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19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文章内容

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19篇)

2022-11-19 14: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19篇)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许玉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2019年第2期  潜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19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19篇)

篇一: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许玉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2019年第2期

  潜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2018年8月撤县设市,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潜山市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整市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1以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保障是重要的因素,2014~2018年,省市下达潜山市农村危房改造12220户任务全面完成,其中2014年2180户、2015年2700户、2016年1740户、2017年2400户、2018年3200户;2018年是全市脱贫摘帽之年,年初各乡镇对全市农村存量危房进行了全面清查,制定了全面消除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对农村存量危房做到应改尽改,在完成省下达任务的同时,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到11月底,另外改造完成了1410户危房,全年累计改造4610户。

  1.1对象认定上突出“三个精准”

  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人群存量危房核查,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在危房改造计划安排上,实现当年拟出列村和脱贫户的危房改造全覆盖,确保对象安排精准;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市审批”认定程序,全面建立健全“村、乡镇、市”三级公示制度,确保危房改造对象认定精准。

  1.2工程推进上强化“节点管控”

  实行“按月审批、分月验收”制度,各乡镇每月将已确定的危房改造农户审核审批表报到市危改办进行审批,将已竣工的农户资料报到市危改办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打卡发放补助资金。

  1.3建筑质量上做到“五个基本”

  委托市设计院设计制作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图集》,并免费发放到乡镇和村,指导农户危房改造,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五个基本(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承重结构稳定,受力明确,强度满足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并符合规定;围护结构完善、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非结构构件均有可靠连接)。

  1.4项目监管上委托“第三方”

  为规范危房改造、建设、审批程序,聘请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作为危房改造监管第三方,全程负责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巡查。

  2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潜山市始终秉持“全域大景区”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乡。2018年,是潜山市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第三年,全市在已建成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完成1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

  区整治,建成125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治107个自然村基础上,再建设12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治8个自然村,建设潜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市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实现100%整治,美丽乡村中心村建成率达到82.1%,圆满完成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

  2.1以“统筹”的理念建乡村

  按照“整市推进”思路,统筹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

  2.2以“融合”的路径兴产业

  推进产业扶贫,发展产业富民,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2.3以“创新”的机制美家园

  始终注重机制创新,“常态化”推进长效管护。

  3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

  2017年以来,潜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3.1全面开展垃圾治理

  自2012年起逐步建立农村环卫长效机制,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集中、市转运处理”模式,建立了“日督查、周通报、月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2015年11月首批通过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2017年9月潜山市农村陈年垃圾集中清理工作顺利通过县级自验、市级复查、省级验收。2018年启动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项目,目前农村环卫工作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3.2高效推进厕所整治

  全面启动乡镇集镇区、美丽乡村中心村、自然村示范点以及县城周边、景区周边、主要道路沿线的旱厕整治工作,2017年完成旱厕改造约1万户,其中:自然村旱厕改造6000户,乡镇集镇和美丽乡村中心村旱厕改造约4000户,全省农村改厕现场会在潜山市召开。2018年完成省下达农村改厕任务6000户,完成乡镇集镇、美丽乡村中心村和道路沿线改厕约8000户,全年完成农村旱厕改造约1.4万户。

  3.3创新推进污水治理

  2016年,潜山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除县城外1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中,天柱山镇污水接入城区污水处理厂,源潭镇镇区污水按DBO模式建成运行,其他13个乡镇污水以PPP模式建设,由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工程实施单位,2018年底前可全面建成。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潜山市将严格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继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等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246300安徽省潜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办公室)

篇二: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一方面继续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形成同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资金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格局重点开发社会企业地方人才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以焦作市文苑街道为例

  作者:何芳,徐燕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16期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16.002

  基金项目:焦作市政府决策课题(JZZ2020040)。

  作者简介:何芳(197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何芳,徐燕

  (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焦作市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示范区文苑街道开展研究。对该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调查了仇化庄、南李万、芦堡、周平陵等12个村的人居环境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6-000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X321志码:A

  文献标

  1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文苑街道位于示范区的核心区,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有12个行政村、2个社区。12个村中有1个正常进行拆迁改造,而其余11个村还有待改造。近年来,该街道结合一系列改造措施改造农村环境工作,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1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

  积极推广“农户分类、集体收转、统一处理”模式,建成垃圾中转站13个,对各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南李万村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外包公司对该村实行全时段、全覆盖清扫保洁,改变过去临时突击、集中行动的方式。投入30万元将农户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彻底解决农户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芦堡村、钦平陵村正在制订生活污水入网方案。

  1.2农村改厕有计划推进

  2019年以来,分3个批次启动12个村2176户1993座旱厕改造工程,对有管网的周平陵村进行水冲式改造,其他村全部实行三格式或两瓮式改造。

  1.3绿化亮化硬化初见成效

  在调研的12个村当中,道路基本达到了硬化标准,且道路绿化率达到了25%。

  2存在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调研中发现,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个别街道和村组干部没有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高度上来考虑,存在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现象。农村群众受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影响较深,认为环境整治可有可无,重视程度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对村中的“脏、乱、差”现象视而不见。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村庄污水、垃圾还处于随意处理状态。

  2.2村庄规划编制欠缺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住房步距随意、混乱,住房建设没有规划性,不仅对村容村貌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有很多卫生死角。

  一是普遍性存在乱堆、乱建、乱倒问题。调研的12个村都没有编制完整的建设规划,在很多村落中都存在违章建设的情况。虽然在近年进行了“双违”整治,村外周边、耕地上的违建有好转趋势,但农村自住房屋加盖、扩建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位于河南理工大学南门的南李万村,每天流动人口近万人,农户大多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户自建房屋越盖越高,日均有2~3户农户在翻盖房屋。沿街店铺和流动摊贩侵占原本就狭窄的街道,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杂物乱堆乱放,再加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人居环境质量处于全街道最下游。

  二是建筑垃圾堆积量巨大且与日俱增。城乡接合部往往会成为建筑垃圾的集散地。文苑街道建筑垃圾主要有项目征迁、城中村改造及农户自建翻盖房屋3个来源。绝大多数村庄出现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围村堵街现象。

  2.3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一是污水处理欠账大。在调研的12个村中,实现生活污水全入管网的仅有1个,仅占4%;正在施工建设的1个,占8%;计划实施的2个。各村基本属于自排自处。

  二是有些乡村道路和出村路路面破损严重、年久失修。韩灵路多处路面出现坑洼;钦平陵村西生产路约800m全段损坏;仇化庄老村各条街道路面不平,出现破损。

  2.4农业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作业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农作物种植中普遍使用化肥、农药。一些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在使用完化肥、农药后,随意丢弃包装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3原因分析

  3.1工作机制缺失

  一是在统筹谋划方面存在不足,影响综合治理工作的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也没有落实到底,通常是遇到上级的检查时才会突击整治。村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不重视,使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二是约束激励机制不足。在整治过程中,村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很多整治活动都是由政府牵头,而村民缺乏主动性。

  3.2经费保障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对于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太强。据统计,2019年该街道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投入的资金数额达到了6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仅用于处理村民生活垃圾。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理,则必定会花费更多资金。如果仅依靠政府资金投入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是不可行的。

  3.3群众意识不强

  一是存在严重的临时应付思想。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是干部热情高涨、农民不管不问。还有一些村干部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只是完任务,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宣传作用,导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效果不佳。

  二是受到传统思想以及生活习惯的束缚,很多农民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普遍存在随手乱丢垃圾的情况,影响环境整治效果。

  3.4舆论引导缺失

  在农村地区进行环保宣传,应当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利用农民普遍接触的媒介来进行传播。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宣传缺乏针对性,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民在思想上不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没有意识到生活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影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4意见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统筹谋划,加强服务与指导。市、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要负责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督导检查、业务考核等工作。主管部门要牵头抓总,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此项工作,严抓责任,确保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农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农村党员带动示范作用,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动员农民自觉动手改造和美化家园[1]。

  4.2坚持科学谋划

  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有长远、科学的规划。

  一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污染特点,加大治理力度。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的现实情况,合理确定改造任务目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和改进。

  三是注重文化保护。根据不同村落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点,注重人文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4.3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动员和组织的优势,进一步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经费,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

  二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综合评价监督体系,将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和环境保护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和评价,以评价为重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继续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形成“同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资金、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格局,重点开发社会企业、地方人才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应明确资金范围,合理确定项目成本,加强项目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有效性和资金分配规范。

  4.4试行公司运作

  鼓励引进市场化服务机制,试行农村管理社区化。由乡镇(街道)统一购买服务,承包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从本村或邻村聘用农民群众从事日常保洁,按照日工作量进行考核。乡镇(街道)负责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考核、奖惩,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4.5营造良好氛围

  农村环境整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要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来改善农村环境。还要加强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2):80-85.

