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心得体会1 想起20xx年我刚踏进新安校园的那一刻,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对未来三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转眼间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就已经结束了,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对学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校训心得体会,菁选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校训心得体会1
想起20xx年我刚踏进新安校园的那一刻,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对未来三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转眼间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就已经结束了,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对学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每每说到我们学院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它的创始人,他就是广东省原副*,*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王屏山同志 。从他提出新安学院的办学理念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个对教育热忱到极致的人。“学会做人、打好基础、培养专长、加强实践、报效祖国”就是他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的校训。
一所学校的精神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校训,校训也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同时它也包涵了这所学校的历史的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也是时刻激励我们成长的标杆。我们的校训是“学会做人、打好基础、培养专长、加强实践、报效祖国”这么一个顺序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首先是“学会做人”,俗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会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就是这个理。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谈什么做事、做学问。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他掌握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就足以说明学会做人有多么的重要。而且当我们学会做人了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了解自己活在这世上是为了什么?应该怎样个活法?当我们知道活着为了什么,生活就有了无限的动力;知道应该怎样个活法,生活就会很充实而有意义。简单点说,学会做人能让你的做事有原则,不违背道德不违反法律。
其次就是“打好基础,培养专长”,打好基础是教育的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而我们如果要想培养自己的专长,前提是要打好基础。达芬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就是因为当初他不停的画蛋,打好了学画画的基础。正所谓万丈高楼*地起,如果基础不扎实,高楼又如何*地起呢?有了好的基础之后,就要好好培养自己的专长,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这对我们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将来出来社会,有一定的专长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接受来自各方的考验,成为一名生活的强者。
然后就是“加强实践”,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时,不要以为这就是全部,因为理论终究是理论,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会运用,那它还是书本的知识,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加强实践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在实践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里,同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加强实践能让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实践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理解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避免了“眼高手底”的尴尬处境。
最后是“报效祖国”我觉得这个不需要有太多的说明,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的后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国家;但我们更要学会报效祖国。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就是王屏山同志。他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也仍然在为教育事业而奔波劳累,他把自己的生命焊接在教育事业上,他就是教育战线的“焦裕禄”。而他的这些不单单是为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是在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他肯定没有想过这些,他只是简单的想为教育尽一份力而已。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努力践行校训,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在校训的陪伴下我们一定能更好的成长,变的更加出色。
校训心得体会2
踏进四团小学的大门,驻足而观,我们会发现校园很美。正前方,花团锦簇间一尊白色雕像令人肃然起敬——和蔼的老师正引领学生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雕像后面,是一幢庄严的回字形教学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往左一瞧,幽静的长廊、悠久的古藤、可爱的蘑菇亭……向里不断延伸着,令人神往;抬头往右瞧,我们会立即看到六个赤色大字赫然在目——校训:弘正育爱,不禁让人遐想万千。
20xx年,我还是一名刚迈出师范大学的学子,带着对教师梦想的追求,来到了四团小学。正是这幽美的环境吸引了我,我走了进去,开始一关关的面试,浓浓的教育情结感染着我,我留下来了,一晃已经有五个年头。
回首过往,思绪万千。五年的教育征途,犹如一幕幕记忆深处的电影,在脑海中循环往复地播放着。五年的跌跌撞撞,虽然有过失意,也有过迷茫,但却也在不断地收获着、成长着。而这一切,离不开刚踏上岗位时,学校精心组织的各种培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番对校训“弘正育爱”的解读。
“育爱”取自**的题词“以爱育爱”。“弘正”,即要求师生弘正思行,抗直守正,始终做到:心灵纯正、为人正直、处事公正、作风清正、授业学习端正。
这是最终的解读,于我而言,却只浓缩成了八个字“授业端正 以爱育爱”,从此,它成了我教育生涯的座右铭。
“授业端正”——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也!”若想无愧于“教师”这一称谓,必须有其必备的专业技能。一句老话说的好,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或者一缸水,甚至可以更多。因此,作为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等是何等的重要。可是,初出茅庐的我,还只是那个满脑子理论的“书呆子”,怎样和幼小的孩子打交道,怎样把知识巧妙地教给学生,怎样地给予孩子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需要磨练的内容。有些东西,时间可以让我们学会。可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不能等待时间来给予,不能等一次次失败的案例后,才能等着成长。所以,我必须主动出击。于是,一次次外出听课,我积极参加,静心欣赏学习着;一场场报告,我认真记录,默默思考践行着;一次次比武的机会,我牢牢地抓住,精心准备、深刻反思着……我努力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为的就是离“误人子弟”远些,离“授业端正”近些,再近些。
的确,这样的思想促动着不断地成长。我再也不是那个讲台上局促的毛头小子。五年的历练,我经历了很多,一次次的比武、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成熟……这样的过程辛苦淡忘,甜蜜愈浓。“区优秀青年教师、区五年级考核一等奖……”的殊荣,证明这一路走来,值得!
