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17篇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开发区新编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汇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开发区新编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汇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能够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2021年以来,开发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有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持续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政治引领先行,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心剂”一是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多方联动市域治理“共治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开发区坚持早部署、早安排,于今年1月底召开了平安创建动员大会,开发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县委部署,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细化实施方案,量化考核目标,并督促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
二是完善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单位工作制度、专项工作组制度平安建设督查考评制度等四项工作机制,保障平安建设工作顺畅推进。
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社区书记履职情况纳入开发区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开发区成立联合督查组,每季度对各社区进行平安建设满意度模拟测评等工作,推动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稳步开展。二、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拉动“新引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市域层级治理活力。
一是推广疫情防控中“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网格化管理经验,加强综治网格化管理建设,升级为基层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扩展强化社区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网格队伍建设。配好矛盾纠纷专(兼)职调解员,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手段,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切实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性、及时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开发区”的工作目标,确保全区平安稳定。
二是积极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一社区一警”、“一社区一顾问”工作机制,依托基层组织,加强警民联调、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积板推广“三说一听”基层矛盾化解新模式;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联系群众制度,加强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权属等多发性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防止矛盾激化,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为企服务大走访”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完善严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确保一方平安稳定。
三、以人为本,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筑根基”一是加强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发挥在平安创建中的表率作用。以提高全单位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单位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工作,采取学习、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上法制课等形式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向纵深开展。
二是加强分工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针对开发区社会治理薄弱环节,每年要研究确定一批重点项目,逐一制定项目推进方案,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进行集中攻关、确保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平安开发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开发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培育”凸显特色,“创新”展示亮点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满意度,泗县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加大“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力度,打造为企服务“双诉双调”中心。一是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助力企业稳产稳工稳岗,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提升企业的执法满意度。二是持续深入开展“为企服务大走访”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领域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开发区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高度重视企业座谈会、要素对接会,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实务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
探讨,提高司法意识,加强司法学习,推动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司法化、规范化、标准化。
篇二: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特地人才培育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气推动平安建设力气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
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xx品牌。(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1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
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
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
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规范提升平安队伍建设。实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战斗堡垒工程”“雁阵领航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品牌创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的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篇三: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
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xx品牌。(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1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
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
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
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规范提升平安队伍建设。实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战斗堡垒工程”“雁阵领航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品牌创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的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篇四: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市域社会2021年治理现代化工作状况报告202x年x月x日市域社会2021年治理现代化工作状况报告
坚持系统
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难点
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
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
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进展强市和重要窗口
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健全政治平安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平安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峻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化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动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动全市才智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才智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平安宣扬教育,增加全民国家平安意识,巩固国家平安人民防线。(二)健全社会冲突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进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
1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长。深化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峻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动扫黑除恶,深化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动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平安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力量明显提升。(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
2
范打击力量。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淌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淌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淌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峻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化推动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化推动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平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乐观探究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2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二)推动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冲突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x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
3
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动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动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才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究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嘉奖、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舞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才智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冲突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动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动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猜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力量。
(四)推动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协商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化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化推动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究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4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准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工作。加强才智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平安事故。完善平安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急化学品全链条平安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化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动食品平安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平安。完善环境平安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乐观探究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三)规范提升平安队伍建设。实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战斗堡垒工程雁阵领航工程素养提升工程品牌创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的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党
篇五: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定。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以及企业控股等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以下行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四、各行业中小企业划型定量标准为:(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二)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三)建筑业,组织管理服务。营业收入8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800万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8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
1
5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六)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八)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5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5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5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九)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含组织管理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五、企业规模类型划分以企业有关指标上年度数据为定量依据。没有上年度完整数据的企业规模类型划分,从业人员、资产总额以划型时的数据为定量依据,营业收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六、不符合中小企业划型定量标准的企业即为大型企业。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七、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除外。符合中小企业划型定量标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大型企业:
2
(一)单个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全资子公司直接控股超过50%的企业;(二)两个以上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全资子公司直接控股超过50%的企业;(三)与大型企业或大型企业全资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的企业。八、企业规模类型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企业对自我声明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监督检查、投诉处理中对中小企业规模类型有争议的,有关部门可以向有争议的企业登记所在地同级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书面提请认定。九、本规定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国家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5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修订。十、本规定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国家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各部门各地区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十一、个体工商户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十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同时废止。2020年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如果是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如果是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月初值+月未值)÷2;年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2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的相关指标.企业补贴的条件一般是根据补贴政策的发布来确定的,不同的项目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不一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有以下几点:1、注册地现如今,企业补贴项目以市级为单小型微利企业区分行业不同,标准不同,应同时满足如下条件: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2、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
3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说的25%就是先把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5%,再乘以税率20%,相当于实际上是5%的税率!这项优惠政策仅针对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所得税.