  (编辑:季鑫)

篇三: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乡村振兴示范村五大创建要点

  2021-03-27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是地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是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的第一年。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近年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也成为各地重要推进的工作。综合各地先进经验,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以合理规划为前提,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从“五大振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01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

  从脱贫攻坚胜利“倒计时”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时”,“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设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随着“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首次亮相,官方已在从制度层面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021年成为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单列专章部署安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02示范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器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是地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借助示范村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示范村模板进行差距比对和经验借鉴,有利于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和改进,可以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现代化乡村打好基础。

  各地也积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目标。比如,长沙在三年内打造2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云南到2022年完成1万个示范村建设;上海2022年将建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北京2019年开始,每个区重点培育10-1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市创建100个左右示范村......

  随着方案的推进,示范村引领作用不断释放,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比如,奉贤青村镇吴房村是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在硬件方面,通过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和对景观的提升,打破了传统上海农村宅基地“排排坐”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江南水乡和海派文化的自然融合;在建立造血机制方面,从产业振兴入手,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开拓乡村文创和旅游业,让农民富起来。

  03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要点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可以提供可参考可学习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结合多地推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综合各地乡村振兴创建要求,绿维文旅认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

  以合理规划为前提,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从“五大振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一、乡村产业振兴:突出主导产业及产品、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农业新业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的月江村是乡村振兴示范村,依托旅游资源、地理条件等优势,镇上先后在资金上、政策上、帮扶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该村发展了2000亩精品李子、100亩精品香蕉、500亩优质糖梨、200亩有机蔬菜基地,并着眼每家每户的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了杏子、柑橘、水产等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乡村生态振兴:生活生产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治、环境绿化美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上海有这样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原有村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统筹田、水、路、林、村建设,挖掘乡村发展动能,实现村容干净、整洁、有序,农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比如嘉定区安亭镇向阳村,是安亭唯一的整建制保留村,也是嘉定区首个试点创建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环境美化、配套优化、经济强化、治理细化”为着力点,打造“留得住乡愁、融得进时代”的大都市近郊型田园综合体。

  三、乡村文化振兴: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民俗、保护独特建筑风貌、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故事村”枫泾镇新义村是“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这里的“众创入乡”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其中有多个富含妇联元素的景点:莲锡书院儿童之家、陆家埭美丽埭、区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及区巾帼文明岗新义农庄、女性创客乡园咖啡·梨院等,既能体验到田园乡趣,又能感染到当代农村女性的蓬勃朝气,领略巾帼文化。

  四、乡村组织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青浦区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明确了各个工作组的职责和任务。对于下一步工作,明确时间节点,包括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正式施工进场以及竣工时间,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关于策划与规划方面,注重实地踏勘,充分借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加大研究,走出一条适合青浦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路子。

  五、乡村人才振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漕泾镇水库村被定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后,村里、镇里正为如何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犯愁,急需聚智引才。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线,同济大学几位早就有志于小城镇、乡村规划建设的专家教授和水库村接上了关系,确定为“新江南田园”乡村振兴计划

  试点实施方案,提供“智力支撑”。他们一方面到现场察看自己设计规划的项目效果,听取村里干部群众的意见,更好提供驻场规划咨询服务等,另一方面,签订乡村规划师合作协议,为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篇四: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村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村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二、工作目标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村庄建设。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

  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

  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六是提升饮水安全水平。加强对分散式水源的卫生防护和周围环境的清理整治,构建户户通的自来水管网,保证自来水供水入户率达100%,水质合格率达100%。做好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科学建设一批净

  化池、氧化塘,有效降解水质污染,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三)完善服务设施。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服务

  中心建设,基本达到“七室两超市一广场”标准,即具备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服务室、卫生室、文化室、警务室、调解室、生活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村民文体活动场所等功能配置,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科学布局建设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在村内兴办幼儿园、托儿所。推动金融服务网点向试点村延伸,鼓励有条件的村设立金融服务网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二是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有线电视、宽带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探索建立村级信息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开设党务村务公开、政策信息发布、农业技能培训、市场供需动态、社会治安管理、灾害预警防治等信息服务栏目,设置村民意见建议箱,设立阅报栏、科普栏、宣传栏、社情民意反馈栏。

  三是完善“五员”服务体系。设立政策宣传员、市场信息员、农技指导员、纠纷调解员、电教推广员等“五员”,强化政策、农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支持,增强服务农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力度,进一步简化费用交纳、报销、领取等手续。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设一批农村托老所、幸福院等,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科学使用农村村集体收入,重点用于村集体开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困难农民生活、医疗补贴等。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

  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性权利。五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村内主要道路和重要部位、公共场所安

  装电子监控设备,实现“电子眼”监控体系无缝隙覆盖。建立村民自治联防组织,实现夜间巡防常态化。

  (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土地合作社,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特色集体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在试点村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改革和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

篇五: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桌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施工方案】

  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场)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

  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局)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

  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二)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

  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

  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

  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

  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

  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

  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

  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

  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

  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

  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篇六: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三篇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一篇一、总体要求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办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政策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二、发展目标2022年,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三、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持续推进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二)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街道深厚文化底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建设平安乡村。四、保障措施(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统一领导、办事处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促振兴,突出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培育一批爱岗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四)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办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良好氛围。(五)加强检查督办。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涉农社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二篇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市委组织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就我县20__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通过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提升待遇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二、实施内容(一)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工作经费。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选派驻村

  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实施内容等,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备案。同时,要指导督促工作队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并报乡镇备案。

  五、资金监管乡镇组织、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监管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管理。乡镇要定期向县选派协调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三篇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二、工作目标从20__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__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__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

  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村庄建设。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

篇七: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乡村振兴离不开“村美民富”

  作者:徐友才来源:《党员生活·下》2018年第02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针对我国农村现状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经济壮大起来、农民富起来,而是要做到“村美民富”。

  村美,就是既要有“颜值”又要有“气质”。乡村之美,首先要看“颜值”,比如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等硬件设施设备必须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乡村之美,还体现在其内涵之上,也就是乡风文明、民风淳朴,能给村民足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见,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抓好“面子工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垃圾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其次,要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

  民富,就是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乡村振兴,经济是基础。必须下大力气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千方百计让农村先富起来、农民的口袋鼓起来。

  不仅如此,“民富”还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富有,也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让农民“富口袋”的基础上,还要帮助他们“富脑袋”。就是要通过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及建设更多的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等方式,帮助农民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致富技能,使其能够早日成长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篇八: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村方案范文

  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村方案内容,为进一步明确全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建设内容和目标,切实做好“美好乡村”创建村考核验收工作,作者给大家整理了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村方案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和学习,,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

  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村方案内容一、创建范围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二、创建标准“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

  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四、创建名额2022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五、奖励标准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六、创建步骤(一)宣传动员(2022年2月-2022年4月)。通过公示栏、*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2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2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2〕24号)相关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三)全力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以上就是我整理的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村方案内容的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

篇九: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探

  究

  摘要:为了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首先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意义,总结整治现状,发现:这一战略的提出,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软件环境,使得农村发展具备后续活力,促进城乡融合,但是仍然存在整治主体单一、垃圾污染严重、重整治轻管理等工作不足。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坚持问需于民,建立动态监管机制,着力推进乡村美化绿化工作。

  关键字:人居环境;农村;乡村振兴;意义;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三农工作任务为抓手,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最终打造、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村庄,走质量兴农、乡村善治、文化兴盛之路。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1]。方案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事关农民群众健康,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塑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避免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总体发展水平质量不高、人居环境脏乱差等局面,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一层面来讲,该方案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有助于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突出性问题,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和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确保农村发展具备后续活力,改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终促进城乡双向流动,实现乡风文明,最终促进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