当然,教师是一份饱含爱的职业。“以爱育爱”与“授业端正”相较,我觉得不分伯仲。在我看来,教师的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默;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孩子的心灵,纯真且脆弱,需要我们用心的呵护。因此,我向来注重经营宝贵的师生关系。身体不舒服了,我会第一时间察觉,而后妥善照顾处理;和同学闹别扭了,我会静心倾听孩子心里的声音,而后认真调解;考试成绩不如意了,我会帮助同学一起分析原因,而后指明日后该注意的事项……因此,我乐意与孩子们打交道,孩子们也乐意与我亲近。课后,他们喜欢围着我讲各种有趣的事。每逢节日,还会主动发各种温情的邮件或者短信给我,每当此时,我总觉的自己真的好幸福——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爱的花朵。
“弘正育爱”是我校的校训,也是开启我成长之航的风帆。希望借着它,我可以“乘风破浪”,走得更远、更好!
校训心得体会3
伟大哲人荀子在《劝学》中说道:“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意思是说,笔直的木头烤弯了就能够做成合乎标准的车轮,即便又晒干了也不会变形,这是人力加工的结果。同理,一个人要想成才,就必须要加以引导和规范,而这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大学是立人之地,育才之源,理应以校训来树立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信念。
校训,是一种学校文化,是一个大学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的基石。历数*古今之名校,每一个底蕴深厚的大学都会有催人奋进、促人自省的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类似的典名句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们熏陶了莘莘学子,也造就了代代风云人物。他们在内心深处或许一直都是以母校简练而独到的校训而自勉的。上外,作为国内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领头兵,是培养外语精英的沃土,上外学子理应用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来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用弘扬中西,内外贯通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可以说,上外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八个字作为校训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学贯中外”,毋庸置疑,理应成为高校传播思想的根基。一个“贯”字囊括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通晓古今”,能佐当今之事;“洋为中用”的道理自百余年前的变革便深入人心。做到中外合璧,融会贯通,才能使学问不落于世界,并弘扬传统菁华于海内。而这正是我们上外所肩负的重责。
古话有云,“先*,再成才”。“格高志远”就是*的准则,是培养人才的先决条件。知识才学固然重要,品格眼界更能省身明志。那么什么样的品格才算作高格,什么样的志向才算是远志呢?做一个真正的*人,拥有真正的*文化,才能真正的“格高志远”。一百年前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先生在他的传世之作《*人的精神》中对真正的*人和*文明做出了诠释:深沉、博大、简朴,而具有灵性。真正的*人应当蕴藏深厚的文化,含蓄而内敛;拥有宽广的胸怀,豁达而博大;具备朴素的作风,宁静而致远;发挥灵性的潜能,灵巧而卓越。当今大学生应该以此为参考和奋斗的方向,以此作为我们格高志远的起点。
要做到这些要求,并非易事。但身为人师,我们必须努力为之奋斗不息。那是因为,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的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动力。
最后,我想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说》来结束本次演讲。希望梁先生的话语,能指引育人者奋斗的方向,指明学子肩负的历史使命。“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推荐访问:校训 心得体会 菁选 校训心得体会 菁选3篇 校训心得体会1 校训心得体会100字 校训心得体会1500 校训心得体会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