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以上三个标准的才是小微企业.
根据2007年12月6日***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则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则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通常指自我雇佣(包括不付薪酬的家庭雇员)、个体经营的小企业.这类小型微利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创造大量自我就业机会、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应努力营造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小型微利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小微企业包括一般纳税人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是增值税征收率.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在2020.3.1~2020.12.31期间可以选择1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来确定,各行业划型标准不同.具体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有详细的规定.国家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方面,小微企业可以享有很大的优惠;比如,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发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以及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目前,我国企业包括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等多个类别.不同类型是企业划分标准各有差异,现阶段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在资产总额方面,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2、
4
在从业人数方面,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3、在税收指标方面,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以上是通过资产、从业人数、税收指标等三个方面来认定小微企业.不同的行业,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也会有所差别.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微企业是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下同)至3万元的,按季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含9万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由于小微企业最近几年的政策非常好,所以现在很多小型的企业都想把自己的企业认定为小微企业从而得到政策支持。那么大家知道2020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宇辰管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0界定小微企业的最新标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小微企业划型办法: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第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以工业企业为例,小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微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第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划型是对于小微企业
5
不同含义的一种要求。创业者需要区分小型微型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的法律意义,正确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相关费用的减免。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小微企业界定是按照企业的从业人数,还有应纳税的所得额的多少来进行划分的。
6
篇六: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2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
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
(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
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七: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范文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某某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某某”快速反应圈建设等。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某某品牌。
(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
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某某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某某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2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某某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
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某某建设工作体系
(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某某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八: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情况总结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情况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情况总结___深入学习贯彻___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___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___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
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___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
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___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领,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拓展网上公共服务领域和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范文仅供参考感谢浏览
篇九: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2022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情况总结___深入学习贯彻___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___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___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___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___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
涵,力争在友城的质和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广交朋友,拓展渠道,不断探索民间外交的新形式,全面扩大和深化我市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我市外事工作向前发展,推进我市更有效地参与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建设。
一、深入实施“创新年”活动,推动外事工作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外事工作的活力和生命线,是外事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创新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创新年”作为我办今年工作的总抓手,成立我办“创新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新年”活动的___领导,制定我办实施创新年工作方案,认真___实施“创新年”的各项活动,使创新理念在我办干部职工中深入人心,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使创新成为我办上下的自觉行动和永恒主题,以此全面增强我办创新意识,推进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形成工作新思路、找到工作新方法、建立工作新机制、树立服务新形象,实现工作新突破。二、完善外事体制机制,加强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一)调整我市外事工作领导小组__年我市成立了__市外事工作领导小组,__年进行了一次调整,__年四大班子已进行了换届,市领导和部门的领导都有所变动,需及时对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要完善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内容,如一年召开外事工作会议不少于两次,对全市领导出访、因公出国(境)审批、境外招商、友城交往、
重大涉外活动等外事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计划协调,加强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和领导。
(二)完善科室设置,增你对本文还满意吗?不满意里面还有呢,请看
根据__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精神,各地要加强对外事部门编制、经费的保障。
篇十: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XXX深入学习贯彻______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全力推进平安下马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如下: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
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
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维稳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现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
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领xxx,促街进道办形事成处文市明域和社谐会的治社理会现风代尚化。试以点工智作治的为情支况撑总,结不断拓展网上公
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
共x服xx务深领入域学和习内贯容彻,习让近群平众总随书时记随关地于平都安能中享国受建到设便重捷要高指效示的精公神共,法认真律
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
服落实务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
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平安下马塘建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平安稳定的
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社会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同步全面建成小
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
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
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
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
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
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维稳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领,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拓展网上公共服务领域和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篇十一: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
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xx品牌。(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1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
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
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