  (一)整治主体单一,农民参与意识薄弱

  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能凸显出来,只有相关部门在单打独斗,村民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整治环境的成本,甚至部分农民不愿意配合或阻碍相关工作,引发各种矛盾。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其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群联、群建、群治、群享的工作原则,使得整治主体多元化。

  (二)生态保护意识不足,垃圾污染严重

  部分农村居民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畜禽养殖、废物处理等方法不正确,污水会渗透到地下农田,降低生活质量,或者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养殖区、住宅区界限不明确,相关部门在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方面不能分类确定,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健全环境整治机制,先规划后建设,实事求是,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工程,使得公共基础建设和乡风文明进步统筹推进。

  (三)重整治轻管理,缺少发展后劲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相关机制不健全,比如评价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不能长期发挥效用,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整治内容不全面,整治水平不平衡,整治模式同质化严重,村容村貌雷同,对当地的本土特色、生态资源、发展优势等认识不足,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不具有创新性和适宜性,难以打造宜居乡村,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

  (一)坚持问需于民,鼓励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在农村人居整治环境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坚持规划先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理念,坚持问需于民,实事求是,以县域为单位,做好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的规划和分配,保障村民表达权、参与权,鼓励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基层党组织应该牢固战斗堡垒,制定指导性文件,明确各牵头部门任务分工,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科学分配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整体推进和示范带动的融合,尤其在危房改造、新房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应该确保村庄规划、农房设计、建材选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构建村民、村集体、地方政府、市场等多方共建共管新格局,使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

  (二)整治村容村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该以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尤其是新建农房,应该做好厕所改造,积极推动厕所入室,落实公共厕所管护责任,切实提高改厕质量,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使得厕所革命深入落实到乡村改造中,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建设,强化日常卫生保洁,积极推广少水型、节水型设施,使得厕所粪污分散处理,将厕所排污纳入农村污水管网,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强日常监管,统筹乡村镇三级服务建设体系,利用分散化、小型化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农药肥料、废旧农膜、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改善村庄公共环境。

  3.整治断壁残垣,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在荒山荒地、边角地开展乡村绿化工作,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加强电力线、通信线、电视线维修工作合理布局,构建消防通道、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畅通安全通道,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大力推进庭院整治,拓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并且在乡风美化、绿化过程中不搞千村一面,而是因地制宜,立足该地区生态优势和发展特点,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弘扬农耕文化,把民族特色文化与乡

  村建设相融合,使乡村风貌与当地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相得益彰,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完善村规民约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除了“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相关部门还应该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明确村民责任,使得村庄清洁整治活动可以长效化、常态化发展。合理设置农村人群整治管理队伍,推动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废物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清洁化处理等工作的落实,通过村级组织统筹管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管理。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大管理力度,在必要时可以深入开展卫生环境整治“红黑榜”、“美丽庭院”评选和乡村建设积分兑换活动,帮助农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考核激励制度,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团体、单位进行表彰,鼓励各个管理部门真抓实干,并且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对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进行全面化监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对人居环境改善的优秀案例进行宣传和报道,树立整改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社会公众认知和认可度,提升人居环境整改成效。在工作中以农民满意为标准,以质量实效为导向,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做好资源配置,使得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密切协作配合,最终实现人居环境的长效管制。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深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相关部门必须激发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群联、群建、群治、群享工作原则,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落实“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和“门前三包”等制度,使得村庄清洁整治活动可以长效化、常态化发展,立足农村地区生态优势和发展特点,做好资源配置,实现特色化整治。

  参考文献:

  [1]屈莉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研究——基于临泉县柳树沟村的调查与思考[J].甘肃农业,2022(01):17-20.

  [2]心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新办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J].中国食品,2021(24):40-47.

  [3]李裕瑞,曹丽哲,王鹏艳,常贵蒋.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01):96-109.

  2

篇十: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5积极征询村民发展意愿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针对村民共同参与建设意愿度不高的问题规划通过向村民发放村民发展意愿表让村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信息同时向村民征询住房条件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村民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并参与到其中来在实际项目落地前将设计方案公布让村民了解情况和提出意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舟山

  马岙村为例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解释了美丽乡村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了当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马岙村规划策略研究,探讨了美丽乡村发展的一些经验。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村庄规划

  StudyonBeautifulRuralPlanningStrategiesundertheBackgroundof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ACaseStudyofMa'aoVillageinZhoushan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thestrategyofruralrevitalization,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beautifulcountrysideistherequirementofthedevelopmentofthenewera.Firstly,thispaperexplainsthebasicconnotationofbeautifulcountryside,andthenanalysesthecommonproblemsexistingin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countrysideatpresent.Onthisbasis,throughthestudyoftheplanningstrategyofMa'aovillage,thispaperdiscussessomeexperiencesofthedevelopmentofbeautifulcountryside.Keywords:villagesrevitalization;beautifulcountryside;villageplanning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2018年1月,国务院颁布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此背景下,舟山市积极探索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经验,其中马岙村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美丽乡村内涵要求

  “美丽乡村”一词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为2010年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在这一文件中,”美丽乡村”的内涵包括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并涵盖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35年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该规划中可见,实现生态和宜居是美丽乡村发展的基本要求。3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随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理论层面,有些学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心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些学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注重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的和谐发展;有些学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强调质量,应加强标准化理念和执行力。实践层面,各地方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例如安吉模式、临安模式、高淳模式等。

  自2013年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至今,尽管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生态保护认识存在偏差美丽乡村首先应注重生态美,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存在偏差。生态保护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多造一些公园、多种一些好看的树木,有些乡村不顾自身情况片盲目模仿,例如干旱地区盲目挖掘溪流、寒冷地区种植热带植物等违背了当地自然发展的规律,变相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破坏。(2)产业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可持续现代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较低,经营较分散不成规模。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发展,但功能较为单一,产业链不长,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集体经济较薄弱,许多村庄产业发展依靠补助,缺乏“造血”功能,后续发展情况不容乐观。(3)文化传承认识和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许多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过度使用现代城市景观,或千篇一律模仿江南水乡村落风格,忽略自身特色和文化内涵,使许多乡土建筑、文化景观、农耕遗产遭到了破坏,违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4)政府主导压力大、群众参与度不高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多以政府为主导,但部分地方政府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又面临政绩考的核压力,存在粗放建设和流于形式的问题。由于村庄空心化,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同时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没有考虑村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使得村民难以有积极性。4马岙美丽乡村规划策略马岙村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马岙街道,有“中国海岛第一村”之称,现有户籍人口1700余人,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马岙村的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边的农家乐发展迅速。马岙村拥有悠久海洋文化史,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马岙村现状发展同样存在着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延续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马岙村在美丽乡村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1)加强生态保护,划分风貌管控区根据马岙村的空间资源特征,将马岙村的空间划分成四个区:生态保护区、历史保护区、重点引导区、风貌协调区。生态保育区:主要包括山水林田等环境敏感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严格禁止引入对生态保育有影响的项目。历史保护区:将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要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按照原有风貌保护和恢复。重点引导区:要求范围内创造舒适、宁静的环境,安全、和睦的氛围,突出人性化、本土性、小尺度的规划理念,整体环境设计应体现村庄自然、纯朴、亲切的特点。风貌协调区:要求范围内的建设与重点引导区的风貌相协调,建筑形式、色彩、风格等需与村庄整体风貌协调。(2)提升农业发展品质,打造现代田园生活产业构建以“健康+休闲+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生活产业。健康:通过种植绿色有机食物,培育绿色餐饮、有机餐厅等业态;休闲:以休闲观光为导向,培育田园游赏、乐居生活等体验功能;文化:利用马岙渔农文化,构建渔农艺术工作坊和科研传播等项目。(3)打造联动型旅游线路,加强沿线景观本土化设计将马岙村的各种资源用“串珠”的方法实现空间资源的联动。马岙村以“走街串

  巷”为主题,精心打造“两街两巷”,即养正街、浣纱街和林家巷子、青巷,并沿两街两巷打造多处景观节点,如浣纱亭、陶艺工坊、养正书院、林氏宗祠等。

  在街巷设计中马岙村遵循四点设计策略:1)整体风貌贴近村庄环境特点;2)建筑材料、装饰符合当地特色;3)多使用植物景观营造柔和空间;4)引入视觉导视系统增强空间联系。例如青巷的改造主要包括:地面材料更替为当地石板,将渔农村生产生活工具作为建筑装饰,增加本土绿化植物等。

