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5 5 月 2 22 日,袁隆平铜像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落成揭幕,转眼袁隆平院士已逝世一周年,但他的“禾下乘凉梦”还在继续,从 5 5 月 0 20 日起,袁隆平团队研发的“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禾下乘凉梦”将在天津变成现实。仲夏来临,奔跑在“青春赛道”上的“我”,看着田间插下的一株株“禾梦”,我循着您的“足迹”,奋力奔向“终点”。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追随者。0 20 世纪 0 50 年代,在许多先进西方国家都没能突破水稻研究瓶颈的背景下,面对“水稻杂种无优势”这一权威定论,袁隆平不拘泥于固有理论,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寻求真理。从异形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从三系法育种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袁隆平一直在创新、突破。作为党员干部,我要有追求真理的执著,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工作中要“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要“学而思”,不盲从、不跟随,在前人的智慧中注入自己的“小心机”,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用实际行动不断推陈出新,科学工作方法,办好群众的“芝麻绿豆事”。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艰苦奋斗、躬耕田野的唯实精神的传承者。袁隆平一生都浸在稻田里,两个馒头、一个水壶,是他下田的标配,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三尺寒冬,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即使在生命最后几年,他的心也仍在试验田里,袁隆平用他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换来万民的“俱饱暖”。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厚植“实干为民、竭诚为民”的情怀,树立“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信念,担当起为民谋福的使命,做唯实精神的传承者,俯下身、沉下心,
把群众的“心中事”作为自己的“中心事”,把群众的口碑当做自己的“奖杯”,在自己的“稻田"里耕耘出“累累硕果”。
当我纳凉 “禾梦 ” 下,我要做您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追梦精神的践行者。袁隆平从 4 1964 年开始研究水稻,期间遭到数次破坏,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远走海南,重新开始他的杂交水稻梦,终于在 0 1970 年发现了“野败”,为后来的三系杂交水稻打开了突破口。3 1973 年,杂交水稻大获成功,袁隆平声名远扬,但他没有陶醉于“百尺之功”,仍专注于田畴,最终成功研制超级稻。作为党员干部,要敢于接受基层的磨练,努力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言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追梦精神,以“强国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扛起复兴民族的重担,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永攀“更高峰”。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曾是《感动中国》为袁隆平院士写下的颁奖词,他为国为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让我们端起一碗“米”,细细品味袁老不断进取的冲劲,敢想敢做的魄力以及淡泊名利的心态。
端起一碗" " 知识" " 的米,品味袁老进取的一生。袁老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定。他常搜罗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哪怕功成名就之后,袁老也从未停止学习,他说过知识是一切的基础,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世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要把学习知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有进步。
端起一碗 “梦想" " 的米,品味袁老追梦的一生。上世纪 0 60 年代,袁老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教师时,曾亲眼看见过 5 5 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饥饿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在艰苦的条件下,突破是唯一的出路。无米让袁老绞尽脑汁想造米,但是水稻天生没有优势,于是杂交水稻的念头出现在了袁老的脑海中。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水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水稻三期,到如今水稻产量突破 0 1000 公斤。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