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规范提升平安队伍建设。实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战斗堡垒工程”“雁阵领航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品牌创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的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篇十二: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12021年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xx社区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能认真贯彻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建设平安楚雄平安鹿城的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鹿城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社区高度重视立足社区实际成立了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社区的政治社会稳定现将xx社区2012年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2021年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社区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能认真贯彻上级相关部门关于建设平安楚雄、平安鹿城的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鹿城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社区高度重视,立足社区实际,成立了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社区的政治社会稳定,现将xx社区2012年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充分发挥社区各部门职能作用1、率先完成社区人员定位定岗工作、社区书记主任任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综治维稳和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工作。2、将综治维稳作为人的重要考量标准。在人员分工上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维稳人员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用人的第一政治品质来要求,将“干净干事”作为工作人员立身之本、工作之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综治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对在综治各项举措落实不力,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和分工情况,严格做好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3、把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纳入目标年度考核体系。社区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年度任务两项指标纳入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二)加强社区核心党组织建设,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措施。按照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要求,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合理、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建工作。在社区推进“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组、学校,来开展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小组为主体、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情民意征集、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任督二脉”提高了为人民服务宗旨和意识。(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社区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员微党课”、云岭先锋夜校访谈视频学习“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当先锋作表率”一季度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2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按照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发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进稳、有成效。
二、存在问题
社区在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机制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全区社区都根据网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实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但在落实保障党小组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方面还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
工作成效不明显。在推进工作中缺乏工作思路,目前在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可复制、可参照、可借鉴的办法还不多,党建联席会议质效不够高,推行不力还不够强,共驻共建活动还缺乏载体,双向融入互动格局有效形成还需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发挥好网格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为人民服务务意识的提高,延伸党建工作触角,真正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网兜的工作格局。同时进一步推进智慧化体系建设,切实充分整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壁垒,让管理服务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动辖区单位行业系统党建工作的推进。针对联建共享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好社区党建工作制,不断的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驻区单位组织共住共建工作、做到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联,着力构建融入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眼在换届工作后,加强社区“两委”班子研判,培养好下一步接班人,为提升各种经验提供人才储备保证。着力进一
步加强综治工作队伍的长期建设,结合实际打造同步推进综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注入生机和活力,培养好队伍接班人。
四是强化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不断的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对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好“三会一课”制度,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环境。扎实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篇十三: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状况汇报为推动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12月17日上午,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展状况汇报会在市政府召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振国,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各个专班、部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有关负责人参会。会上,市邮政管理局、市教育体育局、市科协、市司法局等10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和市生态环境局等4个责任单位分别根据分工,就各单位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进展、具体做法、取得的阅历和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准备等进行了汇报。在各牵头单位汇报的同时,张振国等进行现场指导,指出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缺乏并给出建议。针对个别重点、难点问题,张振国等和牵头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研讨。会上,张振国对目前的工作进展进行了确定,并要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各个专班、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继续加强学习并进一步理解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四个方面的关系、内容、外延等;各部门要把各自的任务支配好,牵头单位要做好统筹和协调,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协作牵头单位完成好、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根据时间节点把今年的任务完成好并形成工作总结等;负
责综合协调的同志肯定要把责任和任务分解的更明确,并做好理论学习文件的提供,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推动。
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状况汇报今年以来,我单位能仔细贯彻省委关于建设平安陕西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主动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依据《铜川市王益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的文件精神,组织部高度重视,立足组织部门实际,快速成立区委组织部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全区政治社会稳定,现将进展状况汇报如下:一、任务完成状况〔一〕发挥职能作用。一是抢先完成镇〔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推动落实全省乡镇〔街道〕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王益区快速开展1镇、6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根据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负责本辖区政法及综治维稳工作,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将综治维稳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干部酝酿时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领导干部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要求,在职级晋升考察环节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同时核查信访举报,对发觉有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晋升职级,有效防止"带病提拔'。三是纳入目标年度考核体系。区考核办已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年度任务两项指标纳入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二〕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根据《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落实每个社区每年1.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小组建设。充分借鉴红旗社区阅历,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党小组建设工作的通知》〔铜王组发〔2020〕49号〕,在全区推动"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社会组织等,以单建或共建形式,在每个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将20个社区划分为261个责任网格,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主体、网格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务代办、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终一公里'。目前,全区20个社区261个网格,单建网格党小组77个,联建53个,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组织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参加社区网格服务。
三是全面实行"兼职委员'。聚焦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统筹协调难、资源整合难、工作推动难的问题,在全区推行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