  (4)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活用历史文化遗产马岙是距今有6000年历史的海上河姆渡文化发祥地,海洋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结合使得马岙村遗存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通过增加体验与互动功能,加强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历史文化建筑林氏宗祠,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效应,植入了文化展示、特色农产品体验、文化商业体验等功能。

  (5)积极征询村民发展意愿,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针对村民共同参与建设意愿度不高的问题,规划通过向村民发放村民发展意愿表,让村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信息,同时向村民征询住房条件、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村民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并参与到其中来,在实际项目落地前将设计方案公布,让村民了解情况和提出意见。5结论乡村振兴是乡村发展的目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当把握生态和宜居理念,以马岙村为例,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对生态区域的划定;紧紧依靠农业,发展现代田园产业和本土乡村景观旅游业;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另外,尊重村民意愿,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1]武前波,龚圆圆,陈前虎.消费空间生产视角下杭州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以下满觉陇、龙井、龙坞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8):105-112.[2]刘斌.中国美丽乡村现状与未来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3]姜彬,侯爱敏,包婷婷.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6(5):80-85.[4]仲妮.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莒县店子集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6):245-246,249.[5]伍琳瑜,刘静娴.政府主导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共性问题与主体[J].生态经济,2017,33(10):226-230.[6]王兴树,黄宝宇,郭力,王凯.基层“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2017(10).

篇十一: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2022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总结四篇

  振兴乡村工作总结(一)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程内容围绕效劳“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

  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效劳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根底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效劳系统。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开展典型应用示范。聚焦产业振兴,开发生产园区信息效劳系统和惠农信息效劳“一点通〞;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效劳系统;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效劳“一点通〞;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效劳“一点通〞;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效劳“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效劳系统。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屡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

  1/17

  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当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尽快完成工程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工程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效劳,工程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工程配套资金。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振兴乡村工作总结(二)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20xx年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改善工程区道路、水利、电力等根底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1〕黄旗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22246米、出水口509个、排气阀门井36个、泄水井36个、排水沟22670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14213米、塔杆组立架线300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工程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工程共新增耕地1077.05亩,其中4个工程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

  2/17

  8个工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20xx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工程,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开展区。其中11个小工程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工程开始施工,1个工程完成施工,1个工程需重新招标,2个工程正安排前期工作;

  1个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4个工程已论证通过。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方案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20xx年土地利用方案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工程15.8亩。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444.6915亩,成交价款6.6803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给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根底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开展提供根底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篇十二: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让罗定良官村美景醉人

  作者:冯耀华冯世炳来源:《源流》2020年第10期

  罗定市苹塘镇良官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打造湾区优质农产品特供地、旅游休闲目的地的目标,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功引进

  公司投资建设海惠生态示范园,并成立了5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农户因地制宜做大做强蔬菜和稻米两大产业。

  其中,蔬菜产业利用当地恒温189C的泉水,打造“海惠蔬菜”“泉水西洋菜”“泉水慈菇”等无公害泉水蔬菜品牌;稻米产业利用富硒土壤,打造“金瓯米”品牌,稻米价格从6元/公斤提升至20元/公斤,带动农民年增收33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辐射全镇种植金瓯米330多公顷。该村还利用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和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重要景点之一的优势,推进农家乐、民宿、亲子体验农场等建设。每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带动企业增收36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良官村通过“组组比、村村赛”的竞争激励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并建立“以奖代补”的5个等级,激发群众共建精美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良官村通过构筑“户分类收集、村长效保洁、市场化清运、无害化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为灯实现村级保洁长效化,采取“村民筹集,乡贤捐助,企业赞助,政府补助”的筹资方式,解决垃圾处理经费,构筑起“一元收费,长效受益”的保洁体系。

  在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同时,良官村还在“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全村1314户100%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成共享厕所50多间,高标准建成旅游公厕2座,并集合学校等户外厕所资源建成附属式公厕10座。

  目前的良官村,房舍田园错落有致、五色花海芬芳撲鼻、村庄千净整洁,美景醉人。由于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方面成效显著,良官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示范村。

  良官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殊荣

  良官村素有“广东小桂林”“中国美丽田园”等美誉。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市举办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现场推介246个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其中,广东入选村庄8个,罗定市苹塘镇良官村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9月18日,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承办的大型主题综艺《乡村振兴大擂台》举行颁奖活动。良官村分别获得“垃圾治理优秀村”第三名、“污水治理优秀村”第三名两项单项奖,同时获得“优秀村奖”。

篇十三: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建议与思

  考

  作者:米寸美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年第03期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建议安阳市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规划:一是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要高准标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三是要强化三类制度——人、地、钱;四是要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五是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以上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安阳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安阳市;乡村振兴;村庄规划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立足各县市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逐步编制全市各镇、村的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87个试点村已初见成效,加快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安阳市农业还不够强、农民还不够富、农村还不够美,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和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5点建议与思考。

  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立足安阳市内现有条件,区分轻重缓急,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根据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提升示范村创建水平,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美丽家园”建设。

  村内主要道路:村内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12米,路面宽度不低于8米,面层采用水泥浇筑,砼标号为C30,厚度18厘米。基层采用6%水泥土,厚度16厘米。村内主干道路面按“龟背式”设计,雨水由道路中线向两侧排放至泄水槽,再由泄水槽排放至沟渠或坑塘。雨水泄水槽为砖砌体,水槽内粉水泥砂浆一道,水槽基础为素混凝土。

  村庄外主要道路:村外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12米,路面宽度不低于8米,面层采用混凝土,砼标号为C30,厚度18厘米。基层采用6%水泥土,厚度16厘米。村外主干道道路排水

  为地表径流,道路路面为“龟背式”,雨水从道路中线向两侧自然排放,排放至周边农田或沟渠。

  村庄景观道路:在打造乡村游园道路、小支路、小广场的硬化铺装等方面,灵活多变,就地取材,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可适当改变铺装材质。铺装元素要贴近乡村,可使用乡村内常见的青砖、磨盘、瓦片、石板、砾石等。

  污水处理:村民住户污水收集及三格化处理,村民生活污水需经户内三格化污水处理后,经户内污水管排至村污水管;户内污水管将户内污水排入村污水管;村污水管收集各住户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动力厌氧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处理合格后排入沟渠或坑塘。

  村庄环境美化:笔者在滑县调研时了解到,该县城管局与桑德集团联手治理垃圾处理,初步成效已显,村里环境优美整洁,很受老百姓欢迎。在此基础上,建议坚持把农民生活宜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改善各村庄的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7项基础设施条件。建议在各乡镇中心村重点配置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一般村原则不再投资配备大的基础设施。

  二、高标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尽快编制出安阳市乡村风貌整体设计和乡村风貌建设技术导则,指导特色民居整体塑造。

  (一)制定村庄保护发展规划

  加大对滑县牛屯镇王村、焦虎镇晏口村、瓦岗乡东屯村、西屯村等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例如,瓦岗乡下一步要聘请高标准设计公司对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屯村和西屯村进行村庄布局规划,建设发展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规划以留住“隋唐文化”为着力点。坚持留住“旧”,注重优良民俗民风传承,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古树、古井等的保护力度;坚持留住“魂”,展现乡村独特风貌,让村魂延续村庄传统文脉。

  (二)建设特色小镇

  推进民俗旅游文化小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利用好安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厚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有品质、有内涵、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可借鉴蘭考县特色小镇——兰仪小镇。该小镇由蓝城集团设计,蓝城集团是一家设计乡村小镇的专业团队。在乡村振兴方面,兰考县与浙江大学从理论探索到全面实施,进行全方位合作。借助浙江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乡村规划、科技创新、农业发展(新品种选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兰考

  地方农业品牌创建、“互联网+三农”)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融合、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借助交流合作平台,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兰考创新创业,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三)引导接地气的建筑师下乡开展农房设计指导

  学习浙江、贵州等省的特色民居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引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建筑师下乡开展农房设计指导,打造特色乡村风貌,让村民记住乡愁。

  总之,安阳市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乡村产业功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强化三类制度——人、地、钱

  (一)在人的方面,处理好人才振兴与市民化

  加大现有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吸引安阳市籍高层次人才回归家乡,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比如滑县慈周寨镇寺头村,利用过年、中秋节等节日举办商会,增强村里名人落叶归根的情怀和荣回故里的情节,引导返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民。

