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文章内容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2022-07-09 0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供大家参考。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全力开创全面依法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实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三农”法律体系的重要成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xx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纳入全省“x+x+x”战略部署,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相衔接,落实“四个全面”要求,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法治体系建设,深化拓展农业农村改革,全面高质量打赢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脱贫攻坚战,健全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新机制,建立“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 xxxx 个相对贫困村实现“后队变前队”,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

  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 xx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全面加强宣传教育、贯彻落实、督导检查,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理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创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挂点联系、考核评价、动力激发、推进落实六大机制。高规格成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带头,省市县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涉农县、镇、村工作制度,省市县各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作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分片区、分类型“打擂台”考核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在领导小组下设 xx 个专项组,组建环境整治、农村防疫、农业产业园等工作专班,将重点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实施挂

  图作战和专责专业推进。“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评估、进展评价、监督检查、专题报告、激励问责机制,强化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能,健全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持续加强干部培训,努力锻造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振兴观,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我们坚持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几年来,xx 省乡村产业发展迈出大步,创建了 xx 个国家级、xxx 个省级、xx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突破 xxxx 家,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 x 万个以上,“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取得明显进展,xxxx 个省定贫困村 xx 户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任务、村村通自来水(含自然村)、农网改造全部实现 xxx%,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层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实施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高质量完成 2021 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村党组织书记三个职务“一肩挑”比例达 xx.x%。“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在“x 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坚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行动、种业翻身仗攻坚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村内道路建设攻坚行动、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渔港建设攻坚行动、农村金融普惠服务提升攻坚行动等九大行动,努力实现到 2022 年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时期,我们严格落实省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 xxxx 亿元,动员 xx 个地级以上市、x.x 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 x.x 万名干部参与,统筹推进省内脱贫攻坚和 xxxx 省(区)xx 个贫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实现“一场战役、两个战场”的“双统筹双胜利”,省内 xxx.x 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引导xxxxx 家企业到扶贫协作地区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 xxx 个,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在 x 务工 xxx 万,建设 xx 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覆盖中西部 xx 个省份,助力 xx、xx、xx、xxx 省(区)xx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xxx 多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实施驻镇帮镇扶村工程,推动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坚决扛

  起中央交给 xx 的政治责任,建立健全与 xx、xx 两省区“双向协作、多方共赢”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协作地区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产业园。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观,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我们坚持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乡村治理领导机制、工作体系、服务方式建设,深入开展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评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 xx 个、示范村 xxx 个,总结推广 xx 市“一村一法律顾问”、xx 区“织密党建网络”、xx 市“乡村新闻官”、xx 区“村级重要事权清单”等做法,打造民政部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点 xx 个。深入开展“阳光村务”示范工作,建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小微权力清单。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和“百万警进千万家”工作,排查涉黑涉恶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 xxx 个,打掉涉及农村地区涉黑组织 xxx 个、恶势力犯罪集团 xxx 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x.x 万个、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站)xxxxx 个,全面实行村级组织代办制,乡村治理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阳光村务、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等工作,深入探索“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有效实现方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

  系。

 我们始终坚持协调发展观,持续深化城乡融合改革。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党的十九大以来,累计出台形成 xxx 多个政策性文件,形成“x+x+N”政策体系,构建形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统筹选派 xxxx 名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创新实施“粤菜师傅”“xx 技工”“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新增培训超过 xxx 万人次。组织城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团队下乡行动,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 xxxx 多个乡村产业。推进“国资”下乡,推广“银行+保险”融资模式,实现岭南特色水果保险省内品种全覆盖。落实点状供地政策,实现资金和建设用地指标在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间互换互补,xxxx—xxxx 年交易额超过 xxx 亿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吸引 xxxxx 个企业下乡投资超过 xxxx 亿元。率先在全国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跨部门整合 xx 项省级涉农财政资金,市县可统筹财政资金提升 xx 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农村改革的法宝作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xx年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紧抓实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试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等政策,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优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健全农

  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等政策,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利用好“农民丰收节”“x·xx 扶贫济困日”等,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好“乡村振兴大擂台”,引导各方力量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全面部署。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着力提高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创新生产方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农村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这就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各级党委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在扩大内需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促进乡村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加快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基层治理手段与方式方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工作思路方法,统筹抓好重点难点,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尽管“三农”工作重心正在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但也要清醒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群众的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只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