区"兼职委员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育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动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党建共同体,做到组织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变"两家人'为"一家亲'。目前,全区已有48家驻区单位到社区担任兼职委员,共同研讨党建、经济进展、社会治理等重大事项。
〔三〕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添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进展。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进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员进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主动引导社会组织人士、党员参与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建指导员选派'、"党员微课'、"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领先锋作表率'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8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根据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进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动稳、有成效。〔四〕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
篇十四: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关于XX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范文)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
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XX”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
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
网络违法犯罪。
(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源头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2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
格员职业保障。
(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XX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四、健全平安XX建设工作体系
(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XX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十五: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docx: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报告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重大风险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__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重要窗口”建设添彩。?一、健全处置高效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一)健全政治安全体系。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巩固提升路地警务融合改革、人员密集场所“四联三防”建设、“__”快速反应圈建设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争,扎实推进“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防线”建设,提升人民防线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和合化解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应评尽评”。总结提升推广我市防疫维稳工作经验。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机制,实行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包案化解”。深化诉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调联动,全力打造调解工作__品牌。?(三)健全经济金融涉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风险回溯、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等机制,创新推动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深化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项目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十大行业乱象整治,出台落实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缉枪治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打击整治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挂牌整治机制,完善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各类治安案件不断下降,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明显提升。?(二)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一体的“大
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机制,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网格等基础要素的精准掌控。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平台,提高对大要案、多发性案件的防范打击能力。健全网格综合治理体系,坚决打击遏制各类网络违法犯罪。?(三)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举措,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深入推进预防“民转刑”全民大行动,“民转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三、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标志工程、百个重点项目、千个样本点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聚焦深化治理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基层基础工作短板、影响市域安全突出问题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具有__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全民参与,乡村联动、三治融合,全科网格、责任捆绑,头管事、就地了事”的__版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022年,达到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要求。?(二)推进“一四一”工程。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主抓的工作运作机制。加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提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运作管理。总结推广抗击疫情网格管理经验做法,严格落实全科网格地方标准,持续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强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健全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保障。?(三)推进“两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协商体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协商,画好“同心圆”。探索“群团+”工作模式,培育壮大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实施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__市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城市大脑提升雪亮工程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网格地图和标准地址库建设,建立社会治理风险监测预测模型,提升防范
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四)推进“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设推广力度,推广运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社区治理委员会”等社会多元参与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探索完善执法司法公正评价制度,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四、健全平安__建设工作体系?(一)规范提升大平安建设机制。加强党委对平安__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健全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的部门协作“大联动”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坚持和完善平安建设定期通报、重点约谈、挂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态化平安暗访机制,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二)规范提升精准化行业监管体制。深化基层和系统平安创建工作。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火灾隐患。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整治行动,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全链条安全风险,促进多类事故持续下降。重拳整治“三无船舶”“两船”等隐患,深入实施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提升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措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规范提升平安队伍建设。实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战斗堡垒工程”“雁阵领航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品牌创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的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党组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完善司法辅助人员、警务辅助人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政策,完善社会治理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平安巡防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力量下沉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篇十六: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依据工作职能,团市委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中主要工作重心在困境、留守儿童关爱及安全教育和未成年人法制宣传上。就此团市委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一、成立组织,强化责任
针对鹤壁市留守儿童问题,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市委有关领导专门听取了团市委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市委十分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团市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学校部、权益部、少工委联合负责的工作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各县(区)团委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团市委与各县区团组织负责人签订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责任书,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的工作责任制,将工作实绩与年度工作考评挂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团市委计划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开展以“平安留守.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活动开展促工作进步的基本思路,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方式,丰富载体
针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家庭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团市委计划鼓励动员基层乡镇、农村和社区的团干部担任留守少年儿童的“义务家长”,为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提供力所能及地、有针对性地帮助,给予他们亲情般的关爱。“义务家长”每季与留守少年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联系两次;“义务家长”每月与帮扶少先队员至少联系一次。“义务家长”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对帮扶留守少年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力所能及地给留守少年儿童生活上一些资助;“义务家长”每学期与在外打工的留守少年儿童家长书信或电话联系一次,通报留守少年儿童情况。
