重新制订《XX县志(1986-2005)》,重新收集各类资料。十易其稿,不断修订,使篇目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四是编纂改稿阶段。针对
修志工作停滞、改稿人员缺乏、水平低等实际情况,我挑起主编重担,总纂通稿、精心编辑。编写人员从统一语言表述、规范文字单位等细微处入手,通力改稿,去粗取精,相继完成初稿、评审稿、评议稿、送审稿、终审稿。2013年6月18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初稿评审反馈暨修志工作培训会;同年11月,完成53万字的县志评审稿第一稿。2014年5月16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审读反馈会。2015年5月27日,召开县志评审会;11月12日,召开《XX县志(1986-2005)》省州县三级评议会。2016年3月,完成县志送审稿。2016~2019年,县政府先后三次向州志编委会提请召开《XX县志(1986-2005)》终审会。2017年11月,州志编委会下发《关于对XX县志(1986-2005)》送审稿的审读意见》;县委办、政府办督促有关单位补齐资料。2018年3月,完成县志送审稿第二稿;10月11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送审稿第二稿审读意见反馈会。2019年2月,完成县志送审稿第三稿;3月27日,县志编委会召开县志第三稿复审会;4月,完成县志终审稿,县政府向州志编委会提请召开XX县志(1986-2005)》终审会;6月27日,在州政府会议室召开《XX县志(1986-2005)》终审会;7月底,完成县志复审稿,送省志办、甘肃民族出版社、州志办审读;8月,县政府向州志编委会请示出版XX县志,州志编委会批复同意XX县志(1986-2005)出版。2020年1-4月份,在县志由州志编委会批复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出版的最后阶段,主编和编辑通过审志稿、查资料,纸质版修改与印刷厂改动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对全书所有数据及内容进行了审查,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核对处理前后数据不统
一、记载内容不一致、计量单位不统一、标点符号不规范、图片表格无意义、排版设计不美观、错句别字不通顺等方面的问题396条,全部进行了修改完善;核实补录XX籍副县级以上人员名录4人,时限内获得地厅级以上表彰人员2人。通过持续性、多角度、全方位的审查完善,全面提高了志书质量。
二、具体做法与工作步骤我县二轮修志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步骤是:(一)领导重视与支持是修志工作的基础保证。1986-2005年,是我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20年。适时续修新志书,全面展示20年来的发展成就,客观记述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总结期间的经验教训,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生动翔实的地情教材;为对外宣传推介XX、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权威的地情资料。历届县委、县政府自觉承担续修县志、志载盛世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形成县委领导、政府主持、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主编负责、编辑部编写的工作格局,常议常抓,坚持不懈。县上主要领导始终关注修志工作,亲自筹划、动员部署。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各成员在工作中积极配合,解决修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对相关专业志稿严格把关、提出修改意见。(二)严谨与务实是志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二轮修志工作中,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始终强调并坚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以科学
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精修县志。按照这一要求,编辑部专心致志抓落实,聚精会神搞编修。坚持集体编修,分工协作,统一标准,把握原则,遵行体例,使志稿文体规范得体,文风严谨朴实,文字精炼简洁,反复修改,端正观点,核正事实,消除”硬伤”,不断完善充实志稿内容。同心协力、上下一致的修志态度和作风,保证了志稿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是修志工作的有力支撑。二轮修志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全县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和积极支持。省志办、州志办领导专家数次审读、精心指导,使县志通过终审、如期出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确定分管领导,指定工作人员,及时整理、提供相关原始资料;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经常关心编修工作,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意见建议;XX籍在外知名人士寄送相关资料,弥补了修志空缺资料。
三、真诚期望与恳切请求各位领导,我县二轮修志工作在州志编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但由于我县修志工作基础薄弱,加之编修人员整体理论水平不高,志书可能还存在个别不足和缺漏之处,我们将在第三轮修志中加以完善。恳请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指导《XX县志》、《XX年鉴》编纂工作,恳请各乡镇、各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县志办工作,及时提供资料,确保每年度的《XX年鉴》等地方志成果如期编辑完成,特别是景古镇和景古村要尽快启动《景古镇志》《景古村志》编
纂工作,我们将做好指导和审稿工作,为全县乡镇(村)志编纂工作带好头。
最后,向各位再次深表谢意!
篇八: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202X年在XX县志编修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同志们:
历时十载、苦修细琢的?XX县志(1986-xx)?在县委、县的重视支持下,在省志办、州志办的指导关心下,今天终于问世了,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下面,我就县志编修工作作以简要汇报材料,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修志历程与主要工作
我县二轮修志工作历经10个春秋,已全面完成?XX县志(1986-xx)?终审稿材料。一是启动准备阶段。xx年4月,成立了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年6月,召开全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发动大会,与各承编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XX县志(1986-xx)?篇目和志稿材料撰写任务分解方案、编写要求及说明。二是资料收集阶段。县办公室屡次下发?关于收集XX县志(1986-xx)所缺资料的紧急通知?,县志办成立四个资料收集组,屡次收集、补充各类入志资料。同时,向外地XX籍、教授及相关单位人事部门寄发人物资料征集函300多份,在?民族日报?、中国XX网、XX电视台刊播?关于补征XX县志(1986-xx)?人物资料?,共收集800余幅、单位和人物资料500余份。三是篇目修订阶段。xx年3月,调任县志办主任的我,结合XX实际,重新制订?XX县志(1986-xx)?,重新收集各类资料。十易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其稿材料,不断修订,使篇目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四是编纂改稿材料阶段。针对修志工作停滞、改稿材料人员缺乏、水平低等实际情况,我挑起主编重担,总纂通稿材料、精心。编写人员从统一语言表述、标准文字单位等细微处入手,通力改稿材料,去粗取精,相继完成初稿材料、评审稿材料、评议稿材料、送审稿材料、终审稿材料。xx年6月18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初稿材料评审反响暨修志工作培训会;同年11月,完成53万字的县志评审稿材料第一稿材料。xx年5月16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审读反响会。xx年5月27日,召开县志评审会;11月12日,召开?XX县志(1986-xx)?省州县三级评议会。xx年3月,完成县志送审稿材料。xx~XX年,县先后三次向州志编委会提请召开?XX县志(1986-xx)?终审会。xx年11月,州志编委会下发?关于对XX县志(1986-xx)?送审稿材料的审读意见?;县委办、办催促有关单位补齐资料。202X年3月,完成县志送审稿材料第二稿材料;10月11日,州志办在XX召开县志送审稿材料第二稿材料审读意见反响会。XX年2月,完成县志送审稿材料第三稿材料;3月27日,县志编委会召开县志第三稿材料复审会;4月,完成县志终审稿材料,县向州志编委会提请召开XX县志(1986-xx)?终审会;6月27日,在州会议室召开?XX县志(1986-xx)?终审会;7月底,完成县志复审稿材料,送省志办、甘肃民族出版社、州志办审读;8月,县向州志编委会请示出版XX县志,州志编委会批复同意XX县志(1986-xx)出版。202X年1-4月份,在县志由州志编委会批复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出版的最后阶段,主编和通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过审志稿材料、查资料,纸质版修改与印刷厂改动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对全书所有数据及内容进行了审查,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核对处理前后数据不统一、记载内容不一致、计量单位不统一、标点符号不标准、表格无意义、排版设计不美观、错句别字不通顺等方面的问题396条,全部进行了修改完善;核实补录XX籍副县级以上人员名录4人,时限内获得地厅级以上表彰人员2人。通过持续性、多角度、全方位的审查完善,全面提高了志书质量。
二、具体做法与工作步骤
我县二轮修志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步骤是:
(一)重视与支持是修志工作的根底保证。1986-xx年,是我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20年。适时续修新志书,全面展示20年来的开展成就,客观记述这一时期的开展历程,总结期间的经验教训,将激发广阔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生动翔实的地情教材;为对外宣传推介XX、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权威的地情资料。历届县委、县自觉承当续修县志、志载盛世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形成县委、主持、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协调的体制和主编负责、部编写的工作格局,常议常抓,坚持不懈。县上主要始终修志工作,亲自筹划、发动部署。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各成员在工作中积极配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合,解决修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对相关专业志稿材料严格把关、提出修改意见。
(二)严谨与务实是志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二轮修志工作中,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始终强调并坚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精修县志。按照这一要求,部专心致志抓落实,聚精会神搞编修。坚持编修,分工协作,统一标准,把握原那么,遵行体例,使志稿材料文体标准得体,文风严谨朴实,文字精炼简洁,反复修改,端正观点,核正事实,消除“硬伤”,不断完善充实志稿材料内容。同心协力、上下一致的修志态度和作风,保证了志稿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是修志工作的有力支撑。二轮修志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全县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和积极支持。省志办、州志办专家数次审读、精心指导,使县志通过终审、如期出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委、县的要求,确定分管,指定工作人员,及时、提供相关原始资料;离(退)休、老同志经常关心编修工作,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意见建议;XX籍在外知名人士寄送相关资料,弥补了修志空缺资料。
三、真诚期望与恳切请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各位,我县二轮修志工作在州志编委会的统一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但由于我县修志工作根底薄弱,加之编修人员整体理论水平不高,志书可能还存在个别缺乏和缺漏之处,我们将在第三轮修志中加以完善。恳请各位一如既往地支持指导?XX县志?、?XX年鉴?编纂工作,恳请各乡镇、各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县志办工作,及时提供资料,确保每年度的?XX年鉴?等地方志成果如期完成,特别是景古镇和景古村要尽快启动?景古镇志??景古村志?编纂工作,我们将做好指导和审稿材料工作,为全县乡镇(村)志编纂工作带好头。
篇九: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关于编写“村志”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说明
“村志”是记录一个村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文化、物产、资源等方面情况的文字资料。能如实反映一个村的衍变,传承和发展变化过程,起到借古导今,继往开来的作用。怎样写“村志”?“村志”中选取哪些方面的资料?记叙哪些内容?一般来说,就是“就是论事”。由于各村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咯“村志”的内容页不可能一样,各自据实编写。现根据领导的要求和我镇的具体情况,结合参看友邻乡镇“村志”的编写格式,对有关材料的选取及要求,说明如下,供有关同志在编写“村志”时参改。不当处,请指正。“村志”的内容大体分三大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部分由:一“序言”;二“凡例”;三“概述”;四“大事记”。结尾部分由“编后记”“附录”等。;各部分内容的写法及要求为:【注:凡加引号“……”的词组或句子,就可以作为文中的大标题或小标题,写到“村志”中时,就不要再加引号。】一“序言”:是村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责任编辑对编写村志的目的、意义、编写过程及预期的效果等方面的感言。二“凡例”:是编写人员对村志中有关材料的引用、数据的来源、名称的变化以及某些特定的说法或专用名词等加以注释和说明,便于读者理解。三“概述”:是对本村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写:一、历史状况(村的初始形成,生产生活状况);二、各个历史阶段的状况(互助组、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三级核算队为基础、革命委员会、大寨式劳动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联产承包、包产到户、二轮承包…..);三、现在状况(人民生活、人口素质等方面);四、计划生育(政策、策略、效果);五、社会工作方面(改革开放、接纳移民、劳动力转移、全面小康等);六、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和事;七、同比具有优势的地方等。记叙时注意文字侧重,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使人看了以后,对该村留有深刻的印象。四、“大事记”:根据镇统一要求,查点记叙1983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大事、要事、民众心里难以忘怀的个案。据实记录,不垮大,大缩小,不评议。以上为村志的开头部分内容。中间部分内容分章分节记叙,书写顺序为: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建制区划”这一节里,写明:一、“地理位置”,即在地图上所处的位置(以经纬度说明),四邻界址名称,东西南北,长宽各多少?长面积多少?二、“建制沿革”,即曾经的隶属关系,中间发生过哪些变化。三、“行政区划”,即现在的隶属状况。四、“人口、民族”,即本村人口、民族变化情况。