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要学习他“有梦想,了不起”敢想敢做的魄力,在基层工作中要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要矢志不渝,只为心中所梦,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端起一碗 “淡泊" " 的米,品味袁老无私的一生。主持人敬一丹曾经感慨,每一次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活动评选晚会,总是见不到袁隆平先生。他名满天下,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正是甘为事业献身,袁隆平方能造福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因为淡泊名利,他才能在杂交水稻的天地里忘情驰骋。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宁静致远的心态,当你心甘情愿为某项事业奉献热情精力之时,这项事业就会给你以丰厚的回报;当你不为名利得失斤斤计较,就能获得洒脱、自由与快乐,乃至步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路过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赠的“重庆隆平五彩稻田景区”,特地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由稻谷组成的“乡村振兴"艺术稻田景观,袁隆平院士的形象、大足石刻等元素图案跃然铺展在这片他曾经工作的土地上,就好像这位老人从未离去一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端好“中国饭碗”,护好“百姓米缸”,捍卫粮食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袁老用他“禾下乘凉"的梦想,把研发出的“巨型稻”画在了田亩上,打赢了粮食生产这场硬仗。袁老不是重庆人,却和重庆深深结缘,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这里生长着袁老亲自为当地规划的“五彩田园",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的当天,袁老更是发来了亲笔贺信:“我曾在重庆求学 1 11 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如今,静静地站在田坎边,这位“稻田里的拓荒者"依旧在田垄间温柔地微笑着,仿佛在用他那培育出无数稻种的双手,—抚平这被微风吹起的稻浪。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或许是亲身目睹过饥饿,那一道时代的伤痕,也深深地刻印在袁老的内心,促使他不断地奔波在各地育种的路上,这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征途,也是一场大海捞针的考验,但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血泪积淀去逐一闯关,只为能让我们十几亿人口吃饱饭,只为大国粮仓根基牢!袁老一生的都在躬身耕耘,他属于土地,也热爱着土地,我们相信这位“大地之子”所研发的稻 种,一定会让中国的大地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岁稔年丰,穰穰满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袁老曾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
系到国家安全。1 2021 年 8 8 月,当 5 15 亩的“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我又想起了袁老,想告诉他:“这次的"巨型稻"高 2 2 米左右,预计亩产可达 0 1600 斤,您的禾下乘凉的梦想成真了"。袁老真正让“中国粮"有了“中国种",以后人间每种下一粒小小的稻种,每收获一支饱满的稻穗,都是对袁老浓浓的思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转眼间一年已逝,美丽的拾万镇长虹村一派幸福祥和,袁老所题的“拾万稻米香,百姓奔小康”也正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心忧天下、不图名利,这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袁老在我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将长成那茁壮的五彩稻田,在阳光下泛起一片稻香,为更多的青年人指明远方,留下希望!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2021 年 5 月 22 日下午,刚拿起手机的我看到了网上的新闻标题都写着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噩耗,鼻子一酸不知不觉就湿了眼眶。此时我却脑海浮现出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是的,袁隆平爷爷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所付出,虽然已经逝世,但却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会在新时代青年中继续发扬。
认识袁隆平爷爷还是在小学课本中认识他的,当时老师说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我便知道如今我们能够温饱都是袁隆平爷爷的功劳。但是听老师讲了袁隆平爷爷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我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以前严峻的条件下,袁隆平爷爷既要面对舆论的压力又要似大海捞针一般的寻找“雄性不育植株”,既要有耐心又要承受得住实验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这样的成就。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只要相信自己,充满决心朝着目标奋斗,总会有所收获。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袁隆平爷爷一样,还有许许多多已经逝世的伟大人物依然都留在我们的心中。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想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在上一周要去死的袁隆平爷爷。他都 90 岁了,但是心态还是很好,身体还很健康,你们觉得他不是很伟大吗?
袁隆平爷爷,您的去世让我瞬间感到不好。虽然我只听说过你,但从没与你好好的见过一次面或拉过手,但是我总是知道你,你为我们中国做出了许多贡献,以前中国只是要维和国家的食物,但是当您到了一个农民以后。中国彻彻底底的出来了,您真伟大。为了不让人饿肚子,你放弃自己的辛苦啊!