 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

 推动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重要目标,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打造乡村建设新局面。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把握各地乡村发展的不同特点,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根据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的不同,加强分类指导,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发展更上一层楼。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汤汤辽河水,悠悠黑土情。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高度重视、深情牵挂、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赴辽宁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审议,多次就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明确方向、指明路径。

 0 4300 万辽沈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 “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 的勇气,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的韧劲, “ 重塑环境、重振雄风 ” 的胆魄, “ 撸起袖子加油干 ” 的劲头,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把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里,机器轰鸣,轨吊穿梭。数控车工马长好熟练地开动数控机床,车出精度“完美”的叶轮。原本需要 15 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凭借一项创新发明,现在只用 5 天。

 马长好清楚地记得,2 2022 年 年 8 8 月 月 0 30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视察转子车间、定子车间,仔细询问风机类产品、泵类产品的性能、应用、技术创新情况,并同企业劳模亲切交谈。在沈阳市铁西区,总书记还考察了沈阳远大企业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书记勉励年轻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发展

 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总书记的话语,我一直牢记心间。”马长好说。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2022 年 3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2022 年 9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在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一艘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正在进行系泊试验。这座海上移动炼油厂,由高度集约的生产模块组成,船体长达 360 米,高度足有 30 层楼房高。

 2 2022 年 年 8 8 月 月 8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滂沱大雨前往这家公司考察。“总书记叮嘱我们,要顺应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

 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家权说,“那时我们刚制造出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我们始终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动力,现在又研制出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可以在 3000米的深海悬浮作业,最深可下钻到海平面下 1 万米。” 坚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 “ 老字号 ” 产业赋能增效,辽宁制造业向智 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

 金属纳米结构材料、 “ 海翼 ” 号深海滑翔机等重大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等一批 “ 大国重器 ” 相继问世 …… 老工业基地产业底蕴深厚的优势不断发挥。

 一辆自主品牌汽车身披防曝光花纹伪装,停在大连市东软软件园绿树掩映的坡道上,3 3 名工程师正在通过语音识别唤醒系统发出指令,对智能座舱开展综合测试。

 2 2022 年 年 8 8 月 月 9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在远程医疗管理系统显示屏前,总书记同正在视频连线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通话,听说有 1000 多家医疗机构在用这个系统,总书记很高兴,感慨地说,医疗卫生服务加上信息化,如虎添翼啊!

 “ 从服务到赋能,我们积极推动软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东软聚焦智慧城市、医疗健康、

 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领域发力,目前研发、服务、产品等已遍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培育 “ 新字號 ” ,辽宁正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

 上云企业近 9 9 万户,新建 G 5G 基站 2 5.2 万座,8 18 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 析二级节点上线运行 …… 立足丰富的工业场景资源,辽宁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

 台 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设立省级创新平台 9 1269 个,引进和创办高层次技术攻关团队 8 218 个,开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 …… 辽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打造生态、厚植土壤, “ 瞪羚企业 ” 、 “ 独角兽企业 ” 、高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壮大,新动能加速聚集。2022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71.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1.2 倍,集成电路产量增长 42.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1%。

 丹东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内,一个窗口颇为醒目:

 “ 办不成事 ” 反映窗口。在这里,企业和群众的各种烦心事往往有一个暖心的结局。

 来自锦州的杨丽和来自丹东的杨丽,二人同名又同校,在社保系统内登记信息完全重合。正是在这个窗口,锦州杨丽顺利办妥信息变更,丹东杨丽找回了属于自己的 20 年工龄。

 “ 办不成事必有因。”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卢学坤说,企业和群众办事堵在哪儿、慢在哪儿、卡在哪儿,哪儿就是改革突破点,“窗口设立 1 年多,已解决各类问题500 余个,减少办事环节 75 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了 6 6 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就是 “ 以优化营商环 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 。

 颁布实施全国省级层面第一部营商环境法规,坚定推进 “ 放管服 ” 改革,全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缩减80% ,8 198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 “ 全省通办 ” , “ 一网通办 ”实办率超过 75%…… 辽宁坚持刀刃向内,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 “ 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 ” 的营商环境。