第二节“自然环境”一、“成陆”:即何时成为陆地,何时开始居住耕种。(这可访问老人或参考有关资料的记载)二、“土壤”:指土壤植被资源、土壤质地肥力等,例举当地所有动物、植物的名称,可分为这几类来写。1、粮食类;2、蔬菜类;3、油料类;4、棉麻类;5、数目类;6、花草类;7、药材类;8、野生植物类;9、家养动物类;10、野生动物类。三、“气候”:即常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所处温度带,初霜日、终霜日,日照多长时间等方面的内容。四、“自然灾害”:指常发生的旱灾、涝灾、台风、寒潮、冻害、冰雹、龙卷风等方面的情况,一年中,发生这些灾害的大体时间等。第三节“耕种制度变革”这一节主要从初始垦荒、广种薄收、双熟制、五种三收、规模种养、主攻单产、主攻经济效益、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这几个方面来记叙不同时期的耕作情况及效果。第四节“人民生活”主要记叙人们“食品衣着”变化,“居住环境”改变,“交通工具”变化以及其它方面的更替变化,有些内容可以列举具体数字莱说明。第二章“村庄建设”第一节“村容村貌”具体写清楚:一、村组变迁二、自然村落三、居民点四、新农村建设这几个方面的变化过程、采取的措施及现有状况和村址变迁的过程及现状。第二节“基础建设”这一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一、路桥修筑二、饮用水工程三、绿化、美化、亮化等
对每一部分内容,写清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投资、规模、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等等,有些东西要列有具体的数据。第三节“农村经营管理”主要写清:一、村务公开二、合作经营三、经纪人四、劳动力转移五、两金一税、涉农补贴等方面的做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第二章“工商流通”第一节“发展概况”根据实际情况记写,可通过具体数据说明问题,反映出历史上工业项目的大体情况,现在工商业状况。第二节“工业体制”主要写明:一、村办企业二、个体民营三、三产服务业四、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情况。比如企业名称、创办时间、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等,应该既有文字说明,又有数字表述。第三节“商业”可从“下伸点、供销社、小卖部、代销点、百货店到超市”等不同的时期商业形式的转变,如实反映出计划经济时的商业和市场经济时期商业情况。第三章“农业、水利、土地”第一节“农业所有制变革”这一部分内容可从:一、土地私有二、农业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三、人民公社四、联产承包五、土地流转等方面来写,如实记叙每一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土地使用权的情况。第二节“作物布局”记叙不同时期:一、布局
二、产量三、主要作物等方面具体情况。主要作物指:1、粮食2、棉花3、油料4、果蔬5、林业等内容。写清楚每一时期的做法及收益情况。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从以前的“大锅饭”到“按劳分配”到“联产承包”到“空前自主经营”等方面进行记叙,反映出农村分配制度的变革过程。第三节“农业科技”主要写清楚这几方面的内容:一、组织。1、村组科技队伍人员名单2、职责内容3、服务领域:种植、养殖方面4、科技方落户:类型、户数、带动情况。二、农资应用技术。1、农药2、良种3、肥料4、农膜等这些的应用情况和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主要栽培品种,统一供种,良种补贴等方面的情况。第四节“农具”主要记叙不同时期农用具、蓄力机械、简单机械、手动机械、电动机械等的使用情况。第五节“农业机械”指手扶拖拉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机、播秧机、抪种机、开墒机、复膜机、饲料加工机、增氧机等的拥有量、使用、管理、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情况。第六节“水利”写清楚:一、河道二、农田水网三、防洪抗旱等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机有关项目的实施、管理方面的情况。第七节“土地”主要记叙:
一、体制沿革二、地藉地名三、用地管理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和做法。第四章“党政、社团”第一节“党的组织”主要记叙本村的建党历史、发展过程、党员丰碑、各个时期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组织情况,主要负责人情况。第二节“村民委员会”写清楚村民委员会的产生方法、行政组织及人事更迭情况,可用干部一览表的形式,列出具体人的名单、职务及其他情况。第三节“社会团体”指:一、民兵二、共青团三、妇联四、民调治保五、计划生育等这些方面的情况以及服兵役情况,列出各届有关人员名单。第五章“综合管理”记叙有关:一、村规民约二、岗位责任合同三、用地规定四、承包合同等这些的制度内容,也可分节记叙。第一节“社会福利”主要写有关敬老、养老、老有所养和社会保险、社会养老方面的做法。第二节“医疗卫生”主要写村卫生室建设,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第三节“教育”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方面。一、学校教育。写清楚各个时期的办学情况和学校老师、学生情况,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二、社会教育。
指扫盲识字、业余教育和普法教育等方面的办学情况,取得措施及参学情况。第四节“民调治保”主要记叙组织情况,职责范围,发挥的作用和有关人员情况。第六章“人物”主要记叙:一、知名人士(名录及事迹)二、英模人物(名录及事迹)三、革命烈士(名录及事迹)四、现代人才(名录及事迹)附录:一般写有以下内容:一、要文集存二、宗教信仰三、杂记1、名胜古迹2、文化遗产3、地名溯源4、掌故(指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及历史人物故事或传说)5、传说6、古藏7、民谣民歌8、生活习俗9、语言10、谚语11、歇后语12、姓氏等等四、尚需补记的其他内容编后记对编纂“村志”的始末做一小结,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编纂领导小组和工作人员名录。
篇十: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从2013年开始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连续编辑出版了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康乐年鉴2015康乐年鉴2016康乐年鉴2018康乐年鉴2019康乐年鉴2020即将出版康乐年鉴2021年鉴被国家图书馆方志馆等收藏其中康乐年鉴2013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康乐年鉴2019荣获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活动讲稿
同志们:
今天,今天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活动。
一、基本情况。1983年1月,康乐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1986年8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改名为县志编辑部。1998年3月,县志编辑部党支部成立。1999年8月,县志编辑部改名为县地方史志办公室。2007年,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主要负责康乐县志编修、康乐年鉴编辑、地情丛书编写、扶贫开发志和全面小康志编纂、乡镇村志编纂指导等工作。有干部职工21人,其中女9人,党员10人,平均年龄49岁。
二、《康乐县志(1986—2005)》编修。2011年,针对《康乐县志(1986—2005)》资料缺失严重、编修停滞现状,收集图片1000余幅、单位和人物资料600余份,县档案馆(室)和相关单位查阅、核对资料100余次,收集补充碑文、方言、传说、补遗等资料6万余字。他结合康乐实际,八易其稿,重新设置完善篇目。他亲自总纂统稿、文字改稿、电脑修改“一条龙”式全程
工作,仅用三年多时间,完成120万字的县志初稿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评审稿第一稿、第二稿,送审稿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2019年6月27日,在州政府会议室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会;2020年7月份,《康乐县志(1986---2005)》由甘肃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10月23日,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出版发行仪式。5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了单位负责人介绍康乐县建置、景XX、景古旧城等地方史料的《中国影像方志康乐篇》。
三、《康乐年鉴》编辑情况。从2013年开始,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连续编辑出版了《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康乐年鉴(2015)》《康乐年鉴(2016)》,《康乐年鉴(2018)》《康乐年鉴(2019)》《康乐年鉴(2020)》,即将出版《康乐年鉴(2021)》,年鉴被国家图书馆、方志馆等收藏,其中《康乐年鉴(2013)》荣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康乐年鉴(2019)》荣获“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年鉴有侧重、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艰辛奋斗历程和卓越历史成就,为社会各界了解康乐、研究康乐,提供年度性基本资料和历史借鉴。
四、史志功能发挥情况。为大力弘扬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临夏精神,充分发挥史志成果教化育人功能,促使全县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地方历史文化,熟悉县情,为全县189所中小学赠送《临夏州志(1986—2005)》《康乐县志(1986—2005)》等338套,实现志书进校园活动全覆盖。为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西北师范、西北民族、州委党校(行政学院)、州图书馆、县青少年学生课外活动中心、五户乡朱家村村史馆、县新时代文明中心展厅、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赠送《康乐县志》《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等。为方便读者读志用鉴,在甘肃地方史志网、县人民政府网上传已出版的首部《康乐县志》《康乐县志(1986—2005)》和康乐年鉴电子版,使县志、年鉴成为读者的“掌中宝”“袖珍书”。
五、史志研究情况。他编写出版了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划过指尖的流年》,在中国农村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方志》《党的建设》《甘肃经济日报》《民族日报》《甘肃史志》《陇南史志》等媒体,发表新闻、文学、史志、非遗、图片照片685篇(件、副)。参加了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的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第三届甘肃文艺论坛、新时代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治理与文化传承研讨会开幕式暨主论坛等,并做了交流发言。史志论文《临洮岳麓山老子“飞升”地辨析》
被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历史学术研究会论丛》收录,是临夏州唯一被收录的论文;非遗论文《莲花山花儿源流特征及传承保护之我见》被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三个面向”系列丛书之五《再论中国花儿》收录。
篇十一: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村志序汇编《X村志》序言当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古老热土的父老乡亲,都会为之心潮澎湃。因为悉心研读,见微知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吾村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本村志既是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X、了解X的同仁们的一份特殊礼物。X山水绚丽,文化绵长,景致独特,百姓勤劳,民风淳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吾族先辈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他们斩木揭竿,奋起反抗,前赴后继,众志成城,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铁胆忠肠,涌现出XX这样的民族英雄。当鬼子进村,X人宁愿战死,不甘坐亡,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筚路蓝缕,不竭追寻,探索过很多农业农村新路。80年代中期,家家户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全村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来帮忙,场面宏伟壮观,描绘了一幅“科学种田增效益,规模生产促增收”的壮美画卷,使得X在全县名噪一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继承祖辈聪明能干、勤劳肯干、踏实会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诚信实干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之际,在XX越烧越旺的历史大背景中,X虽没有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同样有一批人先知先觉,借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在西面的山坡上办起了工厂,使一个农业村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这是人们对X村的概括。XX,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X村民的荣耀。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史志(村谱)是一个区域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本村志内容丰富,体例编排科学,类目设置合理,资料翔实可靠,行文规范流畅,做到略古详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体现了较高的编纂水准。它凝聚着以XX等为代表的一批编纂者的无数心血。无论是查阅资料、史海勾沉,还是爬山涉水、调查走访,抑或伏案书写、胪列明析,他们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其心可鉴,其情可嘉,其精神与本志书共存。
观史思治,修谱谋远。本村志融思想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还原了X村的历史风貌,揭示了生命延续、荣枯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人乃至后人了解、研究X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村志的问世,相信一定能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作用,培根基,清本源,克振家声,德传万古,我相信其意义深远而无穷矣。
X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今天,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默默地行走在天地之间,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你的赤子,无论走到哪里,X永远都是我的根和源。我愿常常听到家乡人熟悉的声音,看到家乡人亲切的脸庞,我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家乡。