袁隆平爷爷在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农业,他创造了 13 年。让中国一大半的人都吃上了粮食。人生中有多少个 13 年的,可是袁隆平爷爷就在这一个 13 年的时间内,让饿着肚子的中国人一大部分全都吃上了粮食。他现在 90 岁了,还一直辛勤劳动做啊,种粮食让我们中国,吃上了食物。
袁隆平爷爷,他是一个为祖国做贡献的人,他为了我们放弃掉了自己的身体。他整整创造了 13 年。他就是想让我们中国吃上粮食,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今天。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浪费,光盘行动,我最棒。这是对袁隆平爷爷的一种尊重。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2 2022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5 月 22 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各地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敬爱的袁老,纪念着一位毕生致力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把梦想埋进泥土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的无双国士。五月的微风夹杂着阵阵热浪,仿若把一缕缕稻香也送进了千门万户中。此时此刻,最忆是“稻浪飘香”。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知识打牢基础。犹记 2020年全国科普日,袁隆平为广大青少年分享了 8 字成功经验,即: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他还解释说:“知识是基础,汗水是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它……”今天我们对科学家袁隆平最好的纪念,就是带上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走好新的赶考路。要用知识夯实基础。尊重科学,向科学致敬。袁隆平是一代科学巨擘。他身上闪耀着“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的科学家本色。他的事业是科学价值崇高的事业。即使在身处重病的时候,他最牵挂的都是科研。今天我们怀念他,就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知识打牢基础。
最忆是“ 稻浪飘香”,要用汗水浇灌实践。“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袁隆平寄
希望于年轻人的话语犹在耳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书本知识的唯一标准。有人说,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在少年袁隆平的记忆里,挨饿是最痛楚的记忆。他也因此而立志“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为这个梦想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干,躺平,任何梦想都无法兑现。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灵感激活思想。梁衡先生认为,“为文第一要激动”。也就是说,写文章不同于我们工作中写文件。写文件多是任务性的,有无灵感、激动与否,都要在有限时间内把文件起草出来。而写文章则需要下笔前有想写的“冲动”,有些冲动就是思想火花一触即发的作用。如不及时动笔将火花记载下,它就会随着冲动的消失而消失。伟人毛泽东有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叫“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者还曾听过一个方法叫“三分读书七分写”,意即读一本书时,在思想火花的触动下写读书体会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要善于用灵感的思想火花激活思想心田,守正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担当把握机遇。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人生会遇到很多机遇。有的机遇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令人倍感惋惜;有的机遇需要我们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一个地方,待目标出现后打个猝不及防。“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袁隆平卓越成就时,难以想象他也曾在千百次失败中依然坚信着、等待着世上一粒“可以战胜饥饿”的种子出现。成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26 岁开始搞农学实验,之后把研究方向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他的人生每一步、每一次转身,都用担当抢抓着机遇。今天我们纪念袁老,也要用担当把握好每个机遇。
2 2022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21 年 5 月 22 日,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离开了我们。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年过去,两位前辈已经化成幽幽夜空中闪耀的两颗“星星”,同无数先贤一起指引着“逐梦者”的旅程。斯人已逝,道阻且长。广大党员干部在仰望头顶苍穹的渺渺星光之际,要永远牢记这些前辈的闪耀,志存高远,将思念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接续其未竟的伟大事业,更要敢
于开创其期待的全新天地,一路劈波斩浪,砥节砺行,为人民更为这些前辈奋斗出一个美好的时代。
“长风破浪会有时”,志存高远,牢记头顶“星河”之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超越的理想,在确定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即展现了自身的魅力。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其久久不忘的是事关全体人民“粮袋子”的“禾下梦”;吴孟超院士穷其一生,只为当一个“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的好医生。两位先生虽工作领域不同,但相同的是那颗为人民牵肠挂肚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领会好这伟大的为民初心,“做一粒好种子”,立足本职工作领域立下为人民服务远大志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基层一线站好岗、守好班,为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生活细节而不断用力奋斗,做寻常生活中的“无名英雄”。
“花开堪折直须折”,不负韶华,牢记岁月“白驹”之迫。追求理想、接续伟人未竟事业的道路上,是不能“松松劲”“歇歇脚”的。袁隆平院士一生从事水稻育种事业,临近 90 岁时仍每天坚持前往试验田“打卡”,但“禾下梦”等理想还未实现,先生未竟的梦想和事业,需要年轻人更加用力地接力传承。“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干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地把
工作钻研透,在最美好的年纪学习受益一生的干事本领,并勇于在偏远落后地区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摔摔打打”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凝练升华,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
“立根原在破岩中”,足履实地,牢记砥砺“足迹”之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往往更加需要稳扎稳打,放平心态,一蹴而就无疑是异想天开,是对理想本身的轻视和诋毁。袁隆平院士一生辉煌成就,但仍自称为“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吴孟超院士从医 70 余年,常人往往激流勇退之时,他却笑着说,“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个吴孟超嘛。”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志高远,却还必须得脚踏实地,不能脱离现实空谈理想,袖手空谈只会让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不断拉大,也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选择“躺平”放弃,惟有俯下身子、挽起裤腿真正“下地”方能避免脚步虚浮,真正踩实前行的每一步,只有愈挫愈勇、行稳致远才能走上通往理想的最快“捷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大党员干部仰望头顶璀璨之星河时,不要忘记满怀思念砥砺前行,带着先贤的追求和期待,积极勇敢地走好每一步。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2 2022 年 年 5 5 月 月 2 22 日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我常常在暗夜里仰望苍穹,抬头寻找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因为我想那是您,袁隆平先生!今天是 5 月 22 日,一年前的今天,袁隆平带着“一稻济天下”的梦想去了天国,我会永远记得,是袁隆平让我们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我们素未谋面,袁隆平却待我恩重如山,袁隆平以“济世”之心树“国士”之范,为我树立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的榜样,永远怀念袁隆平,我的大先生,袁隆平在我们的心里永生!