  (二)在地的方面,处理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方式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支持乡村生态振兴。比如滑县八里营镇张苑村,2018年村里就开始实施“集体所有、一户一宅、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把废弃院落收归村集体。同时,该村探索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实施“清零破万”行动。目前,村里把收回的坑塘建成水系,发展莲鱼共养,不仅提升了村庄品位,也有了经济收入,可以给村民办更多实事,老百姓非常满意。建议逐步提高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比例,鼓励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具体办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在钱的方面,处理好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运作的协同作用

  建议安阳市积极整合和统筹安排相关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业特点的信贷产品,适当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抵押贷款比例,延长贷款周期。有序推进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规模,探索创新信用互助模式。比如滑县上官镇郭固营村创建金融信用村,让村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村“两委”努力申报

  “金融信用村”评定。在信用村评定过程中,全体党员有能力的都要为村民担保贷款,村“两委”成员分别为村小组贷款担保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村贷款总担保人,并制定了郭固营村“信用公约”,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乡村的财力是有限的,这是农村在金融方面的成功探索。目前,滑县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需要资金300万元以上,其中滑县慈周寨镇北李村大约需要资金2500万元。建议省市级公共财政向乡村生态倾斜,加大投入力度,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在金融经验上,建议借鉴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卢氏金融扶贫经验。同时,建议市县政府统筹安排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涉农资金等相关渠道资金,用于乡村生态振兴。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使用所获土地增值收益,以及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市县政府要确定具体比例,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重点支持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工程。

  四、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大力开展县城内环生态林带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建设郊野森林公园,扩大绿地面积。大力推进各乡镇庭院绿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等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村里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

  村庄内部:以街区绿化、住户周边绿化、庭院绿化、集中绿地绿化为主,建议多选用造型优美、香气馥郁的植物品种。如泡桐、刺槐(国槐、香花槐)、榆树、栾树、白蜡、楝树、椿树、楸树、丁香、紫薇、紫荆、樱花、夹竹桃、核桃、枣树、柿树、石榴、桃、李、杏等,鼓励村民多种本地树种及果树。

  经济作物种植区:村庄外围以瓜果、蔬菜、饲草等经济作物轮作为主,展现田园风貌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绿色防护种植区:村庄周边密植高大速生乔木形成密林区域,保证村庄的静谧,兼具防护、生态功能。如泡桐、中红杨、柳树、速生白蜡等。

  道路绿化:绿地植物配置乔木以泡桐、刺槐(国槐、香花槐)、榆树、栾树、白蜡等乡土树种为主;花灌木以紫薇、樱花、夹竹桃为主;地被以麦冬、鸢尾、玉簪、波斯菊、三色堇为主。入村主干道和村内干道两侧各种植一行乔木,株距4米,间种1棵花灌木。村内次干道以种植绿化苗木、果树为主,株距2米。

  村里小园路及小广场:建议在建成的广场边缘及场中增加高大庭荫树及石桌、石凳等休息设施,对林下空间进行硬化,设置石桌、石凳、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

  整合村外闲置空间。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在村庄的下风向发展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

  要从以上6个方面着力打造体现安阳特色的文化特色,彰显花果景观,发展集中连片、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绿色美丽新农村。

  五、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建议安阳高质量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主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比如滑县八里营镇“八里香”牌洋香瓜,多次在国家级展销会上获得金奖,其中2019年该镇洋香瓜种植面积约2万亩,按2元/斤算,每亩地净收益1万元以上,是种植粮食的10倍。再如焦虎镇屯集村的春芽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先后流转土地5000余亩,解决了5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该合作社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比如基地种植有黑小麦等品种麦子。同时,该合作社电商平台购买点的各种五谷杂粮销路不愁,主要卖到大城市。所以要想方设法改变农民的小农意识,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总之,在推进安阳市乡村振兴规划时,要科学把握各村庄的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村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科学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重质量,稳步推進,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白雪秋,聂志红.乡村振兴与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

  [2]冯俊锋.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3]郭险峰,陈天林.乡村振兴助推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09-15.

  [4]段益莉,江强.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11

  -25.

  [5]陈新.国外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若干启示[J].乡村科技,2019-10-20.

  (作者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篇十四: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

  ——以广德市为例

  内容摘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视了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诉求,理性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的根因,在现状和成因解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路径。以期为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新广德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环境整治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区域内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物质与非物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房屋建筑质量与设计、社会服务与社会关系、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1可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乡村振兴必然要求。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个方面的短板,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其中的一项。因此,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分析

  广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规划早、筹备早,按照《广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县办〔2018〕91号)部署,确定了“全域开展、整

  村推进、自然村提升”的工作思路,广德市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和重点自然村整治提升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改善。各乡镇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动员、全域整治等举措,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德样板”。目前,广德市人居环境整治已有了明显改善,切实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具体举措及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治理

  全市9个乡镇均实现垃圾处理市场化全覆盖。通过农村保洁的市场化运作,乡两级财政年投入近4000万元,以乡镇为主体,对辖区内垃圾清捡、清扫和清运实行全过程物业化管理,所有垃圾清运到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基本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大部分自然村的垃圾都能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村内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村基本没有散养家禽的现象。

  (二)农村厕改、污水治理有序推进

  制定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把“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第一场硬仗。按照“应拆尽拆、能迁尽迁、需改尽改”的原则,至2019年底完成了14400座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2020年实施10000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0座。

  (三)农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按照村级自主申报、乡镇初评和市级审批的原则,进行整村推进示范村创建和自然村整治提升工作,市级验收进行资金奖补,乡镇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2019年完成了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和104个自然村的整治提升。2020年继续实施9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创建和100个自然村整治提升。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美丽乡村104个,其中省级美丽乡村49个,两次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提前一年实现省级中心村建设目标。

  三、广德市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缺乏前瞻性

  乡村建设规划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不紧密,村庄规划滞后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各乡镇在编制规划内容时,没有从结合当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等角度出发,大部分都是照抄照搬,脱离实际。村庄规划缺乏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重影响村庄的深度发展。并且,现在的村民房屋的外观过于现代化,已失去了村庄的本真面貌和文化底蕴。

  (二)资金投入不够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提升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虽然每年市财政会划拨固定的经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但也是杯水车薪。乡镇财力保障疲软,资金投入有限。随着保洁费用和人力成本增加,运管维护和社会成本等方面资金缺口大,群众自发性投入主动性差,多渠道投入机制尚缺。

  (三)机制不健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重工程建设轻整治清理现象普遍。对于已建成项目的设施设备,如何建立和完善长期的造血功能,增强项目可持续的运营能力的思考不多。在管护主体上,存在主体缺位现象,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四、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对策

  (一)规划引领,加强资金保障。

  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要在遵循乡村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综合利用。邀请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尊重当地村民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规划理念,优化乡村发展的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2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任务综合考虑、集成推进农村路网、管网、林网、垃圾处理网、污水网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2、组织力量,加大投入。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不断激发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乡镇在河道治理、农路建设、绿化亮化等涉农项目安排上适当向整治村庄倾斜。

  充分挖掘乡村的特色优势,逐步建立“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行”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将涉农项目和资金由政府统一整合。3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体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的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产业支撑,促进文旅融合

  1、文化提质,打造品牌。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充分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产业特色聚焦态势,在项目规划建设中,注重植入商业元素、打造商业平台。推动农业和旅游、康养、文化的深度融合。弘扬古色文化、绿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研发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旅经济。支持民宿、亲子乐园、农耕体验、田园综合体建设,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把他乡变故乡。

  2、人才引进,培训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从规划到实施,需要构建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队伍。只有不断吸引人才才能更好的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着力推动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通过市场的方式,将农村产业融合中匮乏的专业性人才配置到急需的岗位上。4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化培训,通过举办农业培训班、专业讲座、专家指导等多种途径,学习种植、养殖等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要培育新品种,支持有机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普及“互联网+农业”新的营销模式,实现信息技术和农业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的生产、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产生新业态。

  (三)齐抓共管,健全长效机制。

  1、统筹安排,高位推动。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需党政“一把手”亲自指导、调度、部署。形成层层压紧、层层抓实的工作推动机制。要发挥县、镇两级联动统筹协调作用,各部门明确分工职责清晰,形成合力,避免“九龙治水”各管一块的局面。