 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东北振兴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必须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越是困难,越需要‘真把式’,要真抓实干。” 年 在去年 2 12 月召开的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决不能把 “ 说了 ” 当成 “ 做了 ” 、把“ 发文了 ” 当成 “ 落实了 ” 、把 “ 开会研究了 ” 当成 “ 问题解决了 ” 、把 “ 任务分解了 ” 当成 “ 工作完成了 ” ,让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蔚然成风。

 沈阳市自去年底起开展 “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 ” 专项行

 等 动,设置推动产业转型、全面深化改革等 2 12 条 “ 赛道 ” ,引导全市各地各部门争先进、争一流、争排头,向高处攀、和强者比、与能者赛。今年一季度,在疫情不利影响下,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7.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 倍。

 “ 辽宁振兴,必 须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包括政治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创新创业的生态。”这是全省的共识和行动。坚决整治数据造假问题、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加强基层纪检力量……辽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改革进入深水区。辽宁国有企业比重大、基础好,但也因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合理,历史包袱沉重,发展遇到阶段性困难。

 2 2022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 “ 龙头 ” ,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辽宁持续攻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厂区,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这里曾织出了新中国第一块“的确良”,后来却因为产能过剩连年亏损。2022 年辽阳石化终于扭亏为盈。一些新产品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填补了空白。

 “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一以贯之,砥砺前行,作为共和国的‘ 种子 队 ’ ,打出更好的成绩!”2022 年 9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辽阳石化公司,强调“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 打破 “ 铁饭碗 ” ,告别 “ 大锅饭 ” ,攻关市场化改革难点,化解国企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 ……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辽阳石化改革创新之路越走越开阔。今年 4月,辽阳石化突破共聚酯上游原料生产技术。“这种共聚酯单体原料的投产,将进一步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辽阳石化研究院副院长陈颖介绍,企业正由炼油“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转变。

 , 向改革要活力与动力,2 2022 年辽宁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2.4%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9 39 亿元。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 2022 年 年 8 8 月 月 0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对他们勇于走出去、抢占海外市场的做法表示赞许。

 “ 总书记来考察时,我们的出口额是 0 200 亿元,现在增加到

 5 575 亿元。”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董事长康宝华说,企业产品远销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 辽宁拥有 0 2100 多公里的海岸线,区位优势明显,是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大门户,是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重要节点。扩大开放是新时代辽宁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快落实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任务,完善重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发展优势产业群,实现多边合作、多方共赢。

 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一辆辆过境商品车完成铁路换装,发往哈萨克斯坦,通过东北亚商品车过境陆海联运新模式,可以节省一半运输时间。2022 年启运首年,就运送了4000 余辆。去年辽宁开行中欧班列 632 列。

 迄今,辽宁自贸试验区已全部完成国家总体方案赋予的 123项改革试点任务, “ 保税混矿 ”等 监管创新等 3 13 项改革创新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释放沿海 优势,深度融入共建 “ 一帶一路 ” ,辽宁正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 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 在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广场上,一副正念倒念都一样的 “ 回文联 ” 引人注目,不远处是聚福亭、迎福墙 ……社区多 “ 福 ” ,居民福多。“党和政府关心,咱自己也要努力,把日子过得好好的。”66 岁的社区居民朱彤经历过下岗

 再就业,现在每月养老金近 4000 元。

 2 2022 年 年 8 8 月 月 0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多福社区考察。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工业基地前些年下岗人员相对集中,党和政府要切实关心他们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加强社区服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让在就业创业上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在生活上需要保障的群众都得到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十年,辽宁坚持就业优先,加强就业培训,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2 年至 2022 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 45.8 万人。

 抚顺有着百年煤炭开采史,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2022年 9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在纺织厂退休女工陈玉芳家,习近平总书记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

 “ 总书记关切地询问搬迁花了多少钱、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社区服务好不好,问得很细。”当时的情景,陈玉芳依然历历在目。

 离开小区时,社区居民们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同大家一一握手,对大家说,我一直牵挂着资源枯竭型城市,惦记着这些城市经济怎样、人民生活怎样,我这次就是专程来看看。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首先要把民生