三、立足职能,深入宣传
团市委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发动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志愿者队伍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题宣传;二是安排各级团组织动员公安、检察、律师等队伍中的志愿者、法制副校长等,分别前往各主要中小学,利用“法制课堂”“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宣讲;三是组织开展“两法一条例”宣传,让志愿者走上街头,通过展板和传单进行宣讲,让社会更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四是利用宣传活动,抓紧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开展未成年人自救自护教育,组织各学校团委、少先队开展防灾演练;发动志愿者前往贫困山区小学开展预防溺亡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发放青少年自救自护教育卡通书、防溺亡宣传单等。
四、借力新媒体,扩大覆盖
一是以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为平台,采取组建专业工作人员队伍的模式,由法律、心理等方面的专家和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心理、维权、自护等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和受理对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行为的控告、投诉。计划今年将开展一次面向留守儿童的热线发布仪式,配合新闻媒体介绍热线的使用方法和具体作用,扩大热线在我市留守儿童群体中的知晓度,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多种形式层次推进,深化留守儿童帮扶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团属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新媒体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在团市委微信公众号“青春鹤壁”和官方微博进行不定期发布预防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小知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未成年人阅读,开辟专栏进行宣传,通过视频和图文宣传安全教育专题知识;同时组织各级团组织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播放关于中小学生预防危险、安全教育视频,扩大宣传范围,尽量多地覆盖广大未成年人,利用微信微博阵地每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一法一条例”的宣传,通过网络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
五、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由于团市委人手力量不足、经费困难,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的问题。
(二)宣传形式比较传统,宣传手段和内容仍显单一在今后的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创新。
结合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及内容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一支以在我市开展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力的宣传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
(三)树立一批青年工作典型,进行表彰奖励,鼓舞士气,弘扬正气,使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篇十七: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区委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以来,我单位能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建设平安陕西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根据《铜川市王益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组织部高度重视,立足组织部门实际,迅速成立区委组织部平安王益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夯实措施,多点发力,有效维护全区政治社会稳定,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完成情况发挥职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镇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推动落实全省乡镇党组织配备政法委员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王益区迅速开展1镇、6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员,负责本辖区政法及综治维稳工作,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将综治维稳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干部酝酿时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
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领导干部第一政治品质来要求,将“干净干事”作为干部立身之本、创业之基,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综治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治各项举措落实不力,导致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要求,在职级晋升考察环节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同时核查信访举报,对发现有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晋升职级,有效防止“带病提拔”。三是纳入目标年度考核体系。区考核办已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年度任务两项指标纳入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保障落实。按照《关于印发铜川市加强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落实每个社区每年1.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严格执行经费支出审批和标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防止党建工作经费“不乱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党小组建设。充分借鉴红旗社区经验,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党小组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区推进“党建网格”建设,以现有社区网格为基础,依托辖区单位、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社会组织等,以单建或共建形式,在每个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将20个社区划分为261个责任网格,
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主体、网格党员为支撑的三级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并将党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务代办、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20个社区261个网格,单建网格党小组77个,联建53个,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社会组织党员和党员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参与社区网格服务。
三是全面实行“兼职委员”。聚焦破解城市基层党建统筹协调难、资源整合难、工作推进难的问题,在全区推行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制”,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加强组织共建,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等推进活动共联,通过整合盘活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党建共同体,做到组织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变“两家人”为“一家亲”。目前,全区已有48家驻区单位到社区担任兼职委员,共同研讨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重大事项。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一是持续抓好社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紧紧围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细化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党
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人士、党员参加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坚持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提升、双融入、双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开展“党建指导员选派”、“党员微课”、“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和“党建引领强堡垒、争当先锋作表率”书记讲堂竞赛等主题活动8次。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组织“梯形进阶”动态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进阶”分级管理制度为着力点,按照党组织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开展、党员队伍发展、党组织作用发挥、典型培树等重点内容,对每个星级党组织实施梯形动态分级管理,切实抓实抓细党组织各项工作,使每项工作看得见、推进稳、有成效。
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为保障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学有组织、乐有场所、养有保障、为有平台”,区委老干局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持续深化“六联六送六必看”行动,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在云梦堤社区开展“四就近”服务试点工作,成立离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学分校,为离退休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引导离退休老干部自觉自愿为平安建设献计献策,引导参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周边小区的平安建设义务宣传服务,切实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平安
建设参与率、满意率、知晓率。二、存在问题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
题:一是保障机制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全区20个社区都根据网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实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但在落实保障党小组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方面还不到位。二是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成效不明显。各街道在推进此项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复制、可借鉴的办法不多,党建联席会议质效不高,兼职委员推行不力,共驻共建活动缺乏载体,双向融入互动格局未有效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全面发挥好网格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织密为民服务网络,延伸党建工作触角,真正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网兜。同时,推进智慧化体系建设,切实整合现有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壁垒,让管理服务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大力推动单位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工作。针对联建共享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落实好社区“兼职委员”制,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驻区单位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做、活动共联,着力构建融入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荐访问: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进展汇报 汇报 治理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