袁隆平是立德树人的“传道”大先生。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袁隆平认识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少年时,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经历,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使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并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从此,袁隆平带着学生开始了农学实验,从杂交水稻的“组合优势的发现”到“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和袁隆平的团队培养了超过 1.4 万名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袁隆平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袁隆平坚守自己“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初心,用一生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袁隆平教育我坚持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努力追梦、圆梦,真正做到严谨笃学、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袁隆平是言传身教的“授业”大先生。袁隆平的少年时代,是中国最苦难深重的困难时期。艰难困苦,塑造了袁隆平意志坚强、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也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从此,袁隆平便用一生播种“好种子”。在袁隆平离开的这一年里,袁隆平的后继者播撒也浇灌着一粒粒良种,今年 5 月,海南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迎来早稻测产平均亩产为 910 公斤的好消息,袁隆平的双季稻平均亩产 1500 公斤目标指日可待,我们中国人不仅养活中国人、端牢了中国人的饭碗,还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袁隆平,是“做一粒好种子”的授业“大先生”,教育我不断提高授业本领,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创造新生活,用人间至真、至善、至美感召学生、赢得学生。
袁隆平是润物无声的“解惑”大先生。袁隆平曾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心怀远方、心有大爱。在荣获“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袁隆平孜孜不倦、永攀高峰。袁隆平最后一次
去医院,唱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袁隆平,矢志报国,始终如一。解惑,是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是在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实践中析事明理、廓清迷雾,进而触类旁通,让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润泽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触动学生灵魂。袁隆平是真正的“大先生”,在润物无声中启迪我扎根基层,心系祖国、服务人民,在基层一线展现大作为,成就大事业,在实干笃行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人生理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美好向往作为毕生追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要汲取“大先生”的榜样力量,做好新时代的引路人。
2 2022 年 年 5 5 月 月 2 22 日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5 月 22 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各地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敬爱的袁老,纪念着一位毕生致力于让所有人远离
饥饿、把梦想埋进泥土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的无双国士。五月的微风夹杂着阵阵热浪,仿若把一缕缕稻香也送进了千门万户中。此时此刻,最忆是“稻浪飘香”。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知识打牢基础。犹记 2020年全国科普日,袁隆平为广大青少年分享了 8 字成功经验,即: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他还解释说:“知识是基础,汗水是实践。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弃它……”今天我们对科学家袁隆平最好的纪念,就是带上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走好新的赶考路。要用知识夯实基础。尊重科学,向科学致敬。袁隆平是一代科学巨擘。他身上闪耀着“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的科学家本色。他的事业是科学价值崇高的事业。即使在身处重病的时候,他最牵挂的都是科研。今天我们怀念他,就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知识打牢基础。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汗水浇灌实践。“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袁隆平寄希望于年轻人的话语犹在耳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书本知识的唯一标准。有人说,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在少年袁隆平的记忆里,挨饿是最痛楚的记忆。他也因此而
立志“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为这个梦想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干,躺平,任何梦想都无法兑现。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灵感激活思想。梁衡先生认为,“为文第一要激动”。也就是说,写文章不同于我们工作中写文件。写文件多是任务性的,有无灵感、激动与否,都要在有限时间内把文件起草出来。而写文章则需要下笔前有想写的“冲动”,有些冲动就是思想火花一触即发的作用。如不及时动笔将火花记载下,它就会随着冲动的消失而消失。伟人毛泽东有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叫“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者还曾听过一个方法叫“三分读书七分写”,意即读一本书时,在思想火花的触动下写读书体会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要善于用灵感的思想火花激活思想心田,守正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
最忆是“稻浪飘香”,要用担当把握机遇。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人生会遇到很多机遇。有的机遇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令人倍感惋惜;有的机遇需要我们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一个地方,待目标出现后打个猝不及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人们把目光投向袁隆平卓越成就时,难以想象他也曾在千百次失败中依然坚信着、等待着世上一粒“可以战胜饥饿”的种子出现。成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26 岁开始搞农学实验,之后把研究方向从