  2、精细管理,强化监督。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要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

  核的重要内容。要从制度规范和法律层面强调农民的主体责任,要规定农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义务和权力。5积极探索建立农户付费、的经费保障制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不断完善环卫作业网络,建立形成“资金稳定保障、设施配套完善、保洁常态专业、垃圾处置规范”的长效运行机制。6确保农村污水、垃圾和厕改治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四)探索自治,汇聚群众力量。

  1、党建引领,多样宣传。要强化党员标杆意识、模范带头意识。结合“红色星期六”“党小组之家”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秩序劝导、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倡导群众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拍摄人居环境整治宣传音频及垃圾分类科普知识,通过微信、电子屏、分发倡议书、录制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自觉摒弃不良陋习,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文明乡风。

  2、培育典型,探索自治。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引导村民建设通透式围墙、庭院式房屋,并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设立“好人榜”“道德模范”等,传颂身边人身边事,厚植乡村文化基因,助力文化振兴。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实践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支持村内能工巧匠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绿化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乡贤文化进厅堂、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7。要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农民主体性,约束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五、结束语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准备。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加大政府支持和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开展整治工作,科学规划,建立长效养护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集思广益,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添砖加瓦。让广袤的农村地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村更美。

  1参考文献【1】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J].人文地理,2009,24(01):28-32.234567.

  2

篇十五: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心得体会(共4篇)

  以扶贫工作“秋季双貌整治”为抓手,努力拓展延伸,不断加强我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村所有文化广场,全部新添健身器材,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新成立戏曲学习班,广场舞等多种文化活动团体,每周进行文娱表演。制作了各种文化宣传展牌,图文并茂的墙体彩绘,大力倡导“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理念,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我村酗酒赌博事件明显减少,每天晚上文体广场上广场舞、大鼓队定时开展活动,群众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一片,村风民风大大改善。

  4、对主要道路进行亮化、绿化、硬化完善硬化村内各个巷道,进村主要道路、文化广场全部安装太阳能灯共计40余盏,全村各个片区进行绿化,充分利用村民墙面进行彩绘,把党的方针政策、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大家,达到“一区一景”,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全村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标准公共厕所两处。村内各道路污水管网通过政府项目投资,发动群众自筹兴建,全部覆盖整个村庄。5、对贫困户实行“七改一增”,把面貌较差的户进行有规划的改进,该添加生活用品的添加,该改造卫生环境的改造,该改善危旧墙体进行改进。力争做到“四小一大”,即小投入,小修缮,小清理、小平整,大改观。二、取得的成效1、提升了我村人居环境和我村村风文明。通过村容村貌整治,提高和增强了农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自建家园的意识,村风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2、基础设施完善。路面硬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垃圾有了定点堆放处,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使我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3、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村庄绿化、路灯安装、文化广场器械完善,使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丰富多样化,焕发村民社会活力,对我村各项经济指标的提高和村民增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三、存在问题及建议在村容村貌治理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外援不足,主动性有待加强,解决问题办法有待创新,完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要戒骄戒躁,不断巩固、完善、拓展和提升,落实好村

  容村貌治理长效机制。下面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以后几点工作建议:1、建立村容村貌整治长效机制。针对今年的村容村貌工作,小石桥村制定

  了《小石桥村两貌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做到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并制定村容村貌长效机制,以及专业卫生清理人员、定点垃圾存放处、定期清扫日等,确保整治成果长期保持下去。

  2、集思广益,多方争取资金。村容村貌治理是一个全民参与、全社会关注的大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级政府在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百姓的培训力度,不能让百姓总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要祛除那种“等、靠、要”的思想,不断发动村“两委”以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为村容村貌集思献策。3、针对部分村民意识淡薄,加大宣传力度。大部分村民对村容村貌整治非常支持,然而部分村民仍抱有无所谓态度,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容村貌整治不仅入耳,更要入心。

  小石桥村党支部小石桥村村委会2019年1月7日

  内容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1容村貌整治工作已在全县全面展开。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让广

  大农村在富裕的同时,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文明起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环境就是形象,就是效益。通俗的讲,我们生活的环境好比我们的脸,脸都不洗还有什么形象可言,还有谁愿意与你交往,愿意请你干活拿工资,自己卫生都不打扫,谁愿意到你这里来投资、来消费。同时卫生不讲究我们也很容易生病。

  二、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指标,全力做好全乡的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我乡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生活环境建设滞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为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展示我乡良好形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升人居环境品味,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使生活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在全乡24个行政村全面整治的同时,下大力抓好太拥、太坪、南良、展么、巫用、寨甩、半溪、白道、昂英、旁洞、柳落、柳金、柳开、柳丰、久仪和下久仪16个公路沿线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整治的主要内容是整修道路,美化院墙,粉刷树木,清理垃圾。具体工作如下:1、整修入村道路及村里主街道,疏通公路两侧排水渠。2、修剪寨内树木,空地大的进行补栽。3、清理旅游公路两侧、各村通村公路及村里房前屋后的垃圾。4、拆除公路两侧临建的猪圈、厕所等建筑物。5、清理村里的倒塌房屋和废弃宅基地。6、在村委会,农户屋前屋后栽植果树等树木庄与道路得到绿化,优化生活环境。

  7、组织农户对自家庭院进行了美化、净化、绿化建设,做到了清洁干净、物品整齐。8、各自然村的垃圾统一堆放烧毁和填埋。9、对擅自乱堆乱放物品和不规范的墙壁设施等及时折除,并积极开展清理野广告和不规范标语,重新书写有教育意义的标语,24个村均建设了集村务公开,计划生育、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宣传等为一体的文化墙。10、太拥集镇市场要进一步规划和摆摊规范。落实门前三包,加大教育和处罚力度。整治的目标是全乡基本实现住房整洁化、饮水安全卫生化、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美化、垃圾处理定点化、村容村貌崭新化。三、加强领导,数措并举,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1、加强领导:乡里要调整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各村一把手总负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划段包干,责任到户,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搞好环境整治工作。2、广泛发动:我们通过广播、标语、会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之家户喻晓、人人参与,互相监督,互相支持。3、文明劝导:我们将组织干部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义务清扫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治理脏、乱、差,全靠你、我、他”这个道理。4、制度管人: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公约、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对最清洁的、最不清洁的农户,要通过公示栏、广播等形式公开曝光。5、各自然村均统一安排垃圾场,取土坑,各农户对住宅街道定时清扫,垃圾做到随时清理,保持村庄净化。

  6、对擅自乱堆乱放物品和不规范的墙壁设施等及时折除,并积极开展清理野广告和不规范标语,重新书写有教育意义的标语。

  7、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四、强化督导,严格责任追究乡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将对各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对在这次全乡环境整治活动中,态度不坚决、工作不积极、行动迟缓、效果较差的干部给予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对不配合、不参与、甚至故意刁难的居民视其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公开曝光和经济处罚,个别情节恶劣的要移交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同时今年我们将把环境卫生纳入村级考核。总之,环境整治工作是形势所迫,现实所需,也是全乡群众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我相信太拥乡人民一定能够在这次全县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不打花脸、不输士气,不损形象,一定能够彻底改变人居环境、提升太拥形象。谢谢大家!