我祝愿X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家乡人更加精诚团结,更加奋发进取,更加富庶繁荣。
《X村志》编成之际,编委会嘱我写序,深感荣幸,爰书数语,以为序言,以待来者。
X村志序言
存史修志,无疑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件令人欣慰和值得庆贺的大事。在地方志的编修中,乡志、村志的编纂,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层社会文化现象,是志书编修领域的一种拓展和创新,为地方志的编写增添了鲜活的新内容,呈现出生动的新气象,可喜可贺。
我在XX工作了整整九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深知XX农村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这是一片宝地。XX编撰的这部《X村志》,以一个农村为
载体,取材广泛,考证翔实,序列有致,文笔流畅,略古详今,雅俗共赏,不失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好志书。以史为鉴,足可资治。
农村史志值得编修。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发起的,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基本上是在农村展开的,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攸关民族兴衰的党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则更是从农村开始的,今天已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历史一再证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农村、重视农村,在治国方略统筹运作中,始终把农村事业定位于影响全局的关键。厚实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文化底蕴,注定农村永远是一个内涵丰富、题材重大、值得记载的史志课题。
农村史志别具特色。对于X这样一个XX南部普普通通的村庄来说,在XX这片既有光荣革命传统,又富集多种矿产资源,既欣逢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囿于贫穷落后封闭守旧的传统观念困惑的广袤土地上,《X村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也就既带有典型性,又带有普遍性。这样一个普通村庄的史志,真实地反映出XX广大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近百年来艰难曲折、生动鲜活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XX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村史志弥足珍贵。史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再现,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还是民族的、军事的原因,不论是主观世界的原因,还是客观世界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对后人来说弥足珍贵。一部《X村志》,内容丰富,编修有序,是全体村民父老乡亲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的珍贵礼物,更是地方志编修同仁们的一本颇有价值、独具特色的参考志书。
《XX村志》序《XX村志》摆在了我的面前。组织者XX、主要编修者XX瞩我,“说两句”。其实,我也有此意。盛世修志,目前已有不少的村庄都编修了村志。愚以为,《XX村志》是我市村志中上乘之志,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所以,欣然命笔。我遥望XX。XX独锁我市门道XX,XX源于我市XX,XX流下两道岁月的河,一条是物质的河,一条是精神的河。这两道河从石器时代就开始流淌,且经久不息、流淌多年,终于流到了我们这一代,在相互汇合点上,谱写了XX历史、诞生了具有太行特色的XX文化。这些历史宝藏,是何等的雄厚、何等的宝贵。然而,岁月无情,它能创造历史、繁荣文化,亦能湮没历史、埋藏文化,天长地久甚至将历史、文化一并清零。“夫志也者,史之流也”。志书之旨,就是遵循时光隧道,记载其盛衰变迁、风俗习惯之史迹,以供后人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作为立身、治世、发展之鉴。《XX村志》较全面地记述了XX先人执著地生活,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XX现代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建设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及智慧、创造,将XX历史变迁和巨大变化载入史册。它将这一“史之流”资料化,无愧地担当起志书这一主要责任。
“详近略远”,是方志之学的同义。其实,历史越远,越有入志的价值,“略远”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时代太久远了,资料缺乏,史海钩沉相当不易。晓东兄深知这一点。他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古XX历史文化的挖掘上,在古志书、古遗址、古文物,尤其在民间记忆中苦苦寻找线索,利用辨析、推理、存疑的方法,较准确地厘清了XX变迁的历史文化脉络。
比如:上世纪70年代,村民整地、建房,挖掘出数量相当多的铁炉渣和遗留的铁块;村留有大量的窑洞炉炼铁遗址,乃至一条数里长的季节河叫XX河。这说明在古代,XX曾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炼铁场,而这一点历代志书都没有记载。再比如,XX村旁有一XX,在当时这里是三川货物贸易、通X达X的大市场,非常繁荣。当时,XX位于村中,只是XX河泛滥、将村庄冲毁才使村庄南移,形成现在的村落,使XX偏于一隅;而所有志书对此都没有祥载。还有,XX的发祥地是XX、XX也曾是古战场、《XX》的故事发生在XX、由艺人编剧、首演„„这些推理都有实据在,经XX等人小心求证,逻辑非常严谨。如果对古XX的历史变迁加以研究,对XX的地方文化也是一种极大的丰富。
“详近”,自然也是《XX村志》的特点。不同其他志书的是,这“详”中有略,详略得当。因此,能给人一种信仰、一种鼓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古老、沉闷的华夏大地迎来曙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富裕的各个历史阶段,伟大的党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甚至失误。这在XX这个小小的村庄的历史中,也留
下轨迹。对这段近史的“详”,《XX村志》却力求“简”,点到为止而又不遗漏——因为这毕竟是历史,不能不载;点到为止则使志书不至于成为“伤痕文学”、消磨人们的意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XX村志》却浓墨重彩,对村庄发生的重大变化详细铺陈,悉数记载。这样,既尊重客观事实,又给
人奋进的力量。洋洋数万言、跨越数千年,能准确地把握详略之度,实属不易,这也是《XX村志》的主要特色。
《XX村志》的问世,编修人员历经数年、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在有生之年,以客观、科学,求真、求实、公正的态度,潜心挖掘、创造了这笔宝贵财富,其功德无量。我怀敬佩之心,向XX人民表示祝贺。相信XX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定能用智慧、勤劳的汗水,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XX村志序贯穿古今,阅尽沧桑。跨越世纪,共创辉煌。《XX村史志》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在XX笔耕下,终于面世了。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千秋大事,将给村民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件无价之宝。笔者不辞辛劳,千百次走访乡亲父老,查阅历史资料,求证历史事实,考察地理环境,体验人情习俗,完成了近X万字的村史志,从中可见XX的骄子们爱村念乡之心,怀旧望新之情。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铜为镜,可正衣襟。XX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村里自古就有文人秀才出现,现今又有众多学子考入大学。XX土地广阔,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村在绿中,绿在村中,是绿的海洋,环保示范村。东临XX,南依XX,北邻XX,西靠XX。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村民带来生存的好条件,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给村庄增添诸多光彩。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生产建设,民房改造,村容村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长足发展。这是该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长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XX村志》全面地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并突出建国以来机构变革,经济建设,自然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才辈出的深刻变化。体现“薄古厚今,古为今用”,力求“公正、事实、全面”。村志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录,拾零整合,漫笔纵横。《XX村志》的出版,对我们进一步
了解和研究XX村,激发人民热爱家乡,总结建村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吸收历史文化精华,都具有极大的裨益。
当今社会,是急剧变革的时代。大至国家,小至乡村、个人,都将在这场急剧变革中经受考验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作为衡量一个乡村,一个地区或个人的先进与落后的筹码越来越重。学文化,学知识,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历史潮流。希望村委会,审时度势,放眼将来,进一步改革开放,励精图治,招商引资,大兴百业,发展经济,努力建设好文明村,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XX是我的故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走出XX默默行走在天地之间,任劳任怨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直到光荣退休。而今虽定居永胜沧阳县城,但我永远是XX赤子,XX永远是我的根和源。我撰写《XX村志》,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XX村~
我祝愿XX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更加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富庶繁荣~
是为序~XX村志序一《XX村志》在中共XX村支部委员会和XX村村民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XX同志的多方努力,终于问世了。我看到这本志书时,倍感欣慰。该书真实地展现了XX镇XX村这个在中国大地上最基层、最普通的自然村庄半个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客观地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乡的历史足迹。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XX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这部村志的出版,凝聚着XX同志近X年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他凭着一腔爱乡之情,一种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访千人百众,集成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终于编纂成这部XX村第一部村志。该书不仅是一部XX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对家乡民众进行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教育的乡土教材。
古镇XX,地滨长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XX粮仓之称.XX作为XX镇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几十年来,经过历届村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是一个个像XX村这样的基层组织才构筑了XX镇今天的发展和兴旺。《XX村志》的出版,将进一步激励更多的XX、XX籍人士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同创造XX的美好未来。
序二国有国史,村有村志。编史修志的目的在于资治教化,鉴古知今。《XX村志》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半个多世纪里XX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全方位展示了新农村的崭新风貌、XX人的时代风采和传统的楚风遗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价值的信史。XX村在解放前人民生活困苦,饱受剥削和压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作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XX人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善生产条件,兴办社队企业,农村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XX村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多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办企业,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全村人民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迈进。
回顾历史,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前景灿烂。XX是个美好的地方~我生在XX,长在XX,XX是我美好的家乡~我于XX年XX高中毕业回村务农,先后担任过村XX,XX年离村。在村工作X年,向老一辈村党员干部学到了工作经验,学到了农业知识,尤其是培养了诚实做人、勤奋务实的品质。我衷心感谢XX这方热土对我的养育之恩~
《XX村志》由XX同志收集、整理、编纂而成,这是他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欣逢该书付梓之际,谨向编辑人员致以诚挚的谢忱~
序三修志编史,鉴古知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传承文明、造福后代的历史用。《XX村志》经历X多年的修编历程,终于问世了。她犹如一幅浓缩的乡村画卷,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XX农村5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窥一斑而见全豹。全书反映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现状。其图文资料多侧面展示了XX农村的新旧风貌,记述了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轨迹,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史料,更多的是历史的启迪和时代的鞭策,堪称“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佐证”。《XX村志》的出版,凝聚了XX同志X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实属不易~他凭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撰一部村志,献给慈爱的母亲~XX籍的公职人员和离村务工经商者,均生于斯、长于斯,虽然离开了XX家乡,但都难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我相信《XX村志》的问世,将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XX村志》翔实记载了XX同胞的名姓和部分人物的事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所有XX同胞,都关心、关注着《XX村志》的出版,都为她的问世欢呼~