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他的人生每一步、每一次转身,都用担当抢抓着机遇。今天我们纪念袁老,也要用担当把握好每个机遇。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5 月 22 日,袁隆平铜像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落成揭幕,转眼袁隆平院士已逝世一周年,但他的“禾下乘凉梦”还在继续,从 5 月 20 日起,袁隆平团队研发的“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禾下乘凉梦”将在天津变成现实。仲夏来临,奔跑在“青春赛道”上的“我”,看着田间插下的一株株“禾梦”,我循着您的“足迹”,奋力奔向“终点”。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追随者。20 世纪 50 年代,在许多先进西方国家都没能突破水稻研究瓶颈的背景下,面对“水稻杂种无优势”这一权威定论,袁隆平不拘泥于固有理论,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寻求真理。从异形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从三系法育种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袁隆平一直在创新、突破。作为党员干部,我要有追求真理的执著,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工作中要“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要“学而思”,不盲从、不跟随,在前人的智慧中注入自己的“小心机”,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用实际行动不断推陈出新,科学工作方法,办好群众的“芝麻绿豆事”。
当我 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艰苦奋斗、躬耕田野的唯实精神的传承者。袁隆平一生都浸在稻田里,两个馒头、
一个水壶,是他下田的标配,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三尺寒冬,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即使在生命最后几年,他的心也仍在试验田里,袁隆平用他一个人的艰苦奋斗换来万民的“俱饱暖”。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厚植“实干为民、竭诚为民”的情怀,树立“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信念,担当起为民谋福的使命,做唯实精神的传承者,俯下身、沉下心,把群众的“心中事”作为自己的“中心事”,把群众的口碑当做自己的“奖杯”,在自己的“稻田”里耕耘出“累累硕果”。
当我纳凉“禾梦”下,我要做您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追梦精神的践行者。袁隆平从 1964 年开始研究水稻,期间遭到数次破坏,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远走海南,重新开始他的杂交水稻梦,终于在 1970 年发现了“野败”,为后来的三系杂交水稻打开了突破口。1973 年,杂交水稻大获成功,袁隆平声名远扬,但他没有陶醉于“百尺之功”,仍专注于田畴,最终成功研制超级稻。作为党员干部,要敢于接受基层的磨练,努力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言弃,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追梦精神,以“强国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扛起复兴民族的重担,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永攀“更高峰”。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曾是《感动中国》为袁隆平院士写下的颁奖词,他为国为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让我们端起一碗“米”,细细品味袁老不断进取的冲劲,敢想敢做的魄力以及淡泊名利的心态。
端起一碗“知识”的米,品味袁老进取的一生。袁老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定。他常搜罗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哪怕功成名就之后,袁老也从未停止学习,他说过知识是一切的基础,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世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要
把学习知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有进步。
端起一碗“梦想”的米,品味袁老追梦的一生。上世纪60 年代,袁老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教师时,曾亲眼看见过 5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饥饿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在艰苦的条件下,突破是唯一的出路。无米让袁老绞尽脑汁想造米,但是水稻天生没有优势,于是杂交水稻的念头出现在了袁老的脑海中。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水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水稻三期,到如今水稻产量突破 1000 公斤。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要学习他“有梦想,了不起”敢想敢做的魄力,在基层工作中要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要矢志不渝,只为心中所梦,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端起一碗“淡泊”的米,品味袁老无私的一生。主持人敬一丹曾经感慨,每一次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活动评选晚会,总是见不到袁隆平先生。他名满天下,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
畴,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正是甘为事业献身,袁隆平方能造福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因为淡泊名利,他才能在杂交水稻的天地里忘情驰骋。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宁静致远的心态,当你心甘情愿为某项事业奉献热情精力之时,这项事业就会给你以丰厚的回报;当你不为名利得失斤斤计较,就能获得洒脱、自由与快乐,乃至步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心得体会