  一是召开全体干部大会、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等,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多次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镇村干部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并进行周密布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二是通过广播、悬挂标语、出板报、发放宣传材料以及驻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造浓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规划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整治措施到位,改善了居住环境一是建立了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均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全面负责各乡镇日常环境卫生监管工作,对各村日常环境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先后列支了专项经费,新建和改建垃圾池1134处,疏浚污水排放设施236处,实现了垃圾定点存放,路面无污水横流现象。三是以点带面,整治成效显著。通过对邢左、邢和、邢昔等主要交通干线和园区、景区周边村庄的破旧房屋、残墙断壁、垃圾、柴草乱垛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和污染物进行了重点整治,公路沿线乱搭滥建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沿线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全面开展“五改六清”,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牲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各地垃圾倾倒、污水排放等逐步得到了规范,村庄卫生死角得到有效治理,长期以来影响村容村貌、污染环境等老大难问题取得初步的整治效果。全县累计动用劳力3.577万人次,动用机械设备1650台次,运输车辆5839车次,共拆除乱搭乱建489处,拆除废弃厕所猪圈682处,清除柴草5682处,粉刷墙面7.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6.13万平方米,清理街道73.7千米。四、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还有待提高;二是农村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理场所;三是农村建设杂乱无章,房屋、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影响村容村貌。五、下一步打算:一是坚持宣传力度不减,在思想提高上下功夫。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经

  验,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将单一的农村区环境卫生整治转变为对生产生活劣习和村风民风的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地抓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突出正面宣传,曝光不良行为,强化舆论监督,让群众在村容村貌整治中不断提高素质,加快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和精神面貌的整体改善。

  二是坚持整治力度不减,在常态管理上下功夫。以此次整治工作为契机,迅速制定和完善村容村貌管理细则,组建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管理队伍,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处理好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和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在源头控制上下功夫。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字”标准,着力抓好农村规划建设工作,规范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人畜分离,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创建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

  任务虽然是艰巨的,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比如资金是最大的瓶颈问题,但是许昌市质监局有信心让双楼闫村旧貌换新颜,让全体村民的生活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更有决心把该村变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六: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寒冬季节,走进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虽然树木缺少些春夏季的生机,但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一处接一处,文昌阁、文化苑、百寿亭等,仍可让人感受到村里景色的别致;沿着整齐有序铺着青石的街巷走进农家小院,外表不显眼的窑洞暖意十足,屋里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厨房装着燃气灶,取暖做饭方便快捷。厨房、卫生间还统一铺设了管道,用水方便,排污也方便,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村民很少猫在家里取暖,而是忙着在村里的养殖场、砂货厂干活挣钱

  这是西岭村村民最平常的生活写照,也是我市不少农村努力发展的方向。作为我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西岭村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村支两委通过引导多方力量、挖掘多种资源、采取各种措施等,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以一个行政村或几个行政村为单位,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提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项目建

  设,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平定县冠山镇杨家沟村,位于冠山脚下,传统产业杨家沟豆腐在我市家喻户晓。今年,杨家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建设项目,力争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带动民富村美。

  据介绍,项目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将康养产业与文化旅游互相结合,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体育运动、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康养特色小镇。目前,豆制品体验馆主体建筑已完工,项目中心区花海区域已完成场地造型施工等。这个项目也被列入冠山镇明年计划实施的镇域重点项目之一。

  杨家沟村的规划建设,正是紧紧围绕《阳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的。《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我市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好农民群

  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共建美好生态家园;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统领其他专项规划,按照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的理念,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涉农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部门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城市近郊、工矿商贸、绿色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保留村庄特色,精心设计载体,确立创建主体,策划特色品牌,科学谋划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彰显产业特色、淳朴乡风、美丽风景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示范村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加大财政资金对示范村的投入,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社会资本以捐赠投资、结对帮扶、村民筹资筹劳等各种形式开展创建。

  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我市要求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推进村庄优化整合,切实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构建优美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完善规划,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同时,示范村建设重点在打造亮点、放大优势、展现特色上下功夫。注重挖掘村庄

  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体现原始风貌,彰显个性魅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加大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化保护改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标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建设,做到生活垃圾定期清理、清运,确保乡村清洁。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市要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效益优先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变,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提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依托当地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标准高、带动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的农家乐、民俗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培植精品旅游村、休闲度假村;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工业、集体物业和服务业。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各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善行义举榜、星级文明户创建等道德实践活动;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

  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今年,我市选取了30多个产业发展基础好,村集体及村民

  收入高,村支两委班子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创建积极性高,能够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村支两委班子主动积极寻求发展,在全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仙人村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是盂县东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近几年,村里优化农作物品种、普及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在稳定高效的农业基础上,去年仙人村引进光伏产业项目,有效利用裸岩山坡600多亩,为集体经济和村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融合发展,今年村里招商引资引进肉驴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还可带动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村里已形成的300亩林业示范基地,为农林牧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是前提。今年,村里积极筹集人力、物力,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仙人村党支部书记郭福俊介绍说,村里的街道硬化了8公里;广场、道路两旁种植了花草树木;雇用保洁员3名,配备垃圾车13辆,设

篇十七: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要点研究

  摘要: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美丽乡村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面、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设计中应统筹乡村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整合乡村优势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再建设、再改造,结合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匹配性处理,保障美丽乡村规划的适宜性,全面改善村落人居生态环境。本文在此从美丽乡村规划的目标出发,对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美丽乡村;规划措施

  前言:乡村规划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合理的乡村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开展了一些区域层面的乡村规划实践,在此背景下,需要在区域层面开展乡村规划的研究工作,完善规划设计技术方法,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城乡统筹的进程。

  1.美丽乡村规划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经将建设美丽乡村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乡村进行大力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也可以提升人民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的良性发展。美丽乡村规划以建设美丽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可喜成绩。

  美丽乡村规划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合理规划乡村建设的布局,使整个乡村发展能够适应城乡规划设计。其次,重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危害乡村生态环境的垃圾,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后,加大乡村社会管理力度,提高乡村的整体治安水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乡村环境,让美丽乡村规划满足整个城乡规划的需求,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二、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目标

  规划以环境美为特征,保护生态环境,彰显村容村貌,美化空间景观。以产业美为支撑,合理布局农业项目,切实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结合。以生活美为目的,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优化交通条件、完善设施配套,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以人文美为灵魂,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推进历史文化、乡土风情、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做好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村庄的数量依然远大于城市数量,乡村的建设依然是规划建设的重心,但由于乡村规划专业人员的缺失,乡村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乡村普遍存在着生活环境较差,服务设施不完善,村民收入偏低的现象。美丽乡村规划的提出就是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快速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做到乡村产业升级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民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使得村民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带给人民的红利,从而保证了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的几个具体的实施要点

  1、构建合理的乡村规划体系

  美丽乡村规划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那么在规划时就需要有配套的规划体系,能根据乡村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建设方式,还能结合乡村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建设,确保乡村能够以最适合的方式获得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乡村规划方式,美丽乡村的规划需要从发展产业链入手,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传统建筑造成破坏,在不断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还要让乡村多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

  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规划先行,基础配套,突出特色,注重风貌,着力生态,留住乡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加强“空心村”服务管

  理和改造,实现农村规划全覆盖,凸显个性设计,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达标村提档升级,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

  3、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对于美丽乡村规划工作的落实,从基础设施入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其同样也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整体运行效果。这种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规划需要切实把握好给排水、采暖、燃气等基本要求的满足,确保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能够满足于当前,乃至未来美丽乡村发展需求。当然,在具体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也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方面的需求,避免过于求好导致资金超支,可以从整体城乡规划设计入手进行协调,比如相邻近的乡村可以共享一套基础设施。

  4、实施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立足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目标,结合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要求,整合规划、环保、国土、建设、农业、水务等部门涉及环保内容的相关规划、工程内容,实施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实现污染共防共治的大格局,因地制宜解决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做好农村环境的污染防治,整治好污水、垃圾、畜禽废弃物等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打造城乡统筹新典范。

  5、加强“两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应以“标准化"加“信息化”为内核,多渠道多层面全面加速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推进“三产”融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精髓就是通过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新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也就在标准化,以严格的标准,包括准人、生产、认证和监管等,促进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标准化,进而实现规模化,同时借助“互联网+”模式,促进产品供需对接和质量监管。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努力培育:三农”创新创业队伍。鼓励农民创业、农业创业和农村创业,为“三农”创业提供政策、贷款担保、利率补贴和税收优惠,努力搭建“三农”创业保险平台。

  6、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实施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和本土的实际地形地貌进行结合,创造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特色,从而确保乡村的知名度及经济的发展。还要发掘乡村优势产业,培育乡村区域产业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打破乡村产业的盲目、恶意竞争,加强乡村振兴多面性,将农业、林业、渔业、文创业、小型工商业等多个振兴产业因子配方植入适宜乡村点区,形成区域性城乡优势产业链,才能够从源头上振兴乡村,为贫困山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动力。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还应重视乡村产业发掘、研究、规划,通过对乡村产业专项研究探索,形成科学、合理、效益最大化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必要一环。

  7、深入挖掘乡村宜居功能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乡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应该重视对乡村宜居功能的深入挖掘。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提升乡村建设的宜居度与舒适度,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同时解决乡村群众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过于重视外观设计的问题,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产生轻视。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中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的顺利落实,应该对公路以及桥梁规划设计加以完善。此外,在深入挖掘乡村宜居功能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历史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从而在确保乡村资源有效开发的基础上,让乡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期间,设计者应该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设计标准展开,切实强化保障机制,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结语

  综上,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将成为联系城市与乡村、引导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划手段。实际规划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标准化手段带动建设,促进乡村各阶段各层次的发展,进而保障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质量,更好的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19.