篇十二: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新时代开展古村庄、村志编纂工作的重大意义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编纂地方志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项重要内容。XX县作为千年古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修志事业延续近千年,繁荣昌盛。作为一名方志工作者,要以XXX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XX“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XXX“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直笔筑信史,彰善引风气”的重要批示。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分层实施,充分利用地方志的独特优势,全面客观、系统记述XX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为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地方志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记录全县古村庄、传统村落的历史变
迁和发展进程,传播乡土文化,传承民风家风,引领乡风文明,充分发挥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古村庄、传统村落的行政村志(以下简称村志)的编纂工作迫在眉睫。
一、XX县地方志编纂历史与现状分析XX县素有修志传统,自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癸酉年)至民国时期,先后组织过15次编修县志,其中南宋2次、明代5次、清代7次、民国1次,共有14次成书。自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修志至今,我县编纂出版的县志有2本,点注、翻印清同治县志2本。实现了乡乡都有乡(镇)志;编纂出版的部门志和专业志有35本。此外,还有数种未冠以志书之名的地情、年鉴书籍,编纂的XX年鉴有11本。二、编纂目标严格落实“一纳入、八到位”要求,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纂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坚持做到“四有”,即:有规划,在全面调查
各村修编志书情况和编纂意向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全县传统古村落村志编纂方案;有组织,各乡镇都要明确主分管领导,建立编纂机构和队伍;有经费,加强编修经费投入和工作支持,确保志书修编顺利进行;有成果,实现申报传统古村落的村修有村志的目标。
三、开展村志的编纂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村志编纂工作责任重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将编纂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定分管领导,建立健全修志机构,组织专门的写作班子,选配好主编,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2.逐步推进实施。修志单位要按照工作要求,成立村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具体的编纂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和动员专家、学者、老干部、老教师以及知情人、当事者进入志书编纂班子,并为志书编纂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要合理确定本单位编纂工作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拟定详细编修计划,紧扣时间节点推进修志工作
3.注重编纂质量。要以XX规定为指导,坚持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有机统一,系统、期实记述镇街、村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全面、资料实、记述准确、文字精炼印制规范。要健全制度,规范程序,保证志书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志书出版。
4.确保工作经费。各乡镇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村志的编纂、评审、业务培训及印刷出版。各乡镇、村也可通过自助、自筹,企业或个人赞助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解决不足部分。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筒报等媒体,加强对村志编纂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村史村志编纂的良好氛围。
篇十三: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一社区领导需要提高编修村志重要意义的认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图书室和文化大院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对村志编修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少数社区的两委成员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修志不仅不挣钱还费力花钱不如搞经济项目效益来的短平快编修村志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刘文海【摘要】@@为真实地记录村庄从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转变的历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为留住历史,不忘先辈,青岛市崂山区启动了"村村修志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干部和村民们积极响应,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就村志编修中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供同仁借鉴和指正.【期刊名称】黑龙江史志【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3为真实地记录村庄从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转变的历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为留住历史,不忘先辈,青岛市崂山区启动了“村村修志工程”。这一工程得到干部和村民们积极响应,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就村志编修中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供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社区领导需要提高编修村志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图书室和文化大院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对村志编修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少数社区的两委成员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修志不仅不挣钱,还费力花钱,不如搞经济项目,效益来的短平快;有的感到修村志难度大、不好写,等等。事实上,村志汇集了社区各方面的重要史料,充满着乡土气息,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其价值不可低估,理应引起高度关注。
1.对于多数社区来说,历史上从没开展过村志编修,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人的记忆和世世代代村民的口传之中。如果不及时将这些历史资料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各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通过编修村志,全面、系统地记载社区的历史和现状,留下一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村民、村事实录,为后人保存一份珍贵历史资料,其“存史”价值随时代推进将会显现。2.村志是社区的百科全书,它记载社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详实记载社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风民俗、建置沿革、村民村事、经济兴衰,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活动,从政治生活到经济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均作全方位、多视角的反映,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村志不但能成为社区领导者重要的决策参考书,而且居民通过阅读村志,能够明确社区发展的曲折历程,更加坚定地拥护党和国家目前在农村的各条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3.村志是社区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所记的村民、村事是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事例,这里有政治生活、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情景,居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村志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居民提供了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能够正确而又适度地调动人们恋乡恋地情结,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教育效果显著。4.通过发行村志,不但可以流传本村本乡,还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的历史与现状,从而宣传社区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打下基础,为社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启动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1.社区能否启动村志编修工作,关键在干部。而社区干部能否作出编修村志的决策,又取决于他们对修志工作的认识水平。区、街道级的史志工作机构,必须在社区干部中广泛深入宣传村志编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社区干部对村志编修工作的高度重视。借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颁布施行的浩荡东风,在全区、街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在全区、街道上下营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的浓厚气氛。通过召开全区史志工作会议,并邀有条件开展村志工作的村居党支部书记参加。由分管区志工作的区领导对开创全区史志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开展村志编修等基层修志工作作深入动员,使区史志工作会议直接动员到村干部。2.推动村志编修工作全面开展,必须首先从点上抓起,分层次抓出几个典型,找出村志编修中共性的问题,摸索出经验在面上推广,使社区的村志编修工作少走弯路。同时,典型社区编写出村志对其他社区能起到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从而推动村志编修工作全面开花。3.从区史志办选派有经验的人员,集中优势兵力对点上的村志编修工作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从人才选拔、篇目设计、召开动员会到搜集资料、分工编纂、形成初稿、召开评议会、修改定稿等各个环节,区史志办人员都是全程参与,进行现场指导。这样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村志编修工作,编出典型精品村志,供面上学习仿效,进而将经验在全区推广。
三、面上推广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村志编修的组织者是村干部。由于多数村干部对史志编修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村志编修特别需要专业史志工作人员的指导。1.人才关。选聘人才是编修村志极其重要的工作。史志部门首先应当为村志编
修把好人才关,指导村干部做好选聘人才的工作。首先应当考虑从本村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中选聘,特别是乡土作家、退休教师和干部等,这些人熟悉村里的情况,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最适合开展编修村志的工作。如果村里的文人不能胜任,区、街道史志机构就应当主动承担起为村里推荐编辑的责任。区、街道史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史志编辑人员人才库,面向全区、街道,吸收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热爱村志工作的人员加入到村志编辑人才库中来,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村志编纂工作水平,为全区、街道、编写志书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各修志村居的不同情况,协助村居采用不同方式选聘编辑人员。2.材料关。丰富翔实的村志内容来源于深入扎实的材料搜集。在村志编修工作中,编辑要重视基础材料搜集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搜集材料。不但要利用社区里积累的各种档案,还要充分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的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特别是退下来的老村干部和老先进家中,珍藏着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很有采用价值。不但要搜集文字资料,还要大量采用照片,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不但要搜集成型的文字、实物和照片,还要采用口述记录。社区里的老人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但他们文字水平不高,对有记载意义的事件记在心中却不能写。编辑人员应当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并当场做好记录,以口述记录的形式将村里的事件记载到村志中,这样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3.编辑关。与其他志书相比,村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村志应当更加贴近百姓,更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可信、可读、可传。在村志编修中,要详个性,略共性。在体例、框架、篇目、内容等诸方面,不要照抄照搬其他志书的做法,而是要突出社区的特色,优化篇目,简化层次。对县、区、乡镇、街道