 保障好,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好,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这些年来,陈玉芳一家住得更舒心、过得更顺心, “ 小区周有 边有 0 10 条公交线路,出行很方便;附近有小学,我外孙女就在那里上学;社区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助医、助购、助餐,养老也不愁。” 在抚顺,像东华园这样的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小区共有6 6 个。抚顺市委书记来鹤介绍,3 年多来全市完成了 1800 户居民的避险搬迁工作。

 环境就是民生。位于抚顺市区西南部的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矿坑,垂直深度超过 400 米、坑口面积超过 10 平方公里。2022 年 9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登高眺望西露天矿矿坑。总书记强调,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2 2022 年 年 6 6 月,西露天矿正式退煤闭坑。如今,矿坑西部大片复绿区内满目苍翠。“我们已完成矿坑生态恢复面积 115 万平方米,初步形成治理总体思路,争取让市民早日享受生态修复的红利。”抚顺矿业集团董事长李兆福说。

 辽宁加快推进全省矿业绿色转型升级,非煤矿山 3 3 年累计减少 少 5 1345 个,下降 42% ;建成绿色矿山 0 100 家,9 589 家矿企纳。

 入创建库。阜新市 7 平方公里的“城市伤疤”海州露天煤矿,

 经过多年治理,已变成国家矿山公园。

 一个地区的振兴和人民生活幸福,需要强大的物质力...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全面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

 发布时间:2011-04-02

 --在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 雷 (2011 年 3 月 28 日)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在广大干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全国各地大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奋力夺取今年夏粮丰收的紧张时节,水利部召开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系统总结"十一五"农村水利发展成就,深入分析农村水利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奋力推进农村水利新跨过,为服务"三农"和保证民生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证。

  山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袁纯清书记对开好会议作出重要批示,王君省长、刘维佳副省长亲临会议指导。刚才,王君省长发表了热情充满的致辞,全面介绍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全省农村水利发展的强劲势头,描画了山西"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雄伟蓝图,听后倍感振奋,深受鼓励。一会儿,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同志、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张岩松同志和中农办农村二组副组长祝卫东同志还要讲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农村水利发展成效,认真总结农村水利工作体会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连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国家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农民收入七年连续增长做出了重要奉献。一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累计解决了 2.13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 1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任务,提前 6 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被社会各界和亿万农民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二是灌区配套与泵站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新建灌区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5000 万亩;完成中部 4省 139 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排涝标准由不足 5 年一遇提高到 10 年一遇。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复原性增长。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逐步建立,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 4865 亿元,投入劳动工日 143.2 亿个。启动实施 850 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四是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9200 万亩,新增节水能力 189 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0.45 提高到 0.5,在保证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五是牧区水利试点初见成效。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 74 万亩,为 290 多万头牲畜提供补充饲料,2600 万亩天然草场得到轮牧、休牧和禁牧。六是抗旱减灾成效显著。先后战胜了 2006 年川渝大旱、2009 年冬麦区大旱、2010 年西南特大洪涝等严重旱灾,年均挽回粮食缺失 870亿斤,解决 2628 万人、1933 万头大牲畜的因旱饮水困难。七是农村水利改革连续深化。以县为单位探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管机构、修理基金和水质检测中心等三项良性运行机制取得实效,大型灌区治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 700 多万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5.2 万个。八是行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水利规划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标准和

 规程规范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四项制度",技术指导和基层培训大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水利治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农村水利队伍的凝聚力和斗争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农村水利积存了宝贵体会,得到了深刻启示。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以及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遵循。顺应"三农"发展新要求和农民群众新期待,把解决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着力点,农村水利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迈上新的台阶,较好地实现了内涵和外延、进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惠及了亿万群众,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第三,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政策扶持体系,"十一五"时期农村水利中央投入达到 1027.7 亿元,是"十五"的4.7 倍。第四,强化组织实施和引导发动,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地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等新形势,积极创新农村水利组织形式、建设方式和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第五,创新建设和治理体制机制,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治理,推进灌区、泵站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改革促发展。第六,加强部门沟通和和谐配合,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有力保证。各级水利部门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落实和整合力度,形成农村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村水利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支持农村水利工作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奋战在农村水利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水利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失修。全国还有一半以上耕地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全国 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 60%,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二是治理较为薄弱。农村水利法规制度、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够完善,治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三是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单方水粮食产出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很多地方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四是稳固增长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取消"两工"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由过去每年 127 亿个工日降至 30 亿个工日,现有投资规模难以补偿资金缺口,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五是农村水利改革相对滞后。县级以下国有水利工程治理体制改革政策尚未完全兑现,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尚未形成,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尚不均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二、准确把握农村水利发展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复杂的变革,农村水利工作显现很多新情形、新矛盾、新问题,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第一,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兴水利强基础,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综合性水利政策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特别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旧是影响农业稳固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特别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特别制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这是对农村水利发展阶段的科学研判,是对农村水利重要地位的准确定位,是对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庞大支持。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过。