  【2】白芙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策略[J].生态经济,2013(10):68-71.

篇十八: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精选2篇〕

  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开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开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根底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二、工作目标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立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立试点工作经验根底上,继续有方案、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村庄建设。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开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

  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开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开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工程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立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根底设施、公共效劳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效劳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到达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欣赏树木。推进

  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六是提升饮水平安水平。加强对分散式水源的卫生防护和周围环境的清理整治,构建户户通的自来水管网,保证自来水供水入户率达100%,水质合格率达100%。做好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科学建设一批净化池、氧化塘,有效降解水质污染,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到达95%以上。

  (三)完善效劳设施。一是完善公共效劳体系。推进农村社区效劳中心建设,根本到达“七室两超市一广场〞标准,即具备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效劳室、卫生室、文化室、警务室、调解室、生活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村民文体活动场所等功能配置,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科学布局建设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在村内兴办幼儿园、托儿所。推动金融效劳网点向试点村延伸,鼓励有条件的村设立金融效劳网点,改善农村金融效劳。二是完善信息效劳体系。推进有线电视、宽带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探索建立村级信息综合网络效劳平台,开设党务村务公开、政策信息发布、农业技能培训、市场供需动态、社会治安管理、灾害预警防治等信息效劳栏目,设置村民意见建议箱,设立阅报栏、科普栏、宣传栏、社情民意反应栏。三是完善“五员〞效劳体系。设立政策宣传员、市场信息员、农技指导员、纠纷调解员、电教推广员等“五员〞,强化政策、农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支持,增强效劳农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力度,进一步简化费用交纳、报销、领取等手续。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设一批农村托老所、幸福院等,提高农村养老效劳水平。科学使用农村村集体收入,重点用于村集体开支、农村公益事业开展和困难农民生活、医疗补贴等。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村内主要道路和重要部位、公共场所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实现“电子眼〞监控体系无缝隙覆盖。建立村民自治联防组织,实现夜间巡防常态化。

  (四)开展农村经济。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开展土地合作社,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开展,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特色集体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在试点村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改革和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二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在稳定开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特色专业村。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重点建设高标准的主题农庄和农家乐。大力开展自助采摘游、城郊休闲度假游、生态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开展。积极培育农村效劳业,围绕加强产业效劳,积极开发餐饮、住宿、交通等三产效劳工程,适度开展短途物流、设备租赁、劳务输出等配套产业。三是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职业农民。完善和落实农民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篇十九: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P>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能够给广大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因此,基于乡村地区的区域性特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中,我们要做好促进乡村农业的发展,完善乡村人民发展进步服务,加强乡村现代化建设,做好新农村战略发展。这些战略任务实际都与乡村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息息相关,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战略。下面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建设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建设问题

  由于乡村振兴属于一项庞大工程,其中涵盖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等多种内容,若这些内容无法在乡村正常落实,乡村振兴效果就会受到限制。因此,为确保乡村振兴落实效果,必须做好村庄规划建设工作。

  1乡村规划建设问题

  1.1乡村总体建设规划不能适应发展需求

  一些地区未能制定乡村总体建设规划或者规划不尽合理,照搬城镇建设样式,缺乏整体空间布局,宅基地违规占用,农房建造无序,没有综合考虑供水、排水、植被绿化、社区活动场所、农业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厕所改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等所需的配置,导致公共资源抢占和工程重复建设。有些村庄未能设置适宜的集中倾倒生活垃圾的投放点,造成垃圾收运困难。部分村庄建设不注重区域特色,房屋设计和建造雷同,没有体现美丽乡村风貌。

  1.2乡村生态环境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一些企业搬迁到农村地区,由于缺少环境监管,这些企业随意排放污染物,致使地区土壤与河流遭受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也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危害。许多乡村的污水排放方式依然非常粗放,没有建立系统的污水处理管道和设施。乡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道里,渗入地下,

  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也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对下游地区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乡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厕所革命开展不彻底等问题,也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1.3乡村管理缺少与乡村层面相关的内容

  与城镇建设相比,乡村建设往往更加混杂,这给管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制定乡村规划模式时,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对原有农田规模、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校对,这样做无法得出乡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后续工作的开展自然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虽然相关部门能够对建设形势、规格和风貌进行控制,却无法对村民的自建房进行有效管理,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乡村建设的选址存在随意性、风貌失控且管理权责不清。

  1.4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不足

  目前,许多地区乡村生活垃圾清运及其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卫生厕所改建、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均缺少治理专项投入保障。一些乡村不能解决环境卫生保洁的人力工资和垃圾收运设施的基本经费,村民也不愿意支付垃圾处理费。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小型单村供水工程由村集体委托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供水规模较小,水费收取率低,管护经费不足,致使水源保护、消毒净化、水质检测、设备维修等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规划建议

  2.1尊重农民的选择权

  现在,乡村缺乏专业人才。基层群众经常都会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迫完成村庄的“任务式规划”,这是不尊重农民选择权的规划。因此,要在乡村规划中融入农民的意愿,才能建设更好的新农村。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建设出任务式规划,也为了避免政府盲目浪费财力、人力、物力。我们要规划的供给应因需而规、规以致用。我们要做好各专业规划和乡村格局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

  不仅要说清怎么建设还要规定自主建设的范围,做好乡村面貌的改造和乡村短板的补齐。

  2.2采用科学的村庄规划方法

  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应综合考虑乡村建设、工业、环境保护、土地等多个方面。长远而切合实际的村庄规划不仅要促进产业发展,而且要使居住区布局合理。同时,还应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传承村落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村落规划的实用性。同时,村庄规划要遵循服务三农的原则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科学的村庄规划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原有发展优势,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

  2.3做好乡村布局规划

  对现有村庄进行科学分类,确定需要整体搬迁、撤并集中和保留提升的村庄,完善乡村整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乡村整体布局要依据乡村实际状况,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乡村生产和生活区域。明确村庄整治的重点领域,率先在中心村建设。推进乡村土地整治,集约使用集体土地,统筹利用闲置土地,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加快乡村危旧房改造,推动农房集中连片治理。实施统一规划工程,节约土地资源,满足农民的居住习惯和居住意愿,建设乡村幸福家园。加强乡村公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铺设水泥路,修建路边沟渠。鼓励村民结合屋顶改造,在各户屋顶统一设置太阳能热水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建设乡村晾晒场、农机棚等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4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居住环境

  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是村庄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村庄规划时,需结合村庄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村庄居住环境。首先,强化村庄废弃物处理能力。重点强化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垃圾废水处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确保农村垃圾废水可以及时处理,避免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效改善农村面貌,从而建设一个适宜人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基于此,农村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配置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净水设备,

  确保工作效果。其次,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结合生态环境需要,合理布局道路,对不良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现状。最后,在构建长效管控机制、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为长期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只有在村庄规划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和控制机制,才能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2.5加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长效管护

  坚持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加强规划许可管理,推进规划实施。在乡村环境建设中,应实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管理,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布局,避免无序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持续减少,需要实行村庄整合,强化乡村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开展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点项目,同时推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政府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监管能力,落实管理责任。健全乡村环境基础设施管护的规章制度,鼓励专业化服务组织承担环境卫生保洁和设施管护,健全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在村庄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环境监管小组,监督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清运、卫生厕所建造、街道清洁、家庭卫生、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针对村庄环境建设短板,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建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村庄日常保洁管理,提升乡村环境的管护水平。

  3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而村庄规划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要求不符,基层规划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发展。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的村庄规划需要采用科学的村庄规划方法、完善基础设施等良策,以此确保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村庄规划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华,李增兵,谭秀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89-193.

  [2]张淑林,常新语.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143-146.

  [3]刘晓霞.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探索[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5):197-198.

  [4]张诗悦.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以共和镇敖宝村为例[J].智库时代,2020(04):138-139.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与村容村貌 振兴 乡村 村容村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