志已经写得较多的内容以及历史上按照上级的要求和一个模式开展的各项活动,要略写;而对于村落的规模和变迁,村民姓氏家族的来源和发展,村民的婚姻家庭、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有鲜明乡土特色的内容要详写。要重视对普通人的记载。编修村志首先是要给村民看,村民是村志的主要读者。多数村民不但想从村志中看到村中的名人和能人,还想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家庭跃然书上。我们应当满足多数村民对村志的这一愿望,不但要记录村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还要以表格等形式尽可能地把每个普通村民家庭和村民的基本情况录入村志之中。这样,我们的村志就能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在文体和文字方面,要生动活泼,不拘一格,避免照抄照搬其他志书严肃枯燥的文风。资料性是地方志的本质属性,村志也不例外。但对于村志来说,保持资料性并不排斥资料的可读性。村民是村志的最大读者群,他们不喜欢看枯燥乏味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村志资料性、严谨性的同时把社区历史上有记录价值的事情写得生动活泼一些。要大力提倡村志在记述社区历史事件时大量采用当事人回忆录和当事人的口述记录,并以村中长者口述记录的形式详细记载流传已久的村中历史人物的“名人轶事”。
四、行政领导需要解决的问题
1.史志部门首先应争取当地行政主要领导的支持,例如区史志办要撰写《关于开展村村修志工程的建议》,请上级领导批示办理。2.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把编修村志列入街道和村干部干部考核范围,赋予分值。在区和街道村志工作会议上,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从行政上加大推进力度。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史志办和社区签订承编责任书,完成情况列入单位业绩考核,工作结束时对先进单位和
个人予以表彰奖励。3.村(居)两委要把编纂村志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成立修志办公室,抽调工作认真、文字功底好的同志,组成编写小组,腾出办公地点,配备电脑,拨出资金,为编修村志创造良好的环境。关心修志工作者,积极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政治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问题,使他们安心修志。4.编写村志的各项工作经费要村(居)列入财政预算,由两委牵头解决,并按《村志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出版资金有困难的,也可采取村集体自筹一点、办事处(乡镇政府)扶持一点、区政府奖励一点、全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解决。通过众人集资或争取社会赞助,解决印刷资金问题。
五、编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要突破村域界限,通过招、聘、借等形式,配备精良的编修人员。健全编纂委员会,选聘得力主笔,组成专职编撰班子,实行主笔、主编责任制,确保修志任务顺利完成。2.要主动争取上级史志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向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请示,让他们了解村志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努力工作,争多出精品村志,从而赢得领导和村民对修志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3.要按编纂流程先后次序,力求量化、细化,强化可操作性,从撰稿、编辑、分纂、总纂、编审、校对等各个环节,明确职责,一环扣一环,保质、按时完成编修出版任务;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资料、分类、要素、体例、行文、创新、出版等每个环节,都要从严把关,以确保村志质量。4.要突出特色,在发凡起例时,要灵活、宽松,篇目设计别开生面,内容选择
要以当代资料和微观资料为主,人文为主体,民情占首位。改革开放是重点,注意反映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三个突出”:一是要突出农村特色,强调农村是以宗族为基础发展繁衍起来的,是从自给自足封闭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这个事实。二是要突出村域特色,这是关键所在。每村有主业、每村有特色。力求一村一策,一村一特。三是突出村庄的主要变化。
六、资料收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资料要真实。修志要用事实讲话,如果把一些不准确的资料收入村志,有志不如无志。在资料搜集与编写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两个依靠两个保证”。一要靠广大村民,保证真实性。“村志”的直接读者是村民,村民是本村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人,村民最关心村志的内容有无漏缺,是否属实,村志应尽量达到村民满意,获得村民的承认。二要靠上级业务指导,保证体例完备、“三关”无误。村级修志在业务指导、行业管理上必须做到“三上三下”:即村志编修之前要先上报工作方案及篇目,区、街道史志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初稿完成后要上报,审核志体与写作工艺;送审稿形成后,要上报区史志办统一把好“三关”,批复出版。2.纲目要全面。通过地理资源、民族人口、姓氏谱牒、政治经济、习俗、生活、婚姻家庭社会、节日、社会民风、饮食、文化艺术、教育、医药、体育、宗教信仰、禁忌、人物、艺文等记叙表述后,展示村庄的“自然、历史、族姓渊源、民族习俗、地方风物、生产劳动、经济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在和外部情景。3.内容要乡土化。村志立足于村,言乡土史,讲乡土事,记乡土情。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故对农业与林业以及生活等方面,记叙详尽,立足乡
土。4.语言要简洁。文字精炼,叙述得当,条理清晰,通俗易懂。5.会议要开好。一是开好座谈会。通过座谈辅导,使编修人员学会如何收集资料与掌握利用资料,克服不敢写、不会写的思想,尽快进入角色。二是开好经验交流会。通过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鼓励先进、督促后进,推进工作进展。三是开好汇报会。针对汇报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意见。
七、编写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写好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农村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出租、转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作物栽培的变革等,给农民带来了富裕。这些是共性的,但各个村发展不一样,要着重写出个性。特别要写好“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新生事物。2.写好人口流动。农村的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一大资源,农村是劳务输出的单位,现在有很多村变成空心村,在编写村志时对外出打工的人数、路线、分布、职业、经济收益以及对客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均应立目记述,从而反映该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对外来劳力大批进入的村,在编志中也要设目或节进行记述,这是市场经济上的人口流动,在记述中要写明外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籍贯、分布、职业类型、劳资情况、生活情况、治安管理等。3.写好宗族家族。旧的宗法制和宗族势力,解放后土地改革时已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民公社体制没有了,农村很多旧的势力复活。家族、宗族活动频繁。有的把宗族、家族关系整合成新的合作体系,有的把家族关系引进新的合作体系,有的使家族关系成为再合作的基础
之一。如有不少企业、公司是由家族组织起来积累资金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这种家族新的经济组合带动了一个家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改革开放中让家族扮演新的角色,进行创造性的再利用,为此,对宗族问题在编写村志时,不要采取简单办法,要作科学分析,进行实事求是地记述。
篇十四: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或者吸取应用或者作为借鉴或者引为警戒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我们的工作是会大有助益3是贯彻国家法规和党中央报告精神的需要200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人大志》的编修
回答3个问题(为什么修志?怎样修志?修志进展如何?)、激发2个参与(参与资料搜集和提供、参与志稿审读和把关)、达到1个预期目标(力争修成精品)。一、修志的目的和意义1、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需要盛世修志,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编修《人大志》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1)什么是志?汉郑玄注:“志,记也”。志,就是记事。志的概念。简单表述就是“一定体例记事为主的书或文章”就叫志。这13个字阐述3个概念:一是按“志”的体例;二是如实“记”历史和现状,不议论;三是以事项为“主”。当然,深入理解的话,要与志的特点、体例等紧相联系。(2)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又称方志,它是记载一个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具有特殊体例的文献性著述。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外:史„„掌四方之志”。清孙诒让注:“方志,即外史所掌四方之志”。据考,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书是西汉陈木所撰的《益
1
州志》。最早用“方志”二字称其书名的是隋李播的《方志图》二卷;惜二书今均不存。(3)什么是地方志书?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工作条例》()(4)地方志源流怎样?一般认为:起源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清朝(旧志8000多种,清朝占4889种);高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超历史志总和,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届修志,仅据统计,全国出版省、市、县志4278种(不计乡、镇、村志))。例如:两千多年前的《禹贡》和《山海经》常被人们称之为地方志的鼻祖。《禹贡》是《尚书》又叫《书经》中的一篇。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分当时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作者无名氏。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
2
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山川鸟兽。《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清代是修志的全盛时期,各省、府、州、县均设有志馆或志局,共修成各类志书4889种。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三次重修《大清一统志》。修志的体制也更加规范化,清朝廷一再诏令全国修志,雍正时更明确规定,各省、府、州、县志60年修一次。就来凤修志情况来讲,在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修成《乾隆·来凤县志》《乾隆·来凤县志》为来凤建县后第一部成文县,志;在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成《同治·来凤县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迎来了春天。1980年4月,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上“大声疾呼”:“我们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体例去编写方志”。胡乔木振臂一呼,全国景从。湖北省于当年12月成立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此拉开我省第一届修志的序幕。1983年4月8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立,领导全国修志工作。在第一届修志工作中,来凤修成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来凤县志》,并于1990年10月印刷出版。2004年,湖北省启动第二届修志工作。
3
2、是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的需要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地方志的作用。早在战争年代,每解放一个县城,毛泽东主席总是要找当地的县志看。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不仅自己调阅大量四川方志,还辑选部分方志,推荐给到会领导同志,提倡利用方志,提高领导水平。同时,毛泽东还倡议全国各地要编修地方志。8月9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要系统地整理地方志,把要方志中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资料整理出来,做到古为今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地方志的编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就方志的编修工作不断做出指示和提出要求。邓小平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编修新方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了编修方志的组织领导机构,并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志工作,使方志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83年5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编纂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
4
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作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中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或者吸取应用,或者作为借鉴,或者引为警戒,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我们的工作,是会大有助益的。3、是贯彻国家法规和党中央报告精神的需要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对编纂地方志工作进行规范。这就从制度层面上,要求我们必须把地方志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
5