  第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解决 13 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用水日益紧张、生产成本连续提高的情形下,我国实现了连续 7 年增产增收,但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各种制约因素和矛盾不断积存并逐步显现,特别是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保证脆弱的问题更加凸显。实现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关键的因素是水,最重要的基础是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治理好通胀预期、稳固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固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着力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

  第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极端水旱灾害的突发性、非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年均洪涝洪涝灾害面积 5.44 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 30%。2009年入秋到 2010 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去年 10 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2010 年全国许多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洪涝灾害缺失明显高于往年。频繁发生的洪涝洪涝灾害集中暴露了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增强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用水粗放,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治理制度,提高农田水利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连续发展能力。

  第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水利建设显现了组织难、投入难、治理难等问题。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水利扶持政策,加快转变农村水利建设和治理方式,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保证和改善民生,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农村水、电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国仍有近 3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1 亿多山区农民仍以烧柴为生活燃料,一些边远地区农民的用电问题尚未解决,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薄弱,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还不稳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成果。

  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思路和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对农村水利的建设、治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支持农村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针对农田水利滞后于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践行可连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灌区改造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利治理,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农村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保证改善民生。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水环境治理步伐,增强农业农村可连续发展能力,促进水资源可连续利用。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和谐发展。科学规划和布局,东中西部统筹,平原、山丘区和草原牧区兼顾,大中小微工程并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农村水利和谐发展。四是坚持建管并重,保证良性运行。切实把工程建设与运行治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建后管护主体明确、权责清楚、机制完善、管养到

 位,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深化农村水利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治理方式转变,为农村水利可连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中共 XX 市委副书记、市长

 XXX (2018 年 2 月 2 日)

 按照这次专题学习会安排,我主要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特别是“八个明确”主要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重大创新思想创新观点,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三点认识。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既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报告用“八个明确”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

 “十四个坚持”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是对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精准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的特征,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二是明确了党在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上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就要进行伟大斗争,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

 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破坏和谐稳定的行为,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三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总结、归纳、表达,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精神力量,必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三、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确定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为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地实施“六做”战略,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市,建设富裕文明的美丽 XX 的工作思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要求,体现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体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完全符合十九大精神。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结合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要求,认真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示范引领,增强农业做优驱动力。以产业兴旺为根本,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做特支撑力。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做特支撑力。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突出抓好“三抓”“三早”行动,推动项目建设向产业扩规聚集、向产业转型聚焦、向产业创新聚力,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支撑力的特色工业体系。

 三是突出业态升级,增强服务业做足源动力。以服务业发展攻坚为载体,围绕服务业业态提档升级,大力推进现代商贸高端化、电子商务普及化、旅游产业全域化,加快形成业态完善、服务优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四是突出功能完善,增强城乡做美承载力。四是突出功能完善,增强城乡做美承载力。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指导,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围绕补齐短板、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统筹加快城乡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五是突出成果共享,增强民生做实保障力。时刻把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导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是突出效能提升,增强政府公信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 这段时间,通过原原本本研读报告,我感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七个新”。

 一是“新时代”。报告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用“三个意味着”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新特点”。二是“新特点”。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新使命”。报告回顾了我们党 96 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伟大梦想迈进。

 四是“新思想”。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五是“新征程”。报告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绘就了“两步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彼此衔接、循序渐进,是“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一任接着一任干,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开创新局面。

 六是“新部署”。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

 大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清晰勾勒出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实践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七是“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荐访问:学习贯彻 奋力 全面推进 新局面 振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