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
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文章内容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

2022-10-20 1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先秦时期的中国学术界实只有“百家”之名,而无“诸子”之称。故《荀子·非十二子》中所“非”的它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子”,亦只是针对他们所代表的六种学术观点或思想行为,而并非他们所属的学派或“家”。《荀子》一书中指名道姓加以批判的,除《非十二子》篇所“非”的十二子及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外,还有《儒效》《富国》《王霸》《臣道》《修身》《荣辱》《礼论》《解蔽》《正名》《正论》《性恶》等篇对“百家”诸子的学术批评。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思想批评的特点,一是他着眼的只是诸子的学说,而非其“家”或“派”;二是荀子对所有诸子学派的批判基本都能秉持“中庸”的原则,以辩证和客观的态度予以评析,力求避免学术立场的片面和偏蔽。而荀子上述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批评特点的形成,又是与当时诸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荀子;诸子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8-0102-08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历来都被视为先秦学术百家争鸣的总结者。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由确切的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期“诸子”概念的含义,既非后来指称众多学者先生的“诸子”,也非如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中指称与“六艺”(“六经”)相对的“诸子”著作的概念;而是或如《周礼·地官·司徒》中“对诸公、诸侯、诸伯、诸男言也”——指那些具有“子”爵爵位的贵族,或如《周礼·夏官·司马》“诸子掌国子之倅”中的“诸子”——指“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的概念①。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如今人那样,将“诸子”理解为“众位学者先生”,由于当时的“学者先生”们是因其学术观念的不同而常被人分为不同的学术群体和门派(如儒、墨、名、法、阴阳等等)的,故当时他们也只有“百家”之名而不见“诸子”之称。可以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学者先生”虽众,但他们并未被称为“诸子”;因为他们是被分为若干学术群体或学派而出现的,故名曰“百家”。当时发生在中国学术界的激烈争鸣,不只是发生于那些单个的学者之间,而更主要是发生于一个个学术群体和派别之间,这就形成了中国先秦学术史上的所谓“百家争鸣”。而作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所要总结的,就既是那些单个“诸子”们的学术思想,也是由他们所组成的学派或某“家”的学术思想。荀子思想的特点也因此可概括为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判与总结。

一、荀子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先生”们是分为若干个学术流派和学术群体的,故在当时他们只被称为“百家”,不被称为“诸子”,而后世则常常以“诸子”和“百家”并言,而“诸子百家”遂成为合当时

收稿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中古代中国哲学资料分类辑校与研究”(11AZD0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楚国诸子学研究”(11BZX049)。

作者简介:高华平,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9)。

“众多学者先生”和“学术派别”而言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派别林立,“百家”显然只是言其多,而并非是对当时诸子学派的具体统计。《荀子·非十二子》是先秦时期批评诸子学派的名篇,它对它嚣②、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子”的学说,共分为六家进行了批判。后世或以为,虽然“《荀子·非十二子》所非之十二子,共分为六派:它嚣、魏牟为一派,陈仲、史为一派,墨翟、宋钘为一派,惠施、邓析为一派,子思、孟轲为一派”,“但如以后来所分家数核之”,则除“它嚣未详”之外,“魏牟即《汉志》道家之公子牟;邓析,《汉志》列之名家。子思、孟轲,《汉志》均列儒家……陈仲即《孟子》中之於陵陈仲子,史即《论语》中所谓‘直哉史鱼’……则仍不外‘儒’、‘道’、‘墨’、‘法’、‘名’五家而已”。③或以为,《荀子·非十二子》所“非”:“一为它嚣、魏牟……二子殆道家杨朱一派也。二为陈仲、史……近人谓陈仲、史,盖墨家、道家二派相兼之学,其说似也。(刘师培《国学发微》说)三为墨翟、宋钘……是二子皆墨家者流也。四为慎到、田骈……皆由道家入法家,所谓老、庄之后流为申、韩也。五为惠施、邓析,二子皆名家也……六为子思、孟轲,今世犹以为儒家钜子者……综荀子所非者六说十二子,所法者仲尼、子弓二子。以十家九流衡之,亦止道、墨、小说、法、名、儒六家而已。”④其分别“家”数既有差别,而其所分别“家”数之根据仍在《汉志》“九流十家”之说,而非荀子本人对诸子学术的区分。

在荀子之外,先秦对诸子学说进行过全面分析和总结的,则要数《庄子·天下篇》和《吕氏春秋·不二篇》了。《庄子·天下篇》认为:“古之人”道术“备矣”,但自道术分裂之后,天下便“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但《庄子·天下篇》中也没有说明所谓“百家”是指哪些学派。近人对《庄子·天下篇》所叙“周代之为道术者”进行分类⑤,但其所谓某人属某家某派之说,实乃后人贴上之标签,而非庄子其人之所固有。先秦战国后期,《吕氏春秋·不二篇》有所谓“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朱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诸语;《尔雅·释诂疏》引《尸子·广泽篇》有所谓“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囿”之说。后人以为,吕子将先秦诸子分举为“道、儒、墨、兵四家”;而《尸子·广泽篇》中的皇子历来无人知其解,料子顾颉刚等以为即是宋钘,《尸子·广泽篇》所论殆为儒、墨、道数家。⑥但这些亦非出于先秦吕氏、尸子旧说,而是后人所做的学派分类与归纳。


推荐访问:荀子 诸子百家 先秦 批评 思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