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十七届六中全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几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4、是发挥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用的需要宋代郑兴裔首次提出方志有“存史、资治、教化”功用。明代杨宗气在《山西通志·序》称:“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1)存史:地方志的资料价值决定了其有存史的功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2)资治:地方志是官修的志书,体现了官方的观点和意志,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资治(资政),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科研服务。(3)教化:方志所记载的革命斗争材料、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材料等可作为教育后人的教材,在进行爱国爱乡的教育方面有其它书籍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等也有良好作用。5、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那么,如实地记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来凤发展历史的《人大志》,也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来凤人大志》的编修,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来凤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展示来凤几代人大工作者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履职、扎实工作、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快来凤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做好新时期来凤人大工作,促进来凤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资政作用。二、地方志基本知识1、地方志种类按记载的区域划分,可分为如下几类。(1)总志:是记载省以上区域,甚至全国范围的志书。元、明、清三代创修一统志,例如《大清一统志》。总志的体例特点是按行政区域(如省、府、县)而不是按事物分类记述。(2)通志:即省志。是以一省为记述范围的志书。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省”,始置于元代,省之有志亦始于元。至明中叶,已是“各省莫不有志”。省志的体例特点是能将全省各府、州、县的不同事物合起来分类记述,故曰“通”。清章学诚说:“贵乎通志者,为能合府、州、县志所不能合”。鉴于此特点,目前仍有些省的新修省志叫通志。通志一般由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如布政史、总督、巡抚、省长主修。
7
(3)府、州志:是记载一府、州之内各种人、事、物的志书。历史上府州之名多有变换,但大致仍多属省下县上的行政区划。府、州志书在体例上类县志。一般由知府、知州主修。(4)县志:是以县为记载单位的志书。县志是中国地方志的基干,为数最多。县志一般分类较细,记载较详,因而它又是编纂省、府、州志所必须采摘和利用的资料。(5)乡镇志:为记载县以下一乡、一镇、一村、一里、一场等情况的志书。按记载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如下几类专志(即记载某一行业、某部门的志书):农业、工业、教育、电力、交通等专志,《人大志》就是政治类专志。2、地方志的特点(1)地域性:这是方志的首要特征,无论何种志书,都必须以特定的区域为记载范围,必须突出地方特色。(2)连续性:地方志之所以成为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就在于它的连续性,一地几百上千年的连续记载,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系统的地情资料,为总结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社会主义新方志规定20年修纂一次。(3)普遍性:地方志的修纂遍及全国各地、各级及各个部门或行业。(4)广泛性: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到一地的自然及人文的各个方面,号为“一方之全史”。
8
(5)资料性:地方志主要以资料说话,寓褒贬于记述之中,具有存史的价值。(6)可靠性:志为信史,资料考评精当,持之有据,言之有故,翔实可靠,具有很高权威性。(7)实用性:经世致用,服务当代,遗惠后世,是方志的生命力所在。3、地方志的结构是指一部志书的结构格局。志书结构体大致可分为7种:平列体(指志书中诸多类目并列平行而互不统摄的结构方式)、纲目体(指全书先立若干大纲,每纲再分诸多目,目下再分子目细目,以纲统目)、纪传体(指仿纪传体史书,以纪、志、传、表、录等体裁分部类,其下又设子目的结构方式)、三书体(清章学诚所创的一种体式,把整部志书分为三部分,即“志”、“掌故”、“文征”。其中“志”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以纪、谱、考、传4种体裁分为4个门类;“掌故”录存典章制度,“文征”辑录文献典籍,这两部分都是志书的资料部分)、三宝体(志书总体上分为土地、人民、政事三门结构类型。“三宝”一说,出自《孟子·尽心章》:“诸候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编年体(指总体上不分门类,仅以时间为序编年纪事的结构方式)、章节体(其结构大类为章,小类为节,具体事物为目,层层统辖,逻辑关系严密,整体性和科学性强,新编志书大多采取此种结构,那么,《人大志》就是采用的章节体)等。
9
4、方志的体裁地方志的体裁,是指地方志的文字表现形式。随着修志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修志理论日益发展,为适应表现各种内容的需要,新方志逐渐形成了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体裁作为承载新方志的形式。(1)述:“述”即指概述,是对一地全面情况和事物、历史和现状的概括介绍。全志的概述犹如一张鸟瞰图,内容包括各分志所记载的各个方面。分志的概述又称小序,或不加标题而直接写下来,用精炼的语言勾画出一事物发展的基本轮廓。概述居于志首,是志书的总纲(故又称为总述)。一般来说,方志的概述均独立成篇。它以简要的文字,梗概全貌,简述发展,记其变化,反映规律,从而勾勒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轮廓。概述也是以资料说话,主要是运用宏观资料,结合中微观资料,纵述历史,横陈现状。(2)记:主要指大事记。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记载本地的大事,为全书之径。大事记有利于克服各分志横排带来的结构松散的弱点,使志书的整体结构更加严谨。(3)志:即各专业分志,是全书主体部分。志书中除大事记、概述、附录等综合性部分外,一般均属专志范畴,构成志书主体。专志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大部类:地理类。经济类。政治
10
类。军事类。教科文类。社会类。人物类。可以说,地方志中的每一“分志”,都可独立成专志。《人大志》就是政治类专志。(4)传:指人物传,专记对当地社会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和有特殊才能或贡献的人物,分为大传、小传、合传、类传、附传等,传以记正面人物为主,但也记影响较大的反面人物。一部好的人物志,就是一面做人的镜子,使后人受到教益与鼓舞。可见,人物传记,在我国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传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生不立传”,即人还活着,不能为其立传,这主要是由“盖棺论定”和地方志的连续性决定的。(5)图:分地图、绘画、照片等。各分志都应有适量的图。如:地理志应有疆域政区图、山川图、交通图、气候图、土壤图、物产图、矿产图、水文图、降水图和各种照片。图不单独立卷,疆域政区图列于卷首,其他图根据内容,插入有关章节或集中编排。(6)表:按性质,分为统计表和类目表。它具有综括、对比的作用,复杂纷纭的事物用表列出便一目了然,比文字记述更清楚、深刻,又节省篇幅。表不单独立卷,而是插入有关章节中。图、表是方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运用图、表,能使志书的体例更加完善,借助于直观形象,起到丰富志书内容、美化版面、调整布局、相互印证、化繁为简的作用。因此,志书中编制适量的图、表,既是保证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增
11
强志书可读性的一种手段。有人把图、表称为“无言之史”,是恰当的。(7)录:包括人物名录和附录。附录指志尾附载的有辑录价值的资料或文献。附录是志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录能帮助加深理解正文,便于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附录主要收录专志不宜容纳而又确有记载必要的史实,如地方重要文献或文献要目、重要统计资料等,一般都辑存于志书附录中。附录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置附录的主要目的是保存资料,以此起到存史的作用。另外,附录中的一些资料还可同正文相呼应,以深化主题。5、方志编纂基本原则(1)关于“详今略古”与“详近略远”:详今略古、详近略远是编纂地方志的一个惯例,也是史家的一个惯例。如司马迁作《史记》,上至远古,下迄西汉,略于古而详于汉。地方志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在修新志以前,大多修过几次乃至多次旧志,如果新志不分古今远近,将旧志所记载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再重复记载一遍,不仅篇幅巨大,且易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古”的、“远”的档案资料不全,难以稽考,因此,“略古”、“略远”是必要的。至于“详今”、“详近”,一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有“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之便;二是只要真正做到“详
12
今”、“详近”了,那就不仅为当代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且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因为今、古、近、远是相对的,今之为“今”,后人就为“古”了,如果每届修志均坚持“详今”,那么从历史角度看,整个历史都“详”了,都清楚了。(2)关于“述而不作”:“述而不作”或曰“述而不论”是说方志编纂者在修志时,只能用资料说话,而不能自己站出来发议论。当然这并不是说编纂者就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求寓观点或褒贬于记述之中。为什么“述而不作”?首先是“隔代修史,当代修志”的传统决定了“述而不作”的存在。隔代修史由于历史已经过改朝换代的历史沉淀,是非曲直已明,当事人都已作古,可以盖棺论定,所以史家可以议论、分析、评判。当代修志就不同了,其所记载的内容有的刚过去,有的还在进行过程中,其是非曲直还有待历史的检验;有些当事人或其子女还在,搞得不好,可能引起纷争,这种时候只作实事求是的记载而不加评论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其次“述而不作”是由方志的资料性特征决定的。资料性要求方志所记载的材料客观真实,不带观点色彩,否则地方志的存史价值就有问题。(3)关于“秉笔直书”和“志属信史”:关于秉笔直书,有一段史实自古以来一直传为美谈。据《春秋左传》记载:齐国大夫崔杼shu杀了国君庄公,太史记曰:“崔杼弑其君”。这里用了一个“弑”字,臣杀君曰“弑”,是一个贬义词。崔杼不满,要太史重写,不听,遂杀之。古代史官是父子兄弟相承的,太史
13
被杀后,其大弟继之,仍书“崔杼弑其君”,又被杀;二弟继任,仍不改,被杀;三弟继任,仍书“崔杼弑其君”,崔知其志不可夺,乃罢。“志属信史”是清代章学诚提出来的,意即方志所记载的资料要真实可信。其实秉笔直书是实现志属信史的手段。关于“志属信史”,大家公认这是个原则,没有争论。对于秉笔直书,意见有些不一致。一是认为:秉笔直书作为一种史家美德,其基本精神是应该继承的。不隐恶,不溢美,是方志的基本要求。二是认为不可将秉笔直书绝对化。绝对化后就容易流于自然主义写法,有闻必录的做法必然和方志的政治要求产生矛盾。对于一些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不一致的人和事,有些不该记载的就不记载。对于我党历史上产生的一些失误,虽不应回避,但也不宜刻意渲染,记之过详。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家机密时,更不可以秉笔直书为由信笔写去,以防泄密。三是认为我们可以继承秉笔直书的基本精神,但在提法上还是以“实事求是”代替“秉笔直书”为好。实事求是的概念一是比较科学全面;二是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容易为修志工作者所掌握接受。(4)关于横排纵写与纵横结合:横排,是指按事物的性质横向分类;纵写,是指以时间为序纵向记述。横排纵写的编纂方法,是由地方志记述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方志具有资料性的特点和存史功能,横排纵写能最大限度地容纳资料。
14
横排纵写是编纂新方志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由于方志所记述的事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记述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事物时,应灵活掌握这一原则,做到宜横则横,宜纵则纵,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结合,使篇目既符合志体,又便于把内容写清楚。这样,既区分了事物的性质,又照顾了时间顺序。(5)关于横不缺项与纵不断线:新编地方志要求横陈“百科”,历史主线(事物发展)不可割裂,即所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不缺项是拟订新方志篇目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方志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一个“全”字。所以称它为一方之全书。它所记载的是一地、一行业全貌,缺一项就不能成其为方志。纵不断线是编纂地方志需要遵循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地方志为“一方之全书”,又是“一方之全史”,横向看,方志反映一方之全貌,纵向看,方志反映断限内一方——包括各行各业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断线与缺项一样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6)关于“众手成志”“众手成书”:上届修志普遍采用()“众手成志”的运作机制,即:“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历代统治者依靠少数几个人闭门修志的传统做法,使修志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由少数人从事向社会性大协作的转变,是方志事业发展史上的巨大
15
转折和进步。“众手成志”是以修志工作所有参与者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同心合力为基本内涵的,其运作应贯穿修志工作的全过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莫北平十分重视、关注《来凤县人大志》的编修工作,主持召开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和主任会议,研究《来凤人大志》的编修工作,并提出要努力把《来凤县人大志》编纂成精品佳志的目标。副主任徐庭海在动员会上要求,县人大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要将《来凤县人大志》编修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等对待,积极开展,主动配合,大力支持,各负其责,共同推进《来凤县人大志》编修工作。另外,《来凤县人大志》涉及来凤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记述的内容,既包括县人大工作,又包括乡(镇)人大工作;既包括选举人大代表,又包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既包括人大依法履职行权,又包括自身建设等等,这就需要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捧土成墙、众手成书。在此,代表编辑部提两点希望:提请各工委(室)一是积极参与《来凤县人大志》资料搜集和提供、二是认真参与《来凤县人大志》志稿审读和把关。我相信,有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有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以及相关部门,有编辑部同志的辛勤笔耕,一定会修一部高质量的《来凤县人大志》!(7)关于“书不越界”“书不越境”()与“下不书上”:这是由地方志的地域性特征所决定的。简单地说,无论是《来凤县
16