路过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赠的“重庆隆平五彩稻田景区”,特地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由稻谷组成的“乡村振兴”艺术稻田景观,袁隆平院士的形象、大足石刻等元素图案跃然铺展在这片他曾经工作的土地上,就好像这位老人从未离去一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端好“中国饭碗”,护好“百姓米缸”,捍卫粮食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袁老用他“禾下乘凉”的梦想,把研发出的“巨型稻”画在了田亩上,打赢了粮食生产这场硬仗。袁老不是重庆人,却和重庆深深结缘,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这里生长着袁老亲自为当地规划的“五彩田园”,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的当天,袁老更是发来了亲笔贺信:“我曾在重庆求学 11 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如今,静静地站在田坎边,这位“稻田里的拓荒者”依旧在田垄间温柔地微笑着,仿佛在用他那培育出无数稻种的双手,一一抚平这被微风吹起的稻浪。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或许是亲身目睹过饥饿,那一道时代的伤痕,也深深地刻印在袁老的内心,促使他不断地奔波在各地育种的路上,这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征途,也是一场大海捞针的考验,但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血泪积淀去逐一闯关,只为能让我们十几亿人口吃饱饭,只为大国粮仓根基牢!袁老一生的都在躬身耕耘,他属于土地,也热爱着土地,我们相信这位“大地之子”所研发的稻
种,一定会让中国的大地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岁稔年丰,穰穰满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袁老曾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2021 年 8 月,当 15 亩的“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我又想起了袁老,想告诉他:“这次的‘巨型稻’高 2 米左右,预计亩产可达 1600 斤,您的禾下乘凉的梦想成真了”。袁老真正让“中国粮”有了“中国种”,以后人间每种下一粒小小的稻种,每收获一支饱满的稻穗,都是对袁老浓浓的思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转眼间一年已逝,美丽的拾万镇长虹村一派幸福祥和,袁老所题的“拾万稻米香,百姓奔小康”也正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心忧天下、不图名利,这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袁老在我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将长成那茁壮的五彩稻田,在阳光下泛起一片稻香,为更多的青年人指明远方,留下希望!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抹不去的记忆 — 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
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采访袁隆平的情景,那是 2007 年9 月,在安徽芜湖。芜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袁老师对这里有特别的感情,他的母亲华静很年轻的时候,曾在芜湖老城区的一所学校教英语。或许与此有关,袁老师把他“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放在了这里。那天,袁老师一下中巴车,没有客套寒暄,顺着田埂直接往稻田中间走。他已经 77 岁了,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兴奋得像个孩子,走路的速度年轻人都跟不上。此后经过现场收割测产,单产 724 公斤,比上年增长 230 公斤,顺利实现了“种三产四”的目标。当时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的三大行动,“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安徽,在湖南,在海南,袁老师不断给人们送去增产增收的好消息:800 公斤、900 公斤……到了 2021年5月,袁老师离开我们前夕,又传来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的喜讯。
去年 8 月,我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的来电,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在组织事迹报告会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
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我们,袁老师 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完全可以坐在长沙的办公室里,听学生给他汇报科研数据,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稻田里和他视频。
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
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赵炳然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一直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 73 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
吴俊也曾见过袁老师开会时发火。那是 2018 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 1200 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 88 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
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袁定阳是袁隆平的三儿子,高高的个子,话语不多,性格很像他父亲。他说:“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很难见上父亲一面。他有时候很晚才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又走了,有时候三五个月也不回一趟家。我从小跟妈妈一起在安江生活,高中以前,对父亲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我多次问妈妈,爸爸在外面干什么,怎么老是不回家?”袁定阳还说起父亲写给奶奶的一封信。1989 年,袁定阳的奶奶病危,父亲正在长沙主持一个杂交水稻现场会,等他赶回安江,奶奶已经走了,他抱着奶奶号啕大哭。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父亲给天堂里的奶奶写了一封信《妈妈,稻子熟了》:“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我总以为会有时间,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可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李莉,原本是一个学油菜的硕士,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专业方向。
2006 年 5 月,马上就要毕业的李莉,正到处投简历找工作。一天,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袁老师正好迎面走来,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还没有回过神来,袁老师就亲切地问她:“你找谁?”“我找工作。”袁老师说:“那到我办公室来吧。”短短十几分钟的英语对话,竟让李莉完成了入职面试。