志》,还是《来凤县人大志》,都不能把别的县的情况和人大工作情况记入《来凤县志》和《来凤县人大志》,也不能把别省州有关情况和省州人大工作情况记入《来凤县志》《来凤县人大志》和。6、方志的资料工作一、资料来源:(一)文字资料:指以书面形式存在的资料。1、档案资料(文件、手稿、音像和视频资料等):①现行档案②革命历史档案③建国前历史档案。2、报刊资料。3、书籍。4、私人著述:手稿、函电、笔记、日记、诗文、回忆录、讲演稿等。5、工商实业、学校和团体等的文献:行业年谱、行业会刊、行名簿、同乡会刊、职工名册、帐簿、报表、合同、契约、厂(店)规、同学录、通讯录等。6、谱牒:家谱、族谱、宗谱等。(二)实物资料:1、遗址、遗迹;2、文物资料;3、图片资料;4、碑刻等。(三)口碑资料:1、回忆录;2、民歌、民谣、谚语;3、民间传说和逸闻趣事(主要是与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对照使用);4、口传资料(指口头传授的有关技艺和方略等,如一些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和医生等,其唱腔、唱词、技艺、诀窍和药方等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授。)二、资料收集:(一)资料收集的准备:1、挑选、培训人员,使其具备方志学、档案学、图书学、古汉语的基本知识;2、拟定资料收集提纲(或初步篇目);3、资料收集的任务、分工、要求:具体负责某一部分初稿编写的人员,应亲自参加或负责该部分资料的收集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收集时不要带框框,不要断章取义,不要
17
搞观点材料,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载皆应征集。4、资料收集的顺序:“先活后死(知情人快死、要抢收)、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先本地后外地,先急后缓”。(二)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1、全文复印或抄录;2、摘要抄入卡片;3、采访;4、实地考察、踏勘。三、资料鉴别:1、从资料来源入手:①档案最为可靠,次为书刊和口碑;②何人提供,以比较分析,判断真伪。2、从资料内容本身辩别其真伪:从史料涉及的时、地、人分析,看是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其它方面相符合。3、从稿本分析:第一手材料最真,第二手(加工过的)次之。再从稿本的形式看,可分草稿、底稿、正稿,正稿属定稿,准确可靠(但有的草稿和正稿相对照,也有草稿较真实的现象,尤以现在为最),至于出版物,一般以原版或校刊为准。四、资料核对重点:1、各种名称(人名、地名、书名、法律法规名、文件名、职务名、会议名、组织机构名、事件名等);2、时间(年代、纪年、人物生卒年、事件发生起止时间、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颁布时间、任职起止时间等);3、事件、史实;4、各种数据、图表;5、计量单位、符号、代号等;6、各种引文,特别是引自经典著作、法律文献和古籍的引文。7、方志的文体语言我国现代文体分类,一般是按文字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艺作品,另一类是实用文籍。在实用文籍中又分为四种:记叙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应用记叙文主要种类分
18
为:新闻(消息、通讯);纪实文学;记叙体公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通报,简报等);科技记叙文;史传;志书等。地方志是记载特定地域或行业特定时期内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及现状的资料性科学著述。作为资料性科学著述,它载负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资料,而是地方史实资料。资料性著述的显著特点是使用记叙体。地方志属记叙文体。只用顺叙,它是一种以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为依据,按一定逻辑顺序,分门别类系统地陈述一个地方或行业部门的历史和现状的特殊记叙体裁。需要与其它文体有所区别:(1)区别于文艺作品:从选材上说,文艺作品允许虚构,它可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虚构故事和人物,利用形象化的故事反映客观现实。而地方志则是以真实为生命,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虚假和虚构,甚至也不允许合理想象,它要求客观真实地记叙事物;从文字上说,文艺作品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细致的刻画与精彩描绘,可以运用衬托、渲染、夸张、铺垫、悬念等多种表现手法,写得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而地方志则要求用准确朴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把事物记叙清楚。从教育读者的方式看,文艺作品是靠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从情感上去打动读者,教育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而地方志则是以大量确凿的事实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由此看来,编修地方志不能采用文学描写的手法。
19
(2)区别于理论著作:理论著作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专门著作及通俗科普读物等,属于议论文和论说文。所谓议论,就是讲道理。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般来说,议论文都有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论点是作者提出的观点或阐发的主张,要求鲜明、正确,不能含糊其词、遮遮掩掩。而地方志必须靠史料说话“述而不论,寓褒贬于叙事之中”,不直接阐发作者的观点。论据,就是作者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理由和根据,要求论据要充分和可靠。这些论据有真实可靠的史实,也有名言、公理、定律、公式、常识等。而地方志则是用大量真实的,有说服力的资料为依据,用事实教育人、说服人,不必引用名言、公理等。论证,就是作者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即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就是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理取胜,以理服人。而地方志则是将大量有选择的客观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如实地提供给读者,让读者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若必须加评论时,也只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3)区别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属应用文范畴,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要求。一篇总结,大致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开头一般交待总结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正文是具体介绍成绩和经验(或问题、教训)以及这些成绩和经验取得的原因、做法和体会。这一部分是总结的主体,要探索和引出事物的规律性。结尾
20
部分,有的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有的是指出工作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等。地方志虽然也要体现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但它不象工作总结那样一二三四地开列出来,而是把它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同时,地方志也绝不采用工作总结的格式,而是采取横断面的铺写方法,分门别类,由远及近,一一道来,更不用“在××正确领导下”、“遵照××批示精神”等套话。(4)区别于地方史编:地方史和地方志虽然都要运用大量地方史料,但编写方法和体裁各不相同,正所谓“志有志体,史有史裁”。地方史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史实、在时间发展上纵的叙述,侧重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而地方志则是把史实材料客观地记载下来,通过大量史实体现历史规律。二者虽然都是用史料说话,但史作者可以出现评论,明显地阐明其观点。而志书编纂者,一般不直论功过是非,而是把观点和倾向寓于史实记叙之中,必要时也只作三言两语、画龙点睛的评论。这是地方志与地方史明显的区别。特别是一些通俗的地方史话,它在介绍、叙说史实中,不但可以对史实进行割舍、铺陈,还可以穿插一些传说故事、遗闻轶事、诗词民谣等,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景物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刻画,甚至抒情、议论,使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而这些在地方志中都是恰恰要忌讳的。(5)区别于教材讲义:教材、讲义是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各类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的,它要讲解定义、定律、公式、方
21
法等,理论的东西多,技术性的东西多,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内容上与地方志是根本不同的。虽然地方志也可当作乡土教材,但它是通过丰富的史实教育人;地方志也有知识性,但它是体现于资料之中,必要的名词解释、专题说明,一般不入正文,只能作注脚或附件。(6)区别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访问记等多种形式,都是关于新近发生事情的报道,历史情况只能作为背景材料使用。而地方志不论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事件,只要在断限之内就要有选择地进行记叙。新闻报道要靠事实说话,讲究真实,不能虚构,这点与地方志是相同的,但它允许描写,允许议论,可以插叙,可以倒叙,尤其是人物通讯,甚至可以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刻画,而这些在地方志中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就会把人物传写成人物通讯。从格式上看,新闻的主体——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所谓导语,就是把报道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出来,开门见山,一语道破该条新闻的主题,给读者一个总概念。地方志在写反映现状的一些事件时,却不能用这种格式,而是简明扼要地把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束过程直接写出来,给读者以充分的思索余地,更不必加个狗尾续貂的结尾。由上可知,方志文体不同于其它任何文体,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2
8、修志工作流程1成立机构(编纂委员会、编辑部)→2制定方案→3开会动员→4制定编目→5搜集资料→6撰写初稿→7征求意见→8修改完善→9总纂合成→10定稿评审→11修改完善→12报批送审→13申请书号→14进厂印刷→15核实校对→16出版发行。三、《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工作基本情况(一)进展情况1、起草印发了关于成立《人大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的通知、《人大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县人大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及县直部分单位资料搜集提纲。2、制定了《人大志》编纂篇目、行文通则、凡例。3、召开了编辑部工作会议,具体研究了《人大志》编纂有关问题,明确落实了编辑部工作人员资料搜集和撰稿任务。4、将资料搜集任务,分解落实到县人大各工委室和各乡镇人大、编辑部以及县政府办公室、法院、检察院、发改局、财政局等单位。此外,对上报资料进行审读指导和把关。5、根据工作需要,深入各乡镇人大,检查指导资料搜集工作情况,推介先进典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平衡发展。6、撰写了《人大志》概述,县十六届人大代表选举,县十六届人大一、二、三次代表大会,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简介,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截至目前的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以及人事任免情况,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情况表,
23
2007~2012年12月大事记等初稿,补充完善了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有关章节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有关内容,补充完善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政府组成人员基本情况简表(大约25万字初稿)。此外,编辑部2名老同志,也一边查阅和搜集资料,一边撰写稿件(大约45万字初稿)。(二)下步打算
今年总体目标是:力争全面完成《人大志》2011年以前部分撰稿和评审任务。1、6月底形成全书初稿;2、7至8月份广泛征求意见;3、9月份修改完善;4、10月份定稿评审;5、12月底以前修订定稿,报编纂委员会审批。
来凤县人大常委会民族法制工委
李
明
24
篇十五: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精选优质范文----倾情为你献上全县修志编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当地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县政府办公厅《关于编纂省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当地志书的通知》精神,全县二轮修志工作于年月正式启动,到当前,已历时4年多时间。在各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大力支持与共同下,全县方案编纂的1部县志、44部部分、企业志,7部乡镇志及2部村志获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现将有关状况通报如下:
一、全县当地志编纂工作的基本状况总体来看,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各部分注重和支持当地志编纂工作,“一纳入、五到位”基本落实,修志人员喜欢岗敬业,静静贡献,修志工作发展优越。(一)领导注重,修志工作部署比较有力。全县二轮修志工作大会召开后,各乡镇、县直部分依照文件相关要求,部署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工作,迅速成立了本单位修志工作编纂委员会,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编委会主任,有的还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专抓此项工作。如县国税局、人事局、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烟草专卖局、鸣凤镇、洋坪镇、花林寺镇、荷花镇等单位。几个单位一起承编的专志,都成立了统一的编纂委员会,由牵头单位首要负责人任主任,其他单位负责人任副主任,按期或不按期召开碰头会研讨修志工作。如《县邮电志》、《县农业志》等。(二)认真贯彻《条例》、《规则》,积极发明优越修志情况。各
精选优质范文----倾情为你献上级各单位基本能依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要求,将当地志工作纳入本部分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中,大局部单位都能保证修志工作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基本前提到位。当前,大局部承编单位至少有2~3人专职从事修志工作,有的还抽调人员、延聘专家,从事志稿的编写和评审。全县大局部承编志书的单位都能保证专项修志工作经费。
(三)编纂方案详细明确,修志工作已见成效。各单位依据承编任务,辨别制订编纂方案,明确详细工作步和谐办法,增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县修志工作获得阶段性效果。《县志》(1979~20xx)分纂工作自20xx年5月启动后,经由各位编纂的通力合作,在20xx年5月初稿基本成形的基本上,再次进行汇集材料,查漏补缺。到当前,完成了130余万字的二次打印稿,进入一审工作。专业志书也获得必然效果,已出书的志书有12部:《县烟草志》、《县人口志》、《县军事志》、《县邮电志》、《县人事志》、《县民政志》、《县保险志》、《县劳动和社会保证志》、《县税务志》、《县政协志》、《县林业志》、《县财务志》。已经过评审拟预备出书的志书有3部:《县农业志》、《县国土志》、《鸣凤镇志》。已打印成册报县志办存档的志书有12部:《县司法行政志》、《县科协志》、《县煤炭志续编》、《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志》、《县供销志》、《县科技志》、《县审讯志》、《县工会志》、《县卫生志》、《县粮食志》、《县审计志》、《卫家岗村志》。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县电力志》、《县文明志》、《县体育志》、《县水利志》、《县公安志》、《县交通志》、《县人洪志》、《县工商志》、《县发展与计算志》、《花林寺镇志》、
精选优质范文----倾情为你献上《旧县镇志》、《洋坪镇志》、《河口乡志》、《荷花镇志》、《茅坪场镇志》。
二、存在的首要问题(一)修志工作发展不服衡,总体进度滞后。全省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委员会全领大会和县人民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规划的通知》都明确提出,全省第二轮三级当地志书编纂出书工作必需在20xx岁尾前完成。当前,全县53部专志中,已完成的志书有27部,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少量单位还处在材料汇集阶段,有的甚至未启动,而编纂出书工作仅剩一年时间,按当前进度,难以按时完成编纂出书任务。(二)依法修志认识不强,局部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少量单位对编纂当地志的效果和意义认识不够,以为修志是中心工作之外的工作,采取推诿迁延的立场;有的因领导或修志人员变化,工作任务至今没有落实到人,直接影响全县修志工作的进度。(三)修志人员专业本质不高,志稿编纂质量良莠不齐。各地各单位专业修志人员很少,大局部修志人员是暂时抽调或兼职,有的修志业务不熟,有的不能集中精神工作,致使很多志稿质量比较粗拙,总结、申报式稿件较多,本质性材料空白,不符合三级当地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给总纂带来必然难度。(四)修志工作经费不足。一是有的单位没有将修志经费纳入年头财务预算,没有明确的修志专用经费,只能在共用经费中拨付;二是修志人员在工作中碰到坚苦时,因为经费不足,工作难于开展,伤害了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待遇偏低,难于延聘到修志人员。
精选优质范文----倾情为你献上三、下一步工作要求(一)进一步加强依法修志认识。继续加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宣传力度,经过普遍宣传当地志工作的主要意义,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注重修志工作,把当地志编纂作为一项常常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切实做到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前提到位。(二)加速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进度。一是各承编单位要采取“倒计时”的办法,将任务层层分化,将每一步任务细化到月、周,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二是修志进度滞后的单位,要采取“以钱养事”的方法,延聘、抽调熟习方志和本行业状况的人员参加修志,集中力量,抢抓进度。三是各级各单位领导要增强督办检查,并将修志工作纳入年度责任制进行审核,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按时完成编纂任务。(三)严把志书质量关。要采取分类领导和单个领导相结合的方法,认真搞好培训;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质量第一。一要严格依照省志办“1+5”文件:《关于全省第二轮市(州)、县(市、区)志编纂工作若干详细问题的处置意见》(志办发[]90号)以及当地志领导小组《当地志书质量规则》等标准性文件进行志书编纂工作。二要依照志稿编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组织志稿三审,执行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其中二审必需由各部分(行业)和方志方面的专家一起参与,构成具体的评审意见,并逐个签字。三要严把政治关、保护秘密关、编制关、材料关、文字关,坚持成熟一稿评断一
篇十六: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一、工作进展
(一)《*镇志》《*村志》编纂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镇党W、ZF高度重视镇志、村志编纂工作,成立由党W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党W副书记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编纂委员会负责统筹编纂工作。编纂工作自*年*月*日启动以来,在镇党W、ZF的领导下,明确方向,把握重点,积极推进。
二是营造氛围。采取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交流、向全社会征集资料等形式深化宣传,搜集资料,营造了编修史志的良好氛围。
三是整合资源。镇党W、ZF将镇志、村志编纂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从镇ZF干部、村干部和优秀大学毕业生中抽调热爱方志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字基础的*名人员担任编辑,充实了编纂队伍。
四是认真编纂。经过编纂人员*个多月的努力,共查阅了档案*余盒,复印资料*余份。目前,《*镇志》已完成了初撰稿*多字,内容涵盖概述、大事记、区域环境、党政组织、综合管理、农林牧业、工业交通、财政商贸、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社会、宗教民俗等*编*章*节,于*年*月*日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和退休干部参加的初审会,并按照初审意见正在修改完善。《*村志》已完成篇目设计
和资料收集工作,正在组织编写。
五是注重实效。组织干部收集*镇在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资料,并每月召开一次编委会工作例会,汇报编写进度及安排下阶段工作计划,集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
根据临州志办[*]*号。省志办[*]*号文件要求,县志办于*月*日召开由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启动会议,组织学习州志办《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省志办《关于做好<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尽快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及方案,开展资料收集等各项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镇志》、《*村志》编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编纂人员水平不高。编辑部编辑人员都没有史志编纂经验,编纂水平有限,又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展。特别是《*村志》编纂,因村干部水平有限,基层工作任务繁重,镇志编辑部编辑人员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编纂,编纂滞后。
二是基础保障不到位。镇上虽然抽调了编纂人员组建了编辑部,但编辑部没有专门办公场所,缺乏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必要设备。往来于县、镇、村之间查阅资料、进村入户访谈、打印复印资料等过程中没有经费保障。镇志编纂人员都是其他工作业务骨干,同时承担着基层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无法专心致力于镇志编纂。
(二)《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电脑排版及电子版修改人员,致使电子版修改、编辑成书难度大。
二是单位大多数人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开展编纂工作,致使编纂难度大。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求镇志编纂人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提高效率,坚决按照县上安排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尽快制定《扶贫开发志》《全面小康志》篇目及方案,由县委办、ZF办印发,与扶贫办协调开展资料收集等各项工作。
三是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参照《*县志》《*年鉴》等史志篇目设计方式,通过查阅资料、县志办派专业人员帮助指导,尽快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完善《*
镇志》内容,进一步加快编纂进度。
篇十七: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P> 全县修志编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当地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县政府办公厅《关于编纂省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当地志书的通知》精神,全县二轮修志工作于年月正式启动,到当前,已历时4年多时间。在各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大力支持与共同下,全县方案编纂的1部县志、44部部分、企业志,7部乡镇志及2部村志获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现将有关状况通报如下:
一、全县当地志编纂工作的基本状况总体来看,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各部分注重和支持当地志编纂工作,“一纳入、五到位”基本落实,修志人员喜欢岗敬业,静静贡献,修志工作发展优越。领导注重,修志工作部署比较有力。全县二轮修志工作大会召开后,各乡镇、县直部分依照文件相关要求,部署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工作,迅速成立了本单位修志工作编纂委员会,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编委会主任,有的还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专抓此项工作。如县国税局、人事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烟草专卖局、鸣凤镇、洋坪镇、花林寺镇、荷花镇等单位。几个单位一起承编的专志,都成立了统一的编纂委员会,由牵头单位首要负责人任主任,其他单位负责人任副主任,按期或不按期召开碰头会研讨修志工作。如《县邮电志》、《县农业志》等。认真贯彻《条例》、《规则》,积极发明优越修志情况。各级各单
位基本能依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要求,将当地志工作纳入本部分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中,大局部单位都能保证修志工作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基本前提到位。当前,大局部承编单位至少有2~3人专职从事修志工作,有的还抽调人员、延聘专家,从事志稿的编写和评审。全县大局部承编志书的单位都能保证专项修志工作经费。
编纂方案详细明确,修志工作已见成效。各单位依据承编任务,辨别制订编纂方案,明确详细工作步和谐办法,增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县修志工作获得阶段性效果。《县志》分纂工作自2008年5月启动后,经由各位编纂的通力合作,在2009年5月初稿基本成形的基本上,再次进行汇集材料,查漏补缺。到当前,完成了130余万字的二次打印稿,进入一审工作。专业志书也获得必然效果,已出书的志书有12部:《县烟草志》、《县人口志》、《县军事志》、《县邮电志》、《县人事志》、《县民政志》、《县保险志》、《县劳动和社会保证志》、《县税务志》、《县政协志》、《县林业志》、《县财务志》。已经过评审拟预备出书的志书有3部:《县农业志》、《县国土资源志》、《鸣凤镇志》。已打印成册报县志办存档的志书有12部:《县司法行政志》、《县科协志》、《县煤炭志续编》、《县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志》、《县供销志》、《县科技志》、《县审讯志》、《县工会志》、《县卫生志》、《县粮食志》、《县审计志》、《卫家岗村志》。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县电力志》、《县文明志》、《县体育志》、《县水利志》、《县公安志》、《县交通志》、《县人洪志》、《县工商志》、《县发展与计算志》、《花林寺镇志》、《旧县镇志》、
《洋坪镇志》、《河口乡志》、《荷花镇志》、《茅坪场镇志》。二、存在的首要问题修志工作发展不服衡,总体进度滞后。全省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委
员会全领大会和县人民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第二轮当地志编纂工作规划的通知》都明确提出,全省第二轮三级当地志书编纂出书工作必需在2010岁尾前完成。当前,全县53部专志中,已完成的志书有27部,正在编纂的志书有15部,少量单位还处在材料汇集阶段,有的甚至未启动,而编纂出书工作仅剩一年时间,按当前进度,难以按时完成编纂出书任务。
依法修志认识不强,局部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少量单位对编纂当地志的效果和意义认识不够,以为修志是中心工作之外的工作,采取推诿迁延的立场;有的因领导或修志人员变化,工作任务至今没有落实到人,直接影响全县修志工作的进度。修志人员专业本质不高,志稿编纂质量良莠不齐。各地各单位专业修志人员很少,大局部修志人员是暂时抽调或兼职,有的修志业务不熟,有的不能集中精神工作,致使很多志稿质量比较粗拙,总结、申报式稿件较多,本质性材料空白,不符合三级当地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给总纂带来必然难度。修志工作经费不足。一是有的单位没有将修志经费纳入年头财务预算,没有明确的修志专用经费,只能在共用经费中拨付;二是修志人员在工作中碰到坚苦时,因为经费不足,工作难于开展,伤害了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待遇偏低,难于延聘到修志人员。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依法修志认识。继续加大国务院《当地志工作条例》和《省当地志工作规则》的宣传力度,经过普遍宣传当地志工作的主要意义,使各级领导进一步注重修志工作,把当地志编纂作为一项常常性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切实做到领导、机构、经费、人员等前提到位。加速第二轮当地志书编纂进度。一是各承编单位要采取“倒计时”的办法,将任务层层分化,将每一步任务细化到月、周,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二是修志进度滞后的单位,要采取“以钱养事”的方法,延聘、抽调熟习方志和本行业状况的人员参加修志,集中力量,抢抓进度。三是各级各单位领导要增强督办检查,并将修志工作纳入年度责任制进行审核,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按时完成编纂任务。严把志书质量关。要采取分类领导和单个领导相结合的方法,认真搞好培训;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质量第一。一要严格依照省志办“1+5”文件:《关于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若干详细问题的处置意见》以及中国当地志领导小组《当地志书质量规则》等标准性文件进行志书编纂工作。二要依照志稿编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组织志稿三审,执行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其中二审必需由各部分和方志方面的专家一起参与,构成具体的评审意见,并逐个签字。三要严把政治关、保护秘密关、编制关、材料关、文字关,坚持成熟一稿评断一稿。初稿完成后,要确立一人统稿,保证志书编制、文风的统一性;总纂完成后,要送现任领导和老领导核阅把关,以免
呈现“硬伤”。
推荐访问:全县乡镇村志编修情况 编修 全县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