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去浇灌、培育。他希望李莉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像他那样热爱种子的人。他对李莉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在李莉眼中,袁老师既是一个一生痴情杂交水稻事业的科学家,也是一个真实可爱、富有生活情趣的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打球游泳专业水平。他还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他说,老鼠爱大米,而猫抓老鼠,所以,猫是粮食的守护神。
曾采访袁老师的几代记者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他喜欢打气排球,而且水平相当高,即使 80 岁以后,也不参加老年组,他觉得和年轻人打球才有意思。记者问他身手为什么这
样敏捷,他笑着说:“只有跑得快,烦恼才跟不上你!”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
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新品种的耐盐浓度达到 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站在病床前的家人和学生,轻轻地唱起了他一生最喜爱的歌曲《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售罄,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了长队,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曾是《感动中国》为袁隆平院士写下的颁奖词,他为国为民,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让我们端起一碗“米”,细细品味袁老不断进取的冲劲,敢想敢做的魄力以及淡泊名利的心态。
端起一碗“知识”的米,品味袁老进取的一生。袁老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定。他常搜罗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哪怕功成名就之后,袁老也从未停止学习,他说过知识是一切的基础,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世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要把学习知识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有进步。
端起一碗“梦想”的米,品味袁老追梦的一生 。上世纪60 年代,袁老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当教师时,曾亲眼看见过 5
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饥饿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在艰苦的条件下,突破是唯一的出路。无米让袁老绞尽脑汁想造米,但是水稻天生没有优势,于是杂交水稻的念头出现在了袁老的脑海中。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水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水稻三期,到如今水稻产量突破 1000 公斤。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要学习他“有梦想,了不起”敢想敢做的魄力,在基层工作中要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要矢志不渝,只为心中所梦,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
端起一碗“淡泊”的米,品味袁老无私的一生。主持人敬一丹曾经感慨,每一次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活动评选晚会,总是见不到袁隆平先生。他名满天下,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正是甘为事业献身,袁隆平方能造福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因为淡泊名利,他才能在杂交水稻的天地里
忘情驰骋。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我要学习袁老宁静致远的心态,当你心甘情愿为某项事业奉献热情精力之时,这项事业就会给你以丰厚的回报;当你不为名利得失斤斤计较,就能获得洒脱、自由与快乐,乃至步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境界。
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袁隆平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路过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赠的“重庆隆平五彩稻田景区”,特地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由稻谷组成的“乡村振兴”艺术稻田景观,袁隆平院士的形象、大足石刻等元素图案跃然铺展在这片他曾经工作的土地上,就好像这位老人从未离去一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端好“中国饭碗”,护好“百姓米缸”,捍卫粮食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袁老用他“禾下乘凉”的梦想,把研发出的“巨型稻”画在了田亩上,打赢了粮食生产这场硬仗。袁老不是重庆人,却和重庆深深结缘,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这里生长着袁老亲自为当地规划的“五彩田园”,
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仪式的当天,袁老更是发来了亲笔贺信:“我曾在重庆求学 11 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如今,静静地站在田坎边,这位“稻田里的拓荒者”依旧在田垄间温柔地微笑着,仿佛在用他那培育出无数稻种的双手,一一抚平这被微风吹起的稻浪。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或许是亲身目睹过饥饿,那一道时代的伤痕,也深深地刻印在袁老的内心,促使他不断地奔波在各地育种的路上,这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征途,也是一场大海捞针的考验,但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血泪积淀去逐一闯关,只为能让我们十几亿人口吃饱饭,只为大国粮仓根基牢!袁老一生的都在躬身耕耘,他属于土地,也热爱着土地,我们相信这位“大地之子”所研发的稻种,一定会让中国的大地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岁稔年丰,穰穰满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袁老曾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2021 年 8 月,当 15 亩的“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我又想起了袁老,想告诉他:“这次的‘巨型稻’高 2 米左右,预计亩产可达 1600 斤,您的禾下乘凉的梦想
成真了”。袁老真正让“中国粮”有了“中国种”,以后人间每种下一粒小小的稻种,每收获一支饱满的稻穗,都是对袁老浓浓的思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转眼间一年已逝,美丽的拾万镇长虹村一派幸福祥和,袁老所题的“拾万稻米香,百姓奔小康”也正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心忧天下、不图名利,这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袁老在我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将长成那茁壮的五彩稻田,在阳光下泛起一片稻香,为更多的青年人指明远方,留下希望!